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么可能是他?!”“到底是为什么?”
小郭和常升在高二分文理班后被分到一个班,同住一间8人宿舍,床位在对角线的位置。在班里两人关系融洽,互称兄弟。对于体育特长生这群人,外界的普遍印象是“不爱学习、好动”,但对他们的老师来说,练体育的孩子都很单纯、阳光。小郭篡改常升志愿事件曝光后,对两人共同的好友来说,“伤心,但说不出口,就像是亲兄弟犯了错误,不知道该怎么办。”
是什么,使得类似的校园恶性事件屡屡发生呢?
推手一:人性深处的“恶”
常升被同窗小郭偷偷篡改志愿事件中,小郭的所作所为,处处体现出一种与其年龄严重不符的心机和狠劲:暗自获取常升的准考证号和密码,擅自登录系统篡改常升的志愿,甚至故意用光了仅有的两次志愿修改机会……为了防止分数更高的常升“抢走”自己的录取机会,小郭可谓无所不用其极。马加爵的杀人动机是因打牌引发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复旦大学投毒案件,林森浩因生活琐事与黄洋关系不和,心存不满……
这一桩桩“同室操戈”的案件,反映出的是学生心理的扭曲:小郭视身边挚友常升为“现实威胁”,以致非要“除之而后快”,所谓“弱者抽刀向更弱者”,莫此为甚;大学校园的杀人事件,行凶者更是将一点点生活琐事放大,以致走上犯罪的道路。来自同窗好友的冷箭暗算,再一次将人性深处的“恶”暴露得淋漓尽致。
推手二:校园不再是象牙塔
升学、就业、研究……激烈的社会竞争将压力转移到了学生的身上。高中学习时的“唯分数论”,让小郭过于看重分数,让其在分数不如常升的时候,冒着违法的危险篡改他人志愿,为的就是挤掉比自己分数高的同学;在研究生群体内,为了赢得“老板”导师的赏识和获得发展上的机会,同学之间的明争暗斗并不比社会上的少多少。
推手三:家庭教育的缺失
从常升确认了自己的志愿被小郭篡改之后,两家人以及警方就一直在探讨该如何补救,但是时间不等人,眼看报名的日子越来越近,小郭一方却始终不冷不热,这让常升再也无法忍受,于是他在网上将自己的遭遇写了出来。随着网友的不断转发,大家对小郭的斥责声越来越多。斥责声让小郭的父亲再也坐不住了。2016年8月2日下午,小郭的父亲来到常升的家中,提出了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要求——让常升一家写一份“谅解书”。这份“谅解书”上的内容是无论事情如何发展,常升一家都不能追究小郭的责任。郭父的这一要求被常升一家拒绝,双方不欢而散。整个过程中,小郭一家都没让小郭出来道歉。
推手四:法律意识的淡薄
在常升志愿被篡改事件中,从小郭角度分析,他的法律意识非常单薄。对小郭进行审讯的民警说,小郭是2016年8月2日在父亲的陪伴下来到派出所的,他“一五一十,全部交代,没有任何隐瞒”。民警感觉这位刚刚19周岁的学生“压根没有想到这件事情的后果严重到会触犯法律,他觉得鲁东大学也挺好,感觉自己就是耍了个小聪明而已”。小郭法律意识的缺失,让他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小郭的父亲在得知此事后,提出了两个补救方案:一是赔偿常升一家十万元,二是动用关系让常升去部队当兵。但是两个方案都被常家否决。此外,事件发生后,郭父还要求常升提供不追求责任的“谅解书”,从这个角度来看,不仅小郭法律意识淡薄,其父亲的行为也是藐视法律、损人利己的。
声音:对入学、就业机会等关键资源的争夺,往往使得利益相关个体间的倾轧,呈现出一股病态般的残酷。在这场“悲剧”中被牺牲的对象,往往都是那些心理肮脏者、责任缺失者的牺牲品。
小郭和常升在高二分文理班后被分到一个班,同住一间8人宿舍,床位在对角线的位置。在班里两人关系融洽,互称兄弟。对于体育特长生这群人,外界的普遍印象是“不爱学习、好动”,但对他们的老师来说,练体育的孩子都很单纯、阳光。小郭篡改常升志愿事件曝光后,对两人共同的好友来说,“伤心,但说不出口,就像是亲兄弟犯了错误,不知道该怎么办。”
是什么,使得类似的校园恶性事件屡屡发生呢?
推手一:人性深处的“恶”
常升被同窗小郭偷偷篡改志愿事件中,小郭的所作所为,处处体现出一种与其年龄严重不符的心机和狠劲:暗自获取常升的准考证号和密码,擅自登录系统篡改常升的志愿,甚至故意用光了仅有的两次志愿修改机会……为了防止分数更高的常升“抢走”自己的录取机会,小郭可谓无所不用其极。马加爵的杀人动机是因打牌引发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复旦大学投毒案件,林森浩因生活琐事与黄洋关系不和,心存不满……
这一桩桩“同室操戈”的案件,反映出的是学生心理的扭曲:小郭视身边挚友常升为“现实威胁”,以致非要“除之而后快”,所谓“弱者抽刀向更弱者”,莫此为甚;大学校园的杀人事件,行凶者更是将一点点生活琐事放大,以致走上犯罪的道路。来自同窗好友的冷箭暗算,再一次将人性深处的“恶”暴露得淋漓尽致。
推手二:校园不再是象牙塔
升学、就业、研究……激烈的社会竞争将压力转移到了学生的身上。高中学习时的“唯分数论”,让小郭过于看重分数,让其在分数不如常升的时候,冒着违法的危险篡改他人志愿,为的就是挤掉比自己分数高的同学;在研究生群体内,为了赢得“老板”导师的赏识和获得发展上的机会,同学之间的明争暗斗并不比社会上的少多少。
推手三:家庭教育的缺失
从常升确认了自己的志愿被小郭篡改之后,两家人以及警方就一直在探讨该如何补救,但是时间不等人,眼看报名的日子越来越近,小郭一方却始终不冷不热,这让常升再也无法忍受,于是他在网上将自己的遭遇写了出来。随着网友的不断转发,大家对小郭的斥责声越来越多。斥责声让小郭的父亲再也坐不住了。2016年8月2日下午,小郭的父亲来到常升的家中,提出了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要求——让常升一家写一份“谅解书”。这份“谅解书”上的内容是无论事情如何发展,常升一家都不能追究小郭的责任。郭父的这一要求被常升一家拒绝,双方不欢而散。整个过程中,小郭一家都没让小郭出来道歉。
推手四:法律意识的淡薄
在常升志愿被篡改事件中,从小郭角度分析,他的法律意识非常单薄。对小郭进行审讯的民警说,小郭是2016年8月2日在父亲的陪伴下来到派出所的,他“一五一十,全部交代,没有任何隐瞒”。民警感觉这位刚刚19周岁的学生“压根没有想到这件事情的后果严重到会触犯法律,他觉得鲁东大学也挺好,感觉自己就是耍了个小聪明而已”。小郭法律意识的缺失,让他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小郭的父亲在得知此事后,提出了两个补救方案:一是赔偿常升一家十万元,二是动用关系让常升去部队当兵。但是两个方案都被常家否决。此外,事件发生后,郭父还要求常升提供不追求责任的“谅解书”,从这个角度来看,不仅小郭法律意识淡薄,其父亲的行为也是藐视法律、损人利己的。
声音:对入学、就业机会等关键资源的争夺,往往使得利益相关个体间的倾轧,呈现出一股病态般的残酷。在这场“悲剧”中被牺牲的对象,往往都是那些心理肮脏者、责任缺失者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