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优势。方法:对86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同期40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传统方法修补。结果: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方法修补组( P<0.05),随访12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最符合生理的手术方法,具有无张力、复发率低等特点,是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术式。
关键词 腹股沟疝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 对比研究
本院2003年1 月~2006年8月共进行86例Lichtenstein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同期所进行的传统疝修补术40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共86例,男83例,女3例,年龄30~75岁,平均58岁。其中斜疝80例,直疝6例,所用补片皆为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传统疝修补手术组40例,男38例,女2例,年龄32~81岁,平均61岁,其中斜疝36例,直疝4例,用Bassini 法修补32例, Ferguson 法修补5例,Mcvay 法修补2例,单纯疝囊高位结扎1例。
手术方法: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手术方法:麻醉方法为腰麻或局麻。取腹股沟区斜形切口,外侧相当于内环口部位,内侧止于耻骨结节。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外侧游离至腹股沟韧带缘,内侧游离至近腹直肌处为止。斜疝疝囊予以高位结扎或内翻缝合,直疝疝囊予以内翻缝合。将补片置于腹外斜肌腱膜下,与腹股沟韧带、腹直肌外缘、腹内斜肌等连续缝合固定,所用缝合线为2-0的普理灵。
传统疝修补手术组:方法略。
统计学方法: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采用t检验。
结 果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5)。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患者术后36小时即可下床解小便,不需导尿,疼痛轻微,无腹股沟牵扯感,无下肢活动受限,仅3例患者肌注强痛定止痛。均能较快地恢复正常活动。随访时间12个月,无术后复发。
传统手术组:术后5例肌注强痛定,4例肌注哌替啶,下肢活动受限,发生阴囊血肿2例。正常体力活动恢复时间为3~6 个月之后。复发率为7.5%。
组别n平均手术时间(分钟) 平均术后住院天数 切口愈合 复发例数 1 年随访率( %)。
无张力疝修补组 86 35 3.5 甲级 0 96。
传统手术修补组 40 55 6 甲级 5 95
讨 论
传统的腹股沟疝手术方法破坏了原有的生理解剖结构,其操作复杂,损伤大,术后疼痛时间长,恢复慢,复发率高。Lichtenstein腹股沟疝修补术又称为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它继承了传统疝修补术加强后壁的观点,摒弃了将不同性质、不同组织解剖位置的组织以张力方式拉拢缝合的做法,利用人工合成材料修补,真正达到了对腹股沟疝的无张力修补。
由于聚丙烯1962年应用于临床,多数文献Lichtenstein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所用材料为聚丙烯。Lichtenstein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多用聚丙烯进行。在Lichtenstein疝研究所及英国疝研究中心进行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均采用聚丙烯,局麻,在门诊进行。到1972年才发现膨化聚四氟乙烯并应用于临床,但用于腹股沟疝的修补的病例较少。
国内外近年来开始使用膨化聚四氟乙烯用于腹股沟疝的修补,膨化聚四氟乙烯的组织相容性明显好于聚丙烯,亦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与聚丙烯比较其术后复发率相似,其他并发症并未增加。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适用于除小儿腹股沟疝外任何年龄和类型的疝,特别适用于老年体弱、巨大腹股沟疝或复发疝患者。而对于内环口>5cm的腹股沟疝采用Lichtenstein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比用伞形网塞充填更合适,因为内环口过大网塞将失去支撑作用。
国内较早引进的无张力疝修补术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人们的印象中无张力疝修补术就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其实不然,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有10余种,随着新的修补材料的问世,以及疝补片设计形式的多样性,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还会增加。但多数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是基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基础上发展而来。
在Lichtenstein疝研究所及英国疝研究中心进行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多数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其复发率维持在1%以下,甚至更低。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被认为是20世纪疝修补术的里程碑。即使赞同Cooper’s韧带修补的Rutledge及Should’s医院的一些作者也认为对老年患者及复发性患者Lichtenstein法是最理想的手术。
本组患者无1例复发,但随访时间较短。但置入人工合成材料引起的其他并发症亦引起人们的重视,Forte等统计Lichtenstein法并发症包括尿潴留、表面血肿、表面感染、伤口化脓、术后疼痛、阴囊水肿、持续腹股沟神经痛、局部感觉减退、缺血性睾丸炎、复发等等。除了与材料本身的相容性有关外,也与所用材料的量有关,而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所用材料较少,达到了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要求,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 腹股沟疝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 对比研究
本院2003年1 月~2006年8月共进行86例Lichtenstein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同期所进行的传统疝修补术40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共86例,男83例,女3例,年龄30~75岁,平均58岁。其中斜疝80例,直疝6例,所用补片皆为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传统疝修补手术组40例,男38例,女2例,年龄32~81岁,平均61岁,其中斜疝36例,直疝4例,用Bassini 法修补32例, Ferguson 法修补5例,Mcvay 法修补2例,单纯疝囊高位结扎1例。
手术方法: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手术方法:麻醉方法为腰麻或局麻。取腹股沟区斜形切口,外侧相当于内环口部位,内侧止于耻骨结节。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外侧游离至腹股沟韧带缘,内侧游离至近腹直肌处为止。斜疝疝囊予以高位结扎或内翻缝合,直疝疝囊予以内翻缝合。将补片置于腹外斜肌腱膜下,与腹股沟韧带、腹直肌外缘、腹内斜肌等连续缝合固定,所用缝合线为2-0的普理灵。
传统疝修补手术组:方法略。
统计学方法: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采用t检验。
结 果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5)。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患者术后36小时即可下床解小便,不需导尿,疼痛轻微,无腹股沟牵扯感,无下肢活动受限,仅3例患者肌注强痛定止痛。均能较快地恢复正常活动。随访时间12个月,无术后复发。
传统手术组:术后5例肌注强痛定,4例肌注哌替啶,下肢活动受限,发生阴囊血肿2例。正常体力活动恢复时间为3~6 个月之后。复发率为7.5%。
组别n平均手术时间(分钟) 平均术后住院天数 切口愈合 复发例数 1 年随访率( %)。
无张力疝修补组 86 35 3.5 甲级 0 96。
传统手术修补组 40 55 6 甲级 5 95
讨 论
传统的腹股沟疝手术方法破坏了原有的生理解剖结构,其操作复杂,损伤大,术后疼痛时间长,恢复慢,复发率高。Lichtenstein腹股沟疝修补术又称为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它继承了传统疝修补术加强后壁的观点,摒弃了将不同性质、不同组织解剖位置的组织以张力方式拉拢缝合的做法,利用人工合成材料修补,真正达到了对腹股沟疝的无张力修补。
由于聚丙烯1962年应用于临床,多数文献Lichtenstein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所用材料为聚丙烯。Lichtenstein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多用聚丙烯进行。在Lichtenstein疝研究所及英国疝研究中心进行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均采用聚丙烯,局麻,在门诊进行。到1972年才发现膨化聚四氟乙烯并应用于临床,但用于腹股沟疝的修补的病例较少。
国内外近年来开始使用膨化聚四氟乙烯用于腹股沟疝的修补,膨化聚四氟乙烯的组织相容性明显好于聚丙烯,亦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与聚丙烯比较其术后复发率相似,其他并发症并未增加。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适用于除小儿腹股沟疝外任何年龄和类型的疝,特别适用于老年体弱、巨大腹股沟疝或复发疝患者。而对于内环口>5cm的腹股沟疝采用Lichtenstein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比用伞形网塞充填更合适,因为内环口过大网塞将失去支撑作用。
国内较早引进的无张力疝修补术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人们的印象中无张力疝修补术就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其实不然,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有10余种,随着新的修补材料的问世,以及疝补片设计形式的多样性,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还会增加。但多数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是基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基础上发展而来。
在Lichtenstein疝研究所及英国疝研究中心进行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多数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其复发率维持在1%以下,甚至更低。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被认为是20世纪疝修补术的里程碑。即使赞同Cooper’s韧带修补的Rutledge及Should’s医院的一些作者也认为对老年患者及复发性患者Lichtenstein法是最理想的手术。
本组患者无1例复发,但随访时间较短。但置入人工合成材料引起的其他并发症亦引起人们的重视,Forte等统计Lichtenstein法并发症包括尿潴留、表面血肿、表面感染、伤口化脓、术后疼痛、阴囊水肿、持续腹股沟神经痛、局部感觉减退、缺血性睾丸炎、复发等等。除了与材料本身的相容性有关外,也与所用材料的量有关,而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所用材料较少,达到了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要求,应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