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的物理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3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些语文语句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教学时举上几例,可使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更浓。下面列举一些,供同行参考。
  风声、雨声、读书声——气体、液体、固体振动都能发声;
  敲山震虎——声音传递能量(利用噪声);
  察言观色——声音传递信息;
  隔墙有耳——固体传声;
  余音未绝——发声体(声源)仍在继续振动;
  引吭高歌、高声喧哗——响度大;
  轻声细语,和声细气 ——响度小;
  曲高和寡——音调高;
  无声手枪——声源处减弱噪声;
  雷声隆隆、山鸣谷应——回声;
  震耳欲聋——响度大;
  瓮声瓮气 ——音调低;
  莺声燕语——音色好;
  闻其声而知其人——根据音色认人;
  闻其声而不见其人——光的直线传播;
  水中月、镜中花——光的反射;
  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
  池水映明月——光的反射;
  海市蜃楼——光的折射;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光的直线传播;
  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
  柳絮飞来片片红——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
  捕风捉影——透镜成像(照相);
  七彩霓虹(彩虹)——光经过反射、折射后产生的色散现象;
  波光粼粼——光的多次反射;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光的直线传播;
  墙内开花墙外香——扩散现象;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扩散现象;
  钻木取火、摩擦生热——做功改变内能;
  引火烧身——热传递;
  滴水成冰——凝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凝固需要放热;
  下雪不冷融雪冷——熔化需要吸热;
  坐地日行八万里——相对运动;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重力作用;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万有引力;
  高屋建瓴——增大了重力势能;
  只识弯弓射大雕——弹性势能;
  飞流直下三千尺——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雨天路滑——摩擦变小;
  山不转来水在转,水不转来山在转——相对运动;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相对运动;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相对運动;
  滴水穿石——碰撞;
  磨刀不误砍柴功——减少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水打千斤石,难打四两铁——浮力;
  四两拨千斤——杠杆原理。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人类对于太阳系外行星探测与研究的兴趣和热情逐渐高涨,投入也逐年加大。据非官方统计,目前世界科技发达国家如欧美在天文学领域大约有1/3的财力、物力和人才投入到这个领域,探索这些神秘的"新世界"(The New World)也成为美国下一个十年重点发展的天文学研究项目之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如能利用力所能及的条件,开展一些可行的太阳系外行星的探测与性质研究,无疑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探测新的太阳
根据我国当前各大院校实行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分析,寻找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培养适合我国目前园林行业发展所需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According
某日,听了一节地理公开课,课堂气氛热烈,我却有了一点与气氛无关的感触。  这节公开课的题目是“台湾”,任课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了台湾的地理环境、台湾岛范围、气候等,继而谈到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可从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找到根据。在谈及文化方面,该教师说台湾的居民与大陆的居民一样,都庆祝或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她引导了第一个是春节,接下来问学生:春节之后是哪个传统节日?有学生高声说:情人节。也有学生
【摘要】中学化学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然而部分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化学成绩分化严重。本文认为要改变现状应从化学实验教学、化学史教学、CAI教学和STS教学等方面着手,以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学习兴趣;科学素养;化学教学    科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必须承担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在《全日制
在我们的传统语文教学中,思维模式比较固定,老师权威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其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也没有得到激发。因此,很多学生对于学习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不是很喜欢写作文,或者写不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这令我们很多小学语文老师感到束手无策。其实,我们可以从小学语文新课标去探求方法。
“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叶圣陶老师说的话很有道理,无论教材编排的如何详尽,如何生动,都不能代替老师的备课。所以,教师必须吃
我班有许多“友谊小群体”。他们三人一伙,五人一群,有的有共同兴趣爱好,有的是邻居邻座,有的以前是同一个班,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小圈子”。这种“友谊小群体”,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非正式群体”,即若干个有共同爱好、情感的人,自由、自愿、自然而然结合成的一种无形的小组织。这种学生“小群体”引導得好,可能成为班集体上进的阶梯,相反,也可能是涣散集体的腐蚀剂。我想如果善于抓住时机,正确引导,利用并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