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标准》中在阐述劳技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及提出课程实施建议时便多次强调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当今的劳技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根据农村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农村资源,共同促进小学生劳动技术的提高与发展。
【关键词】农村资源;劳技教学;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05-0128-02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劳技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一)农村教师新课程理念还有待提升
新课程改革虽已实施数年,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农村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造成教法的单调,学生兴趣不高。我们看到还有一些老师只强调对书本上知识的学习,简单地对孩子进行劳技知识教学,很少有实践的机会。
(二)资源匮乏和现有资源不配套
劳技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涉及的内容多,牵涉的地域广,分布的空间大。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真正能用于课堂教学的配套资源还相当有限。即便是配套资源也往往只能适用于一定的地区,不同地区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课堂上,很多老师因资源的匮乏而习惯于采用“读课本、讲课本”的方式,这样的劳技教学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从而人为地造成了劳技教学与学生间的距离,时间一长,学生便淡化对书本的兴趣,对劳动技术的学习也失去了热情[1]。
(三)课堂中的劳技学习如何延伸到课外
劳技课传授的是大量的社会实践技能,课堂内外都是劳技学习的场所,课内学习是基礎,课外学习是一种必要的延伸和补充。劳技课中有些制作和实践活动必须在课外场所完成。但是目前我们很多地区能提供的课外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都很有限,很多农村学校无法提供一些简单的实践场所。
二、农村资源在小学劳技教学中开发和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经过我们教师的多方调查与收集,我们发现在学校周边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自然环境资源等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所利用和作为教学辅助材料。如下图所示:
农村资源开发趣味性强,有浓厚的家庭基础。本校学生98.3%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对农村的人物、环境都比较熟悉。在开发过程中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2]。另外我们还组织召开了家长会。在会上讨论的场面非常热烈,家长们认为开发和利用农村资源的活动可以让学生重新走入社会,接触农村的农田、果园、茶园等。从中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锻炼和提高。他们纷纷表示一定全力支持与配合,保证给学生创造一定氛围和空间。
三、农村资源在小学劳技教学中开发和利用的必要性分析
(一)实施新课程理念的需要
劳技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体验为主的学习活动,发展他们对劳动本质的理解。劳技学习是一个主动参与和动手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行为上,教师应确立“注重经历、体验和实践”的教学观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活动的机会,这样才能激发孩子潜意识中热爱劳动的本能和欲望。
(二)构建学校特色教学的需要
站在学校校本课程改革的角度看,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我们学校地处农村,从学校环境、条件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开发和利用一些农村资源有着独厚的自然条件,构建学校劳技课程,对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和
学校教育改革特色的形成和深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发和利用好农村资源不仅能有效促进我校的劳技教学,还能为深入挖掘我校劳技特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
(三)解决资源匮乏的需要
劳技课程配套资源不足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虽然有的学校也相应的开发了一些可利用的农村资源,但还是比较零碎,比较平淡,没有系统性、阶段性、层次性。因此,我校将大量开发一切可利用的农村资源,经过整理后利用到劳技教学中,并强调系统性、阶段性、层次性。为我县学校的农村资源开发和利用作出贡献。
四、农村资源引入小学劳技教学操作思路
(一)搜集
我们在搜集农村资源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访问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途径进行搜集。主要渠道有:第一,实地考察。对自己居住的村、社区和家庭进行实地考察。挖掘和开发可利用的农村资源。第二,调查访问。对当地农村知名的农业专家、经验丰富的老农民和民间艺人进行调查访问,来挖掘开发农村资源。第三,联络亲戚朋友。通过当地的亲戚朋友的介绍、推荐来开发农村资源。第四,网络。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农村资源开发的信息[3]。
(二)筛选
根据可行性原则,对学生开发收集的农村资源进行筛选。分为可利用资源和不可利用资源。
(三)整理
对已分类好的资源按照其不同的功能进行整理归纳。首先按照适用的年级进行整理。其次按照不同的季节进行整理。再次按照适用于不同的课型进行整理。最后按照可不可以作为替代资源来使用进行整理。
五、农村资源在小学劳技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
(一)总体目标
1.通过调查收集、研究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地区农村资源概况。
2.经过筛选,整理出一套适用于小学劳技教学的农村资源体系。
3.让学生参与开发农村资源,发展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4.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获得初步的劳技实践能力,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农村资源引入小学劳技新课程策略
1.农村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利用
如今,在劳技课堂教学中的材料资源主要是靠配套材料。但是由于新课程内容涉及的范围广泛,单凭上面的配套材料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实际课堂的需要。所以,我们开发的农村资源很大一部分可以直接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
2.建立农村活动基地,深化学校特色教育
(1)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环境资源,建立农村活动基地,为学生开辟新的课外活动场所,从而深化学校的特色教育。目前我校已经建立了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的农业科技体验教育基地和茶叶种植为主的科技、劳技实践基地。
(2)聘请当地知名的农业技术人员或者有经验的农民为学校校外辅导员,制定活动计划,定时与不定时开展课外活动。
六、农村资源引入小学劳技新课程的效果
(一)激发兴趣,提高了活动参与性
农村资源引入后,由于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课堂气氛活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劳动技术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
(二)促进了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
虽然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农村孩子,但我们面对的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小宝贝、心头肉。他们所处的环境都很优越,家庭条件较好,再加上个性的差异,有的孩子表现出任性,不喜欢农村的环境,不爱劳动。通过农村资源的开发活动,学生们都积极的投入到此项活动中,拔草、种树、养鱼、采茶叶等等。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农村,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1] 杨谊.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基地的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J].文教资料,2009(1).
[2] 杨宇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小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特点初探[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2(23).
[3] 董明华,吴中明.民间体育游戏在新课程中开发和利用的实践与研究[C].浙江省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2006.
【关键词】农村资源;劳技教学;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05-0128-02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劳技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一)农村教师新课程理念还有待提升
新课程改革虽已实施数年,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农村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造成教法的单调,学生兴趣不高。我们看到还有一些老师只强调对书本上知识的学习,简单地对孩子进行劳技知识教学,很少有实践的机会。
(二)资源匮乏和现有资源不配套
劳技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涉及的内容多,牵涉的地域广,分布的空间大。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真正能用于课堂教学的配套资源还相当有限。即便是配套资源也往往只能适用于一定的地区,不同地区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课堂上,很多老师因资源的匮乏而习惯于采用“读课本、讲课本”的方式,这样的劳技教学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从而人为地造成了劳技教学与学生间的距离,时间一长,学生便淡化对书本的兴趣,对劳动技术的学习也失去了热情[1]。
(三)课堂中的劳技学习如何延伸到课外
劳技课传授的是大量的社会实践技能,课堂内外都是劳技学习的场所,课内学习是基礎,课外学习是一种必要的延伸和补充。劳技课中有些制作和实践活动必须在课外场所完成。但是目前我们很多地区能提供的课外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都很有限,很多农村学校无法提供一些简单的实践场所。
二、农村资源在小学劳技教学中开发和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经过我们教师的多方调查与收集,我们发现在学校周边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自然环境资源等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所利用和作为教学辅助材料。如下图所示:
农村资源开发趣味性强,有浓厚的家庭基础。本校学生98.3%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对农村的人物、环境都比较熟悉。在开发过程中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2]。另外我们还组织召开了家长会。在会上讨论的场面非常热烈,家长们认为开发和利用农村资源的活动可以让学生重新走入社会,接触农村的农田、果园、茶园等。从中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锻炼和提高。他们纷纷表示一定全力支持与配合,保证给学生创造一定氛围和空间。
三、农村资源在小学劳技教学中开发和利用的必要性分析
(一)实施新课程理念的需要
劳技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体验为主的学习活动,发展他们对劳动本质的理解。劳技学习是一个主动参与和动手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行为上,教师应确立“注重经历、体验和实践”的教学观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活动的机会,这样才能激发孩子潜意识中热爱劳动的本能和欲望。
(二)构建学校特色教学的需要
站在学校校本课程改革的角度看,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我们学校地处农村,从学校环境、条件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开发和利用一些农村资源有着独厚的自然条件,构建学校劳技课程,对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和
学校教育改革特色的形成和深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发和利用好农村资源不仅能有效促进我校的劳技教学,还能为深入挖掘我校劳技特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
(三)解决资源匮乏的需要
劳技课程配套资源不足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虽然有的学校也相应的开发了一些可利用的农村资源,但还是比较零碎,比较平淡,没有系统性、阶段性、层次性。因此,我校将大量开发一切可利用的农村资源,经过整理后利用到劳技教学中,并强调系统性、阶段性、层次性。为我县学校的农村资源开发和利用作出贡献。
四、农村资源引入小学劳技教学操作思路
(一)搜集
我们在搜集农村资源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访问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途径进行搜集。主要渠道有:第一,实地考察。对自己居住的村、社区和家庭进行实地考察。挖掘和开发可利用的农村资源。第二,调查访问。对当地农村知名的农业专家、经验丰富的老农民和民间艺人进行调查访问,来挖掘开发农村资源。第三,联络亲戚朋友。通过当地的亲戚朋友的介绍、推荐来开发农村资源。第四,网络。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农村资源开发的信息[3]。
(二)筛选
根据可行性原则,对学生开发收集的农村资源进行筛选。分为可利用资源和不可利用资源。
(三)整理
对已分类好的资源按照其不同的功能进行整理归纳。首先按照适用的年级进行整理。其次按照不同的季节进行整理。再次按照适用于不同的课型进行整理。最后按照可不可以作为替代资源来使用进行整理。
五、农村资源在小学劳技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
(一)总体目标
1.通过调查收集、研究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地区农村资源概况。
2.经过筛选,整理出一套适用于小学劳技教学的农村资源体系。
3.让学生参与开发农村资源,发展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4.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获得初步的劳技实践能力,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农村资源引入小学劳技新课程策略
1.农村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利用
如今,在劳技课堂教学中的材料资源主要是靠配套材料。但是由于新课程内容涉及的范围广泛,单凭上面的配套材料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实际课堂的需要。所以,我们开发的农村资源很大一部分可以直接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
2.建立农村活动基地,深化学校特色教育
(1)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环境资源,建立农村活动基地,为学生开辟新的课外活动场所,从而深化学校的特色教育。目前我校已经建立了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的农业科技体验教育基地和茶叶种植为主的科技、劳技实践基地。
(2)聘请当地知名的农业技术人员或者有经验的农民为学校校外辅导员,制定活动计划,定时与不定时开展课外活动。
六、农村资源引入小学劳技新课程的效果
(一)激发兴趣,提高了活动参与性
农村资源引入后,由于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课堂气氛活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劳动技术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
(二)促进了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
虽然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农村孩子,但我们面对的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小宝贝、心头肉。他们所处的环境都很优越,家庭条件较好,再加上个性的差异,有的孩子表现出任性,不喜欢农村的环境,不爱劳动。通过农村资源的开发活动,学生们都积极的投入到此项活动中,拔草、种树、养鱼、采茶叶等等。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农村,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1] 杨谊.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基地的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J].文教资料,2009(1).
[2] 杨宇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小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特点初探[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2(23).
[3] 董明华,吴中明.民间体育游戏在新课程中开发和利用的实践与研究[C].浙江省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