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之农村产业绿色化研究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ai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在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之后,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产业绿色化是最近才提出的基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寻找到的适合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的新路子。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样也需要依靠农村产业的绿色化过程来实现,在实现农村发展、农民富裕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生态文明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本文通过对菲律宾玛雅农场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分析,得出玛雅农场产业链模式对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积极引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丽乡村;玛雅农场模式;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8-000-01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
  1.美丽乡村定义及提出背景
  美丽乡村的提出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之上的,换句话说,美丽乡村是新农村的“升级版”。[1]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重点工作进行部署,随着农业部发布《“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试行)》之后,中央决定在全国展开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
  2.美丽乡村建设提出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城镇化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农村建设需要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自我发展和提升。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要求,同时也是农村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所要遵循的重要准则。
  二、玛雅农场生态产业园模式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体制不同,但是就发展模式而言,它们是一脉相承的。究其最终原因,是因为世界发展的规律是一定的,模式选择的不同也只能让这个变化过程产生一定的差异而已。用马克思的理论来说,就是发展是必然,而变化过程是偶然。
  1.玛雅农场模式概述
  在玛雅农场模式中,是一个完整的绿色无公害,且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的产业体系。其模式图如下图一所示: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玛雅农场模式是一个完整的绿色可循环产业链,就地取材,生产的源头来自农村中的田林,来自于农村传统种植业,同时发展了畜牧业,投资兴建了沼气处理装置;利用肥料开了饲料加工公司,以满足畜牧业对饲料的需求。
  2.玛雅农场模式中的产业绿色化
  现代化的产业或者说企业是这一个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用以维持该生态系统循环的重要环节,是在这一产业链中起连接作用的关键。现代化的产业则必定会带来更多的环境污染,所以在选取对应的合适的企业时需要考虑该企业的进驻给该地区所带来的积极作用以及以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消耗方面的消极作用两方面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之后再确定。
  三、玛雅农场模式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可行性分析
  1.顺应生态文明建设大环境的要求
  现今,中国的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已经达到极限,资源能源存储量急剧下降,很多已接近枯竭状态。牺牲环境换经济发展的代价已经日渐显现,雾霾天气盛行,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工业废水随意排放带来的水污染,固体垃圾随意倾倒造成的土壤污染,各种由环境污染带来的疾病正侵蚀着公众的生命。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上下提倡人多力量大,推行的是多生制度,由此带来的七八十年的婴儿潮带来的巨大的人口红利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2.城鎮化压力巨大,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农村自身
  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农村劳动力被允许获得城市户口,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因原户籍地而聚集,同样地无法真正融入到城市中,被城市边缘化。而在农村,由于大部分劳动力的外移,大多数的农村地区经济不仅不发展反出现倒退的现象。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迁移,意味着留下的都是些老人和小孩,没办法进行相应的经济建设,甚至很多的农田也逐渐荒废了。因此,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城镇化过程中还需要农村经济的同时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而这个结果的实现需要的是农村自身的努力,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其自身。
  3.从农村长远发展考虑,玛雅农场模式更加适合
  从长远角度来看,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需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然终将无法逃脱被淘汰的结局。之前讨论过,玛雅农场产业链模式下的所有产业都是基于农村自身资源条件挑选的,同时,相关的产业都是绿色化产业,相关企业对环境的危害很小。同时,该产业链模式下的各个环节产生的废气肥料都被合理处理和利用,在不污染环境的基础之上,还被重复循环利用,用以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农村地区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合适当地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比如可以选择现今很多农村地方采用的旅游体验式,在这样的农村经济中,主要依靠的来自旅游业,只要环境够好,够有特色,相应的基础设施和服务配置到位,空气、环境等等都是其销售的产品。
  四、结论
  美丽乡村建设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对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旨在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产业绿色化是当前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崇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是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农村产业绿色化过程的实现在于保持农村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针对玛雅农场模式的可行性分析得出,玛雅农场模式为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吕忠梅.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的环境法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9.
  [2]钟茂初.产业绿色化内涵及其发展误区的理论阐释[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8.
其他文献
摘要:商会是具有公益性和互益性的民间组织,商会经费短缺是制约商会工作开展和职能发挥的现实问题,发展商会经济是弥补商会经费不足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发展商会经济的模式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分析,对发展商会实体经济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商会经济;模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8-000-02  一、引言  商
摘要:高职艺术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应当加入以赛促教的内容,改革实施新形式的教学模式,要高度重视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大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计算机教师和专业教师要针对大赛加强合作,组成大赛指导团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  关键词: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艺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1-000-01  一、“以赛促教、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对于乡村旅游的需要日益增加。但是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以及实践都尚在摸索,虽然国家一直在努力发展,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产业链网出发,先介绍产业链网的含义和作用,然后综合国内外乡村旅游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客观分析江苏省发展乡村旅游的利弊情况,就当前形势和未来在发展该经济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对策分析。  关键词:产业链
摘要:本文采用2001-2016年数据,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前后对比,理论结合实践,对国内A股与香港、日本股市收益率之间的联动性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1)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发生,使得上证股指与日、港股指的平均收益率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2)市场间的联动呈现不同阶段的特点,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期间市场间融合度提高,且次贷危机期间的融合度略低于欧债危机;(3)欧债危机作为次贷危机的延续
摘要:一些大城市由于拥有教育、医疗等资源的巨大优势,曾吸引了无数人才,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一些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本文将讨论大城市发展机遇与小城市的安定生活孰优孰劣,面临就业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怎样充分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关键词:大城市;小城市;就业;居住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8-0000-02  很早之前看过一
摘要:本文结合全国城市道路桥梁发展状况,重点在对青海省城市道路桥梁现状、开行融资模式、当前项目融资存在的问题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国家新预算体制下,后续支持青海省城市道路桥梁建设的信贷政策及融资模式相关建议。  关键词:道路桥梁;融资;城市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8-000-02  一、全国城市道路桥梁发展状况  随着经济
摘要:本文以微信软件为例,从信息接收者、传播者与生产者三方面出发,综合运用社会学、传播学的相关知识对大学生参与新媒介文化情况进行描述与分析。或许微信社交媒体已成为大学生社交生活与接收外界资讯的“主旋律”,但其中包含的诸多亚文化,仍是需要我们反思与甄别的。将“主”与“亚”的关系处理好,正是我们发挥智慧、使社交媒体为我们所用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社交网络;亚文化;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206;G1
摘要:关于中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异同,本文从目的、目标、要素、应用领域四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并针对中国未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路径,提出了制定并实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型人才培养战略,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生产服务产业与信息化之间融合两点建议。  关键词:中印;两化融合;比较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8-000-01  一、中印信息化与
摘要:本文认为近现代以来儒学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形成两大派系,根据实现“外王”路径选择之不同可分为广义的心性儒学和广义的政治儒学,但这两种学说都具有一定的缺陷,并不是未来儒学发展的最佳选择。本文力图超越这两类儒学,从传统儒学的三重功能出发探求未来儒学演进之理想方向,经过排除与筛选,我们提出了符合传统与现实双重合理性的现代儒学第三系,即社会化的儒学。现代儒学第三系关注的焦点不局限于“内圣”与“外王”自身
摘要:本文以赣南原中央苏区企业为例,对会计电算化实施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对赣南原中央苏区企业电算化的运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针对企业在会计电算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希望在改善提高赣南原中央苏区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赣南原中央苏区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现状、问题;对策  会计电算化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