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促进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国要不断的完善标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文章主要从改变观念,制定技术发展战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体制,引进复合型的人才,加强国家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加强我国标准化管理,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WTO;标准化管理
一、引言
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标准化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经济仍旧处于不发达的状态下,我国还不具备进行标准化管理的条件,仍旧需要政府等方面的引导和管理,故研究WTO背景下加强我国标准化管理的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改变观念,制定技术发展战略
在实际的工作中,国内大部分的企业并没有意识到标准化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WTO背景下,应呼吁人们充分的认识到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在企业内上下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对企业内进行全面且系统的宣传活动,呼吁更多的人们关注标准化管理工作,并在宣传中逐渐的达成共识,提升人们的思想理念。在宣传的过程中,应重点提高企业高级管理者的标准化意识,同时消除人们对标准化管理中的错误观念,推动我国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标准化工作不仅使政府部门的事情,还需要其他各部门间的参与、支持和协作,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体制
为保证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必须建设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管理。由于国际标准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故我们应积极的采用国际标准,但在采用国际标准的过程中,也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我国的管理标准。首先,加快标准制定运行机制的改革,健全技术法规体系和配套支持的标准体系。首先,提出具体的试点项目。针对一些有缺口或遭遇技术壁垒的行业和领域进行。其次,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体系,实现政府到间接管理的转变。最后,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之适应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满足市场的需求。再次,制定现有法律法规引用的标准,完善相关的技术支撑体系。
四、引进复合型的人才
人才战略是三大战略中最重要的,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基。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是政府和各级标准化机构的战略任务。我国加入WTO后十几年的时间里,这对从事标准管理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的标准化工作人员不仅应具有T型知识结构,还应懂得管理学、语言学,WTO/TBT协议等知识。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标准化人才,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培养和吸收更多的科学技术和技术管理人才,可在高校开设专门的研修班,定期的对这些人才进行培训,培训教师也可直接邀请相关的专家。其次,利用WTO/TBT协议中发达国家的援助,并利用我国与国际的交流和合作项目,对从事标准化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最后,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开设一些硕博学位课程,或选择优秀的人才到国外进行技术管理硕士学位的攻读。
五、加强国家交流与合作
国际标准代表的是当今世界现代化工业技术水平。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能显著的提高我国产品的档次和质量。首先,我国应承担更多的国家标准化工作,逐步承担SC秘书处等工作,促进我国的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同时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其次,借鉴西方国家的自愿性标准体制。政府负责标准化的工作的监管和财政支持,同时也应吸引民间团体的参与。最后,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尽可能的将我国的标准推荐成国际标准的草案,积极的参与国际标准的起草工作。
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标准化工作
国家公共财政应对以下几处标准化工作重点投入:一是,增加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经费中的基础研究部分,提高我国科技技术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对于我国传统的文化产业知识,国家应为其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专项经费,保护我国传统文化产品,这也包括重点产品,满足重点产品应对入世、产业结构调整和整顿市场秩序的要求。三是,必须在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的经费中增加标准的基础研究部分。对于难以与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直接挂钩的重要标准基础数据。四是,国家公共财政应设立专门的标准技术基础研究基金。对于标准化战略研究项目,特别是与提高国际竞争力密切相关的项目,国家公共财政也应提供专项支持。五是,为推进电子政务的实施,应对新建的行业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和专门网站建设提供专项支持。
七、建立有效的标准信息平台
制定标准的公开化、透明化是当务之急。网络环境下的标准化信息管理是信息社会的必然结果,标准化管理应以信息需求为导向,根据自身工作特点,配置建立有效的标准查询网络,提高标准采用水平。制定适应市场经济的标准化管理规则,建立透明、开放、符合WTO/TBT要求的与国际接轨的工作模式,解决标准化工作与市场脱节的问题,提高标准制修订的效率和实施的有效性。充分调动各行业协会的力量,调动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科研机构、企业和专家参加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逐步建立标准化工作的市场化机制,实现标准化工作责权利的统一。规范管理,还需要加强服务,标准化管理机构和工作机构要树立服务于国家、市场和企业的意识,应利用各种媒体和现代技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保障标准用户的知情权。
八、结语
为促进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这就要求我国要不断的完善标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促进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是我国标准化工作于国际接轨,开创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志强,秦光里.标准化人才发展战略的思考[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4,12(02):34-35.
[2]康保东,杨丽.入世后的标准化与企业竞争[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4,14(02):56-58.
[3]颜海,张洋洋等.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标准化管理[J].档案管理,2004,16(01):56-58.
[4]关养利.论标准化工作与政府职能的转变[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3,24(12):23-24.
【关键词】WTO;标准化管理
一、引言
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标准化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经济仍旧处于不发达的状态下,我国还不具备进行标准化管理的条件,仍旧需要政府等方面的引导和管理,故研究WTO背景下加强我国标准化管理的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改变观念,制定技术发展战略
在实际的工作中,国内大部分的企业并没有意识到标准化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WTO背景下,应呼吁人们充分的认识到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在企业内上下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对企业内进行全面且系统的宣传活动,呼吁更多的人们关注标准化管理工作,并在宣传中逐渐的达成共识,提升人们的思想理念。在宣传的过程中,应重点提高企业高级管理者的标准化意识,同时消除人们对标准化管理中的错误观念,推动我国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标准化工作不仅使政府部门的事情,还需要其他各部门间的参与、支持和协作,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体制
为保证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必须建设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管理。由于国际标准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故我们应积极的采用国际标准,但在采用国际标准的过程中,也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我国的管理标准。首先,加快标准制定运行机制的改革,健全技术法规体系和配套支持的标准体系。首先,提出具体的试点项目。针对一些有缺口或遭遇技术壁垒的行业和领域进行。其次,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体系,实现政府到间接管理的转变。最后,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之适应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满足市场的需求。再次,制定现有法律法规引用的标准,完善相关的技术支撑体系。
四、引进复合型的人才
人才战略是三大战略中最重要的,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基。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是政府和各级标准化机构的战略任务。我国加入WTO后十几年的时间里,这对从事标准管理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的标准化工作人员不仅应具有T型知识结构,还应懂得管理学、语言学,WTO/TBT协议等知识。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标准化人才,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培养和吸收更多的科学技术和技术管理人才,可在高校开设专门的研修班,定期的对这些人才进行培训,培训教师也可直接邀请相关的专家。其次,利用WTO/TBT协议中发达国家的援助,并利用我国与国际的交流和合作项目,对从事标准化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最后,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开设一些硕博学位课程,或选择优秀的人才到国外进行技术管理硕士学位的攻读。
五、加强国家交流与合作
国际标准代表的是当今世界现代化工业技术水平。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能显著的提高我国产品的档次和质量。首先,我国应承担更多的国家标准化工作,逐步承担SC秘书处等工作,促进我国的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同时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其次,借鉴西方国家的自愿性标准体制。政府负责标准化的工作的监管和财政支持,同时也应吸引民间团体的参与。最后,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尽可能的将我国的标准推荐成国际标准的草案,积极的参与国际标准的起草工作。
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标准化工作
国家公共财政应对以下几处标准化工作重点投入:一是,增加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经费中的基础研究部分,提高我国科技技术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对于我国传统的文化产业知识,国家应为其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专项经费,保护我国传统文化产品,这也包括重点产品,满足重点产品应对入世、产业结构调整和整顿市场秩序的要求。三是,必须在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的经费中增加标准的基础研究部分。对于难以与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直接挂钩的重要标准基础数据。四是,国家公共财政应设立专门的标准技术基础研究基金。对于标准化战略研究项目,特别是与提高国际竞争力密切相关的项目,国家公共财政也应提供专项支持。五是,为推进电子政务的实施,应对新建的行业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和专门网站建设提供专项支持。
七、建立有效的标准信息平台
制定标准的公开化、透明化是当务之急。网络环境下的标准化信息管理是信息社会的必然结果,标准化管理应以信息需求为导向,根据自身工作特点,配置建立有效的标准查询网络,提高标准采用水平。制定适应市场经济的标准化管理规则,建立透明、开放、符合WTO/TBT要求的与国际接轨的工作模式,解决标准化工作与市场脱节的问题,提高标准制修订的效率和实施的有效性。充分调动各行业协会的力量,调动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科研机构、企业和专家参加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逐步建立标准化工作的市场化机制,实现标准化工作责权利的统一。规范管理,还需要加强服务,标准化管理机构和工作机构要树立服务于国家、市场和企业的意识,应利用各种媒体和现代技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保障标准用户的知情权。
八、结语
为促进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这就要求我国要不断的完善标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促进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是我国标准化工作于国际接轨,开创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志强,秦光里.标准化人才发展战略的思考[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4,12(02):34-35.
[2]康保东,杨丽.入世后的标准化与企业竞争[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4,14(02):56-58.
[3]颜海,张洋洋等.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标准化管理[J].档案管理,2004,16(01):56-58.
[4]关养利.论标准化工作与政府职能的转变[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3,24(1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