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朗恢复核计划后,以色列曾多次威胁采取武力手段剪除伊朗核设施,许多军事专家认为这并非空穴来风。以色列空军在1981年6月曾对伊拉克奥西拉克核设施成功发动空袭,使萨达姆政权的核能力遭到毁灭性打击。今年9月6日,以色列又成功摧毁了叙利亚的核材料仓库,似乎对伊朗是一种警告。但与当年的伊拉克核设施相比,今天伊朗的核设施更加分散,主要设备都部署在地下,并采取了严密的伪装。因此对伊朗目标的打击需要更周密的筹划和更先进的武器弹药。那么,以色列究竟会如何使用现有武器弹药,打击伊朗核设施呢?
分析一:以色列空军现有远程打击能力
从以色列军事实力来分析,其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可以采用弹道导弹打击、飞机空袭和特种部队渗透等方式。由于弹道导弹打击精度有限,不可能打击较深的地下目标,而且目标较为分散且防护严密,用特种部队渗透的风险也很大。因此,以色列很可能采用类似攻击奥西拉克核反应堆那样的空袭手段。
空袭飞机选择:F-15I和F-16I是主力 从以色列现役飞机能力来看,能够担负打击伊朗核设施重任的除了F-15I重型战斗轰炸机外,还有近年来刚装备的F-16I。目前以色列拥有25架F-15I及至少25架F-16I。
F-15I是F-15E“攻击鹰”的以色列版本,特别增强了对地攻击性能。F-15I还装备了保形油箱,在满载武器的情况下,无需加油,作战半径就能达到1700千米。采用保形油箱几乎不影响飞机的机动性、操纵性、过载限制、机体设计、日常维护和检修,还可以腾出机翼下面的挂点,可以携带更多的武器弹药。除了轰炸能力之外,F-15I还装备有先进的航电设备以及电子对抗装置,具有非常优异的空战能力。
F-16I是在F-16D Block 50/52双座战斗机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专为以色列执行远程打击任务而制造的一种新型战斗机。从已知情况看,F-16I不仅仅是一种改型,其内部设备和外形也有了重大改进,是一种全新的战斗机。它采用了当今战斗机最先进的技术,如综合航电设备、具有动态导航功能的玻璃座舱、保形油箱、先进电子战系统等。与F-15I类似,F-16I也配备有保形油箱,以扩展其活动半径。目前尚不清楚F-16I的具体作战半径,一般认为在加挂油箱的情况下能达到1700千米左右,F-16I在携带油箱的情况下能加挂2枚900千克级的炸弹。F-16I也具备卓越的空战能力,
空袭弹药类型选择:精确制导 钻地弹头 与1981年袭击奧西拉克核反应堆相比,以色列空军目前拥有更多、更好的所谓“掩体炸弹”。这种炸弹主要提高了打击精度和钻地能力、不仅投放方便,而且对地下加固目标的侵彻能力更高。
以色列空军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得到精确制导弹药以来,已经改变了轰炸方式,战机不再需要飞临目标上空、降低飞行高度、目视瞄准投弹。例如,袭击奥西拉克反应堆的F-16装备的都是一些没有任何制导装置的普通炸弹,飞临目标上空投弹的圆概率误差为8~12米。倘若使用“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等精确制导炸弹,在远距离(大于15千米)实施高空投掷,便能达到类似的精度,而在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激光制导炸弹,圆概率误差可以控制在3米以内。以色列军工部门已经开发了“格里芬”激光制导炸弹组件,以改装普通炸弹。以军还装备了“蜥蜴”(LIZARD)、“斯拜斯”(SPICE)等各种制导炸弹。在近年的以巴冲突和以叙冲突中,以空军大量使用了激光和GPS制导炸弹。
除了精度之外,以色列专用于摧毁坚固目标的弹药近年来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在这些弹药中,最著名的是购自美国的GBU-28“堡垒终结者”制导钻地炸弹,这种炸弹已经大量装备美军,并在近几次战争中大显神威。以色列空军目前已经装备一种名为PB-500A1的500千克级钻地炸弹。2004年9月,以色列宣布从美国购买约5 000枚精确制导弹药,包括500枚900千克级的BLU-109弹头和100枚2 000千克级的BLU-113弹头,后者即是GBU-28的战斗部。
分析二:以色列空袭目标及使用弹药量
从伊朗核设施建设情况和以色列拥有的打击武器情况,我们可以对以色列选择的空中打击目标和方式作出大致推测。在伊朗核设施中,纳坦兹铀浓缩厂是最难摧毁,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打击目标,其主要的离心机设备集中在两个地下8N23米深的大型掩体(25000~32000米2)内。该目标的大小、坚固程度对空袭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除了纳坦兹铀浓缩厂,伊斯法罕的铀转化工厂以及阿拉克重水工厂也都是以色列的袭击目标。
摧毁坚固目标的一种方法是使用多枚激光制导炸弹瞄准同一点进行攻击,后一枚炸弹利用前一枚炸弹的破坏效果逐步向内“掘进”,这是海湾战争期间美国空军创造的一种新技术。曾参加过奥西拉克空袭行动的以色列空军前司令埃利亚胡对《简氏防务周刊》透露:“即便一枚炸弹不足以穿透目标外壳,我们也能引导其它炸弹直接攻击前一枚炸弹制造的弹坑,并最终完成摧毁任务。”那么针对上述伊朗三大核设施,以空军将如何使用弹药进行打击呢?
纳坦兹铀浓缩厂:24枚钻地弹 2枚侵彻弹 对纳坦兹这类特别坚固的目标,以色列最有可能使用的武器便是BLU-113。虽然一枚BLU-113就足以穿透覆盖在纳坦兹核设施外部的土壤和混凝土保护层,但先后发射两枚能确保将其彻底摧毁。两枚激光制导的BLU-113以先后顺序击中同一点的概率为0.45。那么,在穿透核设施外壳之后、又需要多少枚BLU-113才能够彻底摧毁其内部的离心分离机呢?从BLU-113的钻地能力分析,估计3枚BLU-113能最终达到目标。据此,以色列空军只要对每个掩体投掷6组(每组2枚)BLU-113,共需12组24枚BLU-113就能达到有效摧毁纳坦兹铀浓缩厂的目的,为了取得更大的成功,还可以使用BLU-109进行补充攻击,以彻底摧毁纳坦兹铀浓缩厂的地面设施。从现有资枓来看,这些目标没有得到加固,因此2枚BLU-109就足够了。
伊斯法罕铀转化工厂:12枚侵彻弹 从商业卫星获得的图像来看,该工厂的轮廓近似一个矩形,长180米,宽40米。因为该设施并未得到加固,所以无需动用侵彻武器就能将其摧毁。当然,以军也有可能使用侵彻武器穿透该建筑的墙壁,以确保炸弹在核心部件附近爆炸。综合BLU-109的毁伤效应考虑,以军使用12枚BLU-109就足以达到预期的破坏效果。
阿拉克重水工厂:10枚侵彻弹 该工厂有两处打击对象,一处是重水制造厂,另一处是重水反应堆,都没有加固。重水制造厂的核心部件是两组用来生产重水的塔式建筑,共有3座主塔和9座小塔,分布在80米长、30米宽的区域内。对每一组建筑投掷3枚900千克级的激光制导炸弹,就能确保将其摧毁。重水反应堆包括一座尚未完工的防泄漏外壳及其冷却设施,4 枚900千克级的炸弹就能完成任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为确保彻底摧毁伊朗上述3处核设施,总共需要24枚BLU-113钻地炸弹和24枚900千克级炸弹。
分析三:以色列空袭路线选择
明确了完成空袭所需的弹药量,参考以色列周边人文和地理环境,我们就可以推断出以军可能选择的进攻路线。当然,任意一条路线都存在一定的政治和军事风险,不过从技术角度讲,却都是可行的。第一条是向北越过地中海,空中加油后,向东取道土耳其进入伊朗;第二条是首先抵达亚喀巴,沿着约旦和沙特阿拉伯边界向东北方飞行,越过伊拉克进入伊朗,这也是当年攻击奥西拉克反应堆的飞行路线:第三条也是首先抵达亚喀巴,从西向东通过沙特阿拉伯北部,抵达波斯湾,再从南(或西南)方进入伊朗。
第一条路线:取道土耳其 第一条路线主要由三段航路组成。第一段是从以色列空军基地到土耳其边境,可能使用的空军基地有贝尔谢巴附近的哈则瑞姆基地、阿什杜德附近的哈泽基地以及海法附近的拉玛·大卫基地。简化起见,我们将距离目标最远的哈则瑞姆基地作为计算对象。从哈则瑞姆到地中海的距离大约为80千米,抵达土耳其飞行距离大约为500千米。第二段是紧贴着叙利亚北部边界从西向东穿越土耳其。这一段从土耳其南部城市阿达纳以东开始,经过迪亚巴克尔以南,到伊朗西北部城市乌尔米耶以西结束、全程大约840千米。第三段是从西北方进入伊朗,抵达阿克拉、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个目标区。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从临近乌尔米耶的伊朗边界到最远的攻击目标伊斯法罕,距离大约为800千米。
该路线的总长度大约为2220千米,超过了以色列战机的作战半径,但是有利条件是能在地中海的公海上进行空中加油。以色列可以动用的加油机约有5~7架KC-707以及数架KC-130H。对于由50架飞机组成的空袭机群,加油机群能为每架飞机提供5~7吨燃油。以军战机在地中海上空得到燃油补给之后,与伊朗防空系统对抗的时候就不用太在乎油料问题了,不过飞机在返航途中也需考虑空中加油问题。
这条路线不利之处是途经数个土耳其军事基地,包括印吉利克和迪亚巴克尔两个主要空军基地。土耳其对于以色列侵犯领空的反应还不确定,核心问题在于土是否会对以军战机进行阻拦。此外,这条路线还经过一系列伊朗空军基地,包括大伯里士基地、沙若赫克基地、克尔曼沙汗基地、哈塔米基地以及达瓦达提基地,这使以色列空军在进攻和返航过程中都有可能遭遇伊方的拦截。如果以色列空军下愿意接受因为飞越土耳其而导致的外交困局,它可能在这条路线的第二段选择飞越叙利亚,不过叙利亚也必定不会任由以军战机自由来去,因此这段航路在付出较低外交成本的同时也将承担更大的军事风险,
第二条路线:途经约旦和伊拉克 第二条路线主要由两段航路组成,最为直接,但是将带来很多政治难题,第一段是从拉玛,大卫基地(距目标最远)到亚喀巴湾。这段距离基本上是以色利的整个长度,约为360千米(当然,以军在执行打击任务之前也可将战机尽量向南部署,以减少飞行距离)。第二段是从亚喀巴湾北部直接飞抵目标地区。这段距离不短,其中离最远的打击目标——纳坦兹铀浓缩厂大约1800千米。该路线全长约2160千米,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需要进行空中加油。为缩短攻击距离,以军战机也可直接从哈则瑞姆基地起飞,越过约旦和伊拉克进入伊朗(从哈则瑞姆到纳坦兹的距离大约为1750千米,刚刚超过以色列战机的作战半径)。不过这么做以军飞机将从约旦首都安曼附近经过,可能引发约旦的强烈抗议,、
可以看出,选择这条路线必须要得到约旦和驻伊拉克美军的配合(至少是默许)。与第一条路线相比,这条路线的优势在于所需通过的伊朗空域较少,避开了伊军设在大不里士的空军基地(尽管还需经过上文所提到的其它伊军基地)。
第三条路线:穿越沙特 第三条路线同样由两段航路组成。第一段是从拉玛,大卫空军基地到亚喀巴湾,全长360千米。在亚喀巴,战机将从西到东越过沙特阿拉伯北部。然后沿着伊拉克的南部边界抵达拉斯海夫吉附近的波斯湾海岸,距离大约为1350千米。第二段是飞越波斯湾,从南(或西南)方向进入伊朗,直接抵达目标地区。其中距离最远的目标是纳坦兹,大约为700千米。这条路线的总长度为2410千米,是三条路线中最远的一条。
选择第三条路线所带来的外交难题和第一条类似,以军战机需要飞越沙特领空,并从沙特若干个空军基地附近经过。面对以色列侵犯领空,沙特是否会进行拦截或仅仅发出外交抗议,还不得而知。除了外交上的困扰,更严重的一个问题是空中加油。这条路线远远超过了以军战机的作战半径,以军因此面临两个选择:要么选择在沙特领空进行空中加油,不过这有可能遭到沙特军队的干扰;要么选择在波斯湾上空加油,但以军加油机也需飞越沙特领空,并可能在波斯湾遭到伊军飞机的拦截。这条路线经过的伊朗空军基地主要有:布什尔、达瓦达提、伊斯法罕、阿巴丹以及设拉子。
分析四:以军空袭机群的组成
在空袭机型、弹药和飞行路线确定后,我们参考伊朗的防空能力大致可以判断出以军空袭机群的组成及弹药配备情况。
以色列空军如果派出大规模的空袭机群,将使空袭过程中空中加油和指挥控制更加复杂,目标也更大,因此失败风险也更高,由于打击的三个目标性质不同,而且相互间有一定距离,因此实战中,以军空袭机群应该由三支较小规模的分遣编队组成,各自袭击一个目标。
空袭机群与伊朗防空部队进行对抗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在奥西拉克空袭中,以军飞机除了遭到反应堆周围几门高射炮的零星射击之外,几乎未遇到伊拉克方面的任何抵抗。在袭击伊朗核设施的过程中,以色列虽然可能遭遇更强大的拦截,但由于伊朗缺乏一套有效的综合防空体系,因此以军战机遭到拦截的可能性以及强度仍不会太高。我们无法准确评估伊军具体的战备情况和作战能力。如果伊朗拥有中等的防空能力,就一定会对以军的入侵做出反应,如果作战能力非常低,那么以军就能轻松完成打击任务。
为了具体化我们的评估结果,还需分析突入伊朗核设施地区并实施轰炸的以军飞机数量,这样才能计算出为了使以色列行动目标失败,伊防空部队需要击落的飞机架数。在纳坦兹铀浓缩厂,如果每架F-15I除携带副油箱以及空空导弹之外,仅加挂一枚BLU-113,那么必须有24架F-15I成功突防才能确保摧毁目标。对于非加固目标,6架F-16I(每架携带两枚BLU-109)就能摧毁伊斯法罕铀转化工厂,5架F-16I(每架携带两枚BLU-109)就能摧毁阿拉克重水加工厂。为获得更好的轰炸效果,以色列空军还可分别追加两架F-16I(每架携带两枚BLU-109),对阿拉克和伊斯法罕的核设施实施轰炸,并派遣另外10架F-16I为空袭机群提供护航。为阻止以军实现目标,伊朗防空部队必须至少击落3架空袭阿拉克的以军飞机(共7 架)、3架空袭伊斯法罕的以军飞机(共8架),而此时以军战机的战损率将达到40%。以伊朗目前的实力水平,想取得这样的战绩几乎是不可能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倘若以军无法顺利完成轰炸任务,那么主要原因就可能是由于F-15I(假设每架飞机仅携带一枚BLU-113)的损失所引起。在25架F-15I中,伊朗防空部队只需击落其中的2架,使以军的战损率达到8%,就能使其携带的弹药不足以彻底摧毁纳坦兹核设施。另外,飞机与机载武器的可靠性也是个问题。如果有一架F-15I因为可靠性问题无法完成任务,那么伊朗只需击落一架F-15I就可以达成目标。如果有两架飞机在可靠性方面出了问题,那么无需伊朗耗费一枪一弹,以色列便无法投掷足够的炸弹。此外,伊朗空军也不必击落任何一架以色列飞机,只需威胁以军轰炸机群的安全,迫使其丢弃炸弹以获得足够的机动性。
从另一方面讲,即使以军没能投掷彻底摧毁纳坦兹铀浓缩工厂所需的弹药,伊朗核计划也将遭受重大损失。只要有一枚大型炸弹能穿透离心分离机掩体,并在其内部爆炸,就将严重阻碍伊朗的铀浓缩进程。当然,为确保达到预期的破坏效果,以军也有可能加强空袭的火力强度。方法之一,以色列空军可以增派携带BLU-109的F-16I加强F-15I的轰炸效果:虽然BLU-109不具备BLU-113强大的穿透力,但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攻坚武器。方法之二,增加每架F-15I携带的弹药量。如果每架F-15I携带一枚BLU-113和两枚BLU-109,那么由25架F-15I组成的分遣编队所携带的空地武器数量就能达到25枚BLU-113和50枚BLU-109。即便伊朗防空部队能击落10架以军飞机(其战损率达到40%),剩下的飞机仍能投掷15枚BLU-113和30枚BLU-109。这意味着以军下但可以有效破坏该设施,还可以节省多架F-16I担负护航和空战任务。
当然,以上仅仅是从军事角度未分析以军的空袭计划,没有考虑到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空袭带来的政治风险,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是精确制导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突出,它的大量使用不仅能减少空袭机群的规模、降低人员和装备的风险,而且能够保证更加可靠地摧毁目标。二是隐藏目标的重要性更甚于防御,即使经过严密加固的目标,使用合适的技术和战术也可以被摧毁。因此,进攻方应加强情报系统的收集和分析能力,防御方则应该尽量分散和隐藏目标,而不仅仅是对目标进行加固。三是仅仅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全面分析军事行动所导致的综合影响=以色列1981年袭击奥西拉克核反应堆的时候,伊拉克正忙于和伊朗进行战争,客观上限制了其报复行动。当前,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伊拉克正处于混乱和动荡之中,黎巴嫩真主党针对以色列的袭击从来就没有停止,而伊朗的过激反应也将令以色列三思而后行。为彻底解决伊朗核问题,除了采取军事行动,还应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外交手段。
[编辑 李海峰]
分析一:以色列空军现有远程打击能力
从以色列军事实力来分析,其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可以采用弹道导弹打击、飞机空袭和特种部队渗透等方式。由于弹道导弹打击精度有限,不可能打击较深的地下目标,而且目标较为分散且防护严密,用特种部队渗透的风险也很大。因此,以色列很可能采用类似攻击奥西拉克核反应堆那样的空袭手段。
空袭飞机选择:F-15I和F-16I是主力 从以色列现役飞机能力来看,能够担负打击伊朗核设施重任的除了F-15I重型战斗轰炸机外,还有近年来刚装备的F-16I。目前以色列拥有25架F-15I及至少25架F-16I。
F-15I是F-15E“攻击鹰”的以色列版本,特别增强了对地攻击性能。F-15I还装备了保形油箱,在满载武器的情况下,无需加油,作战半径就能达到1700千米。采用保形油箱几乎不影响飞机的机动性、操纵性、过载限制、机体设计、日常维护和检修,还可以腾出机翼下面的挂点,可以携带更多的武器弹药。除了轰炸能力之外,F-15I还装备有先进的航电设备以及电子对抗装置,具有非常优异的空战能力。
F-16I是在F-16D Block 50/52双座战斗机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专为以色列执行远程打击任务而制造的一种新型战斗机。从已知情况看,F-16I不仅仅是一种改型,其内部设备和外形也有了重大改进,是一种全新的战斗机。它采用了当今战斗机最先进的技术,如综合航电设备、具有动态导航功能的玻璃座舱、保形油箱、先进电子战系统等。与F-15I类似,F-16I也配备有保形油箱,以扩展其活动半径。目前尚不清楚F-16I的具体作战半径,一般认为在加挂油箱的情况下能达到1700千米左右,F-16I在携带油箱的情况下能加挂2枚900千克级的炸弹。F-16I也具备卓越的空战能力,
空袭弹药类型选择:精确制导 钻地弹头 与1981年袭击奧西拉克核反应堆相比,以色列空军目前拥有更多、更好的所谓“掩体炸弹”。这种炸弹主要提高了打击精度和钻地能力、不仅投放方便,而且对地下加固目标的侵彻能力更高。
以色列空军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得到精确制导弹药以来,已经改变了轰炸方式,战机不再需要飞临目标上空、降低飞行高度、目视瞄准投弹。例如,袭击奥西拉克反应堆的F-16装备的都是一些没有任何制导装置的普通炸弹,飞临目标上空投弹的圆概率误差为8~12米。倘若使用“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等精确制导炸弹,在远距离(大于15千米)实施高空投掷,便能达到类似的精度,而在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激光制导炸弹,圆概率误差可以控制在3米以内。以色列军工部门已经开发了“格里芬”激光制导炸弹组件,以改装普通炸弹。以军还装备了“蜥蜴”(LIZARD)、“斯拜斯”(SPICE)等各种制导炸弹。在近年的以巴冲突和以叙冲突中,以空军大量使用了激光和GPS制导炸弹。
除了精度之外,以色列专用于摧毁坚固目标的弹药近年来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在这些弹药中,最著名的是购自美国的GBU-28“堡垒终结者”制导钻地炸弹,这种炸弹已经大量装备美军,并在近几次战争中大显神威。以色列空军目前已经装备一种名为PB-500A1的500千克级钻地炸弹。2004年9月,以色列宣布从美国购买约5 000枚精确制导弹药,包括500枚900千克级的BLU-109弹头和100枚2 000千克级的BLU-113弹头,后者即是GBU-28的战斗部。
分析二:以色列空袭目标及使用弹药量
从伊朗核设施建设情况和以色列拥有的打击武器情况,我们可以对以色列选择的空中打击目标和方式作出大致推测。在伊朗核设施中,纳坦兹铀浓缩厂是最难摧毁,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打击目标,其主要的离心机设备集中在两个地下8N23米深的大型掩体(25000~32000米2)内。该目标的大小、坚固程度对空袭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除了纳坦兹铀浓缩厂,伊斯法罕的铀转化工厂以及阿拉克重水工厂也都是以色列的袭击目标。
摧毁坚固目标的一种方法是使用多枚激光制导炸弹瞄准同一点进行攻击,后一枚炸弹利用前一枚炸弹的破坏效果逐步向内“掘进”,这是海湾战争期间美国空军创造的一种新技术。曾参加过奥西拉克空袭行动的以色列空军前司令埃利亚胡对《简氏防务周刊》透露:“即便一枚炸弹不足以穿透目标外壳,我们也能引导其它炸弹直接攻击前一枚炸弹制造的弹坑,并最终完成摧毁任务。”那么针对上述伊朗三大核设施,以空军将如何使用弹药进行打击呢?
纳坦兹铀浓缩厂:24枚钻地弹 2枚侵彻弹 对纳坦兹这类特别坚固的目标,以色列最有可能使用的武器便是BLU-113。虽然一枚BLU-113就足以穿透覆盖在纳坦兹核设施外部的土壤和混凝土保护层,但先后发射两枚能确保将其彻底摧毁。两枚激光制导的BLU-113以先后顺序击中同一点的概率为0.45。那么,在穿透核设施外壳之后、又需要多少枚BLU-113才能够彻底摧毁其内部的离心分离机呢?从BLU-113的钻地能力分析,估计3枚BLU-113能最终达到目标。据此,以色列空军只要对每个掩体投掷6组(每组2枚)BLU-113,共需12组24枚BLU-113就能达到有效摧毁纳坦兹铀浓缩厂的目的,为了取得更大的成功,还可以使用BLU-109进行补充攻击,以彻底摧毁纳坦兹铀浓缩厂的地面设施。从现有资枓来看,这些目标没有得到加固,因此2枚BLU-109就足够了。
伊斯法罕铀转化工厂:12枚侵彻弹 从商业卫星获得的图像来看,该工厂的轮廓近似一个矩形,长180米,宽40米。因为该设施并未得到加固,所以无需动用侵彻武器就能将其摧毁。当然,以军也有可能使用侵彻武器穿透该建筑的墙壁,以确保炸弹在核心部件附近爆炸。综合BLU-109的毁伤效应考虑,以军使用12枚BLU-109就足以达到预期的破坏效果。
阿拉克重水工厂:10枚侵彻弹 该工厂有两处打击对象,一处是重水制造厂,另一处是重水反应堆,都没有加固。重水制造厂的核心部件是两组用来生产重水的塔式建筑,共有3座主塔和9座小塔,分布在80米长、30米宽的区域内。对每一组建筑投掷3枚900千克级的激光制导炸弹,就能确保将其摧毁。重水反应堆包括一座尚未完工的防泄漏外壳及其冷却设施,4 枚900千克级的炸弹就能完成任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为确保彻底摧毁伊朗上述3处核设施,总共需要24枚BLU-113钻地炸弹和24枚900千克级炸弹。
分析三:以色列空袭路线选择
明确了完成空袭所需的弹药量,参考以色列周边人文和地理环境,我们就可以推断出以军可能选择的进攻路线。当然,任意一条路线都存在一定的政治和军事风险,不过从技术角度讲,却都是可行的。第一条是向北越过地中海,空中加油后,向东取道土耳其进入伊朗;第二条是首先抵达亚喀巴,沿着约旦和沙特阿拉伯边界向东北方飞行,越过伊拉克进入伊朗,这也是当年攻击奥西拉克反应堆的飞行路线:第三条也是首先抵达亚喀巴,从西向东通过沙特阿拉伯北部,抵达波斯湾,再从南(或西南)方进入伊朗。
第一条路线:取道土耳其 第一条路线主要由三段航路组成。第一段是从以色列空军基地到土耳其边境,可能使用的空军基地有贝尔谢巴附近的哈则瑞姆基地、阿什杜德附近的哈泽基地以及海法附近的拉玛·大卫基地。简化起见,我们将距离目标最远的哈则瑞姆基地作为计算对象。从哈则瑞姆到地中海的距离大约为80千米,抵达土耳其飞行距离大约为500千米。第二段是紧贴着叙利亚北部边界从西向东穿越土耳其。这一段从土耳其南部城市阿达纳以东开始,经过迪亚巴克尔以南,到伊朗西北部城市乌尔米耶以西结束、全程大约840千米。第三段是从西北方进入伊朗,抵达阿克拉、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个目标区。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从临近乌尔米耶的伊朗边界到最远的攻击目标伊斯法罕,距离大约为800千米。
该路线的总长度大约为2220千米,超过了以色列战机的作战半径,但是有利条件是能在地中海的公海上进行空中加油。以色列可以动用的加油机约有5~7架KC-707以及数架KC-130H。对于由50架飞机组成的空袭机群,加油机群能为每架飞机提供5~7吨燃油。以军战机在地中海上空得到燃油补给之后,与伊朗防空系统对抗的时候就不用太在乎油料问题了,不过飞机在返航途中也需考虑空中加油问题。
这条路线不利之处是途经数个土耳其军事基地,包括印吉利克和迪亚巴克尔两个主要空军基地。土耳其对于以色列侵犯领空的反应还不确定,核心问题在于土是否会对以军战机进行阻拦。此外,这条路线还经过一系列伊朗空军基地,包括大伯里士基地、沙若赫克基地、克尔曼沙汗基地、哈塔米基地以及达瓦达提基地,这使以色列空军在进攻和返航过程中都有可能遭遇伊方的拦截。如果以色列空军下愿意接受因为飞越土耳其而导致的外交困局,它可能在这条路线的第二段选择飞越叙利亚,不过叙利亚也必定不会任由以军战机自由来去,因此这段航路在付出较低外交成本的同时也将承担更大的军事风险,
第二条路线:途经约旦和伊拉克 第二条路线主要由两段航路组成,最为直接,但是将带来很多政治难题,第一段是从拉玛,大卫基地(距目标最远)到亚喀巴湾。这段距离基本上是以色利的整个长度,约为360千米(当然,以军在执行打击任务之前也可将战机尽量向南部署,以减少飞行距离)。第二段是从亚喀巴湾北部直接飞抵目标地区。这段距离不短,其中离最远的打击目标——纳坦兹铀浓缩厂大约1800千米。该路线全长约2160千米,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需要进行空中加油。为缩短攻击距离,以军战机也可直接从哈则瑞姆基地起飞,越过约旦和伊拉克进入伊朗(从哈则瑞姆到纳坦兹的距离大约为1750千米,刚刚超过以色列战机的作战半径)。不过这么做以军飞机将从约旦首都安曼附近经过,可能引发约旦的强烈抗议,、
可以看出,选择这条路线必须要得到约旦和驻伊拉克美军的配合(至少是默许)。与第一条路线相比,这条路线的优势在于所需通过的伊朗空域较少,避开了伊军设在大不里士的空军基地(尽管还需经过上文所提到的其它伊军基地)。
第三条路线:穿越沙特 第三条路线同样由两段航路组成。第一段是从拉玛,大卫空军基地到亚喀巴湾,全长360千米。在亚喀巴,战机将从西到东越过沙特阿拉伯北部。然后沿着伊拉克的南部边界抵达拉斯海夫吉附近的波斯湾海岸,距离大约为1350千米。第二段是飞越波斯湾,从南(或西南)方向进入伊朗,直接抵达目标地区。其中距离最远的目标是纳坦兹,大约为700千米。这条路线的总长度为2410千米,是三条路线中最远的一条。
选择第三条路线所带来的外交难题和第一条类似,以军战机需要飞越沙特领空,并从沙特若干个空军基地附近经过。面对以色列侵犯领空,沙特是否会进行拦截或仅仅发出外交抗议,还不得而知。除了外交上的困扰,更严重的一个问题是空中加油。这条路线远远超过了以军战机的作战半径,以军因此面临两个选择:要么选择在沙特领空进行空中加油,不过这有可能遭到沙特军队的干扰;要么选择在波斯湾上空加油,但以军加油机也需飞越沙特领空,并可能在波斯湾遭到伊军飞机的拦截。这条路线经过的伊朗空军基地主要有:布什尔、达瓦达提、伊斯法罕、阿巴丹以及设拉子。
分析四:以军空袭机群的组成
在空袭机型、弹药和飞行路线确定后,我们参考伊朗的防空能力大致可以判断出以军空袭机群的组成及弹药配备情况。
以色列空军如果派出大规模的空袭机群,将使空袭过程中空中加油和指挥控制更加复杂,目标也更大,因此失败风险也更高,由于打击的三个目标性质不同,而且相互间有一定距离,因此实战中,以军空袭机群应该由三支较小规模的分遣编队组成,各自袭击一个目标。
空袭机群与伊朗防空部队进行对抗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在奥西拉克空袭中,以军飞机除了遭到反应堆周围几门高射炮的零星射击之外,几乎未遇到伊拉克方面的任何抵抗。在袭击伊朗核设施的过程中,以色列虽然可能遭遇更强大的拦截,但由于伊朗缺乏一套有效的综合防空体系,因此以军战机遭到拦截的可能性以及强度仍不会太高。我们无法准确评估伊军具体的战备情况和作战能力。如果伊朗拥有中等的防空能力,就一定会对以军的入侵做出反应,如果作战能力非常低,那么以军就能轻松完成打击任务。
为了具体化我们的评估结果,还需分析突入伊朗核设施地区并实施轰炸的以军飞机数量,这样才能计算出为了使以色列行动目标失败,伊防空部队需要击落的飞机架数。在纳坦兹铀浓缩厂,如果每架F-15I除携带副油箱以及空空导弹之外,仅加挂一枚BLU-113,那么必须有24架F-15I成功突防才能确保摧毁目标。对于非加固目标,6架F-16I(每架携带两枚BLU-109)就能摧毁伊斯法罕铀转化工厂,5架F-16I(每架携带两枚BLU-109)就能摧毁阿拉克重水加工厂。为获得更好的轰炸效果,以色列空军还可分别追加两架F-16I(每架携带两枚BLU-109),对阿拉克和伊斯法罕的核设施实施轰炸,并派遣另外10架F-16I为空袭机群提供护航。为阻止以军实现目标,伊朗防空部队必须至少击落3架空袭阿拉克的以军飞机(共7 架)、3架空袭伊斯法罕的以军飞机(共8架),而此时以军战机的战损率将达到40%。以伊朗目前的实力水平,想取得这样的战绩几乎是不可能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倘若以军无法顺利完成轰炸任务,那么主要原因就可能是由于F-15I(假设每架飞机仅携带一枚BLU-113)的损失所引起。在25架F-15I中,伊朗防空部队只需击落其中的2架,使以军的战损率达到8%,就能使其携带的弹药不足以彻底摧毁纳坦兹核设施。另外,飞机与机载武器的可靠性也是个问题。如果有一架F-15I因为可靠性问题无法完成任务,那么伊朗只需击落一架F-15I就可以达成目标。如果有两架飞机在可靠性方面出了问题,那么无需伊朗耗费一枪一弹,以色列便无法投掷足够的炸弹。此外,伊朗空军也不必击落任何一架以色列飞机,只需威胁以军轰炸机群的安全,迫使其丢弃炸弹以获得足够的机动性。
从另一方面讲,即使以军没能投掷彻底摧毁纳坦兹铀浓缩工厂所需的弹药,伊朗核计划也将遭受重大损失。只要有一枚大型炸弹能穿透离心分离机掩体,并在其内部爆炸,就将严重阻碍伊朗的铀浓缩进程。当然,为确保达到预期的破坏效果,以军也有可能加强空袭的火力强度。方法之一,以色列空军可以增派携带BLU-109的F-16I加强F-15I的轰炸效果:虽然BLU-109不具备BLU-113强大的穿透力,但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攻坚武器。方法之二,增加每架F-15I携带的弹药量。如果每架F-15I携带一枚BLU-113和两枚BLU-109,那么由25架F-15I组成的分遣编队所携带的空地武器数量就能达到25枚BLU-113和50枚BLU-109。即便伊朗防空部队能击落10架以军飞机(其战损率达到40%),剩下的飞机仍能投掷15枚BLU-113和30枚BLU-109。这意味着以军下但可以有效破坏该设施,还可以节省多架F-16I担负护航和空战任务。
当然,以上仅仅是从军事角度未分析以军的空袭计划,没有考虑到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空袭带来的政治风险,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是精确制导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突出,它的大量使用不仅能减少空袭机群的规模、降低人员和装备的风险,而且能够保证更加可靠地摧毁目标。二是隐藏目标的重要性更甚于防御,即使经过严密加固的目标,使用合适的技术和战术也可以被摧毁。因此,进攻方应加强情报系统的收集和分析能力,防御方则应该尽量分散和隐藏目标,而不仅仅是对目标进行加固。三是仅仅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全面分析军事行动所导致的综合影响=以色列1981年袭击奥西拉克核反应堆的时候,伊拉克正忙于和伊朗进行战争,客观上限制了其报复行动。当前,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伊拉克正处于混乱和动荡之中,黎巴嫩真主党针对以色列的袭击从来就没有停止,而伊朗的过激反应也将令以色列三思而后行。为彻底解决伊朗核问题,除了采取军事行动,还应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外交手段。
[编辑 李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