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惯、习俗到习惯法——谦论习惯法与民间法、国家法的关系

来源 :宁夏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lq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习惯、习俗、惯例到法律制度,构成了韦伯式的规则生成道路,但这种西方语境下的话语无法遮蔽中国问题的特殊性,历史与现实证明,在规则与秩序的发展中,没有普适化的标准,站在社会发展的视角审视国家法与习惯法、民间法之间的关系,无疑更加深了我们对此问题复杂性的认识和思考.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经历了探索起步、巩固提高和深化拓展三个阶段.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福建省非公企业党的建设
目的 了解上海社区糖尿病前期(IGR)及糖尿病(DM)人群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于2005年6月至2006年3月对在上海市华阳及曹杨两个社区代谢综合征现况调查中
超大型油田的发现、地缘政治的演化与国际石油市场高价位运行,使中亚-里海地区油气业的战略地位得以提升。有关国家在本地区既有激烈竞争,又必然要开展一些合作。外部力量在
和谐社会建设有赖于很多方面,当代社会公德教育于其也非常重要.深入分析,社会公德教育可以从本质上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可以从内容上充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可以从归宿
从现代政府职能发展逻辑看,事业单位的改革战略既非"市场化",也非"社会化",而是以"公共化"为基本方向的.所谓"公共化"有两层含义:一是利益取向的公共化;二是参与过程的公共化
目前学术界对检察学范畴争议颇多,无法达成共识。通过对30年来我国检察理论知识生产的实证考察,即对30年来我国9种较为权威的法学核心期刊发表的检察理论研究文章主题的分析,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本质要求,鲜明地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价值取向的人民性,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创生科学发展观理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体,集中体现了
知识经济社会的最大特点,就是知识的作用持续"升值",教育的功能迅速"膨胀","文凭"的价值日益凸现.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时间以及获取"文凭"的高低,成为取得社会"高等职业"的重要
党的十七报告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方法为学理“棱镜”可以透析出整全意义上“人”的抽象、具象与政治的三重存在样态。建设服务
当代中国法制建设进程中,出现了两次具有实质性变化的法律革命,引领了新中国新闻法制建设的基本方向,推进了中国新闻法制现代化的进程。新闻法制因其自身的特殊属性,对法律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