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征完了辽国、田虎、王庆,当初的梁山好汉,除了宋江几乎都看出了横在面前的黯淡前景,不满的情绪在征完王庆班师回朝之际,有一次较大的爆发。虽然宋江背靠当初上梁山招安他们下山的朝廷重臣宿太尉,但这棵大树并不能乘凉,尤其不能阻挡即将到来的厄运。经过三次征战,朝廷的态度其实很清楚了。得胜回来,有一点赏赐,封头领几个有名无实的爵位,然后原地待命。这对于习惯了“大碗饮酒,大块吃肉”的绿林好汉,怎么能忍受这种既拘束又没有前景的日子?
水浒110回“燕青秋林渡射雁”,元老级人物公孙胜便首先告辞。他的理由是“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公孙胜的功成身退虽有铺垫,首次征战辽国的途中,他就拜托师父罗真人向宋江要人,但他是“七星聚义”的始作俑者,居然半途退出,显然是出于“到底还能打多久”的不祥预感。还有吴用早在征辽时也劝宋江可以考虑“易帜”从辽。征罢王庆,李逵最先跳将出来,“当初在梁山泊里,不受一个的气,却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讨得招安了,卻惹烦恼。放着兄弟们都在这里,再上梁山泊去,却不快活!”宋江刚把李逵喝令下去,三阮和李俊、张横等水军头领,却劝吴用撇开宋江,“请军师自做个主张”。言下之意是扯旗起义,“就这里杀将起来,把东京劫掠一空,再回梁山泊去,只是落草倒好。”宋江当然感受到兄弟们的“异心”。他的手段是“你们众人,若嫌拘束,但有异心,先当斩我首级,然后你们自去行事。不然,吾亦无颜居世,必当自刎而死,一任你们自为。”这后半句自然是假的,宋江并没有自刎。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梁山好汉其实已经被宋江挟持了。如若没有意志坚定的人站出来,公开反叛,这个当初谋求“快活”而结成的群体,就一定被宋江带上毁灭的死路。人类的组织常有这种现象,当它被领导人带到死胡同里时,追随者或者软弱,或者碍于义气,又或者出于懵然无觉,不能纠正组织的路线,就此而走上了灭亡之途。宋江面对离心离德的局面,唯一的手段就是以死来胁迫众人,其实就是撒赖。而能看破这个骗局的人少,能突破义气的局限的人更少,所以梁山好汉的下场大部分不佳。
(摘自《晶报》)
水浒110回“燕青秋林渡射雁”,元老级人物公孙胜便首先告辞。他的理由是“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公孙胜的功成身退虽有铺垫,首次征战辽国的途中,他就拜托师父罗真人向宋江要人,但他是“七星聚义”的始作俑者,居然半途退出,显然是出于“到底还能打多久”的不祥预感。还有吴用早在征辽时也劝宋江可以考虑“易帜”从辽。征罢王庆,李逵最先跳将出来,“当初在梁山泊里,不受一个的气,却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讨得招安了,卻惹烦恼。放着兄弟们都在这里,再上梁山泊去,却不快活!”宋江刚把李逵喝令下去,三阮和李俊、张横等水军头领,却劝吴用撇开宋江,“请军师自做个主张”。言下之意是扯旗起义,“就这里杀将起来,把东京劫掠一空,再回梁山泊去,只是落草倒好。”宋江当然感受到兄弟们的“异心”。他的手段是“你们众人,若嫌拘束,但有异心,先当斩我首级,然后你们自去行事。不然,吾亦无颜居世,必当自刎而死,一任你们自为。”这后半句自然是假的,宋江并没有自刎。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梁山好汉其实已经被宋江挟持了。如若没有意志坚定的人站出来,公开反叛,这个当初谋求“快活”而结成的群体,就一定被宋江带上毁灭的死路。人类的组织常有这种现象,当它被领导人带到死胡同里时,追随者或者软弱,或者碍于义气,又或者出于懵然无觉,不能纠正组织的路线,就此而走上了灭亡之途。宋江面对离心离德的局面,唯一的手段就是以死来胁迫众人,其实就是撒赖。而能看破这个骗局的人少,能突破义气的局限的人更少,所以梁山好汉的下场大部分不佳。
(摘自《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