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塘月色》教学价值的定位,争论不一,对该文主题、情感、思想等的分析也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这篇经典美文,作为文学艺术作品的《荷塘月色》和作为教学文本的《荷塘月色》在实际的价值取向上是有区别的,尤其是考虑到中学生面对文本的接受心理、认知层次等,这个问题就更突出。
一、对其主题的定位与语文教育的时代性
《荷塘月色》一文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对其主题的思考上。最早的便是政治附会说,这种解读不是从文本入手,而是对文后的“1927年7月”这一时间概念深挖细掘,附会到政治层面上去:朱先生有没有对蒋介石背叛革命制造白色恐怖不满?作为身处非常时期的正直的知识分子,这似乎是一定的。这一极富代表性的解读方式,在很长时间内统治着中学语文的课堂。其后,随着文艺争鸣的不断深入,“政治说”开始日渐苍白,也逐渐退出了主导地位。近年,孙绍振教授提出了文本微观分析的解读视角,更为雄辩地否定了“政治说”,孙教授批评说,满足于把政治社会的形势和作者心灵之间的统一作为最终目标,这只是停留在表现对象和文学作品的统一性上,只限于在表现现象上滑行。孙教授的观点是,《荷塘月色》所表现的苦闷并不是政治性的,而是伦理性的。
实际的课堂教学尝试证明,学生容易并乐于接受“伦理的自由”这一观点。可喜的是,现行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开始在次要位置推出了这种观点: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本文只是记述了一个普通人的平常的思想情绪,描绘了一次不平常的夏夜之游,不宁静的心人人都可能有,时时都可能出现。有了这样的心情,就有可能去到一个清静的所在,享受一个人的孤独,寻找一个人所能得到的一时的自由空间。这样看来,朱自清只不过是写出了一个普通人一种极为平常的思想情绪而已,只不过我们普通人没有他这样的妙笔,写不出像他这样能够感染人的心灵,引起人共鸣的传世作品而已。从文本出发,又回归到文本本身,而不是原先的那种逆向附会。这一主题的定位,为《荷塘月色》的课堂教学把好了脉,调准了弦,没有这样的定位,此文的教学必定是隔靴搔痒,游离飘忽,支离破碎,无法触及本质。
由此看来,我们必须适应语文教育的时代性,所谓语文教育的时代性,就是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时代个性,即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我们倡导新课程理念,目的就是为了创新语文教学,创新的语文教学首先要与时俱进,用时代的人文理念去观照教材和学生。
二、对文本的教学处理与中学生的审美取向
为何绝大多数学生对《荷塘月色》的政治附会说表情漠然,因为我们的课堂没有尊重他们的时代个性。中国的语文受“政治”的浸染太深重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老气横秋,还语文课堂以真正的语文味,这才是学生们所需要的语文。
《荷塘月色》到底写了什么?无非就是一次夏夜出游,排遣心绪,通篇没有一字一句涉及到对时局不满。我们普通人不也有这样的经历吗?心情不好,一个人出去走走,借自然之景与个人的回忆来消解烦闷。只不过有人会借酒消愁,有人会借音乐解闷,有人会闭门忆旧,这是凡夫俗子都有的一种情怀。朱自清先生是借荷塘月色与往事回忆来解闷,所以《荷塘月色》是一种普遍情怀的文人抒写。有人追问,为何要引用《采莲赋》与《西洲曲》里的句子,答案很简单,因为作者是文人,因境因情地想起熟悉的文句,很自然,如果是一个杀猪的市侩排遣心绪,当然就不会想起这些古典文句了。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明白,《荷塘月色》就是一种普遍情怀的文人抒写。此文的经典就在于作者用朴素而有张力的语言写出了这种人间共有情怀。我们必须把这种解读作为主框架来构建课堂,在这样的框架之内再作语文的欣赏。这是宏观处理,然后是欣赏本文的“雅趣之美”,针对不同的班级与层次,不同个性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材取舍,这是微观的处理,对于荷塘美景的描写艺术,它只是微观处理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宏观上的。我们的传统课堂往往是宏观与微观处理得刚好相反。
三、彰显文本的独特价值与语文课堂的人文气息
《荷塘月色》的经典魅力不在于写景的艺术,写景名篇有很多,如果把景物描写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此文就失去了最重要的教学价值。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是在不断地重复相同的教学点,一遇见有景物描写的篇目,那教学重点马上就有了,条分缕析各种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学生早已审美疲劳了,更不必说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究其原因,这样盲目呆板的教学处理,就是没有彰显每一个文本的独特价值,突出独特的,舍弃大众化的,那么语文课堂才会常教常新,学生才会乐意接受。走老路,用老套,唱老调,学生必然会表情漠然。笔者以为,《荷塘月色》最大的教学价值就在于:作者用朴素、优美、雅致的语言写出每个人都曾经历的、都会经历的不宁静的心境,应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人排遣不宁静心绪的历程,这个过程是高雅的,也是大众化的,但一般人的笔下可能写不出。
《荷塘月色》是一种普遍情怀的文人抒写,你,我,他,不都曾有过这种情感吗?犯不着去揣猜这是什么情感,它就在你的心里,在你的记忆里。
一、对其主题的定位与语文教育的时代性
《荷塘月色》一文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对其主题的思考上。最早的便是政治附会说,这种解读不是从文本入手,而是对文后的“1927年7月”这一时间概念深挖细掘,附会到政治层面上去:朱先生有没有对蒋介石背叛革命制造白色恐怖不满?作为身处非常时期的正直的知识分子,这似乎是一定的。这一极富代表性的解读方式,在很长时间内统治着中学语文的课堂。其后,随着文艺争鸣的不断深入,“政治说”开始日渐苍白,也逐渐退出了主导地位。近年,孙绍振教授提出了文本微观分析的解读视角,更为雄辩地否定了“政治说”,孙教授批评说,满足于把政治社会的形势和作者心灵之间的统一作为最终目标,这只是停留在表现对象和文学作品的统一性上,只限于在表现现象上滑行。孙教授的观点是,《荷塘月色》所表现的苦闷并不是政治性的,而是伦理性的。
实际的课堂教学尝试证明,学生容易并乐于接受“伦理的自由”这一观点。可喜的是,现行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开始在次要位置推出了这种观点: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本文只是记述了一个普通人的平常的思想情绪,描绘了一次不平常的夏夜之游,不宁静的心人人都可能有,时时都可能出现。有了这样的心情,就有可能去到一个清静的所在,享受一个人的孤独,寻找一个人所能得到的一时的自由空间。这样看来,朱自清只不过是写出了一个普通人一种极为平常的思想情绪而已,只不过我们普通人没有他这样的妙笔,写不出像他这样能够感染人的心灵,引起人共鸣的传世作品而已。从文本出发,又回归到文本本身,而不是原先的那种逆向附会。这一主题的定位,为《荷塘月色》的课堂教学把好了脉,调准了弦,没有这样的定位,此文的教学必定是隔靴搔痒,游离飘忽,支离破碎,无法触及本质。
由此看来,我们必须适应语文教育的时代性,所谓语文教育的时代性,就是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时代个性,即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我们倡导新课程理念,目的就是为了创新语文教学,创新的语文教学首先要与时俱进,用时代的人文理念去观照教材和学生。
二、对文本的教学处理与中学生的审美取向
为何绝大多数学生对《荷塘月色》的政治附会说表情漠然,因为我们的课堂没有尊重他们的时代个性。中国的语文受“政治”的浸染太深重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老气横秋,还语文课堂以真正的语文味,这才是学生们所需要的语文。
《荷塘月色》到底写了什么?无非就是一次夏夜出游,排遣心绪,通篇没有一字一句涉及到对时局不满。我们普通人不也有这样的经历吗?心情不好,一个人出去走走,借自然之景与个人的回忆来消解烦闷。只不过有人会借酒消愁,有人会借音乐解闷,有人会闭门忆旧,这是凡夫俗子都有的一种情怀。朱自清先生是借荷塘月色与往事回忆来解闷,所以《荷塘月色》是一种普遍情怀的文人抒写。有人追问,为何要引用《采莲赋》与《西洲曲》里的句子,答案很简单,因为作者是文人,因境因情地想起熟悉的文句,很自然,如果是一个杀猪的市侩排遣心绪,当然就不会想起这些古典文句了。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明白,《荷塘月色》就是一种普遍情怀的文人抒写。此文的经典就在于作者用朴素而有张力的语言写出了这种人间共有情怀。我们必须把这种解读作为主框架来构建课堂,在这样的框架之内再作语文的欣赏。这是宏观处理,然后是欣赏本文的“雅趣之美”,针对不同的班级与层次,不同个性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材取舍,这是微观的处理,对于荷塘美景的描写艺术,它只是微观处理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宏观上的。我们的传统课堂往往是宏观与微观处理得刚好相反。
三、彰显文本的独特价值与语文课堂的人文气息
《荷塘月色》的经典魅力不在于写景的艺术,写景名篇有很多,如果把景物描写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此文就失去了最重要的教学价值。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是在不断地重复相同的教学点,一遇见有景物描写的篇目,那教学重点马上就有了,条分缕析各种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学生早已审美疲劳了,更不必说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究其原因,这样盲目呆板的教学处理,就是没有彰显每一个文本的独特价值,突出独特的,舍弃大众化的,那么语文课堂才会常教常新,学生才会乐意接受。走老路,用老套,唱老调,学生必然会表情漠然。笔者以为,《荷塘月色》最大的教学价值就在于:作者用朴素、优美、雅致的语言写出每个人都曾经历的、都会经历的不宁静的心境,应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人排遣不宁静心绪的历程,这个过程是高雅的,也是大众化的,但一般人的笔下可能写不出。
《荷塘月色》是一种普遍情怀的文人抒写,你,我,他,不都曾有过这种情感吗?犯不着去揣猜这是什么情感,它就在你的心里,在你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