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xing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优势。方法:对86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同期40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传统方法修补。结果: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方法修补组( P<0.05),随访12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最符合生理的手术方法,具有无张力、复发率低等特点,是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术式。
  关键词 腹股沟疝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 对比研究
  
  本院2003年1 月~2006年8月共进行86例Lichtenstein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同期所进行的传统疝修补术40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共86例,男83例,女3例,年龄30~75岁,平均58岁。其中斜疝80例,直疝6例,所用补片皆为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传统疝修补手术组40例,男38例,女2例,年龄32~81岁,平均61岁,其中斜疝36例,直疝4例,用Bassini 法修补32例, Ferguson 法修补5例,Mcvay 法修补2例,单纯疝囊高位结扎1例。
   手术方法: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手术方法:麻醉方法为腰麻或局麻。取腹股沟区斜形切口,外侧相当于内环口部位,内侧止于耻骨结节。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外侧游离至腹股沟韧带缘,内侧游离至近腹直肌处为止。斜疝疝囊予以高位结扎或内翻缝合,直疝疝囊予以内翻缝合。将补片置于腹外斜肌腱膜下,与腹股沟韧带、腹直肌外缘、腹内斜肌等连续缝合固定,所用缝合线为2-0的普理灵。
  传统疝修补手术组:方法略。
  统计学方法: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采用t检验。
  
  结 果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5)。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患者术后36小时即可下床解小便,不需导尿,疼痛轻微,无腹股沟牵扯感,无下肢活动受限,仅3例患者肌注强痛定止痛。均能较快地恢复正常活动。随访时间12个月,无术后复发。
  传统手术组:术后5例肌注强痛定,4例肌注哌替啶,下肢活动受限,发生阴囊血肿2例。正常体力活动恢复时间为3~6 个月之后。复发率为7.5%。
  组别n平均手术时间(分钟) 平均术后住院天数 切口愈合 复发例数 1 年随访率( %)。
  无张力疝修补组 86 35 3.5 甲级 0 96。
  传统手术修补组 40 55 6 甲级 5 95
  
  讨 论
  
  传统的腹股沟疝手术方法破坏了原有的生理解剖结构,其操作复杂,损伤大,术后疼痛时间长,恢复慢,复发率高。Lichtenstein腹股沟疝修补术又称为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它继承了传统疝修补术加强后壁的观点,摒弃了将不同性质、不同组织解剖位置的组织以张力方式拉拢缝合的做法,利用人工合成材料修补,真正达到了对腹股沟疝的无张力修补。
  由于聚丙烯1962年应用于临床,多数文献Lichtenstein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所用材料为聚丙烯。Lichtenstein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多用聚丙烯进行。在Lichtenstein疝研究所及英国疝研究中心进行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均采用聚丙烯,局麻,在门诊进行。到1972年才发现膨化聚四氟乙烯并应用于临床,但用于腹股沟疝的修补的病例较少。
  国内外近年来开始使用膨化聚四氟乙烯用于腹股沟疝的修补,膨化聚四氟乙烯的组织相容性明显好于聚丙烯,亦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与聚丙烯比较其术后复发率相似,其他并发症并未增加。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适用于除小儿腹股沟疝外任何年龄和类型的疝,特别适用于老年体弱、巨大腹股沟疝或复发疝患者。而对于内环口>5cm的腹股沟疝采用Lichtenstein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比用伞形网塞充填更合适,因为内环口过大网塞将失去支撑作用。
  国内较早引进的无张力疝修补术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人们的印象中无张力疝修补术就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其实不然,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有10余种,随着新的修补材料的问世,以及疝补片设计形式的多样性,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还会增加。但多数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是基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基础上发展而来。
  在Lichtenstein疝研究所及英国疝研究中心进行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多数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其复发率维持在1%以下,甚至更低。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被认为是20世纪疝修补术的里程碑。即使赞同Cooper’s韧带修补的Rutledge及Should’s医院的一些作者也认为对老年患者及复发性患者Lichtenstein法是最理想的手术。
  本组患者无1例复发,但随访时间较短。但置入人工合成材料引起的其他并发症亦引起人们的重视,Forte等统计Lichtenstein法并发症包括尿潴留、表面血肿、表面感染、伤口化脓、术后疼痛、阴囊水肿、持续腹股沟神经痛、局部感觉减退、缺血性睾丸炎、复发等等。除了与材料本身的相容性有关外,也与所用材料的量有关,而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所用材料较少,达到了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要求,应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T管理引流是胆总管探查术后的常规步骤,拔出T管后胆漏而致胆汁性腹膜炎是T管引流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1%~1.6%,一旦发生,预后凶险。它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处理不当,还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预防其发生最为关键。  我院自1998年以来,对58例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患者认真总结临床经验,规范操作,特别对少数高危患者采取了多种严密的防范措施,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1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6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通过头颅CT定位后,采用微创锥颅置管血肿引流术,同时辅以单侧或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引流管内注入尿激酶溶血治疗。结论:该方法是一种治疗效果较好、操作简单、费用低、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高血压性颅内出血发病率明显增加,而基底节区脑出血又占高血压性颅内出血的绝大多数
期刊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妇科手术后近期并发症之一。由于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及影响下肢功能,故对妇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15例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分析,以探讨该病的病因及防治。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自1996年1月~2006年12月共行妇科手术1896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5例,发病率为0.79%。发病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5岁。1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通过囊壁两极开窗微波辐射治疗耳郭假性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囊壁上下两极开窗微波辐射。结果:92例全部痊愈,疗程较其他方法明显缩短。结论:此种方式治疗耳郭假性囊肿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 微波 耳郭假性囊肿 下两极开窗    耳郭假性囊肿是耳科常见病,多年来我们采用过许多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均不太令人满意。自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囊壁上下极开窗,微波辐射的方法治
期刊
近年来,一般人口消化性溃疡的患病率明显降低,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病却明显增高,收集我院2003年6月~2005年6月间老年消化性溃疡87例现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老年组≥60岁男70人,女17人,最大年龄83岁,平均71.7岁,均系第1次出现消化道症状。  对照组:30~59岁278例,男226人,女51人,平均年龄42.3岁,均为近2年来胃镜检查明确诊断
期刊
我们8年来收治下腰痛患者427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腰痛原因分析: 427例患者中,以腰骶部肌肉韧带损伤者最多,计256例(59.95%)关节炎22例(5.15%),先天性畸性52例(12.18%),神经根受压97例(22.72%)。   427例中因外伤引起者有294例(68.4%)。  294例的受伤原因见表1。    表1示:体育锻炼和工程建设,受伤多加强医学监督防止外伤是
期刊
急性肾小球肾炎(AGN),简称急性肾炎,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血尿、高血压、水肿伴有少尿,肾小球滤过率减低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儿科患者绝大多数属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本组即指此种而言)。1988~2005年我们共收治急性肾炎160例,无1例死亡,现分析如下。  一般资料:男106例,女54例,男女之比约2:1;年龄3~8岁50例(31%),9~15岁106例(66%),2岁4例(3%)。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治疗重度痔的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了2004年3月~2006年3月间应用PPH治疗的98例重度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8~30分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3日,吻合口在齿线上0.5~2.5cm,术中痔上黏膜切割不完全1例(1.01%),吻合口即刻活动性出血38例(38.8%),术后肛门部疼痛49例(50.
期刊
摘 要 目的: 烧伤死亡率受年龄、总面积、Ⅲ°面积、吸入性损伤等诸多因素影响,死亡原因较多.方法:现将1976年来近30年89例烧伤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按前后15年死亡病人分组(A和B两组),对其病死率,烧伤面积,深度,致伤原因,入院时间,存活时间,吸入伤及死亡原因等进行对比分析。我们旨在完善流行病学资料,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通过对两阶段烧伤死亡病人基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探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7月~2006年7月间收治的急性创伤性膈肌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确诊26例,漏诊1例,误诊5例,均治愈。结论:临床经验不足是导致漏诊,误诊的主要原因,胸腹部X线检查是做出正确诊断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创伤性膈肌破裂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  创伤性膈肌破裂是一种严重的胸腹联合伤,临床上易造成漏诊,误诊及延误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