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新专栏
李媚,著名策展人,曾为侯登科、张新民、王瑶、颜长江等多位摄影家编辑出版图书。20世纪80年代,李媚和被看作先锋杂志的《现代摄影》,是当时寻求创新和突破的摄影人心中的旗帜。《现代摄影》停刊后,李媚仍然为她热衷的摄影事业奔波忙碌,和不同的摄影人打着交道。
2008,《大众摄影》将推出新专栏“李媚视点”,以李媚同摄影人交往中常见之事引发对摄影的深度思考。读者朋友有什么疑惑或者希望看到哪些话题,都可同我们联系。
2007年深秋时候,拉着我的朋友一起去陕西华县,目的是想帮华县的一位摄影师张韬写关于皮影的文字。
2006年,我在北京影像专家见面会上见到张韬拍的皮影,在印象里,好像还没有看到有谁拍摄的皮影如此深入,尤其是一张五个皮影老艺人行走在塬上的照片,到现在,仍然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老人身后的太阳,金黄的,却感觉不到暖,反倒寒意袭人。好冷清的寒,包裹的岂止是那些老人,看者,怕是也难逃。老人身躯微驼,像一声声发出的叹息,掉落无声的大地,没什么力量能拾得起。张韬为他的皮影命名:最后的皮影。
我对张韬说,你应该出一本书,告诉大家他们的故事。
后来,这书写的事,我竟然在激动中奋勇地接下了,并且拉上了一位资深的编辑朋友。那时候,我想得挺简单的,让张韬给我们讲皮影艺人的故事,然后把故事写下来就行了。
后来,张韬专程到了北京,找了处安静的地方,我和我的朋友听他讲了两天故事。严格地说,是故事的轮廓。我的朋友是一位采访过无数名人和无名之人的编辑,她参加过编辑四角号码字典。张韬给我们讲故事的时候,她不断的追问让张韬无法接招。比如讲到老艺人们第一次到北京的事儿,她问:
“哪年?哪月?哪天?从几号到几号?”
“坐的是哪次火车?坐了多长时间?他们在火车上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下车时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样?是谁,在下车的时候说了第一句话,这句话说的是什么?”
“是谁来接他们的,他们见到来接他们的北京人,是什么表情?”
“他们穿什么样的衣服?和平时在家穿的有什么不一样?”
“带了什么样的包?包里都带着什么?”
她问的全部是细节,而这些细节基本都完全可以成为图像。但是,没有。
对于这些生平第一次到北京的农村人,如果有图片记录,一切都可以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他们个性、经历的差异,一切都可以构成对农村皮影艺人生活的解读。甚至,还会留下那个年代城乡差异的具体细节。我们现实生活中许多可贵的东西,眼睁睁地,随着岁月流逝了。剩下的,只是构成生命与现实的轮廓,很难丰满充实。
张韬还是为他关注和付出了这么多年心血的华县皮影,留下了遗憾。
具体与细节,是对摄影人图片叙述的检验。没有细节的图片很空洞。现在,许多拍摄纪实摄影的人一味追求画面影像效果,竭力追求营造光线,追求瞬间的某种趣味性的动态,或者用广角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在这样的照片里,我们看不到对于内容的具体叙述,看不到鲜活的人的状态,这样的照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新的纪实沙龙趣味,有其形无其实。对于纪实的图片,真正有生命力的是那些存在于细节里的现实。而这样的现实,需要敏锐的观察与捕捉。有什么比现实更有力量?
想想我们每一个人关于对自己或他人的记忆,留在深处的,都是细节。而只有细节,才使得人与人不同,使得人有鲜明个性。朋友曾告诉我一个拾荒者的故事:记者跟踪拍摄了一位靠捡垃圾为生的老人。采访结束时,记者问老人,这么些年,你有没有在垃圾中留下什么作为收藏?
“当然有啊!”说这话时,老人两眼放光,立刻打开一个柜子。记者被震惊了:一柜子的香水瓶!
就是这个细节,让我牢牢地记住了这位不同寻常的拾荒老人。他让我知晓,生命其实在任何处境都能光彩照人。
写到这里,厦门的朋友陈勇鹏打来电话,他问我当年《艰巨历程》评选时的一些细节。我忘了。和他竭尽心力地一点点拼凑,但拼出来的也只是碎片。放下电话,我突然感觉一种尖锐的惨痛,过往的日子,竟然只留下一些感受,而这感受竟然没有细节支撑!细节,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流逝了。我,几乎只剩下一个空壳。
说这些似乎离题太远,其实,摄影如此,生命也如此。令人感慨。
后来,我的朋友说一定要去一趟华县,至少要看看那里的真山真人。就这样,我们到了华县。在深秋的时候。
到的那天就去了老艺人魏振业的家。魏师傅突然迸发出的那几句唱腔,立刻让我感受了皮影的精深和这些老艺人的不凡。在与魏师傅伸出的一双大手相握道别的瞬间,我知道,仅凭听一个摄影师的口述和这么两天的采访,我们是无法完成皮影的文字叙述的。因为我们不能有这么多时间与他们长久地相处,因为我们对皮影太过陌生,我们不懂戏剧,不熟悉地方文化与民间艺术。总之,我们没有被那方水土浸泡过,滋养过。面对那些倾注一生的皮影艺人,再笔下生花的人,也是无法描述他们在怎样的环境里,又是怎样地固守着他们终生热爱的东西。因为,这不仅仅只是些事儿。
我们无法写出细节。我们太不知轻重。
最后的皮影 张韬
李媚,著名策展人,曾为侯登科、张新民、王瑶、颜长江等多位摄影家编辑出版图书。20世纪80年代,李媚和被看作先锋杂志的《现代摄影》,是当时寻求创新和突破的摄影人心中的旗帜。《现代摄影》停刊后,李媚仍然为她热衷的摄影事业奔波忙碌,和不同的摄影人打着交道。
2008,《大众摄影》将推出新专栏“李媚视点”,以李媚同摄影人交往中常见之事引发对摄影的深度思考。读者朋友有什么疑惑或者希望看到哪些话题,都可同我们联系。
2007年深秋时候,拉着我的朋友一起去陕西华县,目的是想帮华县的一位摄影师张韬写关于皮影的文字。
2006年,我在北京影像专家见面会上见到张韬拍的皮影,在印象里,好像还没有看到有谁拍摄的皮影如此深入,尤其是一张五个皮影老艺人行走在塬上的照片,到现在,仍然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老人身后的太阳,金黄的,却感觉不到暖,反倒寒意袭人。好冷清的寒,包裹的岂止是那些老人,看者,怕是也难逃。老人身躯微驼,像一声声发出的叹息,掉落无声的大地,没什么力量能拾得起。张韬为他的皮影命名:最后的皮影。
我对张韬说,你应该出一本书,告诉大家他们的故事。
后来,这书写的事,我竟然在激动中奋勇地接下了,并且拉上了一位资深的编辑朋友。那时候,我想得挺简单的,让张韬给我们讲皮影艺人的故事,然后把故事写下来就行了。
后来,张韬专程到了北京,找了处安静的地方,我和我的朋友听他讲了两天故事。严格地说,是故事的轮廓。我的朋友是一位采访过无数名人和无名之人的编辑,她参加过编辑四角号码字典。张韬给我们讲故事的时候,她不断的追问让张韬无法接招。比如讲到老艺人们第一次到北京的事儿,她问:
“哪年?哪月?哪天?从几号到几号?”
“坐的是哪次火车?坐了多长时间?他们在火车上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下车时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样?是谁,在下车的时候说了第一句话,这句话说的是什么?”
“是谁来接他们的,他们见到来接他们的北京人,是什么表情?”
“他们穿什么样的衣服?和平时在家穿的有什么不一样?”
“带了什么样的包?包里都带着什么?”
她问的全部是细节,而这些细节基本都完全可以成为图像。但是,没有。
对于这些生平第一次到北京的农村人,如果有图片记录,一切都可以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他们个性、经历的差异,一切都可以构成对农村皮影艺人生活的解读。甚至,还会留下那个年代城乡差异的具体细节。我们现实生活中许多可贵的东西,眼睁睁地,随着岁月流逝了。剩下的,只是构成生命与现实的轮廓,很难丰满充实。
张韬还是为他关注和付出了这么多年心血的华县皮影,留下了遗憾。
具体与细节,是对摄影人图片叙述的检验。没有细节的图片很空洞。现在,许多拍摄纪实摄影的人一味追求画面影像效果,竭力追求营造光线,追求瞬间的某种趣味性的动态,或者用广角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在这样的照片里,我们看不到对于内容的具体叙述,看不到鲜活的人的状态,这样的照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新的纪实沙龙趣味,有其形无其实。对于纪实的图片,真正有生命力的是那些存在于细节里的现实。而这样的现实,需要敏锐的观察与捕捉。有什么比现实更有力量?
想想我们每一个人关于对自己或他人的记忆,留在深处的,都是细节。而只有细节,才使得人与人不同,使得人有鲜明个性。朋友曾告诉我一个拾荒者的故事:记者跟踪拍摄了一位靠捡垃圾为生的老人。采访结束时,记者问老人,这么些年,你有没有在垃圾中留下什么作为收藏?
“当然有啊!”说这话时,老人两眼放光,立刻打开一个柜子。记者被震惊了:一柜子的香水瓶!
就是这个细节,让我牢牢地记住了这位不同寻常的拾荒老人。他让我知晓,生命其实在任何处境都能光彩照人。
写到这里,厦门的朋友陈勇鹏打来电话,他问我当年《艰巨历程》评选时的一些细节。我忘了。和他竭尽心力地一点点拼凑,但拼出来的也只是碎片。放下电话,我突然感觉一种尖锐的惨痛,过往的日子,竟然只留下一些感受,而这感受竟然没有细节支撑!细节,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流逝了。我,几乎只剩下一个空壳。
说这些似乎离题太远,其实,摄影如此,生命也如此。令人感慨。
后来,我的朋友说一定要去一趟华县,至少要看看那里的真山真人。就这样,我们到了华县。在深秋的时候。
到的那天就去了老艺人魏振业的家。魏师傅突然迸发出的那几句唱腔,立刻让我感受了皮影的精深和这些老艺人的不凡。在与魏师傅伸出的一双大手相握道别的瞬间,我知道,仅凭听一个摄影师的口述和这么两天的采访,我们是无法完成皮影的文字叙述的。因为我们不能有这么多时间与他们长久地相处,因为我们对皮影太过陌生,我们不懂戏剧,不熟悉地方文化与民间艺术。总之,我们没有被那方水土浸泡过,滋养过。面对那些倾注一生的皮影艺人,再笔下生花的人,也是无法描述他们在怎样的环境里,又是怎样地固守着他们终生热爱的东西。因为,这不仅仅只是些事儿。
我们无法写出细节。我们太不知轻重。
最后的皮影 张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