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社会化的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社会化是生物个体按照一定社会文化的要求教化为社会个体的过程,从个体心理的角度上看社会化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被动接受、同化及至内化的过程。本文针对儿童社会化过程有关的具体领域的发展特点作进一步的分析,旨在为儿童教育和教学工作提供科学的心理规律和依据。
一、根据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
对于儿童心理发展来说,内部矛盾是它的内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在教育工作中,教师采取的措施、所采用的教材、教法都是最主要的外因,儿童心理如何发展是由适合于内因的教育条件决定的。
自我意识是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化过程可以使个体逐渐以文化知识为中介,掌握当代社会行为方式和技能,并相应地将社会的价值体系内化,而自我意识是人类意识的最高形式,是人的意识的本质。正是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才使社会化成为一个越来越具有自觉性、创造性的过程,在心理发展上充分体现出人的主体性。
研究发现,4~5岁、7~8岁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在9岁时,出现了自我意识的性别差异,从自我意识发展的总体上看,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维度:自我认识、自我对待和自我情感,不同的维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起主导作用,这其实正反映了社会化不断发展的过程。
学校教育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的社会影响。在教育影响下,学龄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此外自我评价是否恰当可能激发或压抑人的积极性。学前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在正确的教育下,在集体生活中,儿童逐渐掌握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表现了明显的爱憎态度并影响着他们的行动。特别是学前晚期,在良好个性倾向影响下,可以自觉克制一些行为或愿望,形成良好的个性。教师对儿童性格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教师的榜样作用上,儿童年龄越小,教师的榜样作用越明显,教师的言行是儿童模仿学习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性格的形成。教师的优良性格(如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等)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教师的不良性格(如粗暴、骄傲等)也可能促使学生形成自暴自弃、不求进取的性格。其次,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抓住动机及时地对儿童进行性格教育。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描述名人的故事内容引导儿童学习名人身上的良好性格,让儿童通过模仿理想的榜样来塑造自己的性格。
二、根据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规律,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
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个体成长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自我控制力的发展,因此,自我控制力也是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国学者谢军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儿童的控制力由外显行为的自控和内隐行为的自控两个维度组成,外显行为的自我控制包括对情绪的控制、坚持性、自制力和独立性四个因素,内隐行为的控制包括对动机的控制和自觉性两个因素。
3~9岁儿童的自我控制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的,其明显的转折年龄在3~5岁,其后增长速度放慢,而情绪自控和坚持性发展的转折期在6~7岁,独立性的关键期为3~4岁和7~8岁,动机控制的关键期在3~5岁,自觉性的发展则呈波浪式。
从性别角度看,女性的自控性明显好于男性,但是在情绪控制和独立性两个因素上性别差异不明显。
自制力是指掌握自己心理活动、控制自己愿望和行动和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不仅表现于坚决执行某种行动,也表现于能够克制自己的愿望,掌握自己的心理活动,制止某种行动。自制力的发展是意志发展的重要方面。
学前期儿童的自制力还没有发展完善,在学前初期更加明显。但在正确的教育和集体生活的锻炼下,儿童的自制力逐步发展起来。
意志品质是在教育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教师应当通过游戏、作业和劳动的过程锻炼儿童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有计划地为培养儿童优良的意志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根据道德认知的发展规律,把握正确道德品质方向
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通过掌握道德规范而表现出的稳定的、经常的特性则是品德,每个社会都希望人们的成长能按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办事。品德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
皮亚杰是第一个系统研究儿童道德认知问题的心理学家,他认为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和自律道德阶段。在前道德阶段,年幼的儿童对引起事情的原因只是朦胧的了解,这时的儿童对道德的理解是缺乏的;在他律道德阶段儿童已经意识到道德的存在,但他们认为规则是绝对的,是由权威所给予的,不清楚规则可以人为地制定或改变;及至儿童发展到小学阶段,儿童才真正达到自律道德阶段,此时的儿童已经认识到规则的相对性,判断是非时能兼顾公正和公平并开始考虑行为的意向性,并形成自己的评判标准,行为完全自律。
道德意识和自我意识密切相连。道德意识在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上起着重大的作用,它是从小学时期开始发生,是在教育影响下逐步实现的。儿童在评价自己和别人时,总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儿童的道德意识是在评价别人的道德行为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认识自己道德品质;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儿童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要使儿童逐渐拥有正确的道德品质评价知识和标准,需要教师正确的教育影响。
学龄初期是道德品质形成或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和家长要重视小学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儿童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训练道德行为,使其形成和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根据侵犯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规律, 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完善人格
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由于社会的要求,儿童逐渐学会侵犯行为,哈特普的研究表明,3~6岁幼儿侵犯行为随年龄增长,身体攻击4岁达到顶点,而3岁时,报复倾向最为明显,6岁左右转变为言语攻击增多,如取笑、奚落、叫绰号等,我们认为之所以5岁后攻击行为减少,是因为一方面社会不允许,另一方面儿童也意识到其他的解决方法。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亲社会行为在幼儿期逐渐增长,6~12岁增长显著,其表现形式分别为分享、助人和自愿服务,分析增长的原因,我们认为正是社会的对亲社会行为的支持,教育方式及优良的传播媒介使得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得到强化并进一步发展。
为发展亲社会行为,在学校教育方面,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引导:一是培养儿童移情的做法。移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性情绪、情感,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的感情相互作用。当一个人感知对方的情绪时,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即为他人的情绪、情感而引起自己的与之一致的情绪、情感反应。用移情来教育儿童,使其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力,比一味地限制、要求这种外部约束有效得多。二是利用榜样的作用。儿童亲社会行为主要是通过观察性的学习和模仿达到的。他们生活在社会中无论是周围的人们,还是电影、电视、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儿童学习模仿的对象。研究表明,成人行为的榜样对儿童的刺激远大于言语指导的刺激,因此家长和教师要特别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熏陶儿童,同时教育者有必要选择良好的榜样,例如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电影等;三是利用归因原理。即做事的时候总要想一下“为什么”,要把在某种特定场合表现出的助人行为保持下去,需要把助人的观念内化,这是一种自我归因。儿童有了内化的助人观念,在其他条件下也能很好地开展利他行为;四是及时表扬奖励。儿童亲社会行为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有需要得到群体的认可。儿童一旦执行了利他行为,成人和教师要及时表扬奖励进行强化,使之获得积极的反馈,达到逐渐巩固的目的。恰当地运用表扬奖励,能有效地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儿童的侵犯性行为。
五、根据同伴关系的发展规律,培养正确的集体意识和良好的社交能力
儿童的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也是儿童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因为同伴关系是儿童除父母及亲属以外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关系。同伴关系是儿童实现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小学时期是开始建交同伴团体的时期,刚入学时儿童还没有形成真正集体意识,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一年后儿童初步形成集体关系和集体意识。同伴团体的产生是由于人的社会性决定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同伴团体就是班集体,教师从儿童入学伊始就要努力培养儿童的团体精神,一是让班集体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并鼓励大家为共同目标而行动,相互关心、相互督促;二是要让集体有共同的纪律,使每个成员个人意志服从集体意志,自己的利益服从集体的利益;三要有统一的领导;四要有共同的舆论。如果儿童能遵守团体的准则,其行为符合集体的标准,则往往得到同伴的尊重和好评;相反,则受到团体的谴责和批评。班集体已能满足儿童交往和归属的需要,这在促进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发生着重大影响。
总之,社会化是人发展的必然结果,早期教育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当依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搞好早期教育,引导儿童心理继续向前发展。
(海军工程大学)
一、根据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
对于儿童心理发展来说,内部矛盾是它的内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在教育工作中,教师采取的措施、所采用的教材、教法都是最主要的外因,儿童心理如何发展是由适合于内因的教育条件决定的。
自我意识是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化过程可以使个体逐渐以文化知识为中介,掌握当代社会行为方式和技能,并相应地将社会的价值体系内化,而自我意识是人类意识的最高形式,是人的意识的本质。正是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才使社会化成为一个越来越具有自觉性、创造性的过程,在心理发展上充分体现出人的主体性。
研究发现,4~5岁、7~8岁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在9岁时,出现了自我意识的性别差异,从自我意识发展的总体上看,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维度:自我认识、自我对待和自我情感,不同的维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起主导作用,这其实正反映了社会化不断发展的过程。
学校教育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的社会影响。在教育影响下,学龄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此外自我评价是否恰当可能激发或压抑人的积极性。学前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在正确的教育下,在集体生活中,儿童逐渐掌握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表现了明显的爱憎态度并影响着他们的行动。特别是学前晚期,在良好个性倾向影响下,可以自觉克制一些行为或愿望,形成良好的个性。教师对儿童性格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教师的榜样作用上,儿童年龄越小,教师的榜样作用越明显,教师的言行是儿童模仿学习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性格的形成。教师的优良性格(如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等)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教师的不良性格(如粗暴、骄傲等)也可能促使学生形成自暴自弃、不求进取的性格。其次,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抓住动机及时地对儿童进行性格教育。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描述名人的故事内容引导儿童学习名人身上的良好性格,让儿童通过模仿理想的榜样来塑造自己的性格。
二、根据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规律,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
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个体成长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自我控制力的发展,因此,自我控制力也是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国学者谢军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儿童的控制力由外显行为的自控和内隐行为的自控两个维度组成,外显行为的自我控制包括对情绪的控制、坚持性、自制力和独立性四个因素,内隐行为的控制包括对动机的控制和自觉性两个因素。
3~9岁儿童的自我控制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的,其明显的转折年龄在3~5岁,其后增长速度放慢,而情绪自控和坚持性发展的转折期在6~7岁,独立性的关键期为3~4岁和7~8岁,动机控制的关键期在3~5岁,自觉性的发展则呈波浪式。
从性别角度看,女性的自控性明显好于男性,但是在情绪控制和独立性两个因素上性别差异不明显。
自制力是指掌握自己心理活动、控制自己愿望和行动和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不仅表现于坚决执行某种行动,也表现于能够克制自己的愿望,掌握自己的心理活动,制止某种行动。自制力的发展是意志发展的重要方面。
学前期儿童的自制力还没有发展完善,在学前初期更加明显。但在正确的教育和集体生活的锻炼下,儿童的自制力逐步发展起来。
意志品质是在教育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教师应当通过游戏、作业和劳动的过程锻炼儿童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有计划地为培养儿童优良的意志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根据道德认知的发展规律,把握正确道德品质方向
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通过掌握道德规范而表现出的稳定的、经常的特性则是品德,每个社会都希望人们的成长能按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办事。品德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
皮亚杰是第一个系统研究儿童道德认知问题的心理学家,他认为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和自律道德阶段。在前道德阶段,年幼的儿童对引起事情的原因只是朦胧的了解,这时的儿童对道德的理解是缺乏的;在他律道德阶段儿童已经意识到道德的存在,但他们认为规则是绝对的,是由权威所给予的,不清楚规则可以人为地制定或改变;及至儿童发展到小学阶段,儿童才真正达到自律道德阶段,此时的儿童已经认识到规则的相对性,判断是非时能兼顾公正和公平并开始考虑行为的意向性,并形成自己的评判标准,行为完全自律。
道德意识和自我意识密切相连。道德意识在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上起着重大的作用,它是从小学时期开始发生,是在教育影响下逐步实现的。儿童在评价自己和别人时,总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儿童的道德意识是在评价别人的道德行为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认识自己道德品质;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儿童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要使儿童逐渐拥有正确的道德品质评价知识和标准,需要教师正确的教育影响。
学龄初期是道德品质形成或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和家长要重视小学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儿童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训练道德行为,使其形成和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根据侵犯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规律, 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完善人格
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由于社会的要求,儿童逐渐学会侵犯行为,哈特普的研究表明,3~6岁幼儿侵犯行为随年龄增长,身体攻击4岁达到顶点,而3岁时,报复倾向最为明显,6岁左右转变为言语攻击增多,如取笑、奚落、叫绰号等,我们认为之所以5岁后攻击行为减少,是因为一方面社会不允许,另一方面儿童也意识到其他的解决方法。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亲社会行为在幼儿期逐渐增长,6~12岁增长显著,其表现形式分别为分享、助人和自愿服务,分析增长的原因,我们认为正是社会的对亲社会行为的支持,教育方式及优良的传播媒介使得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得到强化并进一步发展。
为发展亲社会行为,在学校教育方面,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引导:一是培养儿童移情的做法。移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性情绪、情感,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的感情相互作用。当一个人感知对方的情绪时,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即为他人的情绪、情感而引起自己的与之一致的情绪、情感反应。用移情来教育儿童,使其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力,比一味地限制、要求这种外部约束有效得多。二是利用榜样的作用。儿童亲社会行为主要是通过观察性的学习和模仿达到的。他们生活在社会中无论是周围的人们,还是电影、电视、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儿童学习模仿的对象。研究表明,成人行为的榜样对儿童的刺激远大于言语指导的刺激,因此家长和教师要特别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熏陶儿童,同时教育者有必要选择良好的榜样,例如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电影等;三是利用归因原理。即做事的时候总要想一下“为什么”,要把在某种特定场合表现出的助人行为保持下去,需要把助人的观念内化,这是一种自我归因。儿童有了内化的助人观念,在其他条件下也能很好地开展利他行为;四是及时表扬奖励。儿童亲社会行为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有需要得到群体的认可。儿童一旦执行了利他行为,成人和教师要及时表扬奖励进行强化,使之获得积极的反馈,达到逐渐巩固的目的。恰当地运用表扬奖励,能有效地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儿童的侵犯性行为。
五、根据同伴关系的发展规律,培养正确的集体意识和良好的社交能力
儿童的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也是儿童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因为同伴关系是儿童除父母及亲属以外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关系。同伴关系是儿童实现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小学时期是开始建交同伴团体的时期,刚入学时儿童还没有形成真正集体意识,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一年后儿童初步形成集体关系和集体意识。同伴团体的产生是由于人的社会性决定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同伴团体就是班集体,教师从儿童入学伊始就要努力培养儿童的团体精神,一是让班集体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并鼓励大家为共同目标而行动,相互关心、相互督促;二是要让集体有共同的纪律,使每个成员个人意志服从集体意志,自己的利益服从集体的利益;三要有统一的领导;四要有共同的舆论。如果儿童能遵守团体的准则,其行为符合集体的标准,则往往得到同伴的尊重和好评;相反,则受到团体的谴责和批评。班集体已能满足儿童交往和归属的需要,这在促进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发生着重大影响。
总之,社会化是人发展的必然结果,早期教育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当依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搞好早期教育,引导儿童心理继续向前发展。
(海军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