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计是教师最熟悉不过的一个词汇,它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涅就曾在他的《教学设计原理》中评价说“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核心”,足见其地位的重要性。
关于教学设计所包含的内容,也有不同的说法。《教学心理学纲要》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给予了比较详细的阐释:“从宏观层面和长期性来看,教学设计可指对一组课题或一门课程,乃至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由学校组织的教师团体进行,也可以由教材编写委员会进行。从微观层面和较短时间来看,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针对一个班级或单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所作的设计和准备。这是广大教师熟悉的课堂教学设计。”本文试图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谈谈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及其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简单地说,“语文教学设计就是语文教师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语文教育原理,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于语文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这个过程也是我们探索教育真谛,摸索教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可以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
首先是宏观层面,这涉及到对整个课程的系统设计。其实我们的新课程教材已经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教材的编订、分必修选修的授课模式都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根据语文学科特性和高中学生特点所设计的。但教学过程是具体的过程,语文教师也要有通观全局的视野,也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不仅要设计好每周、每课时的教学内容,对于整个高中教学课程内容也应该有自己的设计和把握,要“胸中有丘壑”。笔者曾组织过一轮三年贯穿始终的实验班课题,在课题伊始,在指导理念中,我们就将系统教学设计做为重要的一环去实施。
众所周知,新课程语文教材的容量是非常庞大的,有五本必修、还有十几本选修。刚开始很多老师担心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其实这是基于传统教学方式的误解。教材的丰富恰恰是为了给我们提供更广泛的选择空间,在选择的同时需要我们有一个二次提炼的过程,也就是说还需要系统的教学设计。我们在高一教学进行之前就对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做了系统分析,哪些精讲、哪些泛读、哪些需要拓展延伸,哪些作为学生的自读内容,课堂上不做处理,都做了一个系统的设计,这就属于教学的系统宏观设计。同时,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们的语文课还做了一个硬性的规定,就是老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超过20%,剩下80%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这就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去处理自己的问题。这也是宏观设计的一例。目的都是为了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微观层面的教学设计是广大教师最为熟悉的,它多是针对一个班级或单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所作的设计和准备,常见的是周课时设计或者课时设计,一般是讲一单元文章或一节课怎样教。比如,一个体验情感的单元有三篇课文,内容涉及亲情、爱情、友情,但从课文本身来讲,每一篇没有独立讲的必要性,那就可以三篇合在一起处理,学生通过读故事、讲故事这个过程就可以把它掌握,这样本来五六个课时的内容就可以在两三个课时内解决了,这就是一个微观设计的过程。
值得强调的是,无论是宏观或是微观,教学设计都不单单是对教材的策划,还可以是对教学对象及语文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比如说讲诗歌的意象,学生知道《乡愁》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是意象,但是如果你拿一张普通的邮票和机票来问学生是不是意象时,学生也许会给出不同的答案,针对不同的答案怎么引导就是教学设计应该考虑到的内容,这就是对教学对象的设计。此外,教学的具体过程是灵活多变的,有些意外环节是无法预设的,但是偶然事件出现时该怎么处理呢,这也要有一个心理预设。笔者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形:一日讲课正讲到兴处,突然一只蜜蜂飞进了教室,在教室里乱窜,声音越来越响,吸引了很多同学的注意力。这时候该怎么办呢?有几种处理方法:第一种,让同学们“哄”的一声把蜜蜂赶走,用扫把狂打一气(可这样太没意思了);第二种,我们讲我们的,不理会它,让蜜蜂照样飞,可这样学生会再也没有心思听课;第三种方法也就是我采用的方法,那就是把课停下来,让大家观察它,把这个过程人格化,并进行描述:“它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展翅高飞,一会儿俯冲而下;一会儿走窗边,一会儿又在空中盘旋……原来它是来看望我们班的同学的,现在,它满载着收获唱着歌飞走了,我们在教室里欢送……”这样一变,一个很好的课堂设计诞生了。这节课我上得很开心,学生上得也很开心,这样的教学设计其实就是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环节的策划。
教学设计就是生产力,好的教学设计能够解放生产力。从上述分析中大家不难预料到教学设计所产生的作用。
首先,好的教学设计解放了教师这一生产力。“教学设计将教学活动整个设计过程建立在系统方法的基础上,教学手段、过程等可以变成可传授的技术和程序,而且教学设计强调教学诸要素之间的适当搭配。一般教师只要懂得相关的理论,掌握科学的方法,就可以迅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运用,并且朝向教学最优化靠近”(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也就是说,教学设计缩短了教师自我摸索的过程,加速了教师教学过程科学化、高效化的进程,同时,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将已有的教学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指导教学工作,并将教学经验升华为教学科学,充实和完善理论。这样,教学设计就把知识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了。我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和知识的紧密结合也当然可以加速教师成长的进程。
在我看来,新课程教学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对于教师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把教师从传统的、机械的、烦琐的解剖式的教学中解放出来,使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去更好运用规律去创造性地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就拿高中语文新课程来说,如果按照传统教法,按照传统的备课方式,现有的课时量是很难满足课堂教学内容的,这样,教师就会在教材的详细“解剖”中疲于奔命,教师的视野就很难打开,更谈不上学生了,这也违背了语文的学科特点。但是,调整教学设计,适当选择、有侧重点的处理就可以把教师解放出来,教师可以有足够的精力带领学生去探讨更有价值的东西。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深刻地体会到了教学设计的好处。在灵活地处理教材时,我们腾出了很多有效时间来有计划地系统地指导学生参加实践,开展探究性学习,还系统地给学生开讲座,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先说探究性学习,我利用语文课时间,让学生以语文为中心,联系其它学科以及各种社会问题展开课题研究,广泛的搜集资料,参与实践。学生仅用了两周时间,竟然把课题做完了。并且十多篇研究成果已装订成册。我开的讲座,内容涉及到社会、历史、文化、经济、法律、科学等等,侧重于思想与方法的启迪。学生非常欢迎,主动要求我讲,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大道理”。能有精力做这些事情,都要归功于教学设计的力量。
同时,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是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按照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发现(鉴别)问题、选择和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试行方案及评价与修改方案”,“在利用教学设计优化学习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一方面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谋求解决的方案,另一方面需要在设计、试行过程不断地反思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思维习惯得以有效的培养,发现、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渐提高。此外,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技术和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可用于其他相似的问题情境和实际问题”。因此,教学设计对于设计人员也就是教师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其次,好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如果用生产力的三要素来比喻教学的话,很多人会直接把学生等同于生产对象。但教和学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可以说教师和学生都既是生产者也是生产对象,也是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好的教学设计其实也是在解放学生这一生产力。好的教学设计可以把学生从繁杂的题海中解放出来,可以让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去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解放思想、发展个性,从而实现自主发展。比如同样是讲《氓》,如果你的教学设计的重点只是故事的内容、文章的段落层次、文言实词虚词之类的,学生就会兴趣全无,所学也只会局限于语文的工具性的层面,但是如果换一种教学设计,把《氓》和《孔雀东南飞》等篇目结合起来,去探讨其中的爱情,探讨封建社会男女地位及与爱情的关系,学生会有更大的兴趣,也会有更多的发现,他们甚至会与现实结合,探讨在爱情中女子怎样保持独立……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是具有创造性的,学生的探讨结果是对原有教学内容的生发和深化,它有时候甚至超过我们的预期,可以说是生产力超额创造的财富,毫无疑问,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总之,语文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无论是宏观设计还是微观设计,它对我们的教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生产力,它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也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更有利于整个语文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保持敏锐的嗅觉,要有睿智的眼光,要学会巧妙地利用教学设计,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灵动起来,这样才能让语文生发出无穷无尽的魅力。
李建国,广东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广东深圳。本文编校:老 猛
关于教学设计所包含的内容,也有不同的说法。《教学心理学纲要》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给予了比较详细的阐释:“从宏观层面和长期性来看,教学设计可指对一组课题或一门课程,乃至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由学校组织的教师团体进行,也可以由教材编写委员会进行。从微观层面和较短时间来看,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针对一个班级或单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所作的设计和准备。这是广大教师熟悉的课堂教学设计。”本文试图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谈谈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及其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简单地说,“语文教学设计就是语文教师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语文教育原理,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于语文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这个过程也是我们探索教育真谛,摸索教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可以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
首先是宏观层面,这涉及到对整个课程的系统设计。其实我们的新课程教材已经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教材的编订、分必修选修的授课模式都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根据语文学科特性和高中学生特点所设计的。但教学过程是具体的过程,语文教师也要有通观全局的视野,也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不仅要设计好每周、每课时的教学内容,对于整个高中教学课程内容也应该有自己的设计和把握,要“胸中有丘壑”。笔者曾组织过一轮三年贯穿始终的实验班课题,在课题伊始,在指导理念中,我们就将系统教学设计做为重要的一环去实施。
众所周知,新课程语文教材的容量是非常庞大的,有五本必修、还有十几本选修。刚开始很多老师担心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其实这是基于传统教学方式的误解。教材的丰富恰恰是为了给我们提供更广泛的选择空间,在选择的同时需要我们有一个二次提炼的过程,也就是说还需要系统的教学设计。我们在高一教学进行之前就对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做了系统分析,哪些精讲、哪些泛读、哪些需要拓展延伸,哪些作为学生的自读内容,课堂上不做处理,都做了一个系统的设计,这就属于教学的系统宏观设计。同时,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们的语文课还做了一个硬性的规定,就是老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超过20%,剩下80%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这就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去处理自己的问题。这也是宏观设计的一例。目的都是为了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微观层面的教学设计是广大教师最为熟悉的,它多是针对一个班级或单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所作的设计和准备,常见的是周课时设计或者课时设计,一般是讲一单元文章或一节课怎样教。比如,一个体验情感的单元有三篇课文,内容涉及亲情、爱情、友情,但从课文本身来讲,每一篇没有独立讲的必要性,那就可以三篇合在一起处理,学生通过读故事、讲故事这个过程就可以把它掌握,这样本来五六个课时的内容就可以在两三个课时内解决了,这就是一个微观设计的过程。
值得强调的是,无论是宏观或是微观,教学设计都不单单是对教材的策划,还可以是对教学对象及语文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比如说讲诗歌的意象,学生知道《乡愁》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是意象,但是如果你拿一张普通的邮票和机票来问学生是不是意象时,学生也许会给出不同的答案,针对不同的答案怎么引导就是教学设计应该考虑到的内容,这就是对教学对象的设计。此外,教学的具体过程是灵活多变的,有些意外环节是无法预设的,但是偶然事件出现时该怎么处理呢,这也要有一个心理预设。笔者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形:一日讲课正讲到兴处,突然一只蜜蜂飞进了教室,在教室里乱窜,声音越来越响,吸引了很多同学的注意力。这时候该怎么办呢?有几种处理方法:第一种,让同学们“哄”的一声把蜜蜂赶走,用扫把狂打一气(可这样太没意思了);第二种,我们讲我们的,不理会它,让蜜蜂照样飞,可这样学生会再也没有心思听课;第三种方法也就是我采用的方法,那就是把课停下来,让大家观察它,把这个过程人格化,并进行描述:“它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展翅高飞,一会儿俯冲而下;一会儿走窗边,一会儿又在空中盘旋……原来它是来看望我们班的同学的,现在,它满载着收获唱着歌飞走了,我们在教室里欢送……”这样一变,一个很好的课堂设计诞生了。这节课我上得很开心,学生上得也很开心,这样的教学设计其实就是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环节的策划。
教学设计就是生产力,好的教学设计能够解放生产力。从上述分析中大家不难预料到教学设计所产生的作用。
首先,好的教学设计解放了教师这一生产力。“教学设计将教学活动整个设计过程建立在系统方法的基础上,教学手段、过程等可以变成可传授的技术和程序,而且教学设计强调教学诸要素之间的适当搭配。一般教师只要懂得相关的理论,掌握科学的方法,就可以迅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运用,并且朝向教学最优化靠近”(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也就是说,教学设计缩短了教师自我摸索的过程,加速了教师教学过程科学化、高效化的进程,同时,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将已有的教学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指导教学工作,并将教学经验升华为教学科学,充实和完善理论。这样,教学设计就把知识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了。我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和知识的紧密结合也当然可以加速教师成长的进程。
在我看来,新课程教学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对于教师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把教师从传统的、机械的、烦琐的解剖式的教学中解放出来,使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去更好运用规律去创造性地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就拿高中语文新课程来说,如果按照传统教法,按照传统的备课方式,现有的课时量是很难满足课堂教学内容的,这样,教师就会在教材的详细“解剖”中疲于奔命,教师的视野就很难打开,更谈不上学生了,这也违背了语文的学科特点。但是,调整教学设计,适当选择、有侧重点的处理就可以把教师解放出来,教师可以有足够的精力带领学生去探讨更有价值的东西。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深刻地体会到了教学设计的好处。在灵活地处理教材时,我们腾出了很多有效时间来有计划地系统地指导学生参加实践,开展探究性学习,还系统地给学生开讲座,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先说探究性学习,我利用语文课时间,让学生以语文为中心,联系其它学科以及各种社会问题展开课题研究,广泛的搜集资料,参与实践。学生仅用了两周时间,竟然把课题做完了。并且十多篇研究成果已装订成册。我开的讲座,内容涉及到社会、历史、文化、经济、法律、科学等等,侧重于思想与方法的启迪。学生非常欢迎,主动要求我讲,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大道理”。能有精力做这些事情,都要归功于教学设计的力量。
同时,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是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按照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发现(鉴别)问题、选择和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试行方案及评价与修改方案”,“在利用教学设计优化学习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一方面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谋求解决的方案,另一方面需要在设计、试行过程不断地反思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思维习惯得以有效的培养,发现、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渐提高。此外,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技术和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可用于其他相似的问题情境和实际问题”。因此,教学设计对于设计人员也就是教师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其次,好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如果用生产力的三要素来比喻教学的话,很多人会直接把学生等同于生产对象。但教和学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可以说教师和学生都既是生产者也是生产对象,也是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好的教学设计其实也是在解放学生这一生产力。好的教学设计可以把学生从繁杂的题海中解放出来,可以让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去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解放思想、发展个性,从而实现自主发展。比如同样是讲《氓》,如果你的教学设计的重点只是故事的内容、文章的段落层次、文言实词虚词之类的,学生就会兴趣全无,所学也只会局限于语文的工具性的层面,但是如果换一种教学设计,把《氓》和《孔雀东南飞》等篇目结合起来,去探讨其中的爱情,探讨封建社会男女地位及与爱情的关系,学生会有更大的兴趣,也会有更多的发现,他们甚至会与现实结合,探讨在爱情中女子怎样保持独立……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是具有创造性的,学生的探讨结果是对原有教学内容的生发和深化,它有时候甚至超过我们的预期,可以说是生产力超额创造的财富,毫无疑问,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总之,语文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无论是宏观设计还是微观设计,它对我们的教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生产力,它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也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更有利于整个语文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保持敏锐的嗅觉,要有睿智的眼光,要学会巧妙地利用教学设计,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灵动起来,这样才能让语文生发出无穷无尽的魅力。
李建国,广东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广东深圳。本文编校:老 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