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对城市公园绿地海绵城市的应用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分析了海绵城市的重要性,并重点阐述了城市公园绿地海绵城市的具体设计,从而为海绵城市的应用实践提供一些基础依据。
[关键词]城市公园绿地;海绵城市;应用设计;分析
1、城市园林绿地海绵城市的内涵及重要性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面对自然灾害以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中,能够具有像海绵一样的“弹性”,即对雨水实现蓄水、净水、吸水以及渗水等,促使市政给排水系统的排水压力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在人们需要水时将蓄积的雨水再重新“释放”出来,供人们利用。在城市公园绿地海绵城市应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生态优先的设计原则,将人工途径与自然措施有效的结合起来,并在保证城市防涝排水体系基础上,使城市区域中的雨水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净化、积存和渗透,从而达到高效利用与水资源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海绵城市的内涵框架如图1所示。
城市公园绿地是服务生态的、非常重要的功能用地,在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响应国家建设“海绵城市”的相关政策,如自然净化、积存以及渗透等,这样才能有效的节约自然资源、水资源,以及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城市园林绿地海绵城市应用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收集雨水的系统,它能有效的减轻市政给排水系统排放雨水的压力,并使雨水实现高效的循环利用,因此是海绵城市应用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措施。城市园林绿地海绵城市应用设计示意图如图2所示:
2、城市园林绿地海绵城市的应用设计
2.1雨水采集系統
2.1 1系统布局
城市园林绿地海绵城市应用设计中,雨水采集系统主要采用的是绿地的下凹结构、公园水系景观以及生态滞留体系来构建一套健全的雨水循环系统。在城市公园绿地中,雨水一般通过自流地形,利用生态滞留体系,经过层层设施的过滤、净化和渗透,最后将雨水排入城市公园绿地的水系中。而对于未能进行自排的雨水部分,就通过排水组织进行排放,即可以通过雨水明沟、硬质场地、水立管、水井建筑雨水收集屋面、净化池以及旱溪排入等滞留设施来传输雨水,最后传输到园林的水系景观中去。而这一水系必须连通城市的外部河道,从而形成一个流动循环系统。
2.1.2下凹绿地
它主要指的是在建设绿地时,绿地的高程要比路面的高程低,这样就能使雨水向绿地汇入的一种收集雨水的方法。一般绿地要比广场或者周围的路面有50-100mm的下凹,且设计绿地的坡度最好要大于或者等于2%,这样有助于汇集与雨水。
2.1.3生态滞留
在公园绿地内,通过有计划的将耐水植物种植到低洼区域,构成具有一定生态功能和园林景观的雨水渗透、净化的水池、雨水旱溪以及草沟等,这样就能暂时将雨水滞留然后逐渐向土壤渗透,从而为地下水回补雨水提供有效的路径。而过量的或者剩余的雨水就利用溢流的管道将雨水排入公园绿地内的水系中。雨水收集区域如图3所示:
2.2生态滞留设施
2.2.1滞留沟
城市公园绿地海绵城市绿地应用设计中,滞留沟的设计有很多形式可供选择,例如槽草沟、景观旱溪等。在设计景观旱溪时,主要使用的方式是利用耐湿植物,并与鹅卵石以及晶石等进行结合,构成可供观赏的溪流景观,然后再与绿地水系有效连通。景观旱溪不仅能够具有收集雨水的功能,同时还能将自然的雨水补充到园林绿地水系中区,最大程度的降低人工补水,从而达到不论是在枯水季,还是丰水季,都能展现出独特的美感。植草沟与景观旱溪所具备的功能相似,主要是设计在园林的道路两旁,将地表沟渠经过自然改造然后设计在道路一侧,然后将耐温植物种植在沟渠周围,这样就能对雨水实现有效的采集、过滤和渗透。
2.2.2净化池
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净化池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于水进行收集、净化和过滤,并连通植草沟以及景观旱溪等。在建筑场地、活动广场、停车场以及道路等区域,通过滞留沟初步蓄积和渗透雨水,然后再传输到净化池中,进行层层过滤,从而使得净化的雨水水质能够达到景观用水的标准。最剧哿净化雨水利用一定的溢流管道慢慢排入到公园绿地的水体中去。
2.2.3景观水系
在城市园林绿地中,雨水汇集的最终景观空间就是景观水系。在布局景观水系的过程中,必须连通城市外部的河道,这样才能形成一套连续的完整的循环水系,从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生态净化水体系统。同时在景观水系的岸边,可以通过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并利用它们的生物功能来对水体进行初步的净化。另外利用园林绿地中的人工湖以及环形的河道,过滤、净化、沉淀以及综合调节景观水体,并连通城市的外部河道,实现景观水体的流动和循环,这样就能促使汇集的雨水能够达到园林绿地水体的标准,从而起到排涝蓄洪的作用。
2.2.4透水路面和场地铺装
在城市园林绿地海绵城市的设计中,透水路面主要是由透水的混凝土或者沥青组成,其具有很多的空隙,因而能够促使雨水向地底下渗透。而场地铺装主要是利用联结的模式将材料连接起来,然后铺设在沙床上,再在缝隙中填塞一些碎石和砂砾,使其具有足够的空隙,从而具备一定的通透性。雨水通过这些空隙向地下的土壤进行渗透,这对于降低径流雨水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公园绿地;海绵城市;应用设计;分析
1、城市园林绿地海绵城市的内涵及重要性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面对自然灾害以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中,能够具有像海绵一样的“弹性”,即对雨水实现蓄水、净水、吸水以及渗水等,促使市政给排水系统的排水压力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在人们需要水时将蓄积的雨水再重新“释放”出来,供人们利用。在城市公园绿地海绵城市应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生态优先的设计原则,将人工途径与自然措施有效的结合起来,并在保证城市防涝排水体系基础上,使城市区域中的雨水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净化、积存和渗透,从而达到高效利用与水资源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海绵城市的内涵框架如图1所示。
城市公园绿地是服务生态的、非常重要的功能用地,在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响应国家建设“海绵城市”的相关政策,如自然净化、积存以及渗透等,这样才能有效的节约自然资源、水资源,以及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城市园林绿地海绵城市应用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收集雨水的系统,它能有效的减轻市政给排水系统排放雨水的压力,并使雨水实现高效的循环利用,因此是海绵城市应用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措施。城市园林绿地海绵城市应用设计示意图如图2所示:
2、城市园林绿地海绵城市的应用设计
2.1雨水采集系統
2.1 1系统布局
城市园林绿地海绵城市应用设计中,雨水采集系统主要采用的是绿地的下凹结构、公园水系景观以及生态滞留体系来构建一套健全的雨水循环系统。在城市公园绿地中,雨水一般通过自流地形,利用生态滞留体系,经过层层设施的过滤、净化和渗透,最后将雨水排入城市公园绿地的水系中。而对于未能进行自排的雨水部分,就通过排水组织进行排放,即可以通过雨水明沟、硬质场地、水立管、水井建筑雨水收集屋面、净化池以及旱溪排入等滞留设施来传输雨水,最后传输到园林的水系景观中去。而这一水系必须连通城市的外部河道,从而形成一个流动循环系统。
2.1.2下凹绿地
它主要指的是在建设绿地时,绿地的高程要比路面的高程低,这样就能使雨水向绿地汇入的一种收集雨水的方法。一般绿地要比广场或者周围的路面有50-100mm的下凹,且设计绿地的坡度最好要大于或者等于2%,这样有助于汇集与雨水。
2.1.3生态滞留
在公园绿地内,通过有计划的将耐水植物种植到低洼区域,构成具有一定生态功能和园林景观的雨水渗透、净化的水池、雨水旱溪以及草沟等,这样就能暂时将雨水滞留然后逐渐向土壤渗透,从而为地下水回补雨水提供有效的路径。而过量的或者剩余的雨水就利用溢流的管道将雨水排入公园绿地内的水系中。雨水收集区域如图3所示:
2.2生态滞留设施
2.2.1滞留沟
城市公园绿地海绵城市绿地应用设计中,滞留沟的设计有很多形式可供选择,例如槽草沟、景观旱溪等。在设计景观旱溪时,主要使用的方式是利用耐湿植物,并与鹅卵石以及晶石等进行结合,构成可供观赏的溪流景观,然后再与绿地水系有效连通。景观旱溪不仅能够具有收集雨水的功能,同时还能将自然的雨水补充到园林绿地水系中区,最大程度的降低人工补水,从而达到不论是在枯水季,还是丰水季,都能展现出独特的美感。植草沟与景观旱溪所具备的功能相似,主要是设计在园林的道路两旁,将地表沟渠经过自然改造然后设计在道路一侧,然后将耐温植物种植在沟渠周围,这样就能对雨水实现有效的采集、过滤和渗透。
2.2.2净化池
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净化池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于水进行收集、净化和过滤,并连通植草沟以及景观旱溪等。在建筑场地、活动广场、停车场以及道路等区域,通过滞留沟初步蓄积和渗透雨水,然后再传输到净化池中,进行层层过滤,从而使得净化的雨水水质能够达到景观用水的标准。最剧哿净化雨水利用一定的溢流管道慢慢排入到公园绿地的水体中去。
2.2.3景观水系
在城市园林绿地中,雨水汇集的最终景观空间就是景观水系。在布局景观水系的过程中,必须连通城市外部的河道,这样才能形成一套连续的完整的循环水系,从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生态净化水体系统。同时在景观水系的岸边,可以通过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并利用它们的生物功能来对水体进行初步的净化。另外利用园林绿地中的人工湖以及环形的河道,过滤、净化、沉淀以及综合调节景观水体,并连通城市的外部河道,实现景观水体的流动和循环,这样就能促使汇集的雨水能够达到园林绿地水体的标准,从而起到排涝蓄洪的作用。
2.2.4透水路面和场地铺装
在城市园林绿地海绵城市的设计中,透水路面主要是由透水的混凝土或者沥青组成,其具有很多的空隙,因而能够促使雨水向地底下渗透。而场地铺装主要是利用联结的模式将材料连接起来,然后铺设在沙床上,再在缝隙中填塞一些碎石和砂砾,使其具有足够的空隙,从而具备一定的通透性。雨水通过这些空隙向地下的土壤进行渗透,这对于降低径流雨水具有非常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