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知识、情感、价值观的初步发展阶段,他们的知识水平和阅历都有限。在多数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是不可能自发地得到提升和完善,往往需要教师正确的引领,那么,如何引领是很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
一、让“设问”引领学生思维的发展
思维起源于问题,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会对知识产生好奇,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思、去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于什么时候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有怎样的反应,都应有所预设。当学生出现满足感、思维产生懈怠时,教师应及时予以引燃、助推,以深化学生的思维。
例如,我在听一位教师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新授课时,他这样引入新课:
一问:他指着讲台上一叠本子问:“这里有50本数学本,平均分给10个学生,每人几本?平均分给5个学生呢?”
出示投影,二问:“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呢?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呢?”
不少学生答:“一半。”
步步紧逼,三问:“一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4个人呢?”
由远及近,这位教师又指着教室,四问:“42平方米的教室,我们46个人平均分,每人占多少平方米呢?”
在步步追问中,这位教师通过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数学,引出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获得新知的欲望,然后趁热打铁,组织他们讨论,动手剪剪拼拼,探究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源于生活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使学生由趣生疑,由疑点燃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思考,进而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提出问题,并探求答案。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是教学思维的动力和方向。教师要把握好尺度,运用有效设问激活数学课堂教学,使有效设问成为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认知的桥梁,构建学生主体参与的、交互的、和谐的、高效的、创新的学习模式的重要过程,最终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仅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要把学生思维引向纵深。
二、让“追问”引领学生思维的发展
经常参加听课的缘故,我对数学课堂上教师的追问较为关注,发现:师生间问答是点到为止,很少追问,特别是公开课上。究其原因:怕“节外生枝”而影响了教学的“顺利”完成。其实,有效的追问能引领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对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在听一位五年级数学教师教分数既表示数量又表示分率时,因这两个概念很容易混淆,她出了这样的一道题,让学生辨析:一根木棒锯成两段,第一段是这根木棒的1/2,第二段是3/4米,这两根木棒哪根长?初次遇到这样的判断题,大部分学生认为3/4米>1/2,第二段长。而教者抓住“1/2”和“3/4米”进行意义上的追问,让学生发现“1/2”是抽象的分率,“3/4米”却是具体的数量,两者不能进行直接的比较。“3/4米”在解题时是无效信息,必须找出第二段的分率进行比较,使数量和分率两个概念得到了辨析。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知识的由来,公式的推导,概念的获得,要由学生主动参与,经历过程,其目的之一是让学生理解其由来,所以在这些重要处教师要有意追问,引领着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知识的获得都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生长点上推导出来的,即找准新旧知识间的知识生长点,进行迁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推导,同时通过不断追问,加深理解。如圆面积公式推导后,教师可以再次追问: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为什么?宽呢?面积呢?所以求圆面积怎样求?教师以此加深学生对推导过程的理解。
发展学生的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问题,注重追问,引领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如一位一年级数学教师,在教进位加法8+7=?时,当学生通过小棒操作,很快得到15时,问其算理,学生是这样想的:第一种:8+7=8+2+5=15;第二种8+7=3+7+5=15。这两种都用了“凑十法”,但这位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不断追问:你们真能干!还有其他方法吗?结果追问出了下列方法:8+7=8+10-3=15;8+7=10+7-2=15;8+7=10+10-2-3=15;8+7=8+8-1=15……这一追问,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实现了算法多样化。
三、让“说理”引领学生思维的发展
学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必须有目的地为学生创造“说理”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说理”,理清自己的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诠释、掌握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通过克服困难,由易到难地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就能逐步形成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的品质。小学生具有好奇、好胜、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激发和推动学生的创造兴趣,通过一定的教学情境,深入挖掘教材潜力,重点在教学内容上做文章,给学生创造“说理”的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敢于“异想天开”,从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如一位教师在进行“小数比较大小”的复习时,让学生对0.36和0.63进行比较,很快学生就得出:0.36<0.63,此时,这位教师善于把握教学的进程,学生虽然得出的结论相同,但思维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接着教师追问:能不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
学生1:先看整数部分,两个数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十分位:0.36的十分位是3,0.63的十分位是6,3小于6,所以0.36<0.63。
学生2: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0.36有36份,0.63有63份,36份少于63份,所以0.36<0.63。
学生3:0.36是由3个十分之一和6个百分之一组成,0.63是由6个十分之一和3个百分之一组成,所以0.36<0.63。
学生4:0.36里有36个百分之一,0.63里有63个百分之一,所以0.36<0.63。
学生5:0.36里有360个千分之一,0.63里有630个千分之一,所以0.36<0.63。
学生6:我把0.36看成3毛6,把0.63看成6毛3,3毛6比6毛3少,所以0.36<0.63。
……
学生的发言积极踊跃,在练习的过程中,他们开动思维,大胆探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运用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从数的组成分析、结合小数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面进行比较,拓展了思维。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进行思考,在说理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提高了运用知识的水平。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优良的思维品质、较强的思维能力,是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金钥匙。正确的思维训练引领思维发展,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责编 高伟)
一、让“设问”引领学生思维的发展
思维起源于问题,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会对知识产生好奇,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思、去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于什么时候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有怎样的反应,都应有所预设。当学生出现满足感、思维产生懈怠时,教师应及时予以引燃、助推,以深化学生的思维。
例如,我在听一位教师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新授课时,他这样引入新课:
一问:他指着讲台上一叠本子问:“这里有50本数学本,平均分给10个学生,每人几本?平均分给5个学生呢?”
出示投影,二问:“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呢?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呢?”
不少学生答:“一半。”
步步紧逼,三问:“一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4个人呢?”
由远及近,这位教师又指着教室,四问:“42平方米的教室,我们46个人平均分,每人占多少平方米呢?”
在步步追问中,这位教师通过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数学,引出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获得新知的欲望,然后趁热打铁,组织他们讨论,动手剪剪拼拼,探究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源于生活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使学生由趣生疑,由疑点燃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思考,进而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提出问题,并探求答案。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是教学思维的动力和方向。教师要把握好尺度,运用有效设问激活数学课堂教学,使有效设问成为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认知的桥梁,构建学生主体参与的、交互的、和谐的、高效的、创新的学习模式的重要过程,最终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仅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要把学生思维引向纵深。
二、让“追问”引领学生思维的发展
经常参加听课的缘故,我对数学课堂上教师的追问较为关注,发现:师生间问答是点到为止,很少追问,特别是公开课上。究其原因:怕“节外生枝”而影响了教学的“顺利”完成。其实,有效的追问能引领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对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在听一位五年级数学教师教分数既表示数量又表示分率时,因这两个概念很容易混淆,她出了这样的一道题,让学生辨析:一根木棒锯成两段,第一段是这根木棒的1/2,第二段是3/4米,这两根木棒哪根长?初次遇到这样的判断题,大部分学生认为3/4米>1/2,第二段长。而教者抓住“1/2”和“3/4米”进行意义上的追问,让学生发现“1/2”是抽象的分率,“3/4米”却是具体的数量,两者不能进行直接的比较。“3/4米”在解题时是无效信息,必须找出第二段的分率进行比较,使数量和分率两个概念得到了辨析。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知识的由来,公式的推导,概念的获得,要由学生主动参与,经历过程,其目的之一是让学生理解其由来,所以在这些重要处教师要有意追问,引领着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知识的获得都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生长点上推导出来的,即找准新旧知识间的知识生长点,进行迁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推导,同时通过不断追问,加深理解。如圆面积公式推导后,教师可以再次追问: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为什么?宽呢?面积呢?所以求圆面积怎样求?教师以此加深学生对推导过程的理解。
发展学生的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问题,注重追问,引领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如一位一年级数学教师,在教进位加法8+7=?时,当学生通过小棒操作,很快得到15时,问其算理,学生是这样想的:第一种:8+7=8+2+5=15;第二种8+7=3+7+5=15。这两种都用了“凑十法”,但这位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不断追问:你们真能干!还有其他方法吗?结果追问出了下列方法:8+7=8+10-3=15;8+7=10+7-2=15;8+7=10+10-2-3=15;8+7=8+8-1=15……这一追问,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实现了算法多样化。
三、让“说理”引领学生思维的发展
学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必须有目的地为学生创造“说理”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说理”,理清自己的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诠释、掌握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通过克服困难,由易到难地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就能逐步形成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的品质。小学生具有好奇、好胜、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激发和推动学生的创造兴趣,通过一定的教学情境,深入挖掘教材潜力,重点在教学内容上做文章,给学生创造“说理”的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敢于“异想天开”,从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如一位教师在进行“小数比较大小”的复习时,让学生对0.36和0.63进行比较,很快学生就得出:0.36<0.63,此时,这位教师善于把握教学的进程,学生虽然得出的结论相同,但思维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接着教师追问:能不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
学生1:先看整数部分,两个数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十分位:0.36的十分位是3,0.63的十分位是6,3小于6,所以0.36<0.63。
学生2: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0.36有36份,0.63有63份,36份少于63份,所以0.36<0.63。
学生3:0.36是由3个十分之一和6个百分之一组成,0.63是由6个十分之一和3个百分之一组成,所以0.36<0.63。
学生4:0.36里有36个百分之一,0.63里有63个百分之一,所以0.36<0.63。
学生5:0.36里有360个千分之一,0.63里有630个千分之一,所以0.36<0.63。
学生6:我把0.36看成3毛6,把0.63看成6毛3,3毛6比6毛3少,所以0.36<0.63。
……
学生的发言积极踊跃,在练习的过程中,他们开动思维,大胆探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运用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从数的组成分析、结合小数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面进行比较,拓展了思维。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进行思考,在说理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提高了运用知识的水平。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优良的思维品质、较强的思维能力,是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金钥匙。正确的思维训练引领思维发展,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责编 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