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展旅游小城镇,我们既要从国家政策、区域经济、产业研究等宏观大处着眼,也要从旅游小城镇规划、旅游城镇用地和商业地产开发、城镇游憩区休闲打造、旅游商贸繁荣等微观细小出发,这样既达到实施国家政策、又振兴地方经济还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关键词】旅游小城镇;规划设计;农村建设
1.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类型
小城镇就其定性分析和概括,不外乎五种主要类型:即特色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贸主导型,交通主导型,旅游主导型。
2.旅游小城镇规划感知
发展旅游小城镇首先是依托城镇或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在区域内使人们获得观赏,度假。休闲,娱乐,健身,回归自然的需求。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城镇及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推动城镇及乡村经济的发展。
3.旅游小城镇规划策略
3.1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策略
小城镇发展过程不同,区域条件不同。构成了千差万别的城镇特色。但其构成建设发展的基本要素不可或缺,即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历史文脉、以及自身功能。提倡生态优先,塑造特色城镇,提高文化品位,强化功能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开创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乃至未来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根本任务。在构建要素中生态与文脉是小城镇旅游资源的主导因素。如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旅游小城镇规划的关键。旅游资源开发与小城镇建设是为了改善生存条件、美化生活环境以便吸引游客观景揽胜。而环境保护则是为了使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在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可持续利用。利用与保护是有机统一体,有环境效益才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综合保护为指导,在综合保护的基础上以合理开发利用为目标。积极引导当地乡村农民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和从事旅游服务,以旅游业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为本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逐步优化,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推进现代文明的整体进程。
3.2生态优先的规划策略
生态规划或目标是使小城镇朝着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环境方向发展,而开展可持续建设目标是使任何小城镇的开发建设活动和居民的生活方式都要对子孙后代负责。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生态规划是旅游小城镇规划的根本。是以维护生态系统供康、关注居民生活质量、土地和资源节约等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共同问题为终极目标。
3.3历史文脉规划保护与再现策略
历史文脉是历史的延续。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在广大的农村和集镇,这些散布于民间的历史文化遗存,是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的宝藏,是社会文明的源头。在旅游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应当充分挖掘这些宝藏,让其源远流传,发扬光大。
其次,国际社会对城镇历史文脉的保护予以了极大的关注。任何一个城镇的历史,都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都是全社会和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在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应当极其关注和重视历史文脉的保护与再现。那怕是一棵古附,一座旧屋,一处有价值的断墙残垣,都应该认真研究分析,使它化腐朽为神奇,再现文化内函,创造独有特色。
4.旅游小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关系
旅游小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旅游产业开发是新農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旅游开发对于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文明乡风形成,整洁村容建设等,都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4.1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
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发展经济。经济的发展,必须打破单一农业产业的界限,把农业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以农林牧副渔业资源、乡村田园资源、乡村风景资源、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等等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随着社会进步,经济蓬勃发展,人们消费概念,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巨大的城市居民休闲需求,是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最大动力。根据市场分析预测,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显现区域范围广,吸引人群多的发展态势,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小汽车的普及,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乡村休闲旅游的引力圈不断扩大,日常50公里,周末150公里,假日300公里范围内都将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度假的合理半径。
乡村休闲旅游特点具有多样性,趣味性。除高级别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游览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乡村资源特色,开发多种旅游模式。如:农林牧作物的观光及瓜果采摘,田园风光观赏旅游,农村劳作体验休闲旅游,乡村民俗活动观光体验,农副产品加工体验,农家特色餐饮住宿体验等。
乡村旅游产业带动了经济农作物种植、蔬菜瓜果消费、家禽家畜养殖、餐饮住宿消费、民俗文化消费的全面发展,提升了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的附加值,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同时,把第三产业引入农村,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品和全新的消费形态。因此,旅游休闲产业,已经成为远近郊区及旅游小城镇新农村发展生产的支柱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
4.2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增收产业
旅游休闲产业,特别是乡村旅游,具有较大的家庭服务特性,最具增加就业、富裕民众的推广价值。乡村旅游的开发主体,可以是独立经营的农户,也可以是集体或私营的企业。独立经营农户,以采摘、农家乐、垂钓园、民俗大院等方式,可以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形成家庭收入。农村企业提供的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档次的旅游休闲服务,不仅就地消化了农产品,吸收农民就业,而且带动了区域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一个富民产业,是让农民增收的产业。既解决了农村部分就业,又使当地农民的收入增加。因此,旅游休闲产业是新农村建设中比较容易直接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
4.3旅游开发将大大促进先进文化与文明风尚在乡村形成
旅游休闲产业最终是服务产业,是文化产业。没有以游客为上帝的服务精神,就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更不易获得经济的收益。因此,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必然在市场的引导下。在现实的教育下,培养了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顾客的文明。市场是一所最好的学校,服务教育将农民培养成为文明卫生礼貌的公民。乡村旅游需要文化的支撑,民俗文化的包装,餐饮文化的开发等,都有利于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同时,游客带来的城市文化,对于农村文明风尚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4.4旅游开发将加快村容建设,形成整洁卫生的新面貌
旅游环境打造、农家接待条件的建设都是最基础的内容。旅游对于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将大大推动农村村容的改变,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推动环境治理,推动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旅游休闲要求村庄面貌不是千村一面,而是各具特色;旅游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文化基础和唯一性等等,所以,乡村旅游是打破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旅游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特点。拥有旅游资源、具备旅游开发条件的小城镇,应当在规划中将其作为小城镇主导产业,充分挖掘潜力,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旅游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密不可分,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支柱产业,乡村旅游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活力和动力,搞好乡村旅游有利于生产发展、环境改善;有利于促进文明、提升文化;有利于村容整洁、形成新面貌。 [科]
【参考文献】
[1]宋先道,李瑶.农村小城镇可持续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06).
[2]汤铭潭.小城镇规划建设若干对策[J].建设科技,2004(23).
【关键词】旅游小城镇;规划设计;农村建设
1.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类型
小城镇就其定性分析和概括,不外乎五种主要类型:即特色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贸主导型,交通主导型,旅游主导型。
2.旅游小城镇规划感知
发展旅游小城镇首先是依托城镇或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在区域内使人们获得观赏,度假。休闲,娱乐,健身,回归自然的需求。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城镇及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推动城镇及乡村经济的发展。
3.旅游小城镇规划策略
3.1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策略
小城镇发展过程不同,区域条件不同。构成了千差万别的城镇特色。但其构成建设发展的基本要素不可或缺,即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历史文脉、以及自身功能。提倡生态优先,塑造特色城镇,提高文化品位,强化功能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开创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乃至未来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根本任务。在构建要素中生态与文脉是小城镇旅游资源的主导因素。如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旅游小城镇规划的关键。旅游资源开发与小城镇建设是为了改善生存条件、美化生活环境以便吸引游客观景揽胜。而环境保护则是为了使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在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可持续利用。利用与保护是有机统一体,有环境效益才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综合保护为指导,在综合保护的基础上以合理开发利用为目标。积极引导当地乡村农民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和从事旅游服务,以旅游业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为本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逐步优化,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推进现代文明的整体进程。
3.2生态优先的规划策略
生态规划或目标是使小城镇朝着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环境方向发展,而开展可持续建设目标是使任何小城镇的开发建设活动和居民的生活方式都要对子孙后代负责。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生态规划是旅游小城镇规划的根本。是以维护生态系统供康、关注居民生活质量、土地和资源节约等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共同问题为终极目标。
3.3历史文脉规划保护与再现策略
历史文脉是历史的延续。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在广大的农村和集镇,这些散布于民间的历史文化遗存,是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的宝藏,是社会文明的源头。在旅游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应当充分挖掘这些宝藏,让其源远流传,发扬光大。
其次,国际社会对城镇历史文脉的保护予以了极大的关注。任何一个城镇的历史,都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都是全社会和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在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应当极其关注和重视历史文脉的保护与再现。那怕是一棵古附,一座旧屋,一处有价值的断墙残垣,都应该认真研究分析,使它化腐朽为神奇,再现文化内函,创造独有特色。
4.旅游小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关系
旅游小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旅游产业开发是新農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旅游开发对于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文明乡风形成,整洁村容建设等,都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4.1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
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发展经济。经济的发展,必须打破单一农业产业的界限,把农业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以农林牧副渔业资源、乡村田园资源、乡村风景资源、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等等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随着社会进步,经济蓬勃发展,人们消费概念,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巨大的城市居民休闲需求,是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最大动力。根据市场分析预测,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显现区域范围广,吸引人群多的发展态势,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小汽车的普及,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乡村休闲旅游的引力圈不断扩大,日常50公里,周末150公里,假日300公里范围内都将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度假的合理半径。
乡村休闲旅游特点具有多样性,趣味性。除高级别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游览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乡村资源特色,开发多种旅游模式。如:农林牧作物的观光及瓜果采摘,田园风光观赏旅游,农村劳作体验休闲旅游,乡村民俗活动观光体验,农副产品加工体验,农家特色餐饮住宿体验等。
乡村旅游产业带动了经济农作物种植、蔬菜瓜果消费、家禽家畜养殖、餐饮住宿消费、民俗文化消费的全面发展,提升了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的附加值,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同时,把第三产业引入农村,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品和全新的消费形态。因此,旅游休闲产业,已经成为远近郊区及旅游小城镇新农村发展生产的支柱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
4.2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增收产业
旅游休闲产业,特别是乡村旅游,具有较大的家庭服务特性,最具增加就业、富裕民众的推广价值。乡村旅游的开发主体,可以是独立经营的农户,也可以是集体或私营的企业。独立经营农户,以采摘、农家乐、垂钓园、民俗大院等方式,可以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形成家庭收入。农村企业提供的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档次的旅游休闲服务,不仅就地消化了农产品,吸收农民就业,而且带动了区域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一个富民产业,是让农民增收的产业。既解决了农村部分就业,又使当地农民的收入增加。因此,旅游休闲产业是新农村建设中比较容易直接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
4.3旅游开发将大大促进先进文化与文明风尚在乡村形成
旅游休闲产业最终是服务产业,是文化产业。没有以游客为上帝的服务精神,就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更不易获得经济的收益。因此,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必然在市场的引导下。在现实的教育下,培养了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顾客的文明。市场是一所最好的学校,服务教育将农民培养成为文明卫生礼貌的公民。乡村旅游需要文化的支撑,民俗文化的包装,餐饮文化的开发等,都有利于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同时,游客带来的城市文化,对于农村文明风尚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4.4旅游开发将加快村容建设,形成整洁卫生的新面貌
旅游环境打造、农家接待条件的建设都是最基础的内容。旅游对于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将大大推动农村村容的改变,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推动环境治理,推动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旅游休闲要求村庄面貌不是千村一面,而是各具特色;旅游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文化基础和唯一性等等,所以,乡村旅游是打破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旅游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特点。拥有旅游资源、具备旅游开发条件的小城镇,应当在规划中将其作为小城镇主导产业,充分挖掘潜力,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旅游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密不可分,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支柱产业,乡村旅游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活力和动力,搞好乡村旅游有利于生产发展、环境改善;有利于促进文明、提升文化;有利于村容整洁、形成新面貌。 [科]
【参考文献】
[1]宋先道,李瑶.农村小城镇可持续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06).
[2]汤铭潭.小城镇规划建设若干对策[J].建设科技,2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