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刘智的《天方性理》很大程度上受到后苏菲主义,特别是伊本·阿拉比学派(Ibn Arabf)和库布拉维学派(Kubrawf)传统的启发。与伊本·阿拉比的名字紧密相连的教义之一便是“完美之人”(al-insan a1-kamil/the perfect human being)。虽然《古兰经》中并没有出现此种表述,但这却是《古兰经》里的基本教义。《古兰经》告诉我们,人生的目标就是顺从真主;那些达到这个目标的人就是先知和圣人,并且后来习惯上被称为“完美之人”。
【机 构】
: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亚洲和亚-美研究系,美国纽约·石溪11790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出 处】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智的《天方性理》很大程度上受到后苏菲主义,特别是伊本·阿拉比学派(Ibn Arabf)和库布拉维学派(Kubrawf)传统的启发。与伊本·阿拉比的名字紧密相连的教义之一便是“完美之人”(al-insan a1-kamil/the perfect human being)。虽然《古兰经》中并没有出现此种表述,但这却是《古兰经》里的基本教义。《古兰经》告诉我们,人生的目标就是顺从真主;那些达到这个目标的人就是先知和圣人,并且后来习惯上被称为“完美之人”。
其他文献
新儒家毫无疑问是现代中国很有影响力的一种学术思潮,当然它的影响面不是很大,不能算大众思潮,可以称之为小众思潮。但它影响到的“小众”都是社会上知识素养比较高的那些人,所以是很值得注意的。新儒家的思想十分复杂,特别是牵涉到许多形而上的
面对资本主义的全面称霸及其政治产物,左派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作出了回应。实际上,今天的全球资本主义自身包含着一些阻止它无限再生产的对抗,这些对抗形式有四种:一是生态学的;二是种族隔离、新的“柏林墙”和贫民窟的新形式;三是反对“知识产权”这种私有财产的不正当性;四是新技术科学特别是生物遗传学发展的社会伦理后果。在这四组对抗中,被包括者和被排斥者之间的对抗是最关键的,是其他对抗的参照点;离开了这一点,一切对抗都失去了其颠覆性的锋芒,我们也得不到真正的普遍性,只剩下康德意义上的“私人”关系。
在当今知识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的文化困惑。囿于各自学科的界限,自然科学工作者和人文科学工作者都习惯于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对自己从事的专业引以为豪,而对对方的研究进行质疑和批评。在高等院校里,这种分歧更为明显。作为一个东西方共有的现象,“两种文化”之争已经引起人们的警惕,知识界也不断地对它进行反思:一方面论证科学的人性基础,阐述科学的人文特征;另外一方面,强调入文学科要加强科学意识,以使人文精神尽可能与科学的时代精神相一致。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的宗旨是打破学科壁垒,关注重大
全球化把作为范式的欧美现代性推及世界每个角落,随之而起的是少数后发国家的崛起和多元现代性(他种现代性)“披着文化的外衣”登上了历史舞台。对于多元现代性,政治家们可能表现出了更大的热情,但对其进行学理分析则是学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即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阿里夫·德里克教授对这一问题“深思熟虑”的结晶。身为中国近现代史专家的西方学者德里克对于欧美现代性与他种现代性的分析的确值得重视。现代性与殖民主义有何关系?他种现代性能否真正摆脱欧洲中心主义?作为目的论的现代性范式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中国的革命与现代性之路应
民族认同的建构与“时间性”密切相关。通过分析中国现代民族认同的两大建构路径,即“现在一未来”导向路径和“现在一过去”导向路径,可以看出,在时间性的三个层面里,“现在”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现在一未来”导向的路径从未来寻求合法性,主张现代与传统的断裂,民族认同的建构所依据的是精英知识分子所设定的民族国家的规划。而“现在一过去”导向路径则是从过去寻找合法性,以回归传统、挖掘新的传统或是重构传统的方式,通过与“过去”建立起联系,使自身权威化。无论是哪一种路径,民族认同建构都是以“现在”为核心的。因此,在民族认同
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既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也必须结合本国的国情,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各个地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和时序不一定完全相同。从2005年底起,以昆山为代表的苏南地区陆续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指标,率先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水平,正向基本现代化迈进。苏南的实践证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陈汉生(Chad Hansen)认为,先秦哲学中未将句子与其他词项区分开来,也未意识到它们之间的差异;先秦文献中没有相对于句子的所谓“语旬信念”,而只有相对于字词的所谓“词信念”。先秦哲学中所谈论的心在陈汉生看来,是个具有各种区辨能力以及具有指导人的行为之作用的官能。对他而言,先秦所谓的知识就是技能之知,因此既不涉及信念也与真理概念无关。基于上述看法,陈汉生认为真理概念在先秦哲学中不扮演任何角色;他有时甚至宣称先秦哲学中没有真理概念。以语言哲学、知识论与心灵哲学的角度,去检讨陈汉生此一不同寻常的看法,就会
香港在回归过程中十分热闹,内地更是掀起了一投香港热期,伴随而来的是大量有关香港方面的图片、介绍书籍等的出版。据笔者观察,内地出版的有关这方面书籍、画册有一百多种,这类出版物的共同特点是通俗性、介绍性以及香港知识的普及性。而国世平教授著的《香港经济平稳过渡及未来繁荣》一书则在大量有关香港的出版物中独树一帜,是其中的佼佼者。该书系作者耗时四年有余,几十次赴港查阅资料和走访香港问题的专家,
作为国家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规划项目的(中华民国史).由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宪文教授领衔撰著。该书的特点在思路新、史料新、方法新、观点新。全书从近代中国人民渴望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现代化中国的目标出发,真实地再现了民国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历史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