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们在交流过程中常常会故意违背合作原则,迁就礼貌原则,以维护对方的积极面子,至少不伤害对方的消极面子,从而营造愉快的氛围,使得谈话得以顺利的进展下去。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应注意不同文化背景间的差异,从而降低尴尬产生的几率。笔者试从三个角度阐释、分析礼貌原则与面子问题:分析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差异、评价礼貌原则的适用范围、及浅谈跨文化交际的尴尬。
【关键词】礼貌原则;面子问题;跨文化交际
一、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差异
利奇的礼貌原则提出,要尽可能的为对方营造舒适愉悦的谈话氛围,使得谈话可以愉悦的进行下去。主要包括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扬准则、谦逊准则、赞同准则、同情准则。
格莱斯的合作原则提出,人们在会话交流中总会自觉、不自觉的应用合作原则,使得谈话井然有序的进行下去。主要包括“量的准则”(maxim of quantity)、“质的准则”(maxim of quality)、“关联的准则”(maxim of relation)以及“方式的准则”(maxim of manner)。但更多时候为达到特殊的言语效果,也会故意违背某一原则。如,故意违背合作原则以遵从礼貌原则,并通过礼貌原则以维护对方的面子。
面子观最早是由布朗、莱文森两位教授提出的。面子观指出,每个人都有积极或消极的面子,对于正面面子而言,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而对于反面面子,则希望不受他人强制或干预,以满足自我的最低人权。因此,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要注意维护他人的积极面子,并予以加分。同时,也应该降低威胁说话人的消极面子的可能,如无法维护对方的消极面子,至少也别减分,毕竟消极面子的维护是一个人的最低人权。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日常交际中,礼貌原则的适用范围更广。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人们常常违背合作原则,来迁就礼貌原则。或维护对方面子,或产生特殊的交际效果。
比如:
A:这件衣服好看么?(指自己身穿的这件)
B:好看,但是那个花色有点不适合你……(内心觉得一点都不好看,但为了维护对方的正面面子,没有遵从质的原则直说不好看,而是遵从了一致的原则,整体肯定,部分否定)
此外还有如:对于对方提供信息(过量或少量)的肯定、维护;明知违背关联性的原则但仍肯定部分;对于对方的缺点避讳、不明说等等。都是牺牲了合作原则以维护礼貌原则,从而维护了对方的面子,使得交际可以顺利进展。在此笔者就不一一赘述。
二、评价礼貌原则的适用范围
表达礼貌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语言的运用。什么是礼貌,如何表达礼貌,一直是语用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利奇的礼貌原则主要包括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扬准则、谦逊准则、赞同准则、同情准则。看似海纳百川、无所不包,但其利人损己的倾向性过强,同时,其内部也有一定的冲突性(差异性)
比如:
a、谦逊原则与一致原则的差异性:
如:
A:你的衣服真漂亮!(What a beautiful cloth!)
B:哪里哪里~ / Thank you!I think so~
“哪里哪里”的回答遵从了谦逊原则,而“Thank you!I think so~”则遵循了一致的原则。
同时这也表现出了一致准则之间的冲突:即,当内心与对方所提实在难以一致的情况下,可采取先肯定再否定的方式,维护表面的一致。或采取肯定整体、否定部分的手段。
西方多以迁就一致准则为主,降低谦逊的准则。同时会转而称赞他人,以降低他人因自己的欣然接受赞誉,而产生的不快;而中方则更倾向于谦逊原则的满足,降低一致准则。
b、得体准则与慷慨的准则之间也有冲突,简单说,得体准则和慷慨准则合起来看,具有损己利人的倾向性。但实际的交往过程中,人们又常常会出于礼貌的进行寒暄、客套;或由于健忘,说话时确实想帮助对方,但最终没有达成,容易给人留下不诚信的印象,产生所谓的“轻诺者寡信”的尴尬局面。所以在交际过程中应注意甄别,更多的时候是礼貌而非真诚,但个别时候也有例外,要视情况具体分析。(谈话双方的关系、文化背景、所处环境等)
三、如何面对跨文化交际的尴尬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的尴尬,则是难以避免的。
一方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交际过程中,我们应该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以降低尴尬发生的几率。同时应摆正心态,以平常心对待,毕竟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积淀的过程,或一笑置之,以一个幽默的心态看待,将其作为生活的调味剂。
另一方面,即便是同一文化背景的人之间,也同样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毕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世界上没有2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2个完全相同的人。
但我们在研究跨文化交际中,应首先把目光着眼于其主流文化的交际,其次才关注它的亚文化和地区文化特点,至于个人之间的差异研究只是我们把他们当作群体的代表时才有意义。
以中西方文化词汇的差异为例,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理解方式。
如:龙(dragon)
龙是我国历史上的图腾形象,封建时代龙作为皇帝的象征,在现代汉语中常用于吉祥、好的意思。
而(dragon)在西方神话传说中,是一个巨大的蜥蜴,会飞,能喷火。常代表罪恶,邪恶,令人感到恐怖,故很早就被用作战争的旗帜。实际上,严格来说,中国的龙与西方的dragon不是同一物种,因此,人们为了区分dragon和中国的“龙”,将后者称为“Chinese dragon”
猫头鹰(owl)
在汉语中,人们常将猫头鹰的凄厉的叫声与死人联系,说猫头鹰叫孝。因此在中国,猫头鹰被认为是不祥之鸟。
然而在英语中,说某人像owl是比喻他聪明,绝没有任何坏的意思。因此,将这部分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挑出来给予特别的研究与描述,有益于我们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尽量减少文化尴尬的产生。
但也不可全盘接受对方的语境,为交流而交流。否则也会出现尴尬。
如:
刘洪涛受领导任命,接见外宾,但提前没了解清楚,所谓的外宾其实也是个中国通。于是就发生了以下的尴尬:
刘:“Hello,my name is hong tao liu~”
外:“哼,你红桃六,我还方片七呢!”
我们发笑的同时,也不经思考,为什么会产生幽默的效果。原来,双方都把自己完全放在了对方的文化环境中,反而使得交流发生了误差。虽产生了尴尬,却也算是变相的拉近了彼此的关系。笑话的产生看似违背了礼貌原则,实则是拉进彼此关系的纽带。
由此可见,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尴尬、障碍。与其战战兢兢刻意规避,不如坦诚接受,抱着轻松、娱悦的心态,勇敢的进行交流,在交际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彼此的文化差异、情感态度、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格莱斯的合作原则
[2]利奇的礼貌原则
[3]布朗 、莱文森的面子观
[4]Marshall Singer(1987)Inter culture Communication: A Perceptual Approach.Prentice-Hall.p.2.
[5]Geoffrey Leech在《语义学》(Semantics)提出的语义七类型。
[6]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关键词】礼貌原则;面子问题;跨文化交际
一、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差异
利奇的礼貌原则提出,要尽可能的为对方营造舒适愉悦的谈话氛围,使得谈话可以愉悦的进行下去。主要包括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扬准则、谦逊准则、赞同准则、同情准则。
格莱斯的合作原则提出,人们在会话交流中总会自觉、不自觉的应用合作原则,使得谈话井然有序的进行下去。主要包括“量的准则”(maxim of quantity)、“质的准则”(maxim of quality)、“关联的准则”(maxim of relation)以及“方式的准则”(maxim of manner)。但更多时候为达到特殊的言语效果,也会故意违背某一原则。如,故意违背合作原则以遵从礼貌原则,并通过礼貌原则以维护对方的面子。
面子观最早是由布朗、莱文森两位教授提出的。面子观指出,每个人都有积极或消极的面子,对于正面面子而言,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而对于反面面子,则希望不受他人强制或干预,以满足自我的最低人权。因此,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要注意维护他人的积极面子,并予以加分。同时,也应该降低威胁说话人的消极面子的可能,如无法维护对方的消极面子,至少也别减分,毕竟消极面子的维护是一个人的最低人权。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日常交际中,礼貌原则的适用范围更广。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人们常常违背合作原则,来迁就礼貌原则。或维护对方面子,或产生特殊的交际效果。
比如:
A:这件衣服好看么?(指自己身穿的这件)
B:好看,但是那个花色有点不适合你……(内心觉得一点都不好看,但为了维护对方的正面面子,没有遵从质的原则直说不好看,而是遵从了一致的原则,整体肯定,部分否定)
此外还有如:对于对方提供信息(过量或少量)的肯定、维护;明知违背关联性的原则但仍肯定部分;对于对方的缺点避讳、不明说等等。都是牺牲了合作原则以维护礼貌原则,从而维护了对方的面子,使得交际可以顺利进展。在此笔者就不一一赘述。
二、评价礼貌原则的适用范围
表达礼貌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语言的运用。什么是礼貌,如何表达礼貌,一直是语用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利奇的礼貌原则主要包括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扬准则、谦逊准则、赞同准则、同情准则。看似海纳百川、无所不包,但其利人损己的倾向性过强,同时,其内部也有一定的冲突性(差异性)
比如:
a、谦逊原则与一致原则的差异性:
如:
A:你的衣服真漂亮!(What a beautiful cloth!)
B:哪里哪里~ / Thank you!I think so~
“哪里哪里”的回答遵从了谦逊原则,而“Thank you!I think so~”则遵循了一致的原则。
同时这也表现出了一致准则之间的冲突:即,当内心与对方所提实在难以一致的情况下,可采取先肯定再否定的方式,维护表面的一致。或采取肯定整体、否定部分的手段。
西方多以迁就一致准则为主,降低谦逊的准则。同时会转而称赞他人,以降低他人因自己的欣然接受赞誉,而产生的不快;而中方则更倾向于谦逊原则的满足,降低一致准则。
b、得体准则与慷慨的准则之间也有冲突,简单说,得体准则和慷慨准则合起来看,具有损己利人的倾向性。但实际的交往过程中,人们又常常会出于礼貌的进行寒暄、客套;或由于健忘,说话时确实想帮助对方,但最终没有达成,容易给人留下不诚信的印象,产生所谓的“轻诺者寡信”的尴尬局面。所以在交际过程中应注意甄别,更多的时候是礼貌而非真诚,但个别时候也有例外,要视情况具体分析。(谈话双方的关系、文化背景、所处环境等)
三、如何面对跨文化交际的尴尬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的尴尬,则是难以避免的。
一方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交际过程中,我们应该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以降低尴尬发生的几率。同时应摆正心态,以平常心对待,毕竟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积淀的过程,或一笑置之,以一个幽默的心态看待,将其作为生活的调味剂。
另一方面,即便是同一文化背景的人之间,也同样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毕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世界上没有2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2个完全相同的人。
但我们在研究跨文化交际中,应首先把目光着眼于其主流文化的交际,其次才关注它的亚文化和地区文化特点,至于个人之间的差异研究只是我们把他们当作群体的代表时才有意义。
以中西方文化词汇的差异为例,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理解方式。
如:龙(dragon)
龙是我国历史上的图腾形象,封建时代龙作为皇帝的象征,在现代汉语中常用于吉祥、好的意思。
而(dragon)在西方神话传说中,是一个巨大的蜥蜴,会飞,能喷火。常代表罪恶,邪恶,令人感到恐怖,故很早就被用作战争的旗帜。实际上,严格来说,中国的龙与西方的dragon不是同一物种,因此,人们为了区分dragon和中国的“龙”,将后者称为“Chinese dragon”
猫头鹰(owl)
在汉语中,人们常将猫头鹰的凄厉的叫声与死人联系,说猫头鹰叫孝。因此在中国,猫头鹰被认为是不祥之鸟。
然而在英语中,说某人像owl是比喻他聪明,绝没有任何坏的意思。因此,将这部分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挑出来给予特别的研究与描述,有益于我们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尽量减少文化尴尬的产生。
但也不可全盘接受对方的语境,为交流而交流。否则也会出现尴尬。
如:
刘洪涛受领导任命,接见外宾,但提前没了解清楚,所谓的外宾其实也是个中国通。于是就发生了以下的尴尬:
刘:“Hello,my name is hong tao liu~”
外:“哼,你红桃六,我还方片七呢!”
我们发笑的同时,也不经思考,为什么会产生幽默的效果。原来,双方都把自己完全放在了对方的文化环境中,反而使得交流发生了误差。虽产生了尴尬,却也算是变相的拉近了彼此的关系。笑话的产生看似违背了礼貌原则,实则是拉进彼此关系的纽带。
由此可见,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尴尬、障碍。与其战战兢兢刻意规避,不如坦诚接受,抱着轻松、娱悦的心态,勇敢的进行交流,在交际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彼此的文化差异、情感态度、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格莱斯的合作原则
[2]利奇的礼貌原则
[3]布朗 、莱文森的面子观
[4]Marshall Singer(1987)Inter culture Communication: A Perceptual Approach.Prentice-Hall.p.2.
[5]Geoffrey Leech在《语义学》(Semantics)提出的语义七类型。
[6]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