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研究
老年性骨质疏松治疗研究进展
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骞爱荣教授团队与合作者们发现了一条调控骨祖细胞迁移的抑制因子——长链非编码RNA PMIF(命名为lnc-PMIF),通过结合其在人鼠中高度同源的一段HuR蛋白序列而抑制细胞迁移,而靶向抑制lnc-PMIF可帮助骨祖细胞迁移而促进增龄过程中的骨形成。相关成果发表于Theranostics。该研究揭示了一种全新的骨合成代谢策略。lnc-PMIF能与HuR蛋白结合,阻断HuR与β-actin mRNA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β-actin表达,进而抑制OPCs迁移。小鼠治疗实验研究证实了沉默lnc-PMIF可帮助老年小鼠的OPCs细胞向成骨表面迁移,促进老年小鼠的骨形成,改善其骨微结构。
2型糖尿病的线粒体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线粒体生物医学研究所刘健康教授、冯智辉教授团队、医学院臧伟进教授团队,以及空军军医大学高峰教授团队等合作,研究肝脏线粒体ND6基因的高甲基化推动全身性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过程。相关成果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论文从线粒体表观遗传学的新角度揭示了线粒体稳态失衡参与胰岛素抵抗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细胞内游离脂肪酸的升高能够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促进DNA甲基转移酶DNMT1的线粒体转位,并特异性地诱导线粒体DNA编码的呼吸链复合物Ⅰ关键基因MT-ND6的高甲基化,造成MT-ND6的转录抑制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受损,最终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人类衰老细胞空间基因组表观调控核心机制与衰老相关染色质全局景观图谱绘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孙宇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了衰老细胞组蛋白表观遗传修饰的普遍特征、染色质空间开放的变化规律和KDM4等表观分子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人类衰老过程中的靶向价值。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Aging。该研究揭示了人类细胞在衰老过程中出现的组蛋白H3位点表观修饰的生物学意义,产生了衰老细胞的高精度染色体空间可及性图谱资源;利用涵盖3D基因组的表观多组学分析,发现了衰老细胞特异性的去甲基化酶表达规律和多套SASP相关转录调控元件,为阐明衰老伴随的表观因子动态变化和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新视野和新证据。
抑制胆固醇合成酶导致肾细胞癌生长加速的调控机制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弥胜利课题组的研究证明HMGCR的受抑制程度与肿瘤糖酵解和RCC生长呈正相关。相关成果发表于Plos Biology。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胆固醇代谢异常确实促进了癌症患者淋巴转移和RCC的预后不良,低血胆固醇与更具攻击性的肿瘤特征和较差的术后康复情况密切相关。该研究证实了抑制HMGCR可稳定糖酵解酶PKM2导致肾细胞癌的发展。使用体内外生物模型确认并验证了HMGCR受抑制导致RCC生长加速的临床现象,阐明了以上临床现象的潜在分子机理,提出了HMGCR/HSP90/PKM2这一新的肿瘤细胞调控通路,另外,针对以上临床现象和机理,提出了具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方案。
铁死亡联合多种治疗手段研究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沈琦课题组设计了多功能的纳米递药系统探究铁死亡联合免疫治疗的机制及抗肿瘤效果。相关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通过构建癌细胞膜包裹的负载葡萄糖氧化酶(GOx)和阿霉素的纳米金属有机框架(表示为mFe(SS)/DG),该纳米递药系统有效地积累在肿瘤部位。通过抑制糖酵解减少肿瘤部位的乳酸,进而减弱肿瘤部位乳酸过量引起的免疫抑制,重塑免疫微环境以增强抗肿瘤免疫力。该智能仿生纳米纳米递药系統基于ROS-铁死亡-糖酵解调控肿瘤代谢,诱导铁死亡并联合免疫治疗,为基于铁死亡的抗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人类心脏多组学图谱绘制
北京大学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生命科学学院文路副研究员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宋雷主任医师、王继征研究员合作,绘制了人鼠健康心脏四腔室的转录组、甲基化组和染色质开放闭合状态的多组学图谱,揭示了各种组学在人鼠心脏中的时空特性。相关成果发表于PLOS Biology。该研究对11例成年人健康心脏样本、3例人类胚胎健康心脏样本、3组小鼠健康心脏样本的四腔室进行核小体占位和甲基化组测序及转录组测序,首次整合分析了人类和小鼠健康心脏四腔室的转录组、甲基化组和染色质状态组,为深入理解心脏多组学腔室特异性及物种特异性生物学特征提供了新的视角。
发现新冠免疫原特异的B细胞新亚群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陈耀庆课题组与校内多个研究组,以及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和复旦大学通力合作,对康复新冠肺炎患者的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研究人员利用高通量单细胞测序与LIBRA-seq技术发现了一群独特的活化性记忆B细胞亚群(CD11chigh CD95high),该群细胞具有高水平的抗原标记量,对后续分析新冠B细胞应答具有潜在价值。研究人员在分析了BCR频谱后结合LIBRA-seq能高效筛选出新冠抗原特异性抗体,并得到一个新冠RBD高活性中和抗体(PRNT50=0.07μg/ml)。
口服阿司匹林在未破裂脑小动脉瘤患者中的安全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曹勇教授团队与合作者揭示了未破裂脑小动脉瘤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是安全的。系列成果发表于Stroke、Neurology。未破裂脑小动脉瘤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否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存在巨大争议。研究显示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口服阿司匹林与动脉瘤低破裂出血率和低增长率相关,揭示此特定人群使用阿司匹林不增加动脉瘤破裂出血和增长风险。对于高风险人群,第一年进行影像随访是非常必要的,及时发现动脉瘤增长并进行预防性治疗有利于减少动脉瘤破裂风险。该研究提供了循证医学III级证据的临床研究。 天文宇宙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发现首批“拍电子伏加速器”和迄今最高能量光子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LHAASO国际合作组完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能量达1.4拍电子伏的伽马光子(拍=千万亿),这是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LHAASO尚在建设中,这次报道的成果是基于已经建成的1/2规模探测装置在2020年内11个月的观测数据。LHAASO是以宇宙线观测研究为核心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位于四川省稻城县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可以全方位、多变量地测量宇宙线。
发现太阳冕洞中的感应喷流现象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汤泽浩等人观测到极区冕洞内标准和爆裂感应喷流。相关成果发表于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太阳大气中普遍存在许多连续电磁爆发活动现象。通过分析太阳光球磁场、软X射线和极紫外波段数据,他们研究了起源于两个相邻日冕亮点的两次连续的喷流爆发活动。研究发现第一个亮点爆发可能是由于光球闭合磁拱在浮现过程中与其附近的开放磁场发生磁场重联导致,爆发开始后又与磁流对消明显相关。该喷流与以往研究中所谓的标准喷流产生机制一致。该研究说明感应喷流爆发之间具有明确的物理联系,这类观测还可用于太阳活动爆发的预报。
火星上游太阳风的分布和变化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戎昭金研究员、魏勇研究员等与合作者对火星上游(1.4~1.7 AU)太阳风物理参数进行统计,拓展了人们对1AU之外太阳风分布和变化的认识。相关成果发表于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地球而言,火星处太阳风离子密度更低、动压更低,行星际磁场强度更低,而太阳风流速则与地球处类似,保持在370km/s左右。活动高年,太阳风的磁场和动压都要比活动低年时期强。研究还发现对于太阳风磁场向内的扇区较向外的扇区而言,太阳风际磁场更接近径向(行星-太阳连线方向),这在高年表现得尤为明显。
银河系分子气体厚盘性质研究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银河画卷科学团队的苏扬、杨戟、闫庆增等人对内银河系近400平方度的分子气体进行了分析。该分析结果发表于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观测发现,分子厚盘由许多独立、暗弱、非引力束缚的小尺寸分子云组成。新测量的分子厚盘的标高与此前已知的原子气体盘的标高相当,盘内分子云的速度弥散与薄盘分子云相当。通过对这些分子云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云-云之间的速度弥散随着银心距的增加而系统性地减小。因此,分子气体的分布受到了不同银心距处恒星形成活动的调制,厚盘的分子气体可能起源于银盘,盘面上恒星活动的剧烈物理过程造成了分子气体分布的脱偶。
多视角观测揭示日珥气泡的三维磁场结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婷研究员和安徽大学张军教授等人基于我国自主建设的新真空太阳望远镜(NVST)的高质量观测数据,首次在日面Hα观测中找到一个位于暗条倒钩附近的具有拱形明锐边界的日珥气泡。相关成果发表于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研究发现,日面日珥气泡在日面观测中很有可能不是一个稀有现象:若在暗条倒钩下方存在一个磁场聚集区,那么扎根于该磁场聚集区的磁环将与倒钩相互作用形成气泡。此外,日面日珥气泡的发现和后续的相关研究将有望直接回答“气泡是否由日珥下方的新浮磁通量产生”这一日珥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对于进一步揭示日珥磁场和动力学演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代赤道极光揭示西太平洋磁异常演化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何飞研究员、魏勇研究员、蔡书慧副研究员和朱日祥院士联合英国利兹大学Philip W. Livermore教授团队开展了赤道极光和地球发电机模拟的交叉研究工作,揭示出西太平洋地磁异常区(West Pacific Anomaly,WPA)百年时间尺度的震荡特征。相关成果发表于PNAS。当前地磁场最显著特征是南大西洋异常区(South Atlantic Anomaly,SAA)。该研究清晰地呈现了地球内部与空间的紧密联系,内部影响空间,空间反映内部。WPA的演化对于理解当今SAA的演化和地磁场的整体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过去几十年以来,SAA强度一直在持续减弱,范围在不断扩大,未来是否会发生下一次地磁倒转不得而知。
形态研究疏散星团演化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光学天文及技术应用研究室胡卿顺等人利用欧洲航天局发射的盖亚卫星(Gaia)第二次释放数据,对265个疏散星团进行形态分析,并对其演化进行深入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疏散星团是研究恒星形成和演化的理想实验室,也是银河系重要组成部分。在疏散星团演化的研究中,其形态演化是一个重要的物理过程。星团整体形态随着年龄增大逐渐被拉伸,而星团核区形态则保持圆形或者略微趋于圆形。借助得到的形态参数,对疏散星团的分层结构进行了分层程度参数的定义。该参数能够在统计学上合理地量化星团分层结构。
国际合作:我们经历的简史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吴季研究员阐述了空间天气国际合作的综述。相关文章发表于Journal of Space Weather and Space Climate。对于单个国家来说,不可能覆盖所有的观测点,因为我们需要来自不同地点和不同时间的信息。任何一家机构都无法提供具有广谱传感器的多个位置。文章回顾了双星计划(DSP)、中俄空间天气联合研究中心、萤火一号(Yinghuo-1)和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等计划中开展的国际合作,指出空间天氣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提炼出“自下而上”的任务提出方式和政府支持是开展空间天气国际合作的核心要素,呼吁在空间天气领域开展更深入的国际合作,为未来应对极端空间天气做好准备。
老年性骨质疏松治疗研究进展
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骞爱荣教授团队与合作者们发现了一条调控骨祖细胞迁移的抑制因子——长链非编码RNA PMIF(命名为lnc-PMIF),通过结合其在人鼠中高度同源的一段HuR蛋白序列而抑制细胞迁移,而靶向抑制lnc-PMIF可帮助骨祖细胞迁移而促进增龄过程中的骨形成。相关成果发表于Theranostics。该研究揭示了一种全新的骨合成代谢策略。lnc-PMIF能与HuR蛋白结合,阻断HuR与β-actin mRNA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β-actin表达,进而抑制OPCs迁移。小鼠治疗实验研究证实了沉默lnc-PMIF可帮助老年小鼠的OPCs细胞向成骨表面迁移,促进老年小鼠的骨形成,改善其骨微结构。
2型糖尿病的线粒体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线粒体生物医学研究所刘健康教授、冯智辉教授团队、医学院臧伟进教授团队,以及空军军医大学高峰教授团队等合作,研究肝脏线粒体ND6基因的高甲基化推动全身性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过程。相关成果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论文从线粒体表观遗传学的新角度揭示了线粒体稳态失衡参与胰岛素抵抗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细胞内游离脂肪酸的升高能够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促进DNA甲基转移酶DNMT1的线粒体转位,并特异性地诱导线粒体DNA编码的呼吸链复合物Ⅰ关键基因MT-ND6的高甲基化,造成MT-ND6的转录抑制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受损,最终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人类衰老细胞空间基因组表观调控核心机制与衰老相关染色质全局景观图谱绘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孙宇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了衰老细胞组蛋白表观遗传修饰的普遍特征、染色质空间开放的变化规律和KDM4等表观分子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人类衰老过程中的靶向价值。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Aging。该研究揭示了人类细胞在衰老过程中出现的组蛋白H3位点表观修饰的生物学意义,产生了衰老细胞的高精度染色体空间可及性图谱资源;利用涵盖3D基因组的表观多组学分析,发现了衰老细胞特异性的去甲基化酶表达规律和多套SASP相关转录调控元件,为阐明衰老伴随的表观因子动态变化和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新视野和新证据。
抑制胆固醇合成酶导致肾细胞癌生长加速的调控机制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弥胜利课题组的研究证明HMGCR的受抑制程度与肿瘤糖酵解和RCC生长呈正相关。相关成果发表于Plos Biology。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胆固醇代谢异常确实促进了癌症患者淋巴转移和RCC的预后不良,低血胆固醇与更具攻击性的肿瘤特征和较差的术后康复情况密切相关。该研究证实了抑制HMGCR可稳定糖酵解酶PKM2导致肾细胞癌的发展。使用体内外生物模型确认并验证了HMGCR受抑制导致RCC生长加速的临床现象,阐明了以上临床现象的潜在分子机理,提出了HMGCR/HSP90/PKM2这一新的肿瘤细胞调控通路,另外,针对以上临床现象和机理,提出了具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方案。
铁死亡联合多种治疗手段研究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沈琦课题组设计了多功能的纳米递药系统探究铁死亡联合免疫治疗的机制及抗肿瘤效果。相关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通过构建癌细胞膜包裹的负载葡萄糖氧化酶(GOx)和阿霉素的纳米金属有机框架(表示为mFe(SS)/DG),该纳米递药系统有效地积累在肿瘤部位。通过抑制糖酵解减少肿瘤部位的乳酸,进而减弱肿瘤部位乳酸过量引起的免疫抑制,重塑免疫微环境以增强抗肿瘤免疫力。该智能仿生纳米纳米递药系統基于ROS-铁死亡-糖酵解调控肿瘤代谢,诱导铁死亡并联合免疫治疗,为基于铁死亡的抗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人类心脏多组学图谱绘制
北京大学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生命科学学院文路副研究员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宋雷主任医师、王继征研究员合作,绘制了人鼠健康心脏四腔室的转录组、甲基化组和染色质开放闭合状态的多组学图谱,揭示了各种组学在人鼠心脏中的时空特性。相关成果发表于PLOS Biology。该研究对11例成年人健康心脏样本、3例人类胚胎健康心脏样本、3组小鼠健康心脏样本的四腔室进行核小体占位和甲基化组测序及转录组测序,首次整合分析了人类和小鼠健康心脏四腔室的转录组、甲基化组和染色质状态组,为深入理解心脏多组学腔室特异性及物种特异性生物学特征提供了新的视角。
发现新冠免疫原特异的B细胞新亚群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陈耀庆课题组与校内多个研究组,以及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和复旦大学通力合作,对康复新冠肺炎患者的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研究人员利用高通量单细胞测序与LIBRA-seq技术发现了一群独特的活化性记忆B细胞亚群(CD11chigh CD95high),该群细胞具有高水平的抗原标记量,对后续分析新冠B细胞应答具有潜在价值。研究人员在分析了BCR频谱后结合LIBRA-seq能高效筛选出新冠抗原特异性抗体,并得到一个新冠RBD高活性中和抗体(PRNT50=0.07μg/ml)。
口服阿司匹林在未破裂脑小动脉瘤患者中的安全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曹勇教授团队与合作者揭示了未破裂脑小动脉瘤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是安全的。系列成果发表于Stroke、Neurology。未破裂脑小动脉瘤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否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存在巨大争议。研究显示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口服阿司匹林与动脉瘤低破裂出血率和低增长率相关,揭示此特定人群使用阿司匹林不增加动脉瘤破裂出血和增长风险。对于高风险人群,第一年进行影像随访是非常必要的,及时发现动脉瘤增长并进行预防性治疗有利于减少动脉瘤破裂风险。该研究提供了循证医学III级证据的临床研究。 天文宇宙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发现首批“拍电子伏加速器”和迄今最高能量光子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LHAASO国际合作组完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能量达1.4拍电子伏的伽马光子(拍=千万亿),这是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LHAASO尚在建设中,这次报道的成果是基于已经建成的1/2规模探测装置在2020年内11个月的观测数据。LHAASO是以宇宙线观测研究为核心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位于四川省稻城县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可以全方位、多变量地测量宇宙线。
发现太阳冕洞中的感应喷流现象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汤泽浩等人观测到极区冕洞内标准和爆裂感应喷流。相关成果发表于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太阳大气中普遍存在许多连续电磁爆发活动现象。通过分析太阳光球磁场、软X射线和极紫外波段数据,他们研究了起源于两个相邻日冕亮点的两次连续的喷流爆发活动。研究发现第一个亮点爆发可能是由于光球闭合磁拱在浮现过程中与其附近的开放磁场发生磁场重联导致,爆发开始后又与磁流对消明显相关。该喷流与以往研究中所谓的标准喷流产生机制一致。该研究说明感应喷流爆发之间具有明确的物理联系,这类观测还可用于太阳活动爆发的预报。
火星上游太阳风的分布和变化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戎昭金研究员、魏勇研究员等与合作者对火星上游(1.4~1.7 AU)太阳风物理参数进行统计,拓展了人们对1AU之外太阳风分布和变化的认识。相关成果发表于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地球而言,火星处太阳风离子密度更低、动压更低,行星际磁场强度更低,而太阳风流速则与地球处类似,保持在370km/s左右。活动高年,太阳风的磁场和动压都要比活动低年时期强。研究还发现对于太阳风磁场向内的扇区较向外的扇区而言,太阳风际磁场更接近径向(行星-太阳连线方向),这在高年表现得尤为明显。
银河系分子气体厚盘性质研究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银河画卷科学团队的苏扬、杨戟、闫庆增等人对内银河系近400平方度的分子气体进行了分析。该分析结果发表于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观测发现,分子厚盘由许多独立、暗弱、非引力束缚的小尺寸分子云组成。新测量的分子厚盘的标高与此前已知的原子气体盘的标高相当,盘内分子云的速度弥散与薄盘分子云相当。通过对这些分子云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云-云之间的速度弥散随着银心距的增加而系统性地减小。因此,分子气体的分布受到了不同银心距处恒星形成活动的调制,厚盘的分子气体可能起源于银盘,盘面上恒星活动的剧烈物理过程造成了分子气体分布的脱偶。
多视角观测揭示日珥气泡的三维磁场结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婷研究员和安徽大学张军教授等人基于我国自主建设的新真空太阳望远镜(NVST)的高质量观测数据,首次在日面Hα观测中找到一个位于暗条倒钩附近的具有拱形明锐边界的日珥气泡。相关成果发表于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研究发现,日面日珥气泡在日面观测中很有可能不是一个稀有现象:若在暗条倒钩下方存在一个磁场聚集区,那么扎根于该磁场聚集区的磁环将与倒钩相互作用形成气泡。此外,日面日珥气泡的发现和后续的相关研究将有望直接回答“气泡是否由日珥下方的新浮磁通量产生”这一日珥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对于进一步揭示日珥磁场和动力学演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代赤道极光揭示西太平洋磁异常演化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何飞研究员、魏勇研究员、蔡书慧副研究员和朱日祥院士联合英国利兹大学Philip W. Livermore教授团队开展了赤道极光和地球发电机模拟的交叉研究工作,揭示出西太平洋地磁异常区(West Pacific Anomaly,WPA)百年时间尺度的震荡特征。相关成果发表于PNAS。当前地磁场最显著特征是南大西洋异常区(South Atlantic Anomaly,SAA)。该研究清晰地呈现了地球内部与空间的紧密联系,内部影响空间,空间反映内部。WPA的演化对于理解当今SAA的演化和地磁场的整体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过去几十年以来,SAA强度一直在持续减弱,范围在不断扩大,未来是否会发生下一次地磁倒转不得而知。
形态研究疏散星团演化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光学天文及技术应用研究室胡卿顺等人利用欧洲航天局发射的盖亚卫星(Gaia)第二次释放数据,对265个疏散星团进行形态分析,并对其演化进行深入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疏散星团是研究恒星形成和演化的理想实验室,也是银河系重要组成部分。在疏散星团演化的研究中,其形态演化是一个重要的物理过程。星团整体形态随着年龄增大逐渐被拉伸,而星团核区形态则保持圆形或者略微趋于圆形。借助得到的形态参数,对疏散星团的分层结构进行了分层程度参数的定义。该参数能够在统计学上合理地量化星团分层结构。
国际合作:我们经历的简史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吴季研究员阐述了空间天气国际合作的综述。相关文章发表于Journal of Space Weather and Space Climate。对于单个国家来说,不可能覆盖所有的观测点,因为我们需要来自不同地点和不同时间的信息。任何一家机构都无法提供具有广谱传感器的多个位置。文章回顾了双星计划(DSP)、中俄空间天气联合研究中心、萤火一号(Yinghuo-1)和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等计划中开展的国际合作,指出空间天氣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提炼出“自下而上”的任务提出方式和政府支持是开展空间天气国际合作的核心要素,呼吁在空间天气领域开展更深入的国际合作,为未来应对极端空间天气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