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高段的语文教学实践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是构建自主课堂过程中重要的教育环节,只有通过学生在自主预习能力支撑下有效开展的预习实践,才能使學生始终以完善的基础认知更有针对性地投入到学习实践当中去,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提高。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预习自信、预习方法、预习习惯为具体的切入点,结合语文教学逻辑制定出科学的、符合学生学习特征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教学;自主预习能力
构建自主课堂是素质教育理念在现阶段面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崭新教学改革目标,意在打造真正由学生为主体,在课程中以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助力学生学习综合素养的有效提高。在小学高段的教学实践之中,教师为了更好地构建自主课堂,除了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环境之外,还应该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使高年级的学生能够形成基础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驱动学生在教师更少的引导作用下完成自主学习目标。而自主预习能力正是这一阶段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着重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之一,在下文中笔者将结合实践展开论述教师应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
一、融合鼓励教育方式,引导尝试中培养预习自信
现阶段的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模式之下已经逐渐养成了过分依赖教师引导的不良学习习惯,这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模式下常常畏手畏脚,不能积极地投入到自主学习过程之中。针对这一现象,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教师应该首先通过对鼓励教育方式的应用,引导高年级小学学生积极地尝试进行自主预习,以此使学生在教师的正向反馈与情感激励作用下形成自主预习自信,驱动学生始终以积极的心理参与自主预习实践。
例如在《桂花雨》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之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对以往课程中的字词内容进行了巩固,并使学生利用科学的预习方式对文章进行初步的自主阅读,并使学生能够通过翻阅工具书等方式完成对其中“懂、兰”等生字生词的认读实践。这一阶段的预习活动较为简单,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理快速参与到实践环节,并切实完成对预习任务,而笔者则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重点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学习自信。之后笔者继续鼓励学生投入到了再次预习阅读实践中去,使学生能够尝试大胆地向教师讲述自己的预习感受或是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并针对学生的预习反馈笔者往往会给予正向的鼓励性评价。通过笔者在预习环节中融入鼓励性教育的方式,学生的自主预习自信心理能够在教师认可性的鼓励反馈中不断深化,以此为学生未来的自主预习实践参与创造主观动力。
二、制作辅助预习清单,有序实践中培养预习方法
在使学生建立起主观层面的自信心理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以使学生能够在积极参与预习实践的过程中始终以正确的方法高效地完成预习活动。为此,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在课前制作辅助预习清单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清单中的任务列表引导下展开有序预习。
例如在《竹节人》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预习实践理解文章所讲述的主要内容,并能理清文章的叙事结构,切实建立起对文章基础内容的结构认知体系,笔者即按照预习要求制作了预习清单,通过在清单中提出进阶性探究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的自主预习活动。在预习清单的整体性指导作用下,学生能够带着结构问题投入到预习实践中去,由此更有序地展开对文章的预习性阅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预习实践中逐步完成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对文章结构进行梳理,以及制作竹节人游戏说明书的基础预习任务,使学生建立起对文章中基础内容扎实的认知体系,为学生后续课程中进行更深度的阅读解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最终促成了学生阅读有效性的提高。这种构建辅助预习清单的方式不仅优化了学生的预习有效性,更使得学生能够在对清单列表进行具体的结构分析中认清了文章预习的重要实践方向,掌握了科学的预习方法。
三、课后课前一体机制,自主预习中培养预习习惯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够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前自主地完成对将要学习内容的自主预习实践,使课堂中提供给学生预习的时间大大减少,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实践之中教师辅助学生建立预习自信并掌握科学预习方法后,应该通过建立课后课前一体机制的方式,将进行课堂与学生课后学习环节呼应检测的方式作为初期培养方法,助力学生自主预习习惯的养成。
例如在《学弈》这一篇文言文的教学前,笔者向学生布置了自主预习课文的作业,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教材中的注释完成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在课后时间中开展了自主预习实践。而为了检验学生的自主预习成果并完善学生的自主预习认知,笔者利用课程伊始的三分钟时间向学生提出了与文言文注释相关的问题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了考察。这种课前课后相对应的测试机制建立将使得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课后自主预习活动之中以应对教师的随机抽查,这不仅极大地减少了课堂中预习所用的时间,更使得学生在坚持自主预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预习习惯,这将驱动学生在未来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开展预习实践。
培养学生的预习自信、预习方法以及预习习惯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做好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为学生创造出最为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真正利用课堂结构带动学生自主预习能力的稳步提高,为自主课堂的构建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太毅.浅谈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神州印象,2018(4):207-207.
[2]吕世华.浅谈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神州印象,2018(1):141-141.
四川凉山宁南县民族小学校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教学;自主预习能力
构建自主课堂是素质教育理念在现阶段面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崭新教学改革目标,意在打造真正由学生为主体,在课程中以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助力学生学习综合素养的有效提高。在小学高段的教学实践之中,教师为了更好地构建自主课堂,除了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环境之外,还应该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使高年级的学生能够形成基础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驱动学生在教师更少的引导作用下完成自主学习目标。而自主预习能力正是这一阶段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着重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之一,在下文中笔者将结合实践展开论述教师应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
一、融合鼓励教育方式,引导尝试中培养预习自信
现阶段的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模式之下已经逐渐养成了过分依赖教师引导的不良学习习惯,这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模式下常常畏手畏脚,不能积极地投入到自主学习过程之中。针对这一现象,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教师应该首先通过对鼓励教育方式的应用,引导高年级小学学生积极地尝试进行自主预习,以此使学生在教师的正向反馈与情感激励作用下形成自主预习自信,驱动学生始终以积极的心理参与自主预习实践。
例如在《桂花雨》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之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对以往课程中的字词内容进行了巩固,并使学生利用科学的预习方式对文章进行初步的自主阅读,并使学生能够通过翻阅工具书等方式完成对其中“懂、兰”等生字生词的认读实践。这一阶段的预习活动较为简单,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理快速参与到实践环节,并切实完成对预习任务,而笔者则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重点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学习自信。之后笔者继续鼓励学生投入到了再次预习阅读实践中去,使学生能够尝试大胆地向教师讲述自己的预习感受或是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并针对学生的预习反馈笔者往往会给予正向的鼓励性评价。通过笔者在预习环节中融入鼓励性教育的方式,学生的自主预习自信心理能够在教师认可性的鼓励反馈中不断深化,以此为学生未来的自主预习实践参与创造主观动力。
二、制作辅助预习清单,有序实践中培养预习方法
在使学生建立起主观层面的自信心理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以使学生能够在积极参与预习实践的过程中始终以正确的方法高效地完成预习活动。为此,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在课前制作辅助预习清单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清单中的任务列表引导下展开有序预习。
例如在《竹节人》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预习实践理解文章所讲述的主要内容,并能理清文章的叙事结构,切实建立起对文章基础内容的结构认知体系,笔者即按照预习要求制作了预习清单,通过在清单中提出进阶性探究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的自主预习活动。在预习清单的整体性指导作用下,学生能够带着结构问题投入到预习实践中去,由此更有序地展开对文章的预习性阅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预习实践中逐步完成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对文章结构进行梳理,以及制作竹节人游戏说明书的基础预习任务,使学生建立起对文章中基础内容扎实的认知体系,为学生后续课程中进行更深度的阅读解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最终促成了学生阅读有效性的提高。这种构建辅助预习清单的方式不仅优化了学生的预习有效性,更使得学生能够在对清单列表进行具体的结构分析中认清了文章预习的重要实践方向,掌握了科学的预习方法。
三、课后课前一体机制,自主预习中培养预习习惯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够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前自主地完成对将要学习内容的自主预习实践,使课堂中提供给学生预习的时间大大减少,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实践之中教师辅助学生建立预习自信并掌握科学预习方法后,应该通过建立课后课前一体机制的方式,将进行课堂与学生课后学习环节呼应检测的方式作为初期培养方法,助力学生自主预习习惯的养成。
例如在《学弈》这一篇文言文的教学前,笔者向学生布置了自主预习课文的作业,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教材中的注释完成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在课后时间中开展了自主预习实践。而为了检验学生的自主预习成果并完善学生的自主预习认知,笔者利用课程伊始的三分钟时间向学生提出了与文言文注释相关的问题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了考察。这种课前课后相对应的测试机制建立将使得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课后自主预习活动之中以应对教师的随机抽查,这不仅极大地减少了课堂中预习所用的时间,更使得学生在坚持自主预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预习习惯,这将驱动学生在未来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开展预习实践。
培养学生的预习自信、预习方法以及预习习惯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做好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为学生创造出最为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真正利用课堂结构带动学生自主预习能力的稳步提高,为自主课堂的构建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太毅.浅谈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神州印象,2018(4):207-207.
[2]吕世华.浅谈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神州印象,2018(1):141-141.
四川凉山宁南县民族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