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数学中“问题—互动”的运用,其不仅能活跃数学课堂氛围,而且还能对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新课改下,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此使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互动;教学;策略
数学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师生互动,而且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对于高中生而言,其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思维通常较为固定,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也较为固定,但是数学知识通常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就会存有相应的难度。传统化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常常处于被动地位,这不仅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不利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而通过“问题—互动”的教学方法,其不仅可以实现高效化教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同时,师生的高效互动,还能使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使数学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
数学教师通过“问题—互动”教学方式,需通过相关的数学问题实施设置。首先,数学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对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问题积极思考,并推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其次,数学教师所设置的问题需形式多样且灵活,问题的答案不能太过死板,通常能够使学生通过相关条件的变化实施进一步研究探讨[1]。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还可以把现实生活当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应用于数学教学中,以此使学生可以进行高效思考。例如,在对“概率”开展教学时,当学生遇到复杂化概率问题的时候,教师则可将其转变为相对简单的事件,让学生对其概率分别求解。例如,某单位有6人通过互联网工作,每人上网的概率为0.5(互相独立)。(1)求取至少有3人同时上网的概率。部分学生猜想“3个人同时上网的概率为21/31”。同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注意部分学生提出的质疑、猜想可能是错误的,此时,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猜想与质疑,通过引导的方式获得正确结论,并为学生营造平等且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勇于质疑,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动态化生成目的,以深化数学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手段灵活运用
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互动”的模式开展教学,需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以此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并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探究学习方式,提升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探究能力,从而使高中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高中数学中,学生在对数学习题进行解决时,通常会出错,此时,教师则可通过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对教学内容实施整合,从发现错误至分析出错原因的整个过程,实现知识的升华,并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通过良性的发展,就会使教学充满活力,以此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解题出错的原因,从而使高中生的认知能力与数学思维得到有效提高[2]。例如,在对函数问题开展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函数题,开展教学,假设函数f(x)=ax2+bx+1(a、b是实数),,如果f(-1)=0,对于任意实数x都有f(x)≥0,那么,f(x)表达式为?当x∈[-2,2]时,g(x)=f(x)-kx是单调函数,求k值。
解析:根据f(x)=ax2+bx+1得到f(-1)=0的时候,可得f(x)=ax2+2x+1。依据该表达式,每个学生对第二问实施解答,一个学生解答出:
。在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对其实施分析,就会发现,学生将原先的f(x)当做为g(x)。这个时候,教师不能急于对学生责骂,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错误,而是加以引导,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導,继续计算,当x≥0时,函数y=g(x)的图像为向上开口的抛物线,其对称轴是x=k-2/2;当x<0时,y=g(x)的图像为向下开口的抛物线,其对称轴是x=-k-2/2。根据学生的计算,教师就会发现学生之前虽然出现错误,但是却能计算出正确答案,这种教学方式,通常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有效培养,从而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注重合理的引导
引导作为课堂教学开展的前提,高效的“互动”通常需注重有效的引导。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时,通常无法有效把握思维的方向,无法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无法准确判断知识应用的正确性、解题方法的有效性、问题解答的准确性等,这种状况下,教师就需要将课堂教学活动作为载体,开展合理的引导[3]。数学课堂活动的开展中,常用的方式为启发与引导,注重和问题相关的知识,注重数学材料的阅读以及新概念的学习,充分重视分析与审题,发掘数学题中的隐含条件,并引导学生猜测、联想、归纳、类比、推理等,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收集相关资料与信息,从而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中数学的具体教学中,通过“问题—互动”的运用,可以使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形成简明且稳定的教学框架以及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就是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形成“三维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知识之间的平衡与互补,并在课堂任务明确的前提下,促使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品质、数学意识、信息交流等数学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并使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艳.刍议高中数学课堂问题互动教学法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2):25.
[2]齐红.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互动”教学中的培育[J].学周刊,2019(32):74.
[3]咸远峰,万丽娜.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互动”教学模式中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9(19):34-35.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互动;教学;策略
数学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师生互动,而且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对于高中生而言,其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思维通常较为固定,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也较为固定,但是数学知识通常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就会存有相应的难度。传统化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常常处于被动地位,这不仅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不利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而通过“问题—互动”的教学方法,其不仅可以实现高效化教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同时,师生的高效互动,还能使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使数学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
数学教师通过“问题—互动”教学方式,需通过相关的数学问题实施设置。首先,数学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对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问题积极思考,并推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其次,数学教师所设置的问题需形式多样且灵活,问题的答案不能太过死板,通常能够使学生通过相关条件的变化实施进一步研究探讨[1]。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还可以把现实生活当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应用于数学教学中,以此使学生可以进行高效思考。例如,在对“概率”开展教学时,当学生遇到复杂化概率问题的时候,教师则可将其转变为相对简单的事件,让学生对其概率分别求解。例如,某单位有6人通过互联网工作,每人上网的概率为0.5(互相独立)。(1)求取至少有3人同时上网的概率。部分学生猜想“3个人同时上网的概率为21/31”。同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注意部分学生提出的质疑、猜想可能是错误的,此时,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猜想与质疑,通过引导的方式获得正确结论,并为学生营造平等且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勇于质疑,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动态化生成目的,以深化数学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手段灵活运用
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互动”的模式开展教学,需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以此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并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探究学习方式,提升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探究能力,从而使高中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高中数学中,学生在对数学习题进行解决时,通常会出错,此时,教师则可通过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对教学内容实施整合,从发现错误至分析出错原因的整个过程,实现知识的升华,并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通过良性的发展,就会使教学充满活力,以此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解题出错的原因,从而使高中生的认知能力与数学思维得到有效提高[2]。例如,在对函数问题开展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函数题,开展教学,假设函数f(x)=ax2+bx+1(a、b是实数),,如果f(-1)=0,对于任意实数x都有f(x)≥0,那么,f(x)表达式为?当x∈[-2,2]时,g(x)=f(x)-kx是单调函数,求k值。
解析:根据f(x)=ax2+bx+1得到f(-1)=0的时候,可得f(x)=ax2+2x+1。依据该表达式,每个学生对第二问实施解答,一个学生解答出:
。在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对其实施分析,就会发现,学生将原先的f(x)当做为g(x)。这个时候,教师不能急于对学生责骂,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错误,而是加以引导,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導,继续计算,当x≥0时,函数y=g(x)的图像为向上开口的抛物线,其对称轴是x=k-2/2;当x<0时,y=g(x)的图像为向下开口的抛物线,其对称轴是x=-k-2/2。根据学生的计算,教师就会发现学生之前虽然出现错误,但是却能计算出正确答案,这种教学方式,通常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有效培养,从而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注重合理的引导
引导作为课堂教学开展的前提,高效的“互动”通常需注重有效的引导。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时,通常无法有效把握思维的方向,无法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无法准确判断知识应用的正确性、解题方法的有效性、问题解答的准确性等,这种状况下,教师就需要将课堂教学活动作为载体,开展合理的引导[3]。数学课堂活动的开展中,常用的方式为启发与引导,注重和问题相关的知识,注重数学材料的阅读以及新概念的学习,充分重视分析与审题,发掘数学题中的隐含条件,并引导学生猜测、联想、归纳、类比、推理等,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收集相关资料与信息,从而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中数学的具体教学中,通过“问题—互动”的运用,可以使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形成简明且稳定的教学框架以及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就是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形成“三维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知识之间的平衡与互补,并在课堂任务明确的前提下,促使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品质、数学意识、信息交流等数学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并使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艳.刍议高中数学课堂问题互动教学法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2):25.
[2]齐红.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互动”教学中的培育[J].学周刊,2019(32):74.
[3]咸远峰,万丽娜.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互动”教学模式中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9(19):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