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教学通过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落实生活化教学思想,教学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要尽可能生活化,让学生每学到一点数学知识都会不知不觉地把这些知识放到生活中理解和掌握,最终完成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数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在现有基础上有所进步,促进全面发展。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 教学氛围 素质教育
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是科学性、严密性和抽象性。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数学是比较难学的,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转变教学思想,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我们要以关爱之心触动学生心灵,用爱温暖他们,用情感化他们,用理说服他们,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生活化数学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会极大提高教学效率。
一、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主体作用。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做好课前教学准备,并在课后进行教学延伸。当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才能使学生学习发挥良好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只有学习方法正确,才可以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教师布置作业时还应该给学生制定明确任务,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认真研读,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更积极地学习。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高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師应该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赞许,并及时引导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贯穿教学始终,并且有耐心,从一年级就开始逐步培养,当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后,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转变教学思想,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主导,在整个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教师能转变教学思想,真正还学生一个课堂,给他们一定空间,展现学生主体性,就能使学生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不能阻碍学生对问题的参与,当他们回答问题时,应该给予积极答复,从而获得新的体验和感受。并且教师要利用灵活教学方式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学方式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不同有针对性地实施。
生活化数学教学离不开生活化教学氛围,要让学生感受到上数学课就是对生活的再次体验和认识。不仅要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还要落实生活化教学思想,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尽可能生活化,让学生每学到一点数学知识就会不知不觉地把这些知识放入生活中理解和掌握。除了构建生活化教学活动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大量生活实例,甚至可以模拟一些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展开学习。
三、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在生活中发现处处有数学,学生对数学的认知需要生活事例的帮助加以理解。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途径,学生在生活中碰到过的很多问题都是数学知识的具体化,如《钟面的认识》、《认识图形》等就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学生熟悉生活情境出发,在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材中设计的许多案例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模拟一些日常生活环境,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体会学习乐趣,激发主动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从学生熟知的故事中找数学实例,在学生日常生活这个大环境中蕴含着许多具有价值的生活素材。如孩子每天要穿衣服,衣服上扣子的大小、形状、颜色、数量;活动具体时间,买东西用到的计算等。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多少时间,或估算一下外出旅游要多少钱。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四、在生活中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例如学习了利息后,让学生去银行了解利息、利息税等有关知识,让学生当家长小参谋:家中多余的钱怎样存最合算?并帮助家长计算利息和利息税。
联系实际,增强学生数学意识。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其他形状的行不行?为什么?
加强操作,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脱离生活实际的数学教学只会引发学生抵触情绪,让学生感觉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
五、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数学学习标准通常以分数论高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存在一定困难,同时给小学数学水平造成很大影响。如果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评价,就可以提高学生综合水平。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学生素质教育,给予学生一定保障。不管教师还是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习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方法,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训练。可以说要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不能只从单一方面对学生加强训练,而应该转变学生全面思考能力,在这样的发展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以分数为标准,应该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必须将其贯彻其中,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并且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数学教师一定要尽力为学生营造积极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数学思维,促使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互相交流,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相信在提高学生数学水平和数学能力的同时,及时总结教学实践中的得失,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在现有基础上有所进步,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海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趋势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23).
[2]邓永连.生活化数学教学要注意“四别”[J].辽宁教育,2011(04).
[3]吴玉亚.构建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J].小学教学参考,2012(11).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 教学氛围 素质教育
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是科学性、严密性和抽象性。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数学是比较难学的,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转变教学思想,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我们要以关爱之心触动学生心灵,用爱温暖他们,用情感化他们,用理说服他们,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生活化数学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会极大提高教学效率。
一、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主体作用。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做好课前教学准备,并在课后进行教学延伸。当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才能使学生学习发挥良好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只有学习方法正确,才可以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教师布置作业时还应该给学生制定明确任务,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认真研读,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更积极地学习。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高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師应该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赞许,并及时引导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贯穿教学始终,并且有耐心,从一年级就开始逐步培养,当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后,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转变教学思想,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主导,在整个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教师能转变教学思想,真正还学生一个课堂,给他们一定空间,展现学生主体性,就能使学生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不能阻碍学生对问题的参与,当他们回答问题时,应该给予积极答复,从而获得新的体验和感受。并且教师要利用灵活教学方式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学方式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不同有针对性地实施。
生活化数学教学离不开生活化教学氛围,要让学生感受到上数学课就是对生活的再次体验和认识。不仅要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还要落实生活化教学思想,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尽可能生活化,让学生每学到一点数学知识就会不知不觉地把这些知识放入生活中理解和掌握。除了构建生活化教学活动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大量生活实例,甚至可以模拟一些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展开学习。
三、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在生活中发现处处有数学,学生对数学的认知需要生活事例的帮助加以理解。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途径,学生在生活中碰到过的很多问题都是数学知识的具体化,如《钟面的认识》、《认识图形》等就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学生熟悉生活情境出发,在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材中设计的许多案例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模拟一些日常生活环境,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体会学习乐趣,激发主动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从学生熟知的故事中找数学实例,在学生日常生活这个大环境中蕴含着许多具有价值的生活素材。如孩子每天要穿衣服,衣服上扣子的大小、形状、颜色、数量;活动具体时间,买东西用到的计算等。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多少时间,或估算一下外出旅游要多少钱。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四、在生活中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例如学习了利息后,让学生去银行了解利息、利息税等有关知识,让学生当家长小参谋:家中多余的钱怎样存最合算?并帮助家长计算利息和利息税。
联系实际,增强学生数学意识。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其他形状的行不行?为什么?
加强操作,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脱离生活实际的数学教学只会引发学生抵触情绪,让学生感觉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
五、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数学学习标准通常以分数论高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存在一定困难,同时给小学数学水平造成很大影响。如果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评价,就可以提高学生综合水平。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学生素质教育,给予学生一定保障。不管教师还是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习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方法,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训练。可以说要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不能只从单一方面对学生加强训练,而应该转变学生全面思考能力,在这样的发展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以分数为标准,应该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必须将其贯彻其中,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并且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数学教师一定要尽力为学生营造积极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数学思维,促使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互相交流,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相信在提高学生数学水平和数学能力的同时,及时总结教学实践中的得失,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在现有基础上有所进步,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海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趋势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23).
[2]邓永连.生活化数学教学要注意“四别”[J].辽宁教育,2011(04).
[3]吴玉亚.构建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J].小学教学参考,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