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古玉收藏家和许多爱玉的人来说,周南泉这个名字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作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玉器研究、鉴定的权威专家,周南泉先生以其全面深厚的学识、大量的著述和多年的鉴定实践,成为古玉收藏家和爱玉人的良师益友。
1964年的初秋时节,紫禁城护城河畔的柳树上,喧闹了一夏的蝉声渐渐稀落了。刚从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周先生走进了故宫,得到了一份他喜爱的工作:研究中国古代玉器。从此,与玉相伴的生涯开始了……
故宫博物院收藏着数十万件古代玉器,藏品年代跨越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数千年。最初的时候,每当打开一个个锦匣,从软囊里轻轻捧出那些美轮美奂的宝贝时,周先生内心充满了好奇。面对着满目的琳琅,轻抚那些曾经为帝王和后妃们把玩的玲珑琼瑶,除了赞叹,先生也许更急于知道,这些精美的艺术品究竟是怎样做出来的?
在近一万年的时间里,玉文化始终贯穿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国人对“石之美者”如此情有独钟?又是什么使人们对玉的喜爱历经千载而长盛不衰?古代玉器在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宗教信仰方面起着什么样的作用?研究这些问题,就如同在历史的长河里找寻凝聚中华文明精髓的“仔料”。要获得答案,需要读懂先人们在一块块玉石上留下的信息。这样的工作,对拥有历史学学历的周先生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文物考古的终极目的,是要了解我们先人的生存状态:他们想些什么,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各色人等又是怎样生活的。典籍给了我们一些描述,而相当大一部分答案则潜藏在众多传世和出土的文物中。具体到古代玉器,除早期的一些实用器外,它们大多是反映精神层面的东西,是先人们思想意识的物质载体。读懂他们,就能进入先人们的精神世界,而要进入到这个世界里,最好的领路人就是老一辈的玉器鉴定家了。
给周先生当师傅的是年逾古稀的乔有声先生。乔老先生曾在琉璃厂为一家古董店把关,专门负责鉴定玉器,有极深的功底。“经先生过目的古玉器,几无鱼目混珠的可能。”(周南泉语)得到这样的老先生悉心指授,周先生很快就悟得古玉器鉴定的三昧,掌握了辨识玉料、工艺和断代的绝招。
从“只几个石头磨过”的石器时代到清代,在长达八千年的时间里,古玉器的存世量非常大。周先生的研究、鉴定工作,是从唐宋元明清历代玉器入手的,因为这几个朝代的玉器作品与现代人审美意趣相近,其“图必吉祥”的纹饰至今为人们所钟爱并广泛使用,而同时期大量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也对研究这些朝代的玉器提供了横向的参照,便于梳理脉络。
御花园的花儿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三大殿飞檐下筑巢的燕子去了又回,回了再去。尽管宫墙外不时传来喧嚣,宫墙内却永远有一张平静的桌子,桌面上流光溢彩,淌过千年的光阴。十几个寒暑的孜孜以求,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精研细考,周先生在古代玉器的研究、鉴定方面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系统的知识。他把这些知识和经验整理出来,写成一篇篇学术论文,发表在《文物》《文物与考古》《故宫博物院院刊》等刊物上,其中包括《陆子刚及“子刚”款玉器》《北京团城“渎山大玉海”考》《论空前发达的清乾隆玉器》《痕都斯坦地理位置及其地产玉器》等,还与人合著出版了《古玉精粹》。
养心殿前立着一件铜雕海水云龙纹座屏,当中镶嵌着一块青玉璧。铜座为清中期所制,而玉璧的制作时间却是在千年以上了。年深月久,霜覆雨沐,铜座表面衍生出一层碧绿的锈,渐渐地与玉璧浑然一体。如此跨越千年的艺术组合,是以“玉痴”闻名的乾隆皇帝的杰作。那块素面无纹的古玉璧,显然是早于汉代的作品。那么,它究竟来自哪朝哪代呢?宫中珍藏的那些镌刻了乾隆御制诗、满身绚烂沁色的高古玉圭、玉璧等物,它们又是出自哪个遥远年代的作品呢?是和田的仔料,还是祁连的美玉?它们的功用又是什么?是部族巫师拜神所用的祭器,还是帝王和贵族夸耀权势的饰品?那些简朴浑穆、巧夺天工的高古玉器,引起了周先生极大的研究兴趣。
周先生致力于高古玉器研究的时候,适逢田野考古频频获得重大发现的时期。借着文物来京展出的机会,他对出土玉器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研究,对其基本情况和工艺特征详作记录,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此后,他经常前往各地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队,研究馆藏和出土玉器及相关考古资料。
所谓高古玉器,泛指魏晋南北朝以前各代的玉器,其中,战国、汉代玉器以其优质的玉料、雄浑豪放的纹饰、雕琢精细的做工和独具特色的造型,尤其为人们所宝爱。而在早年间,所谓的“三代古玉”,即夏商周玉器,则更为收藏家、鉴赏家们津津乐道,被视为玉器收藏的极品。但是,现代科学考古尚未在中国开展以前,人们对“三代古玉”的认知是很少的,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结论,以至在断代问题上,收藏家、古董商的说法莫衷一是,久无确论,恰如乾隆诗云,“世代商周杳莫穷”。至于更早的新石器时代玉器,人们的认知更是少之又少,干脆被笼统地归入“三代古玉”。
夏商周玉器是战汉玉器的源头。那些造型诡异的人、神和鸟兽,那些轻琢浅磨、或奇倔或流畅的线条,处处散发着浓郁的神秘气息。比夏商周玉器更早的新石器时代玉器,则因其“通神”的功用,代表了先人们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联系的最初探索,隐藏着中国早期历史的文化密码。这些高古玉器,是借以追寻中国远古历史进程的一个个坐标。欲打开历史迷宫的大门,对这些特殊物质的历史遗存进行断代就成为获取钥匙的关键。
“探索古玉器最突出的问题,是古玉器的断代与辨伪。”周先生如是说,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由于周先生有着良好的学术背景,所以对科学的研究、鉴定方法极为重视,主张以“科学知识的不断积累”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相结合。
凭着“通古今之变”的条件,先生在解决古玉器断代问题的过程中,对涉及历史学方面的问题自然得心应手;对于所涉及的考古学、地质学、材料学,以及古代美术史、宗教信仰史、思想史、道德史等学科,先生则用功尤勤,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研究、鉴定体系。他的古玉器研究成果,正是以上述学科知识结合长期实践得来的经验精华。例如,在对晚商时期中心地区玉器风格进行归纳后,先生得出结论说:“殷商时期玉器是中国玉器史上一个大变革时期,并进入第二个发展高峰。它不仅继承其前代玉器,而且对同时代周边非商王朝统治区玉器及其后的周代玉器的发展有重要影响。”1979年以前,现代文物考古界对有关玉璧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对出土古玉器采用了不正确的命名,造成了古器物名称混淆的现象。周先生通过对照典籍和出土实物,解决了定义的问题。
古玉的辨伪是周先生研究的重点之一,并在这方面给予收藏家、爱玉者许多有益的指教。“对于玉器的料、工、沁等要素,均要有细致的观察研究。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玉器的特点之掌握尤为重要。古玉断代的依据可分为用料、造型、纹饰、工艺、沁色,须综合考察。”谈到鉴定要领时,先生打了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说明玉质生嫩和老熟的区别:“就好像用锅去煮一个白萝卜,你把萝卜露在水上一半,另一半放在水里煮。等煮到浸在水里的那截萝卜变了色,你提起来看,那个色就是那种熟的感觉。”
凭着深厚的鉴定功力,周先生常常在鉴定工作中慧眼识宝,并藉此广交朋友。在到蠹鱼阁主人、中国国家画院专职画家申少君家中作藏品鉴定时,周先生对几只直径逾半米的大玉璧甚为赞赏:“这是齐家文化的好东西。玉质细腻,开料平匀。纹饰以减地阳线碾琢出来,人物、鸟兽造型简练,线条流畅。你看,这些狩猎场面,和祁连山岩画很接近啊?”就着一壶香茗,先生与画家就高古玉纹饰和远古岩画的题材、风格进行了愉快的交流。一次看似寻常的藏品鉴赏,就这样转化为饶有兴味的艺术探讨。
过去二十多年里,周先生的研究获得了丰厚的成果,在这一时期先后发表了许多著名的学术论文,如《中国玉器通史》《玉璜通考》《玉具剑饰物考释》《玉琮源流考》《论中国古代玉璧》《中国古代玉圭》《中国古代玉器制造的工具与材料》《西周玉器上的人神纹与器形》等。先生还出版了多部具有影响力的著作,如《古玉器》《古玉博览》《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器全集》玉器卷、《中国民间藏玉》系列、《周南泉古玉论文集》、《中国古玉器断代与辨伪》丛书等,还参与合著了《中国美术全集》玉器卷、《故宫文物大典》玉器部分等。
过去三十年,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里,文物艺术品收藏逐渐普及,民间古玉收藏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超出了人们早先的了解。对此,周先生和许多受人尊敬的同行本着科学的态度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思考。带着强烈的责任感,他们不辞辛劳地寻访和研究这些散佚民间的古玉,并通过各种努力使这些民族艺术的瑰宝不致流失。
2010年7月,由周南泉先生担任主编的《民间藏中国古玉全集》陆续出版。这套《全集》收录了民间所藏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玉器精品,目前已出版了三卷,计划出版五十卷。每卷收录的300件古玉器,都是经《全集》的专家鉴定小组挑选出来的精品。该鉴定小组的成员均为当今中国古玉器研究、鉴定的权威专家,他们是:周南泉、孙学海、王亚民、汪尊国、雷从云、华义武、冯乃恩。隶属故宫博物院的紫禁城出版社为《全集》的出版投入了很大的力量,使《全集》在短时间内从策划进入编辑、出版阶段。
周南泉先生为《民间藏中国古玉全集》所作的总序,除了对中国的玉文化进行概况性的论述外,还阐明了出版这套五十卷本全集的原委:“我们广泛搜求散落民间的古玉,纳之典籍,亦可称之为‘他山之石’,更多的研究者、收藏者、爱玉者能借之广闻增识,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玉文化的博大精深。”
严谨、科学的研究工作有时难免略显枯燥,那或许是在查阅大量考古资料的时候,又或许是在考释历代典籍的时候。但是,在更多的时候,研究对象本身给周先生带来了无尽的享受。摩挲一件齐家文化狩猎纹大玉璧,仿佛能听到四千多年前先人们急促的吆喝声和动物奔逃的蹄声,端详一柄沁色斑斓的商代玉戈,眼前也许会依稀幻化出牧野之战飞扬的旌旗,那只镂雕精美的西汉螭龙纹出廓璧,是否在斜阳里默默地诉说着一个强大帝国的风云往事?这件山根水畔渔樵问答的仔料山子,或许就在某个秋凉的午后引发了“玉痴”皇帝作诗的冲动……
对于一个古玉器考古学家,还有什么比和古玉朝夕相对、与古人默默神交更惬意的事呢? (责编:魏佩)
1964年的初秋时节,紫禁城护城河畔的柳树上,喧闹了一夏的蝉声渐渐稀落了。刚从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周先生走进了故宫,得到了一份他喜爱的工作:研究中国古代玉器。从此,与玉相伴的生涯开始了……
故宫博物院收藏着数十万件古代玉器,藏品年代跨越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数千年。最初的时候,每当打开一个个锦匣,从软囊里轻轻捧出那些美轮美奂的宝贝时,周先生内心充满了好奇。面对着满目的琳琅,轻抚那些曾经为帝王和后妃们把玩的玲珑琼瑶,除了赞叹,先生也许更急于知道,这些精美的艺术品究竟是怎样做出来的?
在近一万年的时间里,玉文化始终贯穿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国人对“石之美者”如此情有独钟?又是什么使人们对玉的喜爱历经千载而长盛不衰?古代玉器在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宗教信仰方面起着什么样的作用?研究这些问题,就如同在历史的长河里找寻凝聚中华文明精髓的“仔料”。要获得答案,需要读懂先人们在一块块玉石上留下的信息。这样的工作,对拥有历史学学历的周先生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文物考古的终极目的,是要了解我们先人的生存状态:他们想些什么,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各色人等又是怎样生活的。典籍给了我们一些描述,而相当大一部分答案则潜藏在众多传世和出土的文物中。具体到古代玉器,除早期的一些实用器外,它们大多是反映精神层面的东西,是先人们思想意识的物质载体。读懂他们,就能进入先人们的精神世界,而要进入到这个世界里,最好的领路人就是老一辈的玉器鉴定家了。
给周先生当师傅的是年逾古稀的乔有声先生。乔老先生曾在琉璃厂为一家古董店把关,专门负责鉴定玉器,有极深的功底。“经先生过目的古玉器,几无鱼目混珠的可能。”(周南泉语)得到这样的老先生悉心指授,周先生很快就悟得古玉器鉴定的三昧,掌握了辨识玉料、工艺和断代的绝招。
从“只几个石头磨过”的石器时代到清代,在长达八千年的时间里,古玉器的存世量非常大。周先生的研究、鉴定工作,是从唐宋元明清历代玉器入手的,因为这几个朝代的玉器作品与现代人审美意趣相近,其“图必吉祥”的纹饰至今为人们所钟爱并广泛使用,而同时期大量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也对研究这些朝代的玉器提供了横向的参照,便于梳理脉络。
御花园的花儿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三大殿飞檐下筑巢的燕子去了又回,回了再去。尽管宫墙外不时传来喧嚣,宫墙内却永远有一张平静的桌子,桌面上流光溢彩,淌过千年的光阴。十几个寒暑的孜孜以求,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精研细考,周先生在古代玉器的研究、鉴定方面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系统的知识。他把这些知识和经验整理出来,写成一篇篇学术论文,发表在《文物》《文物与考古》《故宫博物院院刊》等刊物上,其中包括《陆子刚及“子刚”款玉器》《北京团城“渎山大玉海”考》《论空前发达的清乾隆玉器》《痕都斯坦地理位置及其地产玉器》等,还与人合著出版了《古玉精粹》。
养心殿前立着一件铜雕海水云龙纹座屏,当中镶嵌着一块青玉璧。铜座为清中期所制,而玉璧的制作时间却是在千年以上了。年深月久,霜覆雨沐,铜座表面衍生出一层碧绿的锈,渐渐地与玉璧浑然一体。如此跨越千年的艺术组合,是以“玉痴”闻名的乾隆皇帝的杰作。那块素面无纹的古玉璧,显然是早于汉代的作品。那么,它究竟来自哪朝哪代呢?宫中珍藏的那些镌刻了乾隆御制诗、满身绚烂沁色的高古玉圭、玉璧等物,它们又是出自哪个遥远年代的作品呢?是和田的仔料,还是祁连的美玉?它们的功用又是什么?是部族巫师拜神所用的祭器,还是帝王和贵族夸耀权势的饰品?那些简朴浑穆、巧夺天工的高古玉器,引起了周先生极大的研究兴趣。
周先生致力于高古玉器研究的时候,适逢田野考古频频获得重大发现的时期。借着文物来京展出的机会,他对出土玉器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研究,对其基本情况和工艺特征详作记录,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此后,他经常前往各地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队,研究馆藏和出土玉器及相关考古资料。
所谓高古玉器,泛指魏晋南北朝以前各代的玉器,其中,战国、汉代玉器以其优质的玉料、雄浑豪放的纹饰、雕琢精细的做工和独具特色的造型,尤其为人们所宝爱。而在早年间,所谓的“三代古玉”,即夏商周玉器,则更为收藏家、鉴赏家们津津乐道,被视为玉器收藏的极品。但是,现代科学考古尚未在中国开展以前,人们对“三代古玉”的认知是很少的,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结论,以至在断代问题上,收藏家、古董商的说法莫衷一是,久无确论,恰如乾隆诗云,“世代商周杳莫穷”。至于更早的新石器时代玉器,人们的认知更是少之又少,干脆被笼统地归入“三代古玉”。
夏商周玉器是战汉玉器的源头。那些造型诡异的人、神和鸟兽,那些轻琢浅磨、或奇倔或流畅的线条,处处散发着浓郁的神秘气息。比夏商周玉器更早的新石器时代玉器,则因其“通神”的功用,代表了先人们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联系的最初探索,隐藏着中国早期历史的文化密码。这些高古玉器,是借以追寻中国远古历史进程的一个个坐标。欲打开历史迷宫的大门,对这些特殊物质的历史遗存进行断代就成为获取钥匙的关键。
“探索古玉器最突出的问题,是古玉器的断代与辨伪。”周先生如是说,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由于周先生有着良好的学术背景,所以对科学的研究、鉴定方法极为重视,主张以“科学知识的不断积累”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相结合。
凭着“通古今之变”的条件,先生在解决古玉器断代问题的过程中,对涉及历史学方面的问题自然得心应手;对于所涉及的考古学、地质学、材料学,以及古代美术史、宗教信仰史、思想史、道德史等学科,先生则用功尤勤,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研究、鉴定体系。他的古玉器研究成果,正是以上述学科知识结合长期实践得来的经验精华。例如,在对晚商时期中心地区玉器风格进行归纳后,先生得出结论说:“殷商时期玉器是中国玉器史上一个大变革时期,并进入第二个发展高峰。它不仅继承其前代玉器,而且对同时代周边非商王朝统治区玉器及其后的周代玉器的发展有重要影响。”1979年以前,现代文物考古界对有关玉璧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对出土古玉器采用了不正确的命名,造成了古器物名称混淆的现象。周先生通过对照典籍和出土实物,解决了定义的问题。
古玉的辨伪是周先生研究的重点之一,并在这方面给予收藏家、爱玉者许多有益的指教。“对于玉器的料、工、沁等要素,均要有细致的观察研究。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玉器的特点之掌握尤为重要。古玉断代的依据可分为用料、造型、纹饰、工艺、沁色,须综合考察。”谈到鉴定要领时,先生打了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说明玉质生嫩和老熟的区别:“就好像用锅去煮一个白萝卜,你把萝卜露在水上一半,另一半放在水里煮。等煮到浸在水里的那截萝卜变了色,你提起来看,那个色就是那种熟的感觉。”
凭着深厚的鉴定功力,周先生常常在鉴定工作中慧眼识宝,并藉此广交朋友。在到蠹鱼阁主人、中国国家画院专职画家申少君家中作藏品鉴定时,周先生对几只直径逾半米的大玉璧甚为赞赏:“这是齐家文化的好东西。玉质细腻,开料平匀。纹饰以减地阳线碾琢出来,人物、鸟兽造型简练,线条流畅。你看,这些狩猎场面,和祁连山岩画很接近啊?”就着一壶香茗,先生与画家就高古玉纹饰和远古岩画的题材、风格进行了愉快的交流。一次看似寻常的藏品鉴赏,就这样转化为饶有兴味的艺术探讨。
过去二十多年里,周先生的研究获得了丰厚的成果,在这一时期先后发表了许多著名的学术论文,如《中国玉器通史》《玉璜通考》《玉具剑饰物考释》《玉琮源流考》《论中国古代玉璧》《中国古代玉圭》《中国古代玉器制造的工具与材料》《西周玉器上的人神纹与器形》等。先生还出版了多部具有影响力的著作,如《古玉器》《古玉博览》《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器全集》玉器卷、《中国民间藏玉》系列、《周南泉古玉论文集》、《中国古玉器断代与辨伪》丛书等,还参与合著了《中国美术全集》玉器卷、《故宫文物大典》玉器部分等。
过去三十年,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里,文物艺术品收藏逐渐普及,民间古玉收藏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超出了人们早先的了解。对此,周先生和许多受人尊敬的同行本着科学的态度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思考。带着强烈的责任感,他们不辞辛劳地寻访和研究这些散佚民间的古玉,并通过各种努力使这些民族艺术的瑰宝不致流失。
2010年7月,由周南泉先生担任主编的《民间藏中国古玉全集》陆续出版。这套《全集》收录了民间所藏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玉器精品,目前已出版了三卷,计划出版五十卷。每卷收录的300件古玉器,都是经《全集》的专家鉴定小组挑选出来的精品。该鉴定小组的成员均为当今中国古玉器研究、鉴定的权威专家,他们是:周南泉、孙学海、王亚民、汪尊国、雷从云、华义武、冯乃恩。隶属故宫博物院的紫禁城出版社为《全集》的出版投入了很大的力量,使《全集》在短时间内从策划进入编辑、出版阶段。
周南泉先生为《民间藏中国古玉全集》所作的总序,除了对中国的玉文化进行概况性的论述外,还阐明了出版这套五十卷本全集的原委:“我们广泛搜求散落民间的古玉,纳之典籍,亦可称之为‘他山之石’,更多的研究者、收藏者、爱玉者能借之广闻增识,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玉文化的博大精深。”
严谨、科学的研究工作有时难免略显枯燥,那或许是在查阅大量考古资料的时候,又或许是在考释历代典籍的时候。但是,在更多的时候,研究对象本身给周先生带来了无尽的享受。摩挲一件齐家文化狩猎纹大玉璧,仿佛能听到四千多年前先人们急促的吆喝声和动物奔逃的蹄声,端详一柄沁色斑斓的商代玉戈,眼前也许会依稀幻化出牧野之战飞扬的旌旗,那只镂雕精美的西汉螭龙纹出廓璧,是否在斜阳里默默地诉说着一个强大帝国的风云往事?这件山根水畔渔樵问答的仔料山子,或许就在某个秋凉的午后引发了“玉痴”皇帝作诗的冲动……
对于一个古玉器考古学家,还有什么比和古玉朝夕相对、与古人默默神交更惬意的事呢? (责编:魏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