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各种工程机械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工程机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程机械已成为当前施工企业从事施工生产的主要工具。当前工程施工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机械设备的高效管理已成为决定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机械设备;问题分析;管理措施
1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特点
1.1露天作业
工程施工机械大多都是露天作业,工作环境恶劣,经常是雨天一片泥泞,晴天尘土飞扬,又或者是工作环境温度较高(如沥青路面摊铺施工中的摊铺设备),且很多工地都是远离市区,维修配件的组织较为困难。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这就特别要求工程施工机械的工作可靠性要好,并且万一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排除。
1.2技术结构复杂
工程施工机械种类较多、规格大小不一、技术结构复杂,涉及到机、电、液、计算机等各个知识领域。机械的选型、使用、保养、维修、管理有着很强的技术性和经济性,这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1.3购买施工机械投资额大
购买施工机械的投资额一般都比较大,一台(套)机械十几万元、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有的甚至上千萬元。施工单位购买施工机械后转化为固定资产,需按时提取折旧,而今后工程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的潜在的负债压力。
1.4工地流动性大
由于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制度的改革,增大了工程施工地点的流动性。机械的工地转移是一件很麻烦但又无法完全避免的事情。大型机械设备(如一些大型的搅拌设备)受道路及桥梁承载能力和隧道净高的限制,转运起来很困难,而且费用昂贵。即使一些具有行走功能的施工机械(如推土机等履带机械),也不允许其在公路上长途跋涉,而必须用拖车运送,而且运送过程中也容易损坏,特别是路面施工工程中的摊铺设备,如果施工组织不合理,需经常转移工作面的话,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害和浪费。这无疑增加了施工单位的生产经营成本。
2当前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1)一个施工企业要搞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需要适当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明确制定各级机构、人员的职责,这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特别是路面改造工程往往点多线长,设备、人员调动频繁,而施工企业却普遍存在着管理班子不全,人员力量薄弱等现象。由此必然导致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上下脱节,出现谁也能管但谁也不管的局面,使设备管理工作很难落实到实处。
(2)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仍缺乏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设备糊涂使用,严重的甚至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2.2机械装备落后,设备购置未经充分的科学论证
(1)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建设单位对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竞争已演化为人才与设备的竞争。与此同时,由于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很多施工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己显得过于陈旧,其机械设备整体技术状况已进入老化阶段,大半处于落后水平,造成企业在部分大型项目的投标及施工组织上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为了适应新形势,施工企业的确需要适当引进一些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但有些企业没有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的需要,未能科学地制订机械设备的发展规划和购置计划,未能正确预测所引进机械设备的市场使用前景,导致所购设备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令新置设备成为“鸡肋”。
(3)还有的企业为了一味追求设备的生产率,盲目购置一些大型设备,但又未能充分考虑所购设备会受到资源、市场消耗能力、搬迁运输、施工场地、环保、操作使用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购进投产后又承接不到足够的工程量来维持生产,以致设备平均利用率很低,经常处于闲置状态,这些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3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相互脱节
(1)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虽然都实行定人定机制度,但却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正因为如此,操作人员往往只是“包用不包修”,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每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不但影响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以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招投标制和项目部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建设市场发展的产物,项目部只对应一个项目而设,项目完成后该项目部也就解散了,因而导致了机械设备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不少项目负责人只考虑眼前利益,没有从长远打算,短期行为严重,只注意产值与效益挂钩,在设备管理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在维修保养方面更是能省则省,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不惜拼设备,造成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或带“病”作业,甚至违章操作,其结果是该工程项目完工后,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老化,附件七零八落,而调运到新工程又需花费大量的精力与费用进行整修,造成下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工期延误,并巨项目部之间在维修费用上常常互相推读,导致固定资产无形流失。
(3)机械管理与生产管理存在矛盾,项目部主要以路桥技术人员组成,机械管理人员往往不在项目部或不是项目部重要组成人员,而生产管理人员作为机械使用管理的门外汉,对机械的正确使用、定期保养等知识可想而知,而操作手对施工技术所知甚少,往往处于施工被动或受支配地位,这样机械管理被大大削弱。
3增强设备管理工作的措施
要解决上述问题,搞好施工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完善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
(1)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实行统一规划,专人负责,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努力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专管和群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充分发挥各级职能人员的积极性。
.(2)贯彻执行“二定三包”制度(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正确使用机械,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对机械设备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将操作者经济效益与机械使用费(如燃料电力费,维修费,保养费,工具费等)挂钩,让每台机械都有专人负责保管、检修、操作。由于“二定三包”制度是机械化施工生产和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劳动生产率、施工安全、机械的完好率与使用率,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除应配备相应人员外,还需注意不要随意变动其工作岗位,以免影响其对机械设备性能的了解与掌握程度。
3.2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坚持设备评优工作
(7)我们知道,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使用这三者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任何设备在使用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老化现象,为了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应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密切配合施工生产,按照设备规定的运转周期(公里或小时)定期做好各项保养与维修的工作。设备管理部门在制定维修及保养计划时须认真分析各类设备的具体情况,针对新旧设备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老旧设备,要以保证运行、消除隐患、及时修理为重点;对新设备,则以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维护为重点,从而有效地保证每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生产。
(2)对于施工企业己装备的具有先进技术水平、价格昂贵的机械设备,因其技术含量高,单凭经验与普通工具已难以对这些设备进行正确的修理。因此,这些机械设备应采用现代的手段,以经济合理的方法开展维修工作,改变以往计划经济背景下实施的强制修理制度,实行“视情修理法”,即视乎设备的功能、工作环境、磨损大小,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其故障情况、损坏情况、技术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状态维修、项目维修,这样既保证了设备的完好率,在确保正常使用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最大工作效率,避免了机械不坏不修,坏了又无法修的局面发生。
(3)为了促进各基层单位的管理工作,每年应组织开展机械设备检查评比活动。检查评比宜采用不定期抽检的方式,以防止基层单位平时不重视设备现场管理,检查时再搞突击应付。检查评比的结果还应与奖惩制度相结合,要体现奖勤罚懒的原则,对管理优秀的单位与个人给予奖励,对管理差的予以处罚。这样,不但能够有效地推动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还能够减少设备的故障停机率,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
3.3设立机械维修基金,加强机械设备的成本核算
(1)设立机械维修基金,实行专款专用,能够有效解决项目部的短期行为。机械维修基金可从各项目部提取,比例可根据项目大小或效益的情况而定。有条件的话,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维修场地和专业维修队伍,负责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维修费用从机械维修基金中划拨。
(2)成本核算应对燃、润油料和维修費用等执行单机登记,随时掌握设备完成单位产量、所需动力、配件消耗等杂费开支等情况。健全机械设备使用记录,对运转台班、台时、完成产量、油料及配件消耗等作好基础资料的收集,按月汇总和对使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以便对机械使用技术指标的比较和调整。
3.4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优秀设备管理人才
(1)随者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其自动化程度将越来越高,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重。它要求管理者要有全新的思想、全新的观念,科学地对机械设备的购置、安装、维修、更新改造等进行有条不紊的综合管理。因此,施工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管理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就应采聊‘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法,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会核算的“一专多能”型人才,以满足企业今后的发展需要。
(2)施工企业也可以有重点地组织由设备管理、维修、操作人员共同参加的设备管理研讨会,大家集思广益,出谋献计,形成学技术、钻业务的氛围。并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采用示范表演、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形式,及时推广、宣传有实效的经验体会,以点带面,逐步提高企业各级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4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
(1)项目部要周密安排,搞好设备组织工作,及时合理对机械设备进行调配。
(2)操作手要服从项目安排,又要结合本机情况视情作业。
(3)操作手要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随时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转状况,及时排除各种隐患,杜绝因发生缺油缺水等问题而影响正常运转。
(4)操作手要严格执行机械保养制度,避免过时保养,使机械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使用率高、易损坏、易出故障的设备应做好跟踪检查,变事后修理为预防性修理。机械发生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并及时汇报给领导,以便迅速组织维修人员进行现场抢修。
(5)机械的易损件应作好储备,避免因等候购买维修配件的时间过长影响工程施工进度。
(6)对缺口机械应进行租赁,保证公路工程如期进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施工企业不一定有能力也没有必要购置配足全部工程所需的施工工程机械设备,对市场上存量大竞争激烈的机械设备可采用租赁的方式。机械租赁应多做好市场调查,努力降低租赁成本。
5总结
总结经验,我们深刻体会到机械设备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发展和创新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的综合、渗透和交叉,并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全面参与、积极配合;另外,要认识到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设备稳定运行为目标;都要紧紧抓住搞好设备现场管理、强化维修保养这项中心工作;都要重视各级管理人员技术素质的提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总结、不断探索,推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技术向着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才能做得更好,才能使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机械设备;问题分析;管理措施
1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特点
1.1露天作业
工程施工机械大多都是露天作业,工作环境恶劣,经常是雨天一片泥泞,晴天尘土飞扬,又或者是工作环境温度较高(如沥青路面摊铺施工中的摊铺设备),且很多工地都是远离市区,维修配件的组织较为困难。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这就特别要求工程施工机械的工作可靠性要好,并且万一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排除。
1.2技术结构复杂
工程施工机械种类较多、规格大小不一、技术结构复杂,涉及到机、电、液、计算机等各个知识领域。机械的选型、使用、保养、维修、管理有着很强的技术性和经济性,这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1.3购买施工机械投资额大
购买施工机械的投资额一般都比较大,一台(套)机械十几万元、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有的甚至上千萬元。施工单位购买施工机械后转化为固定资产,需按时提取折旧,而今后工程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的潜在的负债压力。
1.4工地流动性大
由于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制度的改革,增大了工程施工地点的流动性。机械的工地转移是一件很麻烦但又无法完全避免的事情。大型机械设备(如一些大型的搅拌设备)受道路及桥梁承载能力和隧道净高的限制,转运起来很困难,而且费用昂贵。即使一些具有行走功能的施工机械(如推土机等履带机械),也不允许其在公路上长途跋涉,而必须用拖车运送,而且运送过程中也容易损坏,特别是路面施工工程中的摊铺设备,如果施工组织不合理,需经常转移工作面的话,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害和浪费。这无疑增加了施工单位的生产经营成本。
2当前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1)一个施工企业要搞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需要适当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明确制定各级机构、人员的职责,这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特别是路面改造工程往往点多线长,设备、人员调动频繁,而施工企业却普遍存在着管理班子不全,人员力量薄弱等现象。由此必然导致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上下脱节,出现谁也能管但谁也不管的局面,使设备管理工作很难落实到实处。
(2)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仍缺乏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设备糊涂使用,严重的甚至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2.2机械装备落后,设备购置未经充分的科学论证
(1)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建设单位对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竞争已演化为人才与设备的竞争。与此同时,由于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很多施工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己显得过于陈旧,其机械设备整体技术状况已进入老化阶段,大半处于落后水平,造成企业在部分大型项目的投标及施工组织上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为了适应新形势,施工企业的确需要适当引进一些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但有些企业没有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的需要,未能科学地制订机械设备的发展规划和购置计划,未能正确预测所引进机械设备的市场使用前景,导致所购设备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令新置设备成为“鸡肋”。
(3)还有的企业为了一味追求设备的生产率,盲目购置一些大型设备,但又未能充分考虑所购设备会受到资源、市场消耗能力、搬迁运输、施工场地、环保、操作使用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购进投产后又承接不到足够的工程量来维持生产,以致设备平均利用率很低,经常处于闲置状态,这些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3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相互脱节
(1)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虽然都实行定人定机制度,但却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正因为如此,操作人员往往只是“包用不包修”,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每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不但影响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以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招投标制和项目部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建设市场发展的产物,项目部只对应一个项目而设,项目完成后该项目部也就解散了,因而导致了机械设备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不少项目负责人只考虑眼前利益,没有从长远打算,短期行为严重,只注意产值与效益挂钩,在设备管理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在维修保养方面更是能省则省,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不惜拼设备,造成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或带“病”作业,甚至违章操作,其结果是该工程项目完工后,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老化,附件七零八落,而调运到新工程又需花费大量的精力与费用进行整修,造成下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工期延误,并巨项目部之间在维修费用上常常互相推读,导致固定资产无形流失。
(3)机械管理与生产管理存在矛盾,项目部主要以路桥技术人员组成,机械管理人员往往不在项目部或不是项目部重要组成人员,而生产管理人员作为机械使用管理的门外汉,对机械的正确使用、定期保养等知识可想而知,而操作手对施工技术所知甚少,往往处于施工被动或受支配地位,这样机械管理被大大削弱。
3增强设备管理工作的措施
要解决上述问题,搞好施工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完善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
(1)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实行统一规划,专人负责,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努力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专管和群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充分发挥各级职能人员的积极性。
.(2)贯彻执行“二定三包”制度(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正确使用机械,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对机械设备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将操作者经济效益与机械使用费(如燃料电力费,维修费,保养费,工具费等)挂钩,让每台机械都有专人负责保管、检修、操作。由于“二定三包”制度是机械化施工生产和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劳动生产率、施工安全、机械的完好率与使用率,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除应配备相应人员外,还需注意不要随意变动其工作岗位,以免影响其对机械设备性能的了解与掌握程度。
3.2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坚持设备评优工作
(7)我们知道,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使用这三者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任何设备在使用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老化现象,为了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应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密切配合施工生产,按照设备规定的运转周期(公里或小时)定期做好各项保养与维修的工作。设备管理部门在制定维修及保养计划时须认真分析各类设备的具体情况,针对新旧设备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老旧设备,要以保证运行、消除隐患、及时修理为重点;对新设备,则以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维护为重点,从而有效地保证每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生产。
(2)对于施工企业己装备的具有先进技术水平、价格昂贵的机械设备,因其技术含量高,单凭经验与普通工具已难以对这些设备进行正确的修理。因此,这些机械设备应采用现代的手段,以经济合理的方法开展维修工作,改变以往计划经济背景下实施的强制修理制度,实行“视情修理法”,即视乎设备的功能、工作环境、磨损大小,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其故障情况、损坏情况、技术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状态维修、项目维修,这样既保证了设备的完好率,在确保正常使用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最大工作效率,避免了机械不坏不修,坏了又无法修的局面发生。
(3)为了促进各基层单位的管理工作,每年应组织开展机械设备检查评比活动。检查评比宜采用不定期抽检的方式,以防止基层单位平时不重视设备现场管理,检查时再搞突击应付。检查评比的结果还应与奖惩制度相结合,要体现奖勤罚懒的原则,对管理优秀的单位与个人给予奖励,对管理差的予以处罚。这样,不但能够有效地推动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还能够减少设备的故障停机率,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
3.3设立机械维修基金,加强机械设备的成本核算
(1)设立机械维修基金,实行专款专用,能够有效解决项目部的短期行为。机械维修基金可从各项目部提取,比例可根据项目大小或效益的情况而定。有条件的话,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维修场地和专业维修队伍,负责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维修费用从机械维修基金中划拨。
(2)成本核算应对燃、润油料和维修費用等执行单机登记,随时掌握设备完成单位产量、所需动力、配件消耗等杂费开支等情况。健全机械设备使用记录,对运转台班、台时、完成产量、油料及配件消耗等作好基础资料的收集,按月汇总和对使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以便对机械使用技术指标的比较和调整。
3.4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优秀设备管理人才
(1)随者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其自动化程度将越来越高,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重。它要求管理者要有全新的思想、全新的观念,科学地对机械设备的购置、安装、维修、更新改造等进行有条不紊的综合管理。因此,施工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管理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就应采聊‘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法,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会核算的“一专多能”型人才,以满足企业今后的发展需要。
(2)施工企业也可以有重点地组织由设备管理、维修、操作人员共同参加的设备管理研讨会,大家集思广益,出谋献计,形成学技术、钻业务的氛围。并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采用示范表演、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形式,及时推广、宣传有实效的经验体会,以点带面,逐步提高企业各级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4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
(1)项目部要周密安排,搞好设备组织工作,及时合理对机械设备进行调配。
(2)操作手要服从项目安排,又要结合本机情况视情作业。
(3)操作手要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随时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转状况,及时排除各种隐患,杜绝因发生缺油缺水等问题而影响正常运转。
(4)操作手要严格执行机械保养制度,避免过时保养,使机械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使用率高、易损坏、易出故障的设备应做好跟踪检查,变事后修理为预防性修理。机械发生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并及时汇报给领导,以便迅速组织维修人员进行现场抢修。
(5)机械的易损件应作好储备,避免因等候购买维修配件的时间过长影响工程施工进度。
(6)对缺口机械应进行租赁,保证公路工程如期进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施工企业不一定有能力也没有必要购置配足全部工程所需的施工工程机械设备,对市场上存量大竞争激烈的机械设备可采用租赁的方式。机械租赁应多做好市场调查,努力降低租赁成本。
5总结
总结经验,我们深刻体会到机械设备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发展和创新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的综合、渗透和交叉,并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全面参与、积极配合;另外,要认识到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设备稳定运行为目标;都要紧紧抓住搞好设备现场管理、强化维修保养这项中心工作;都要重视各级管理人员技术素质的提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总结、不断探索,推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技术向着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才能做得更好,才能使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