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实上,根本的问题还是金融创新的问题。混业经营是经营范围的扩展创新,但目前银行内部业务的创新更为重要
央行密集出招。
12月25日,央行宣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上调1个百分点至到14.5%,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10次、也是本轮经济周期以来第14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同时,此前21日央行宣布执行新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提高到4.14%,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7.29%提高到7.47%,上调0.18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的第六次加息。
然而加息无碍今年银行业绩的高增长。东方证券行业分析师预计2007年银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50%的银行将有招行、浦发、工行、兴业、交行、中信等,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速将在52%,与2006年40.7%的增速相比,今年银行业绩可谓更上一层楼。
但随着央行密集加息效应的显现,明年银行业绩将有什么样的走势?虽然国内银行相继上市融资后,资本充足率显著改善,但贷款紧缩和房贷新政仍可能使银行面临考验。
长期以来,个人房贷业务在银行个贷业务中的占比极高,有的银行甚至达到了九成。房贷新政的实施及大部分银行贷款增长的“超速”,使得房贷业务被“踩刹车”。房贷新政的实施,使房贷业务持续增量的势头被遏制,一些银行很可能面临个贷业务余额下降。
此外,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资本市场的火爆,基金代销火爆,理财业务快速增长。这些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机会,同时也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一旦资本市场低迷,非利息收入的增速能否继续保持?
也有部分机构测算,加息后2008年初息差将高于2007年同期平均水平。而两税合并、多元化经营能力提高将继续推动上市银行全年净利润提高。在当前我国工业企业利润正处于黄金增长期的背景下,2008年银行坏账大幅上升的可能性较小。机构预计在2008年上市银行信贷增速在14.5%的假设下,银行整体净利润能实现40%以上的增长,高于上市公司的整体净利润增速。
无法否认的是,国内银行正在经历一个战略转型期。势头最猛的则是银行界的金融控股公司热,混业经营在沉寂20年之后再次提上日程,以期打通保险、证券以及银行全业务,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关注的是,面对激烈的竞争,混业经营是否是银行战略转型的唯一路径选择?
业绩预期调整
《中国联合商报》:今年央行连续多次加息和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但似乎银行的业绩却是在逆势上扬,银行业绩的高增长已成定数,随着央行加息累积效应的显现,以及明年从紧的货币政策,怎样看待明年银行的业绩预期?
郭田勇:明年银行的业绩肯定会受到一些影响。央行采取的这些措施抑制了商业银行的贷款冲动,贷款增速将放慢,在目前银行利润80%依靠利息收入的情况下,存贷利差在缩小,这将直接影响到银行的收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层对明年贷款增长的预计增幅是在13%或者是15%左右,无论是13还是15,这个数字都比这几年的数字放慢了很多,因此,明年银行的业绩不容乐观,我认为,明年将是银行的战略转型期。在存贷利差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必将刺激银行开拓中间业务、零售业务收入,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良好预期无疑也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可以确定,明年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资产证券化业务以及零售业务等都将有一个大幅的增长。
许长青: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金融措施,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拆借利率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加大了银行贷款的资金成本,但同时也能抑制贷款的泛滥。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在国民收入在资产收益合理机构为基础的结构。所以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调节的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健全社会生产结构又好又快地发展。好,就是国民收入结构合理,劳动收益和资产收益相对均衡增长。快,就是产品生产结构合理,即投资品和消费品相对平稳增长。增幅基本保持一致,这是调整国民经济的一种目的。
银行贷款成本增加,就会压缩贷款,但是,压缩的是投资性房贷,如别墅,公司购房等。银行还是鼓励正常的房贷和企业贷款。加大了货款成本,抑制了银行贷款增长,包括对拆借资金的控制,能够促使银行将资金投向效益更好的企业,减少呆账坏账优化贷款。
混业成趋势?
《中国联合商报》:大量资金不再经过银行,资金的脱媒现象越来越明显,怎样认识这样的现象?
郭田勇:国际经验告诉我们,一国金融体系的现代化必然要经过一个脱媒的过程。发展直接融资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资金脱媒就是鼓励社会资金离开银行体系,进入金融市场。换言之,发展直接融资和脱媒如影随形,它们事实上构成同一件事物的两面。
脱媒显然会对存款类金融机构产生不利的压力。一方面,居民和企业为了追求金融资产多样化和高收益,或者相对减少存款,或者弱化其持有存款的价值贮藏意义。这将导致银行业逐渐丧失其传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另一面,大中型优质企业为了获得融资便利和降低融资成本,将纷纷离银行而去。这不仅会导致银行信贷风险增大,而且导致银行逐渐丧失其传统、稳定、低风险的收入来源。综合的结果就是: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可能逐步加大,其传统的收入来源渠道则日趋收窄。
这个过程固然会对金融体系的稳定带来冲击,但更是一个“凤凰涅槃”——通过最终打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界限,实行金融混业经营,金融体系才能实现现代化。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在推行发展直接融资战略的过程中,事实上已经允许金融混业过程的展开。这使得中国可能避免其他国家在严格分业的背景下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同时产生脱媒)所带来的问题。依此来看,中国金融业的现代化发展目前正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
《中国联合商报》:未来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
郭田勇:是的,银行发展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一直以来,我国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存贷款业务,该项业务的收入一度占总收入的90%以上。而在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是其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一般占总收入的40%~50%。
由于金融环境的快速变迁,创新金融商品的不断出现,银行的存款比重不断在下降,而企业年金、债券、基金、保险、证券等非银行贷款类的金融资产比重将增加,直接金融比率大幅上升。这将导致商业银行资产占全体金融机构的资产比率的下降,股票、债券、基金等高流动性与高利率的金融商品,渐受各单位的青睐,这是促使金融混业经营的主要原因。
实行混业经营,如果你涉及的领域越多,你的业务增长点相对来说越多。银行可以身兼证券、保险多种职能,也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综合竞争力。因为银行从事多种经营,能对客户的需求有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从而根据客户的需要以及偏好,主动推进自己的服务,为客户量身定造集多种特性于一身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客户在一家银行即可享受到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节省了交易时间,降低了交易成本,获得了增值服务,增加了整体福利与收益,从而也大大提高了银行的吸引力。
许长青:事实上,我不主张混业经营,我认为分业经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专业化的经营能够防范风险,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也是现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种要求。分业经营是绝对需要的,但在营销上可以统一起来。目前,即便是进行混业经营,也应该把重点放在促成不同金融结构之间的业务合作上。银行可以通过与信托、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的合作,促进金融业务和产品的创新。由于金融牌照的稀缺性,银行在一些业务上也存在着盲区,而与其它的金融机构合作,便能通过混业营销的方式来共同开发一个客户群。把同一个客户共同开发,用不同的金融手段服务于同一个客户,金融机构联合起来共同为客户提供服务。
金融控股或成路径
《中国联合商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成立金融控股似乎成为当前监管体制下“暗渡”混业的唯一路径选择,怎样看待这样的现象?
郭田勇:混业经营容易产生内幕交易和关联交易,在现有的分业监管条件下,通过“金融控股”模式实现混业经营,可以不妨碍实行有效的金融监管。
事实上,金融控股公司是西方国家金融自由化、市场竞争和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业广泛应用的产物。金融控股公司最主要的特点是集团混业,经营分业。从国际范围来说,分业经营体制就是:一个法人,一块执照,一种业务,而金融控股模式是多个法人,多块执照,多种业务,即在一个法人金融集团公司内有多个法人子公司。子公司统一控制在一个母公司之下,但彼此之间实行完全的分业经营,完全的分业管理。
从业务上来讲,在众多的金融业务当中,银行和证券是具有最明显互补性的两大业务,金融控股的成功与否的因素之一就在于其业务是否具有互补性。而另一方面,从服务的便利与否考虑,也必须有银行加入,金融控股才能将各业务结合得更加紧密。缺少了银行的金融控股只能构建成一个松散的企业集团,顶多提供给一些机构客户较多的金融服务。
关键在业务创新
《中国联合商报》:许博士,你怎么看?
许长青:事实上,根本的问题还是金融创新的问题。混业经营是经营范围的扩展创新,但我认为目前银行内部业务的创新更为重要。
我们知道,金融是整个社会再生产构成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一个核心联结点,即社会生产的产品只有通过银行信用才能与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相适应。换言之,在现代经济中,以货币为表现形式的社会需求是通过银行信用创造的。因此,银行的信用活动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流通形式和流通手段,而是直接与生产相适应的需求的创造形式,这就是说现代社会的生产在生产产品的供给的同时,也通过银行的信用创造“生产”出货币需求。
具体到银行业务,目前有一种观点把我国银行业务结构与欧美相比,我认为是不对的。银行业务结构是由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结构决定的,而金融服务结构又是由国民经济结构决定的。在国民经济结构上,我国与欧美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异。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当中,国民经济对银行的需求还是以货款为主,这就决定了金融需求不可能以中间业务收入为主,银行也就很难形成以金融服务为主导的收入结构。最近两年,商业银行为突出中间业务增长,而提高服务收费,已经引起了一些反对的声音,这是理论上的一种误导,在这方面近期内我们是无法与国际接轨的。
《中国联合商报》:那你认为,银行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金融创新?
许长青:银行业务创新归根到底是融资形式的创新,通过融资形式与国民经济的生产、流通以及企业的产、供、销相结合,企业的生产运作伴随着资金运作,一旦银行的金融服务于企业的产、供、销,就必然出现新的金融融资手段,改变简单的存货业务结构。
目前,银行的金融创新在流通领域和与贸易相关的物流金融方面发展的都不错,但是,直接与生产相关的融资方式发展的比较缓慢。经过改制的商业银行拓展了业务,也有相当一部分收入是来源于中间业务收入。但总体上我国金融收入不是很高,在国民经济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上做的都还很不够。
首先是融资租赁这项服务就很不发达。欧美国家的企业在大型机器设备的购置和销售上,70%以上靠融资租赁方式来融资,而我们国家都不及5%。实际上,融资租赁既是一种融资形式,也是一种销售方式,是银行深入到企业供销环节上的一种融资服务形式,这种形式既能满足产品需求方的资金需要,也能满足供货方拓展市场的需要,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银行和租赁双方各方面的信用关系。以前,企业之间的资金流动主要是赊欠,缺乏第三方信用保证。而如果银行能够拓展这块业务,作为第三方,见证企业间的资金拆借,就更有信用保证。
另外,信托方式也是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银行在这方面也是大有可为的。当前,银行可开展的信托方式有很多种,主要领域是在长期性的基金投资上,如企业年金,保险公司的保险基金,企业的一些长期性的闲置资金都可以以信托形式进行投资,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现在企业年金发展的很快,但主要是以存款形式存在,以信托形式存在的很少。这就给了银行发挥的空间,银行在其中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并且,我国信托业发展不起来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缺少银行的参与。
我国目前阶段信托行业在资金实用和信用方面也没有银行大。所以必须借助银行信用,金融服务创新参与来推动信托发展,所以银行有极大发展空间。银行可以通过与信托机构进行合作,把大量社保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基金中较大一部分用信托形式参与到国民经济中长期投资中来,参与国家重大的中长期项目建设和投资,把短期性资金流动转化为长期性投资,还能达到减少资金流动性过剩效果。
央行密集出招。
12月25日,央行宣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上调1个百分点至到14.5%,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10次、也是本轮经济周期以来第14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同时,此前21日央行宣布执行新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提高到4.14%,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7.29%提高到7.47%,上调0.18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的第六次加息。
然而加息无碍今年银行业绩的高增长。东方证券行业分析师预计2007年银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50%的银行将有招行、浦发、工行、兴业、交行、中信等,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速将在52%,与2006年40.7%的增速相比,今年银行业绩可谓更上一层楼。
但随着央行密集加息效应的显现,明年银行业绩将有什么样的走势?虽然国内银行相继上市融资后,资本充足率显著改善,但贷款紧缩和房贷新政仍可能使银行面临考验。
长期以来,个人房贷业务在银行个贷业务中的占比极高,有的银行甚至达到了九成。房贷新政的实施及大部分银行贷款增长的“超速”,使得房贷业务被“踩刹车”。房贷新政的实施,使房贷业务持续增量的势头被遏制,一些银行很可能面临个贷业务余额下降。
此外,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资本市场的火爆,基金代销火爆,理财业务快速增长。这些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机会,同时也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一旦资本市场低迷,非利息收入的增速能否继续保持?
也有部分机构测算,加息后2008年初息差将高于2007年同期平均水平。而两税合并、多元化经营能力提高将继续推动上市银行全年净利润提高。在当前我国工业企业利润正处于黄金增长期的背景下,2008年银行坏账大幅上升的可能性较小。机构预计在2008年上市银行信贷增速在14.5%的假设下,银行整体净利润能实现40%以上的增长,高于上市公司的整体净利润增速。
无法否认的是,国内银行正在经历一个战略转型期。势头最猛的则是银行界的金融控股公司热,混业经营在沉寂20年之后再次提上日程,以期打通保险、证券以及银行全业务,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关注的是,面对激烈的竞争,混业经营是否是银行战略转型的唯一路径选择?
业绩预期调整
《中国联合商报》:今年央行连续多次加息和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但似乎银行的业绩却是在逆势上扬,银行业绩的高增长已成定数,随着央行加息累积效应的显现,以及明年从紧的货币政策,怎样看待明年银行的业绩预期?
郭田勇:明年银行的业绩肯定会受到一些影响。央行采取的这些措施抑制了商业银行的贷款冲动,贷款增速将放慢,在目前银行利润80%依靠利息收入的情况下,存贷利差在缩小,这将直接影响到银行的收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层对明年贷款增长的预计增幅是在13%或者是15%左右,无论是13还是15,这个数字都比这几年的数字放慢了很多,因此,明年银行的业绩不容乐观,我认为,明年将是银行的战略转型期。在存贷利差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必将刺激银行开拓中间业务、零售业务收入,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良好预期无疑也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可以确定,明年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资产证券化业务以及零售业务等都将有一个大幅的增长。
许长青: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金融措施,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拆借利率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加大了银行贷款的资金成本,但同时也能抑制贷款的泛滥。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在国民收入在资产收益合理机构为基础的结构。所以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调节的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健全社会生产结构又好又快地发展。好,就是国民收入结构合理,劳动收益和资产收益相对均衡增长。快,就是产品生产结构合理,即投资品和消费品相对平稳增长。增幅基本保持一致,这是调整国民经济的一种目的。
银行贷款成本增加,就会压缩贷款,但是,压缩的是投资性房贷,如别墅,公司购房等。银行还是鼓励正常的房贷和企业贷款。加大了货款成本,抑制了银行贷款增长,包括对拆借资金的控制,能够促使银行将资金投向效益更好的企业,减少呆账坏账优化贷款。
混业成趋势?
《中国联合商报》:大量资金不再经过银行,资金的脱媒现象越来越明显,怎样认识这样的现象?
郭田勇:国际经验告诉我们,一国金融体系的现代化必然要经过一个脱媒的过程。发展直接融资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资金脱媒就是鼓励社会资金离开银行体系,进入金融市场。换言之,发展直接融资和脱媒如影随形,它们事实上构成同一件事物的两面。
脱媒显然会对存款类金融机构产生不利的压力。一方面,居民和企业为了追求金融资产多样化和高收益,或者相对减少存款,或者弱化其持有存款的价值贮藏意义。这将导致银行业逐渐丧失其传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另一面,大中型优质企业为了获得融资便利和降低融资成本,将纷纷离银行而去。这不仅会导致银行信贷风险增大,而且导致银行逐渐丧失其传统、稳定、低风险的收入来源。综合的结果就是: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可能逐步加大,其传统的收入来源渠道则日趋收窄。
这个过程固然会对金融体系的稳定带来冲击,但更是一个“凤凰涅槃”——通过最终打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界限,实行金融混业经营,金融体系才能实现现代化。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在推行发展直接融资战略的过程中,事实上已经允许金融混业过程的展开。这使得中国可能避免其他国家在严格分业的背景下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同时产生脱媒)所带来的问题。依此来看,中国金融业的现代化发展目前正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
《中国联合商报》:未来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
郭田勇:是的,银行发展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一直以来,我国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存贷款业务,该项业务的收入一度占总收入的90%以上。而在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是其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一般占总收入的40%~50%。
由于金融环境的快速变迁,创新金融商品的不断出现,银行的存款比重不断在下降,而企业年金、债券、基金、保险、证券等非银行贷款类的金融资产比重将增加,直接金融比率大幅上升。这将导致商业银行资产占全体金融机构的资产比率的下降,股票、债券、基金等高流动性与高利率的金融商品,渐受各单位的青睐,这是促使金融混业经营的主要原因。
实行混业经营,如果你涉及的领域越多,你的业务增长点相对来说越多。银行可以身兼证券、保险多种职能,也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综合竞争力。因为银行从事多种经营,能对客户的需求有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从而根据客户的需要以及偏好,主动推进自己的服务,为客户量身定造集多种特性于一身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客户在一家银行即可享受到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节省了交易时间,降低了交易成本,获得了增值服务,增加了整体福利与收益,从而也大大提高了银行的吸引力。
许长青:事实上,我不主张混业经营,我认为分业经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专业化的经营能够防范风险,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也是现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种要求。分业经营是绝对需要的,但在营销上可以统一起来。目前,即便是进行混业经营,也应该把重点放在促成不同金融结构之间的业务合作上。银行可以通过与信托、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的合作,促进金融业务和产品的创新。由于金融牌照的稀缺性,银行在一些业务上也存在着盲区,而与其它的金融机构合作,便能通过混业营销的方式来共同开发一个客户群。把同一个客户共同开发,用不同的金融手段服务于同一个客户,金融机构联合起来共同为客户提供服务。
金融控股或成路径
《中国联合商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成立金融控股似乎成为当前监管体制下“暗渡”混业的唯一路径选择,怎样看待这样的现象?
郭田勇:混业经营容易产生内幕交易和关联交易,在现有的分业监管条件下,通过“金融控股”模式实现混业经营,可以不妨碍实行有效的金融监管。
事实上,金融控股公司是西方国家金融自由化、市场竞争和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业广泛应用的产物。金融控股公司最主要的特点是集团混业,经营分业。从国际范围来说,分业经营体制就是:一个法人,一块执照,一种业务,而金融控股模式是多个法人,多块执照,多种业务,即在一个法人金融集团公司内有多个法人子公司。子公司统一控制在一个母公司之下,但彼此之间实行完全的分业经营,完全的分业管理。
从业务上来讲,在众多的金融业务当中,银行和证券是具有最明显互补性的两大业务,金融控股的成功与否的因素之一就在于其业务是否具有互补性。而另一方面,从服务的便利与否考虑,也必须有银行加入,金融控股才能将各业务结合得更加紧密。缺少了银行的金融控股只能构建成一个松散的企业集团,顶多提供给一些机构客户较多的金融服务。
关键在业务创新
《中国联合商报》:许博士,你怎么看?
许长青:事实上,根本的问题还是金融创新的问题。混业经营是经营范围的扩展创新,但我认为目前银行内部业务的创新更为重要。
我们知道,金融是整个社会再生产构成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一个核心联结点,即社会生产的产品只有通过银行信用才能与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相适应。换言之,在现代经济中,以货币为表现形式的社会需求是通过银行信用创造的。因此,银行的信用活动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流通形式和流通手段,而是直接与生产相适应的需求的创造形式,这就是说现代社会的生产在生产产品的供给的同时,也通过银行的信用创造“生产”出货币需求。
具体到银行业务,目前有一种观点把我国银行业务结构与欧美相比,我认为是不对的。银行业务结构是由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结构决定的,而金融服务结构又是由国民经济结构决定的。在国民经济结构上,我国与欧美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异。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当中,国民经济对银行的需求还是以货款为主,这就决定了金融需求不可能以中间业务收入为主,银行也就很难形成以金融服务为主导的收入结构。最近两年,商业银行为突出中间业务增长,而提高服务收费,已经引起了一些反对的声音,这是理论上的一种误导,在这方面近期内我们是无法与国际接轨的。
《中国联合商报》:那你认为,银行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金融创新?
许长青:银行业务创新归根到底是融资形式的创新,通过融资形式与国民经济的生产、流通以及企业的产、供、销相结合,企业的生产运作伴随着资金运作,一旦银行的金融服务于企业的产、供、销,就必然出现新的金融融资手段,改变简单的存货业务结构。
目前,银行的金融创新在流通领域和与贸易相关的物流金融方面发展的都不错,但是,直接与生产相关的融资方式发展的比较缓慢。经过改制的商业银行拓展了业务,也有相当一部分收入是来源于中间业务收入。但总体上我国金融收入不是很高,在国民经济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上做的都还很不够。
首先是融资租赁这项服务就很不发达。欧美国家的企业在大型机器设备的购置和销售上,70%以上靠融资租赁方式来融资,而我们国家都不及5%。实际上,融资租赁既是一种融资形式,也是一种销售方式,是银行深入到企业供销环节上的一种融资服务形式,这种形式既能满足产品需求方的资金需要,也能满足供货方拓展市场的需要,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银行和租赁双方各方面的信用关系。以前,企业之间的资金流动主要是赊欠,缺乏第三方信用保证。而如果银行能够拓展这块业务,作为第三方,见证企业间的资金拆借,就更有信用保证。
另外,信托方式也是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银行在这方面也是大有可为的。当前,银行可开展的信托方式有很多种,主要领域是在长期性的基金投资上,如企业年金,保险公司的保险基金,企业的一些长期性的闲置资金都可以以信托形式进行投资,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现在企业年金发展的很快,但主要是以存款形式存在,以信托形式存在的很少。这就给了银行发挥的空间,银行在其中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并且,我国信托业发展不起来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缺少银行的参与。
我国目前阶段信托行业在资金实用和信用方面也没有银行大。所以必须借助银行信用,金融服务创新参与来推动信托发展,所以银行有极大发展空间。银行可以通过与信托机构进行合作,把大量社保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基金中较大一部分用信托形式参与到国民经济中长期投资中来,参与国家重大的中长期项目建设和投资,把短期性资金流动转化为长期性投资,还能达到减少资金流动性过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