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验华盛顿市政管理的温情,深感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市政管理硬件赶超立竿见影,而在城市的精细化、人性化管理方面,则相差甚远。
最近,有一本书在中国政界大受欢迎,书名叫《天大的小事》,这本书是由移民加拿大的父子历经6年用相机和简短文字记录的温哥华城市管理的细节。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在党代会上推荐了这本书,武汉市市长阮成发将这本书赠给城管局局长,时任重庆市委书记的汪洋在直辖市10周年的大会上,也向官员推荐过这本书。
《天大的小事》一书中谈到很多市政管理的人性化细节,例如,下雪天公交车旁两个坡道,专供残疾车走的路面由于铺了地热,不会积雪,而供常人走的台阶,已是白雪皑皑;例如,加拿大公路桥梁的限高标志,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对这些书中描述的细节,感觉似曾相识,因为身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也能体会到同样人性化、精细化市政服务的温情。
“不值得一提”的小细节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50个州作为联邦成员有自己的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各州的市政管理差别很大,但是共同点就是人性化,精细化。
刚到华盛顿时,朋友来机场接机,在停车场按车牌找到他的车时,发现车牌上的一句话特有意思:“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简单翻译,就是“有纳税义务,但无代表权”。问朋友后才知道,原来是华盛顿特区的人在骂美国政府呢,但骂得风趣幽默,且有历史韵味。原来美国建国之父们设计的宪法确立了“首都中立”原则,所以按照宪法只有州才有参议员、众议员代表,而首都的市民没有参、众议员代表。后来去了几个州旅行,发现美国每个州在车牌上都会有一句描述自己州的短语。美国经济中心所在地的纽约州就在车牌上自封为“帝国之州”;而新泽西州则宣称“花园之州”;莱特兄弟当年试飞的北卡罗来纳州则强调“第一次飞行”;马里兰州将政府的网址打在了车牌上。车牌不但可以宣传自己州,另一个功能就是在车牌上贴上有效期方便管理。纵观各州的个性车牌,最具个性的非首都华盛顿的车牌莫属。
华盛顿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广告,早在200多年前对首都进行规划时,规划者就卓有远见地规定了市中心区周围的建筑物高度不得超过国会大厦的高度(33.5米);而华盛顿的广告在哪里呢?在地板上。想想也对,走路都是看路的,而且不影响市容。
在美国,发现残疾人特别多,在美多年的朋友解释说因为残疾人出行方便,所以呆在家里的少。尤其让我惊讶的是,残疾人出行不但可以乘坐专供残疾人的出租车,而且還可以坐公交车。为使残疾人和残疾车上下车方便,每一辆公交车的前门装有一部电动控制踏板,一旦遇有残疾车上下车,司机只要一按按钮,平时收拢在车门上方的踏板就会缓缓而下,连接在车门与台阶之间,为残疾车铺出一条通道。进入车厢,轮椅可以固定在专供残疾人用的座位旁。
在宾馆、商店、饭店和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停车场,最方便的停车位,总是给残疾人预留着,前边和地上都标注醒目的蓝色轮椅标志。为了便于残疾人下车之后打开轮椅,残疾人车位要比普通车位宽大得多。即使在无处停车的情况下,美国人也会非常自觉地不占用残疾人专用车位。而抢占残疾人泊车位的,最多可能罚150美元。
最人性的服务在公厕
美国公厕很宽敞,很干净,更不会有难闻的味道,公厕里的地面和走廊里的地面基本没有什么区别,不会湿湿的。美国公厕与国内最大的不同就是每个公厕备有三种用纸:坐便用纸、手纸、擦手纸。每一个公厕里面都有充足的手纸,你任何时候去都不用先找手纸,不但有手纸还有坐便用纸,这样你就不会因为是公厕而不敢坐下,另外,每个公厕都有洗手液、冷热水和很大的镜子。
原以为自己住市中心,所以公厕设施要好一些;有一次去户外爬山,发现山上的公厕也是一样。备纸,看起来很不起眼的细节,但却是一件大事。一个美国议员到中国出访,就上演了尴尬的一幕。如厕之后,这位议员到处找手纸,发现没有,不幸的是厕所又没有其他人,苦苦等待了许久,终于等来了救星。他感叹中国官员的热情但是却对公厕不备纸无语。
除了备纸的细节,女厕里的墙上还有一个小的挂板,有弹簧合叶挂钩,挪下来是一个小孩用的挂床,可以给小孩换尿不湿。据说,有些男厕也有托婴板。
还有一个细节令人感叹,华盛顿厕所每个蹲位间隔的隔板下方都会有一条宽缝,可以隐隐约约看到里面的人如厕。很多来美国的访客一直觉得这样设计不安全,担心被偷窥。后来问了一个美国朋友才知道原因。美国人肥胖者众多,很多肥胖者昏倒在厕所里面而没有人知道。所以他们就设计了厕所边的宽缝,可以及时发现有没有人昏倒在厕所里面。
除了普通的男女厕所外,还有一个家庭厕所,供携带婴儿的一家人如厕使用,特别是供母婴使用。进入Family Room,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大厅,摆有一个长沙发和若干个短沙发,还有一个圆桌子,桌子上有玩具、杂志和画报。设有两个卫生间,其中一个是母婴室。看到如此温馨的家庭厕所,才明白美国人为何称厕所为休息室(Rest Room),而不是之前在国内时常用的WC。
在美国,残疾者如厕也非常方便,不论大小卫生间,必有一个是为残疾人专门设置的坐便器、洗手池,坐便器旁边还安有扶手;方便盲人安全行走,城市的街道上,校园的林荫道上都有为盲人专门设置的盲道;诸如机场、宾馆等公共场所的入口处都有残疾人坡形通道,还有专供残疾人使用的电梯。
好机制培育好市民
在华盛顿坐地铁,从来不会感觉到拥挤,当然这与美国人口少有关,但另一个原因是地铁票价浮动机制有效地调节了乘客流。地铁票价是按路程算,在华盛顿,工作日的九点半之前和下午三点到七点间是高峰期,票价是全价,全程票价4.5美元;如果避开高峰期乘坐,全程票价只要2.35美元,相当于打了半价。所以很多美国人平时出门办事,如不赶时间,一般都自觉避开高峰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票价便宜。
为了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从地铁转公交,3个小时内是免费的。让人尤其感叹的是,所有的公交车都很准时,司机控制到站的时间前后相差不过一两分钟。每辆公交车的前部都摆放着印有本线路和行车时刻表的小册子,乘客可以免费取阅,只要按照标明的时间候车,就不会浪费时间。行车途中,乘客可以通过自己座位上方的信息键,告诉司机自己下车的车站。如果你是骑自行车改乘公交车,也不必担心,只需将自行车摆放在车头指定的位置,不必另外收费。如果下雨天怕自行车淋湿,出地铁可以租一个大柜子将自行车锁起来。在美国,自行车不是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是锻炼身体的运动,在美国骑自行车是有严格规定的,必须戴头盔,车的前后必须有反光灯,从没有见过自行车有铃铛的,我甚至至今没有听过美国的汽车鸣喇叭,倒是听到过救护车和消防车那惊天动地的鸣叫。在美国,只有车让人,没有人让车,司机到了无红绿灯的十字路口都是“一停二看三通过”,司机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如果违章或发生交通事故记录在案,保险费要交更多,而且甚至没有保险公司愿意给你保险。
华盛顿的垃圾是严格分类的,家里的垃圾桶都分为可收回和不可收回两类,每家每户在屋外至少都有两个垃圾大桶,有的家里有三、四个。问房东后才知道,这些垃圾桶都是向市政部门申请统一配置的,普通垃圾费是按丢弃量计算的,一户人家每月扔的垃圾多,垃圾费就高,反之则低,所以选择几个垃圾桶就决定了收费。刚开始分类收集的时候,如果居民按照垃圾分类丢弃垃圾,收取垃圾费时就可以按比例打折。这种靠经济利益驱动的办法,在推广垃圾分类上比理念性的宣传有效很多。但是现在人们都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打折取消了,而垃圾不分类者将遭到投诉,影响信誉。
华盛顿市政管理还有很多细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例如,政府在街道两旁设路边停车位,方便市民临时办事,每个车位都有一个收费的“咪表”,车主可根据自己办事时间投币,塞进25 美分硬币,可以停车20 分钟,但是周一至周五早上七点至下午六点半最长只能停二个小时,而残疾人的车可以免费停四个小时。投币全靠自觉,如逾时未将车驶离,被巡视的管理人员发现,车窗上会被贴上罚款通知。
体验美国市政管理的温情,深感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市政管理硬件赶超立竿见影,而在城市的精细化、人性化管理方面,则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
最近,有一本书在中国政界大受欢迎,书名叫《天大的小事》,这本书是由移民加拿大的父子历经6年用相机和简短文字记录的温哥华城市管理的细节。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在党代会上推荐了这本书,武汉市市长阮成发将这本书赠给城管局局长,时任重庆市委书记的汪洋在直辖市10周年的大会上,也向官员推荐过这本书。
《天大的小事》一书中谈到很多市政管理的人性化细节,例如,下雪天公交车旁两个坡道,专供残疾车走的路面由于铺了地热,不会积雪,而供常人走的台阶,已是白雪皑皑;例如,加拿大公路桥梁的限高标志,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对这些书中描述的细节,感觉似曾相识,因为身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也能体会到同样人性化、精细化市政服务的温情。
“不值得一提”的小细节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50个州作为联邦成员有自己的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各州的市政管理差别很大,但是共同点就是人性化,精细化。
刚到华盛顿时,朋友来机场接机,在停车场按车牌找到他的车时,发现车牌上的一句话特有意思:“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简单翻译,就是“有纳税义务,但无代表权”。问朋友后才知道,原来是华盛顿特区的人在骂美国政府呢,但骂得风趣幽默,且有历史韵味。原来美国建国之父们设计的宪法确立了“首都中立”原则,所以按照宪法只有州才有参议员、众议员代表,而首都的市民没有参、众议员代表。后来去了几个州旅行,发现美国每个州在车牌上都会有一句描述自己州的短语。美国经济中心所在地的纽约州就在车牌上自封为“帝国之州”;而新泽西州则宣称“花园之州”;莱特兄弟当年试飞的北卡罗来纳州则强调“第一次飞行”;马里兰州将政府的网址打在了车牌上。车牌不但可以宣传自己州,另一个功能就是在车牌上贴上有效期方便管理。纵观各州的个性车牌,最具个性的非首都华盛顿的车牌莫属。
华盛顿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广告,早在200多年前对首都进行规划时,规划者就卓有远见地规定了市中心区周围的建筑物高度不得超过国会大厦的高度(33.5米);而华盛顿的广告在哪里呢?在地板上。想想也对,走路都是看路的,而且不影响市容。
在美国,发现残疾人特别多,在美多年的朋友解释说因为残疾人出行方便,所以呆在家里的少。尤其让我惊讶的是,残疾人出行不但可以乘坐专供残疾人的出租车,而且還可以坐公交车。为使残疾人和残疾车上下车方便,每一辆公交车的前门装有一部电动控制踏板,一旦遇有残疾车上下车,司机只要一按按钮,平时收拢在车门上方的踏板就会缓缓而下,连接在车门与台阶之间,为残疾车铺出一条通道。进入车厢,轮椅可以固定在专供残疾人用的座位旁。
在宾馆、商店、饭店和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停车场,最方便的停车位,总是给残疾人预留着,前边和地上都标注醒目的蓝色轮椅标志。为了便于残疾人下车之后打开轮椅,残疾人车位要比普通车位宽大得多。即使在无处停车的情况下,美国人也会非常自觉地不占用残疾人专用车位。而抢占残疾人泊车位的,最多可能罚150美元。
最人性的服务在公厕
美国公厕很宽敞,很干净,更不会有难闻的味道,公厕里的地面和走廊里的地面基本没有什么区别,不会湿湿的。美国公厕与国内最大的不同就是每个公厕备有三种用纸:坐便用纸、手纸、擦手纸。每一个公厕里面都有充足的手纸,你任何时候去都不用先找手纸,不但有手纸还有坐便用纸,这样你就不会因为是公厕而不敢坐下,另外,每个公厕都有洗手液、冷热水和很大的镜子。
原以为自己住市中心,所以公厕设施要好一些;有一次去户外爬山,发现山上的公厕也是一样。备纸,看起来很不起眼的细节,但却是一件大事。一个美国议员到中国出访,就上演了尴尬的一幕。如厕之后,这位议员到处找手纸,发现没有,不幸的是厕所又没有其他人,苦苦等待了许久,终于等来了救星。他感叹中国官员的热情但是却对公厕不备纸无语。
除了备纸的细节,女厕里的墙上还有一个小的挂板,有弹簧合叶挂钩,挪下来是一个小孩用的挂床,可以给小孩换尿不湿。据说,有些男厕也有托婴板。
还有一个细节令人感叹,华盛顿厕所每个蹲位间隔的隔板下方都会有一条宽缝,可以隐隐约约看到里面的人如厕。很多来美国的访客一直觉得这样设计不安全,担心被偷窥。后来问了一个美国朋友才知道原因。美国人肥胖者众多,很多肥胖者昏倒在厕所里面而没有人知道。所以他们就设计了厕所边的宽缝,可以及时发现有没有人昏倒在厕所里面。
除了普通的男女厕所外,还有一个家庭厕所,供携带婴儿的一家人如厕使用,特别是供母婴使用。进入Family Room,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大厅,摆有一个长沙发和若干个短沙发,还有一个圆桌子,桌子上有玩具、杂志和画报。设有两个卫生间,其中一个是母婴室。看到如此温馨的家庭厕所,才明白美国人为何称厕所为休息室(Rest Room),而不是之前在国内时常用的WC。
在美国,残疾者如厕也非常方便,不论大小卫生间,必有一个是为残疾人专门设置的坐便器、洗手池,坐便器旁边还安有扶手;方便盲人安全行走,城市的街道上,校园的林荫道上都有为盲人专门设置的盲道;诸如机场、宾馆等公共场所的入口处都有残疾人坡形通道,还有专供残疾人使用的电梯。
好机制培育好市民
在华盛顿坐地铁,从来不会感觉到拥挤,当然这与美国人口少有关,但另一个原因是地铁票价浮动机制有效地调节了乘客流。地铁票价是按路程算,在华盛顿,工作日的九点半之前和下午三点到七点间是高峰期,票价是全价,全程票价4.5美元;如果避开高峰期乘坐,全程票价只要2.35美元,相当于打了半价。所以很多美国人平时出门办事,如不赶时间,一般都自觉避开高峰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票价便宜。
为了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从地铁转公交,3个小时内是免费的。让人尤其感叹的是,所有的公交车都很准时,司机控制到站的时间前后相差不过一两分钟。每辆公交车的前部都摆放着印有本线路和行车时刻表的小册子,乘客可以免费取阅,只要按照标明的时间候车,就不会浪费时间。行车途中,乘客可以通过自己座位上方的信息键,告诉司机自己下车的车站。如果你是骑自行车改乘公交车,也不必担心,只需将自行车摆放在车头指定的位置,不必另外收费。如果下雨天怕自行车淋湿,出地铁可以租一个大柜子将自行车锁起来。在美国,自行车不是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是锻炼身体的运动,在美国骑自行车是有严格规定的,必须戴头盔,车的前后必须有反光灯,从没有见过自行车有铃铛的,我甚至至今没有听过美国的汽车鸣喇叭,倒是听到过救护车和消防车那惊天动地的鸣叫。在美国,只有车让人,没有人让车,司机到了无红绿灯的十字路口都是“一停二看三通过”,司机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如果违章或发生交通事故记录在案,保险费要交更多,而且甚至没有保险公司愿意给你保险。
华盛顿的垃圾是严格分类的,家里的垃圾桶都分为可收回和不可收回两类,每家每户在屋外至少都有两个垃圾大桶,有的家里有三、四个。问房东后才知道,这些垃圾桶都是向市政部门申请统一配置的,普通垃圾费是按丢弃量计算的,一户人家每月扔的垃圾多,垃圾费就高,反之则低,所以选择几个垃圾桶就决定了收费。刚开始分类收集的时候,如果居民按照垃圾分类丢弃垃圾,收取垃圾费时就可以按比例打折。这种靠经济利益驱动的办法,在推广垃圾分类上比理念性的宣传有效很多。但是现在人们都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打折取消了,而垃圾不分类者将遭到投诉,影响信誉。
华盛顿市政管理还有很多细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例如,政府在街道两旁设路边停车位,方便市民临时办事,每个车位都有一个收费的“咪表”,车主可根据自己办事时间投币,塞进25 美分硬币,可以停车20 分钟,但是周一至周五早上七点至下午六点半最长只能停二个小时,而残疾人的车可以免费停四个小时。投币全靠自觉,如逾时未将车驶离,被巡视的管理人员发现,车窗上会被贴上罚款通知。
体验美国市政管理的温情,深感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市政管理硬件赶超立竿见影,而在城市的精细化、人性化管理方面,则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