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是世界上混凝土生产与应用最多的国家,就2004年,我国的水泥产量就达到了9.4亿吨,混凝土产量约20亿立方米,由此可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混凝土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提出防治的措施。
关键词:裂缝 漏水 蜂窝 麻面
一、混凝土发展趋势
根据国内外混凝土的发展趋势及基本组成的不断改良来看,混凝土工程中的问题依旧层出不穷,五花八门。混凝土是当今世界上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工程材料,在土木,水力,建筑,海洋,海湾等建设工程上都有涉及,为人类文明的缔造,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獻。
据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混凝土使用量,呈递曾趋势。
而在我国,预制混凝土的发展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1949到1978年,是重工业时期,国内经济实力薄弱,预拌混凝发展只限于企业内部,未成为商品;1979到1990年,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为后来预拌混凝土行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1991至今,开始由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由此可见,国内混凝土产业已经逐步进入稳定期。
二、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1.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1.1产生原因。①孔洞成因可分为两种,一为浇灌前,模板表面粘有混凝土,或是湿润度不够;二为浇捣过程中,模板不严,混凝土失水或滑降,出现干硬。②蜂窝麻面成因可分为以下三种,一为混凝土自身和易性差导致的因搅拌时间短,加水少,砂石混合不均匀;二为浇灌时因下料不当造成的混凝土离析;三为浇入后因振捣或漏振造成的蜂窝麻面。
1.2解决方案。①务必在孔洞浇灌之前对模板进行认真清洗同时确保其牢固性和密封性。②针对蜂窝麻面,一注意搅拌时间,一般控制在1到2分钟,并注意配合比,水灰比等;二下料时注意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防止离析;三掌握好振捣时间,一般约为20到30秒。观察混凝土是否下沉,不在下沉,并不出现气泡,表面出浆且水平则适合振捣。
1.3处理方法。麻面的处理通常可将部分湿润之后用水泥或砂浆修补抹平。
2露筋的出现。
2.1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①混凝土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导致了钢筋靠模板很近很近,然后拆模板后导致露筋或是振捣棒撞击钢筋导致钢筋发生移位造成的露筋;②构件断面较小而钢筋过密导致的密集处产生露筋。
2.2预防措施。①振捣时,注意垫块的位置,多少,以及厚薄;在钢筋密集处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防止露筋。②钢筋密集时,选则大小适当的石子以免卡于钢筋处,造成难于浇灌。
2.3处理方法。处理钢筋表层土渣,铁锈之类的物质,用水洗净。
2.4混凝土强度出现问题(或高或低)。
2.4.1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①混凝土因过期受潮,所含砂石含泥量大,水泥自重不足等使得原材料不符合要求造成混凝土强度偏低。②因砂石,水分或是时间计算不准确造成的原材料计量不准导致的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确。
2.4.2预防措施。①原材料进场要严格检验,混凝土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计算准确。②搅拌混凝土时要按照一定顺序,添加外加剂时,外加剂要均匀的从入水口或出料口加入,防止外加剂不均匀导致的问题。③第一次搅拌应当增加少量石子。④务必按时做好各项检测数据的检查,做好各项相关的记录及其反馈工作。
2.5 混凝土板上下表面不平。
2.5.1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①施工中没有控制好板厚,导致板的上下表面不平。②违规操作,走动,导致板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痕迹。③由于混凝土在浇筑后发生下沉的现象,没有起拱。
2.5.2解决方案。①振捣时采用平板式振捣器,有效控制振捣均匀,大面积振捣时应采用分段振捣,并控制段与段之间的距离为5cm左右。②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要进行长短不一的养护,一般为28天,并由专人负责看护。③模板应有良好的支撑体系, 足以支撑整个模板,拥有良好的稳定性,刚度,强度,并要设立在坚实的地基上,以保证浇筑时混凝土不发生沉降。
2.6混凝土夹芯。
2.6.1产生原因。大面积钢筋混凝土浇灌时,一般采用分段施工,分段分层浇灌过程中,在隔层中常常出现木屑,砂石等灰屑杂物,不及时处理清除,再次浇灌时,加盖在混凝土内,就会造成混凝土夹心。
2.6.2预防措施。一定要清理干净,之后再进行浇灌,防止夹心。
2.7外形尺寸偏差。
2.7.1产生原因。①模板因自身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的整体变形或移位,又或是模板自身留有孔洞,拼装不完整。②混凝土振捣时用力过度导致模板受损,或是下料时方式不当,冲击力过大造成模板形变。
2.7.2解决方法。①在混凝土的模板使用之前要进行检验,确保它的刚度,强度以及稳定性可以支撑模板不会发生形变。并检查模板是否含有孔洞,有孔洞,及时修整和补洞,保证拼装严密平整。②振捣时控制好力度,防止模板受损。③下料时计算好下料高度与角度,一般情况下,高度不大于2米,防止变形和位移,若发生形变,位移要立即停止下料,进行修整加固。④工程开始前,基础工作要认真完成,放线要认真核实检查。
2.7.3处理方法。混凝土表面不平整时,课增加同一层砂浆抹面,若是放线时歪斜不准,在偏移不大,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不进行处理。
三、结语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可谓五花八门,纷繁复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为现场工程管理人员。应重抓工序,加大现场巡查力度,掌握第一手资料。首先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进场的材料都必须严格审查并记录。施工中,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及时讨论纠正,避免积重难返,也避免大的返工损失。要监督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并支持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在生产混凝土的整个过程中,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确保工程质量。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材料,易变脆,同时具有高弹性模量,拉伸强度低,加之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常常有一些共同的质量问题。尽管许多常见的质量问题并不影响结构安全,但它也可以作为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的评估。作为项目经理,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管。对商品混凝土材料而言,施工管理,控制现场和浇注过程中,能避免产生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而通过以上措施,现场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基本能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文科.现代混凝土科学的问题与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冯乃谦,顾晴霞,郝挺宇.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与对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陈晓东.浅谈商品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4]王铁成. 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设计原理[M].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裂缝 漏水 蜂窝 麻面
一、混凝土发展趋势
根据国内外混凝土的发展趋势及基本组成的不断改良来看,混凝土工程中的问题依旧层出不穷,五花八门。混凝土是当今世界上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工程材料,在土木,水力,建筑,海洋,海湾等建设工程上都有涉及,为人类文明的缔造,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獻。
据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混凝土使用量,呈递曾趋势。
而在我国,预制混凝土的发展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1949到1978年,是重工业时期,国内经济实力薄弱,预拌混凝发展只限于企业内部,未成为商品;1979到1990年,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为后来预拌混凝土行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1991至今,开始由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由此可见,国内混凝土产业已经逐步进入稳定期。
二、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1.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1.1产生原因。①孔洞成因可分为两种,一为浇灌前,模板表面粘有混凝土,或是湿润度不够;二为浇捣过程中,模板不严,混凝土失水或滑降,出现干硬。②蜂窝麻面成因可分为以下三种,一为混凝土自身和易性差导致的因搅拌时间短,加水少,砂石混合不均匀;二为浇灌时因下料不当造成的混凝土离析;三为浇入后因振捣或漏振造成的蜂窝麻面。
1.2解决方案。①务必在孔洞浇灌之前对模板进行认真清洗同时确保其牢固性和密封性。②针对蜂窝麻面,一注意搅拌时间,一般控制在1到2分钟,并注意配合比,水灰比等;二下料时注意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防止离析;三掌握好振捣时间,一般约为20到30秒。观察混凝土是否下沉,不在下沉,并不出现气泡,表面出浆且水平则适合振捣。
1.3处理方法。麻面的处理通常可将部分湿润之后用水泥或砂浆修补抹平。
2露筋的出现。
2.1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①混凝土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导致了钢筋靠模板很近很近,然后拆模板后导致露筋或是振捣棒撞击钢筋导致钢筋发生移位造成的露筋;②构件断面较小而钢筋过密导致的密集处产生露筋。
2.2预防措施。①振捣时,注意垫块的位置,多少,以及厚薄;在钢筋密集处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防止露筋。②钢筋密集时,选则大小适当的石子以免卡于钢筋处,造成难于浇灌。
2.3处理方法。处理钢筋表层土渣,铁锈之类的物质,用水洗净。
2.4混凝土强度出现问题(或高或低)。
2.4.1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①混凝土因过期受潮,所含砂石含泥量大,水泥自重不足等使得原材料不符合要求造成混凝土强度偏低。②因砂石,水分或是时间计算不准确造成的原材料计量不准导致的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确。
2.4.2预防措施。①原材料进场要严格检验,混凝土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计算准确。②搅拌混凝土时要按照一定顺序,添加外加剂时,外加剂要均匀的从入水口或出料口加入,防止外加剂不均匀导致的问题。③第一次搅拌应当增加少量石子。④务必按时做好各项检测数据的检查,做好各项相关的记录及其反馈工作。
2.5 混凝土板上下表面不平。
2.5.1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①施工中没有控制好板厚,导致板的上下表面不平。②违规操作,走动,导致板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痕迹。③由于混凝土在浇筑后发生下沉的现象,没有起拱。
2.5.2解决方案。①振捣时采用平板式振捣器,有效控制振捣均匀,大面积振捣时应采用分段振捣,并控制段与段之间的距离为5cm左右。②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要进行长短不一的养护,一般为28天,并由专人负责看护。③模板应有良好的支撑体系, 足以支撑整个模板,拥有良好的稳定性,刚度,强度,并要设立在坚实的地基上,以保证浇筑时混凝土不发生沉降。
2.6混凝土夹芯。
2.6.1产生原因。大面积钢筋混凝土浇灌时,一般采用分段施工,分段分层浇灌过程中,在隔层中常常出现木屑,砂石等灰屑杂物,不及时处理清除,再次浇灌时,加盖在混凝土内,就会造成混凝土夹心。
2.6.2预防措施。一定要清理干净,之后再进行浇灌,防止夹心。
2.7外形尺寸偏差。
2.7.1产生原因。①模板因自身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的整体变形或移位,又或是模板自身留有孔洞,拼装不完整。②混凝土振捣时用力过度导致模板受损,或是下料时方式不当,冲击力过大造成模板形变。
2.7.2解决方法。①在混凝土的模板使用之前要进行检验,确保它的刚度,强度以及稳定性可以支撑模板不会发生形变。并检查模板是否含有孔洞,有孔洞,及时修整和补洞,保证拼装严密平整。②振捣时控制好力度,防止模板受损。③下料时计算好下料高度与角度,一般情况下,高度不大于2米,防止变形和位移,若发生形变,位移要立即停止下料,进行修整加固。④工程开始前,基础工作要认真完成,放线要认真核实检查。
2.7.3处理方法。混凝土表面不平整时,课增加同一层砂浆抹面,若是放线时歪斜不准,在偏移不大,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不进行处理。
三、结语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可谓五花八门,纷繁复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为现场工程管理人员。应重抓工序,加大现场巡查力度,掌握第一手资料。首先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进场的材料都必须严格审查并记录。施工中,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及时讨论纠正,避免积重难返,也避免大的返工损失。要监督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并支持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在生产混凝土的整个过程中,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确保工程质量。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材料,易变脆,同时具有高弹性模量,拉伸强度低,加之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常常有一些共同的质量问题。尽管许多常见的质量问题并不影响结构安全,但它也可以作为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的评估。作为项目经理,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管。对商品混凝土材料而言,施工管理,控制现场和浇注过程中,能避免产生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而通过以上措施,现场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基本能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文科.现代混凝土科学的问题与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冯乃谦,顾晴霞,郝挺宇.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与对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陈晓东.浅谈商品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4]王铁成. 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设计原理[M].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