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艺术创作中的几项思考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kai5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创作时要具备独特的关注视角,不仅是对外在的客观事物刺激有所反映,而且在进行艺术表达的同时也是深入认识自我、研究自我的重要过程。在拥有独特的立意之后,与作品的磨合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结合自身艺术创作中所遇到的几项问题来探讨。因我自己在创作的同时也有这样的问题,经过思考总结了几点,希望在艺术创作上和我有同样问题的人重新点燃创作的火苗,重新思考、审视自己。
  关键字:秩序;材料;内在精神
  一副好的作品必然是有秩有序的,无论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作品。或许这一点让大家觉得可笑,这么基本的道理何必拿来讨论。我始终觉得,往往影响我们前进的都是一些很基本简单的道理。这些让我们停滞不前的因素善于伪装自己,使我们总是原地转圈圈。其实在艺术创作前对于画面的布局与安排都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有所构思,只是在创作的过程中这種事先的设想或被改变,或被消除,这之中的调整是很难控制的,除了要有坚定的意志之外,还要有对画面的高度控制与把握。不然很容易失了初衷又使得画面最后的处理杂乱无序。前段时间无意在一本杂志上翻看到一位艺术家桃瑞丝·沙尔塞朵(Doris·Salcedo)的装置和雕塑,桃瑞丝在上世纪90年代的作品多为自己国家背景的灾难有关,哥伦比亚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和天灾夺走了她身边许多家人朋友的生命。她利用日常家具现有的内在形式,融于其它材料,除了她的作品主题中强烈的陌生感外,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感受到家具的冷漠的分割形式,这种分割不是单纯的沿用材料的原始状态,而是进行了艺术化的整合与处理,使其有秩序的呈现给观者。这种秩序与作品要表达的内容是紧密相联的。我们在创作时是否将内容与秩序保持着一种平衡呢?一幅作品中的主题内容与形式内容充分的结合好,也是营造一副好作品的条件。有主题内容没有形式内容,这样的作品无法吸引观者,也无法将作品的情感传达出去;有形式内容没有主题内容的作品,会显得空洞和乏味。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句材料的事儿,能够运用好媒介材料对于画面的营造也是至关重要的。材料这一技术手段不能完全依赖,也不能完全忽略。无论是哪种艺术作品,其技术手段都应是与它的作品内容融合恰到好处。古典油画的技术要求是很高的。当代绘画的技术在不同程度上有不同表现。当代艺术善于运用各种媒介(如声音、影像等装置)来传达作品的内容。但是,无论是古典坦培拉,还是现当代艺术作品,都需要对其媒介材料有所掌握和利用。当代绘画作品不断地扩展其边界,突出创造性。那么我们在艺术创作的同时,更应重视手中的媒介和材料,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
  第二点想说的是打破绘画中的固有模式。这一点说难也难,说易也易。难是难在自己无法从已有的绘画习惯中走出来。我想很多艺术创作者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我们需要从画面中将自己解放出来,可过程确实难熬。毕加索可谓是我们的优秀榜样,他一生都在不断打破与重新认识自己,早期的画作流露出浓浓的传统现实主义画风,后来他的现实主义画风受到了象征主义影响,这时期的毕加索已经是西班牙很棒的画家了,但他并未将自己局限于这种满足之中,之后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立体派时期,毕加索都在不停的尝试与创新,他的作品让我们真正感受到的是一种精神。那么,一个从来不会画画的人在画布上绝对是肆无忌惮的涂抹。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将自己设定成一个从没接触过艺术创作的新人,抛开自己固有的笔触、色彩与观察方式,亦或是常用的技术手段,彻彻底底地做到“虚静”、“感物”。那么,想做到这些,就一定要有魄力和狠辣。我认为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需要狠辣的地方很多,画面中需要狠辣的几笔来增强作品的内在精神。与此同时,还要始终保持高格调,这一点能够充分展现一位艺术创作者的价值观及作品品味的把握。既能看出一位艺术家的功力和流露的情感,也能了解其作品的探索性与独创性。
  真正支持一位艺术创作者的是其固执的个性与“宗教性”的意志。我相信每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都有自己不可触碰的一面,这也是其不同于他人的地方。在创作的过程中,任何一位艺术家都是以一种宗教式的态度规整自己,那么作品自然就成了这种过程的产物。坚定的意志会促进作品的完成。我们都曾在这一过程中郁闷过,苦苦地思考过。只有不断的否定和肯定自己,才能走出黑暗,迈入光明。
  作者简介:宛征哲(1988.4~),女,籍贯(辽宁),鲁迅美术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性材料绘画表现语言。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对教育期望的不断提高,对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对教师素质发展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化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适应以学生
期刊
《芙蓉镇》写得真、写得美、写得奇。小说作者古华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透过人物性格展现了人性的美与丑,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写出了特定历史时期错综复杂的社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全国政协主席汪洋3日下午在北京会见了饶颖奇率领的台湾民意代表交流参访团一行.rn汪洋说, 多年来, 政协委员与台湾民意代表形成了
期刊
“办好开放大学”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部署的教育发展任务之一,这不仅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也为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
课题来源:2014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梭鱼湾滨水公园规划设计研究》,课题立项编号:2014B078。  摘要:莫兰迪是20世纪意大利的画家,当时被看做是保守主义者并有意大利传统思想的地方画家。其作品造型简约、色彩和谐,随意的用笔都给人一种远离喧闹的宁静。莫兰迪一生都在坚持自己的创作,以最本质的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莫兰迪的绘画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是独有的且很难被超越,具有很高的审美
本文试图找到初中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尝试通过“立足课堂,研究课堂,优化课堂”的教改策略,对初中课堂建设进行深入地研究,初步提出和建构初中“
张爱玲的小说长于参差的对照,她总是善于走在时代的边缘上,而让一个时代为她而频频回头,在动乱时期,张爱玲并没有选取大众视角,没有去关心革命,她的笔下往往是些平凡的人,一些小人物
尊敬的连战先生, 各位朋友, 各位嘉宾,rn大家下午好!rn参加这个座谈会, 见到连战先生和这么多台湾朋友, 非常高兴. 十三年前连战主席毅然率中国国民党参访团来到大陆, 实现了
期刊
苏轼虽未登临五台山,但有多首诗与五台山文化相关,这些诗均为与张商英的酬唱之作。文章通过梳理苏轼与张商英的交游,对于这些诗作产生的相关背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于诗
植物、动物、地理风景等自然意象是组成地理空间必不可少的因素。从文学地理学批评的角度来深入剖析叶芝抒情诗歌中的时间观可以在广阔的空间中展开时间维度,可以发掘出叶芝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