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贯彻正面教育原则对落实以生为本理念的重大意义
第一,贯彻正面教育原则,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积极干预,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从而落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对学生长远需要的满足。
当前国际国内还存在着许多不利于青少年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因素,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作了清醒而全面的估计。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更应有紧迫感,要知道,“正面的教育不捷足先登,负面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比如诚信缺失的问题,有人提出要从健全制度入手,而我以为根本在于教育,因为,最好的制度也要靠人去执行、去遵守。如果我们放弃对学生的主动教育,积极干预,不增强人们的诚信意识,那么,即使是最完善的诚信制度也会沦为一纸空文,如任其发展下去,“中国人不讲诚信”的骂名也许我们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代还得背负着。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作用,所以我们要秉承以生为本的理念,抱着对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搞好思想品德教学,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二,贯彻正面教育原则,尊重和信任学生,在学生取得成功时多采用表扬、激励的方法,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多采用疏导的方法,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更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初中生是正在成长中的尚未成熟的个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还有缺陷,甚至必然的也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存在的缺陷,甚至所犯的错误,教师要认真对待,既要采用适当的方法,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并相信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能力,相信学生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只有在尊重信任的氛围中,才可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变得自尊自信,这就是以生为本。反过来,老师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和信任学生,也往往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和信赖,“亲其师,信其道”,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将因此而变得更容易。
二、贯彻正面教育原则,落实以生为本理念的操作要领
(一)积极干预不忘尊重主体
积极干预不是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或方法,它是从教育观角度说的正面教育,区别于消极被动的、放任自流的教育。因此,积极干预凸显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思想品德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学校道德教育不应当成为一种外部强加,它是青少年学生主动理解规约、选择价值和体验意义的过程”(朱小蔓,其东《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中国教育刊2004、10)。因此,在平时的思想品德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干预不能被当做强制灌输,积极干预也不是对学生个体的抹杀,相反,要使我们的积极干预产生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二)选择、引导不忘回归生活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贯彻正面教育原则,我们要对生活采取选择与引导的方法,这是以生为本理念的体现,但这样做并不是说在教学中要回避真实的生活。
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里的生活当然是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真实的生活既有真善美,又有假丑恶;既有风平浪静,又有惊涛骇浪;既有使人赏心悦目的,又有令人毛骨悚然的。有的人借口真实的生活是如此,因此而否定正面教育。其实,这既是对真实生活的片面性认识,又是对正面教育的不理解。真实生活中本来就是积极因素多,消极因素少,否则,我们能取得如此的发展成就也就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正面教育就是要呈现给学生这样一个真实的、完整的生活世界。当然,这种真实不是简单的复制,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将原生态的世界呈现给学生。
思想品德教学回归学生生活,我们首先必须对生活作精心的选择,多给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真善美,而不是过多地展示假丑恶。否则,孩子们听得多了,看得多了,还会以为那就是真的生活。其次,即使因教学的需要而要呈现社会的不良一面,也需要老师作艺术的选择和加工,如,为使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有深刻的感受,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展示能反映这一问题严重性的图片或影视材料,但并不是一定要选那种极端的,看了后会令人作呕的图片或视频。最后,在给学生展示社会不良一面时,教师一定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如,在给学生进行反腐倡廉教育时,自然要讲到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严重状况,但同时一定要说明多数的党员领导干部是廉洁奉公的,并且党在采取坚决的措施反对腐败,从而教育学生坚定反腐信念,拥护党的领导,绝不能说出诸如“腐败太严重了,反腐败是说说的”这样的话。我们的教学传递正向价值,不回避社会现实中阴暗面的目的,并不是要让学生去与这种阴暗和丑恶同流合污,更不是要让学生痛恨这个社会,而在于痛恨这些丑恶现象,并学会理智地、全面地看待复杂的社会现象,从而培养真善美之心,提高与丑恶现象作斗争的能力。做不到这一点,教育就成了毒害学生的教育,不道德的教育。
(三)尊重信任不忘严格要求
贯彻正面教育原则,就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学中多采用表扬和激励的方法。这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滥用表扬和激励,更不意味着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一味地迁就和妥协。“玉不琢,不成器”,教育学生自然离不了老师的严格要求。教师放弃了学生的严格要求,同样是对学生发展的不负责任,有违以生为本的理念。
严格要求应以尊重和信任学生为前提,严格要求也应讲究艺术。即使学生一时犯错,我们也要注重引导,而不能简单化地加以训斥、挖苦甚至体罚。不要忘记他们毕竟是孩子,他们对很多事本来并不清楚,而且应该是不清楚的,如果什么事都清楚了,那就不是孩子了,也无须我们教育了。实践证明,过分的批评和惩罚,既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又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教育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我遇见过一位老师的成功做法,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就让学生说说自己家里的生活规则,不料一位平时惯于调皮捣蛋的学生却大声说:“我们家没有规则。”引来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这时,只见老师不紧不慢地请他站起来,与他一起分析他家中可能存在的规则。在一问一答中,这位学生就是以坚定的语气始终咬定“没有”。随后,老师概括说:“刚才这位同学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完全没有规则的家庭生活场景。那么,其他同学的家庭又是怎样的呢·”在众多举手同学中,老师选择了一位各方面表现都不错的同学来说。这位学生的答复自然较符合实情。接着,老师请同学们把两个家庭和两个家庭和两位同学的学习习惯、在校表现作个对比,并问:“为什么他们在校表现存在那么大的差异·这跟他们家庭中有无规则有没有关系·”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有关系”。老师最后总结点评,并对前面第一位学生提出了希望、建议和鼓励,这时,可以看到这位学生的眼中透出了一份惭愧。这则案例中,当老师碰到学生调皮捣蛋时,并不是急于批评指责,而是先顺着学生的思路走,再步步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引导,其中还借助于其他学生的力量,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结果学生自然是心服口服。
正确贯彻正面教育原则对落实以生为本理念意义重大。我们要积极探索贯彻正面教育原则的有效做法,为打造以生为本的思想品德课堂出力。
第一,贯彻正面教育原则,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积极干预,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从而落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对学生长远需要的满足。
当前国际国内还存在着许多不利于青少年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因素,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作了清醒而全面的估计。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更应有紧迫感,要知道,“正面的教育不捷足先登,负面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比如诚信缺失的问题,有人提出要从健全制度入手,而我以为根本在于教育,因为,最好的制度也要靠人去执行、去遵守。如果我们放弃对学生的主动教育,积极干预,不增强人们的诚信意识,那么,即使是最完善的诚信制度也会沦为一纸空文,如任其发展下去,“中国人不讲诚信”的骂名也许我们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代还得背负着。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作用,所以我们要秉承以生为本的理念,抱着对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搞好思想品德教学,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二,贯彻正面教育原则,尊重和信任学生,在学生取得成功时多采用表扬、激励的方法,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多采用疏导的方法,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更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初中生是正在成长中的尚未成熟的个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还有缺陷,甚至必然的也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存在的缺陷,甚至所犯的错误,教师要认真对待,既要采用适当的方法,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并相信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能力,相信学生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只有在尊重信任的氛围中,才可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变得自尊自信,这就是以生为本。反过来,老师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和信任学生,也往往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和信赖,“亲其师,信其道”,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将因此而变得更容易。
二、贯彻正面教育原则,落实以生为本理念的操作要领
(一)积极干预不忘尊重主体
积极干预不是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或方法,它是从教育观角度说的正面教育,区别于消极被动的、放任自流的教育。因此,积极干预凸显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思想品德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学校道德教育不应当成为一种外部强加,它是青少年学生主动理解规约、选择价值和体验意义的过程”(朱小蔓,其东《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中国教育刊2004、10)。因此,在平时的思想品德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干预不能被当做强制灌输,积极干预也不是对学生个体的抹杀,相反,要使我们的积极干预产生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二)选择、引导不忘回归生活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贯彻正面教育原则,我们要对生活采取选择与引导的方法,这是以生为本理念的体现,但这样做并不是说在教学中要回避真实的生活。
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里的生活当然是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真实的生活既有真善美,又有假丑恶;既有风平浪静,又有惊涛骇浪;既有使人赏心悦目的,又有令人毛骨悚然的。有的人借口真实的生活是如此,因此而否定正面教育。其实,这既是对真实生活的片面性认识,又是对正面教育的不理解。真实生活中本来就是积极因素多,消极因素少,否则,我们能取得如此的发展成就也就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正面教育就是要呈现给学生这样一个真实的、完整的生活世界。当然,这种真实不是简单的复制,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将原生态的世界呈现给学生。
思想品德教学回归学生生活,我们首先必须对生活作精心的选择,多给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真善美,而不是过多地展示假丑恶。否则,孩子们听得多了,看得多了,还会以为那就是真的生活。其次,即使因教学的需要而要呈现社会的不良一面,也需要老师作艺术的选择和加工,如,为使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有深刻的感受,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展示能反映这一问题严重性的图片或影视材料,但并不是一定要选那种极端的,看了后会令人作呕的图片或视频。最后,在给学生展示社会不良一面时,教师一定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如,在给学生进行反腐倡廉教育时,自然要讲到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严重状况,但同时一定要说明多数的党员领导干部是廉洁奉公的,并且党在采取坚决的措施反对腐败,从而教育学生坚定反腐信念,拥护党的领导,绝不能说出诸如“腐败太严重了,反腐败是说说的”这样的话。我们的教学传递正向价值,不回避社会现实中阴暗面的目的,并不是要让学生去与这种阴暗和丑恶同流合污,更不是要让学生痛恨这个社会,而在于痛恨这些丑恶现象,并学会理智地、全面地看待复杂的社会现象,从而培养真善美之心,提高与丑恶现象作斗争的能力。做不到这一点,教育就成了毒害学生的教育,不道德的教育。
(三)尊重信任不忘严格要求
贯彻正面教育原则,就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学中多采用表扬和激励的方法。这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滥用表扬和激励,更不意味着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一味地迁就和妥协。“玉不琢,不成器”,教育学生自然离不了老师的严格要求。教师放弃了学生的严格要求,同样是对学生发展的不负责任,有违以生为本的理念。
严格要求应以尊重和信任学生为前提,严格要求也应讲究艺术。即使学生一时犯错,我们也要注重引导,而不能简单化地加以训斥、挖苦甚至体罚。不要忘记他们毕竟是孩子,他们对很多事本来并不清楚,而且应该是不清楚的,如果什么事都清楚了,那就不是孩子了,也无须我们教育了。实践证明,过分的批评和惩罚,既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又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教育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我遇见过一位老师的成功做法,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就让学生说说自己家里的生活规则,不料一位平时惯于调皮捣蛋的学生却大声说:“我们家没有规则。”引来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这时,只见老师不紧不慢地请他站起来,与他一起分析他家中可能存在的规则。在一问一答中,这位学生就是以坚定的语气始终咬定“没有”。随后,老师概括说:“刚才这位同学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完全没有规则的家庭生活场景。那么,其他同学的家庭又是怎样的呢·”在众多举手同学中,老师选择了一位各方面表现都不错的同学来说。这位学生的答复自然较符合实情。接着,老师请同学们把两个家庭和两个家庭和两位同学的学习习惯、在校表现作个对比,并问:“为什么他们在校表现存在那么大的差异·这跟他们家庭中有无规则有没有关系·”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有关系”。老师最后总结点评,并对前面第一位学生提出了希望、建议和鼓励,这时,可以看到这位学生的眼中透出了一份惭愧。这则案例中,当老师碰到学生调皮捣蛋时,并不是急于批评指责,而是先顺着学生的思路走,再步步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引导,其中还借助于其他学生的力量,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结果学生自然是心服口服。
正确贯彻正面教育原则对落实以生为本理念意义重大。我们要积极探索贯彻正面教育原则的有效做法,为打造以生为本的思想品德课堂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