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始终与城市空间发生关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将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内"、"外"结合,并其纳入到城市空间的网络中,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的需要,加强其城市化设计,才能加快与城市环境的融合。
关键词:建设形体设计;多态共生;空间环境;城市空间;协调统一;绿化设置;历史文脉
1引言
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多态共生"设计方法,主要包括"态"势互补、"态"间支持、多"态"耦合等,设计实践中还须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衍化,并与其它一般设计方法进行综合运用。
2城市设计途径
2.1协调统一空间环境,有机组合城市空间
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位于城市环境之中,由于其底部具有公共性,可以减少因建筑物占用过多城市用地而造成的外部空间局促、拥塞的状况,做到"用地不占地",将更多的空间和绿地还给人们,从而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此外,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可以通过界面材质、小品布置以及绿化、水体、雕塑等来形成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呼应,值得注意的是所布置的绿地、花草树木应与当地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生态的特点相吻合;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绿化品种本身在特定地区的生态合理性。良好的绿化设置对空气、湿温度和城市中各种污染起着有力的调控作用,使得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与城市外部环境协调统一,给人带来美的感受。
另外,由于高层建筑底部空间有顶部结构,它可以遮阳避雨,避免气候干扰;由于没有围护结构,它又可以引入更多的自然要素和城市景观,形成一种既有室内宜人气氛又有室外自然亲和力的独具魅力的空间形态。高层建筑底部空间设计可以通过空间层次的设置、材料质感的运用以及环境设施的布置等方式在城市与建筑单体之间形成良好的过渡,使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与城市道路、人行天桥、街区花园等其他城市空间融为一体,形成连续通畅的城市环境、减少拥塞感、扩大人们的活动空间和自由度,成为城市空间富有活力与魅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2.2契合城市历史文脉
每个城市都有其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经历沉淀洗礼的旧式街道往往比现代城市街道具更多的吸引力,它不仅包涵着当地历史文化和自然特征,使城市和街道具有独特的地方性,还寄托了人们对旧城市环境的感情依恋,反映了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从而给人们以亲切的归属感。在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泛滥成风的情况下,高层建筑这种对城市风貌影响巨大的建筑与城市历史文脉的契合就显得格外重要。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可以利用其特殊的空间形式来取得与传统建筑环境的协调,进行地方美的创造。高层建筑可以通过底部架空或退让等让出空间的方法来对相邻的传统建筑表现出"尊重"和"谦让"。
3场地设计途径
在场地设计中,界面是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中划分功能、限定空间的主要构成部分,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作为一个环境整体,各个界面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在进行这些场地的界面设计时,要首先了解各界面的关系。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各限定要素中,侧界面通常比水平的底界面和顶界面更活跃,对环境限定作用更大,它与底界面和顶界面共同组成围合程度不同的整体。底界面、顶界面与侧界面总是表现出一种共生的关系,同时对环境发生作用。
3.1各界面自身各要素的协调统一
在满足了各个界面自身实用功能的前提下,我们应针对不同环境,对各个界面进行各种艺术处理,各个界面的划分、起伏变化、设施的布置和材料的运用要体现统一协调的美学原则。具体设计时可以通过各界面的形状与图案、尺寸与尺度、色彩与质感、软硬界面的变化与结合等要素的对比和呼应来实现统一协调的美学原则。
3.2各个界面与环境气氛的统一
在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中,环境气氛主要由划分的各空间的功能决定的,但各个界面对于环境气氛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各个界面在创造环境气氛时取决于以下几方面因素:A、底界面和顶界面的划分,是整齐、规划还是自由灵活,尺度大还是小;B、侧界面在高度方向的变化,直接影响空间的封闭程度;C、底界面上各种要素的布置:如植物和各种设施是整齐或富于变化,水体是静或动;D、各个界面材料的色彩、质感和装饰图案是沉着统一还是活泼跳跃。在具体的环境气氛创造上,可以通过上述手法的综合运用,创造出庄重、欢快或介于二者之间的轻松惬意等不同氛围。以上这些原则,并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渗透的,在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界面设计时,要注意综合运用这些原则,创造出实用而优雅的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例如美国联合银行大厦底部空间,设计师在其中用了约1/2的面积种植罗汉松,中间设置了喷泉与跌落式水幕的景致,通过树木和水体这种侧界面的灵活布置,使得内外空间协调具有门厅效果,成为让人流连忘返的一处场地。
4建筑设计途径
4.1造型选择
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造型选择指的是在城市设计所制定的总体体量控制框架下,创造性地运用建筑手段来塑造特定的体型,表达特定的概念,满足特定的用途。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体型塑造方式是多方面的,包括平面选型,立面形态组织等。此外,由于高层建筑的类型包括塔式和板式两类,塔式的高层通常强调垂直感,板式的更容易在平面上有所作为,在两种类型间的合理选择和结合,也是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建筑设计的重要途径。
4.2形体要素协调设计
形态选型是底部空间建筑设计的第一层次,其形体要素设计则是第二个层次。设计要素的协调设计主要指通过肌理,材质,色彩等建筑设计语汇的结合来塑造协调的整体关系。
A.立面肌理
对于立面肌理的处理,就是设计窗与墙或窗与窗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可变性,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统一与变化,是保证底部空间造型整体感的关键。通常的做法是将开窗的形式模数化,来统一不同体量的建筑局部。如华亚科技公司总部大楼[49],在立面上以统一的模数、不同的色彩设计了起伏形肌理,将建筑立面上的实墙部分和玻璃部分共同组织在起伏肌理中,通过这种整体性的肌理消解建筑立面上的差异,使这组建筑有了整体化的立面形象。
B.形体肌理
形体肌理是本文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指区别于立面肌理的尺度更大的形体构成要素。正如前文所述,立面肌理指的是窗与墙或窗与窗的关系,如分隔方式、比例等,是立面层面上的。而当前高层建筑设计手法越来越多样化,光用立面肌理来分析是不够的,需要有一种表现形体上的体块变化,形体中各体块的组织关系的概念,在这里就用"形体肌理"来概括。高层形体的整体化设计包括了主体-底部的整体化设计,而这种整体化很多时候都表现在形体肌理的统一。
5结语
通过对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功能形态与相关属性的探讨和分析,可以看出良好状态的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实现与底部空间同城市空间的和谐度有着直接的、根本的关联。二者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对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良好品质高低起到根本性的决定作用。因此,要从根本上实现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优良功能,就需要对进行基于人的心理情态考虑的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与城市空间形态、生态的共生整合。
参考文献:
[1] 阿摩斯·拉普卜特编著,黄兰谷等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法[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石匡,林中杰. 全球化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窦晓峰( 1982-),男,汉族,宁夏西吉县人,2007年毕业于湖南城市学院建筑设计专业,助理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建筑设计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建设形体设计;多态共生;空间环境;城市空间;协调统一;绿化设置;历史文脉
1引言
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多态共生"设计方法,主要包括"态"势互补、"态"间支持、多"态"耦合等,设计实践中还须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衍化,并与其它一般设计方法进行综合运用。
2城市设计途径
2.1协调统一空间环境,有机组合城市空间
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位于城市环境之中,由于其底部具有公共性,可以减少因建筑物占用过多城市用地而造成的外部空间局促、拥塞的状况,做到"用地不占地",将更多的空间和绿地还给人们,从而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此外,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可以通过界面材质、小品布置以及绿化、水体、雕塑等来形成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呼应,值得注意的是所布置的绿地、花草树木应与当地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生态的特点相吻合;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绿化品种本身在特定地区的生态合理性。良好的绿化设置对空气、湿温度和城市中各种污染起着有力的调控作用,使得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与城市外部环境协调统一,给人带来美的感受。
另外,由于高层建筑底部空间有顶部结构,它可以遮阳避雨,避免气候干扰;由于没有围护结构,它又可以引入更多的自然要素和城市景观,形成一种既有室内宜人气氛又有室外自然亲和力的独具魅力的空间形态。高层建筑底部空间设计可以通过空间层次的设置、材料质感的运用以及环境设施的布置等方式在城市与建筑单体之间形成良好的过渡,使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与城市道路、人行天桥、街区花园等其他城市空间融为一体,形成连续通畅的城市环境、减少拥塞感、扩大人们的活动空间和自由度,成为城市空间富有活力与魅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2.2契合城市历史文脉
每个城市都有其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经历沉淀洗礼的旧式街道往往比现代城市街道具更多的吸引力,它不仅包涵着当地历史文化和自然特征,使城市和街道具有独特的地方性,还寄托了人们对旧城市环境的感情依恋,反映了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从而给人们以亲切的归属感。在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泛滥成风的情况下,高层建筑这种对城市风貌影响巨大的建筑与城市历史文脉的契合就显得格外重要。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可以利用其特殊的空间形式来取得与传统建筑环境的协调,进行地方美的创造。高层建筑可以通过底部架空或退让等让出空间的方法来对相邻的传统建筑表现出"尊重"和"谦让"。
3场地设计途径
在场地设计中,界面是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中划分功能、限定空间的主要构成部分,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作为一个环境整体,各个界面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在进行这些场地的界面设计时,要首先了解各界面的关系。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各限定要素中,侧界面通常比水平的底界面和顶界面更活跃,对环境限定作用更大,它与底界面和顶界面共同组成围合程度不同的整体。底界面、顶界面与侧界面总是表现出一种共生的关系,同时对环境发生作用。
3.1各界面自身各要素的协调统一
在满足了各个界面自身实用功能的前提下,我们应针对不同环境,对各个界面进行各种艺术处理,各个界面的划分、起伏变化、设施的布置和材料的运用要体现统一协调的美学原则。具体设计时可以通过各界面的形状与图案、尺寸与尺度、色彩与质感、软硬界面的变化与结合等要素的对比和呼应来实现统一协调的美学原则。
3.2各个界面与环境气氛的统一
在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中,环境气氛主要由划分的各空间的功能决定的,但各个界面对于环境气氛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各个界面在创造环境气氛时取决于以下几方面因素:A、底界面和顶界面的划分,是整齐、规划还是自由灵活,尺度大还是小;B、侧界面在高度方向的变化,直接影响空间的封闭程度;C、底界面上各种要素的布置:如植物和各种设施是整齐或富于变化,水体是静或动;D、各个界面材料的色彩、质感和装饰图案是沉着统一还是活泼跳跃。在具体的环境气氛创造上,可以通过上述手法的综合运用,创造出庄重、欢快或介于二者之间的轻松惬意等不同氛围。以上这些原则,并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渗透的,在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界面设计时,要注意综合运用这些原则,创造出实用而优雅的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例如美国联合银行大厦底部空间,设计师在其中用了约1/2的面积种植罗汉松,中间设置了喷泉与跌落式水幕的景致,通过树木和水体这种侧界面的灵活布置,使得内外空间协调具有门厅效果,成为让人流连忘返的一处场地。
4建筑设计途径
4.1造型选择
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造型选择指的是在城市设计所制定的总体体量控制框架下,创造性地运用建筑手段来塑造特定的体型,表达特定的概念,满足特定的用途。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体型塑造方式是多方面的,包括平面选型,立面形态组织等。此外,由于高层建筑的类型包括塔式和板式两类,塔式的高层通常强调垂直感,板式的更容易在平面上有所作为,在两种类型间的合理选择和结合,也是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建筑设计的重要途径。
4.2形体要素协调设计
形态选型是底部空间建筑设计的第一层次,其形体要素设计则是第二个层次。设计要素的协调设计主要指通过肌理,材质,色彩等建筑设计语汇的结合来塑造协调的整体关系。
A.立面肌理
对于立面肌理的处理,就是设计窗与墙或窗与窗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可变性,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统一与变化,是保证底部空间造型整体感的关键。通常的做法是将开窗的形式模数化,来统一不同体量的建筑局部。如华亚科技公司总部大楼[49],在立面上以统一的模数、不同的色彩设计了起伏形肌理,将建筑立面上的实墙部分和玻璃部分共同组织在起伏肌理中,通过这种整体性的肌理消解建筑立面上的差异,使这组建筑有了整体化的立面形象。
B.形体肌理
形体肌理是本文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指区别于立面肌理的尺度更大的形体构成要素。正如前文所述,立面肌理指的是窗与墙或窗与窗的关系,如分隔方式、比例等,是立面层面上的。而当前高层建筑设计手法越来越多样化,光用立面肌理来分析是不够的,需要有一种表现形体上的体块变化,形体中各体块的组织关系的概念,在这里就用"形体肌理"来概括。高层形体的整体化设计包括了主体-底部的整体化设计,而这种整体化很多时候都表现在形体肌理的统一。
5结语
通过对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功能形态与相关属性的探讨和分析,可以看出良好状态的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实现与底部空间同城市空间的和谐度有着直接的、根本的关联。二者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对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良好品质高低起到根本性的决定作用。因此,要从根本上实现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优良功能,就需要对进行基于人的心理情态考虑的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与城市空间形态、生态的共生整合。
参考文献:
[1] 阿摩斯·拉普卜特编著,黄兰谷等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法[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石匡,林中杰. 全球化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窦晓峰( 1982-),男,汉族,宁夏西吉县人,2007年毕业于湖南城市学院建筑设计专业,助理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建筑设计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