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y0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来说,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是第一位的,它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真实反映,能从中看出一所学校的审美价值取向。同时,校园制度也是一种文化,它是这所学校教育管理规范、科学的标志,是对这所学校教育工作能够正常进行的有效保证。然而,在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却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一、轻视本校核心文化的发展,盲目借鉴外来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中,最直观的是物质文化,是能够引起人们重视的。它是其他类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无论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喜欢将其看作是校园文化的第一要素,几乎一致性都认为较好的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的基础,所以,他们都把校园文化物质文化的建设提到首要。
  然而,在当下农村中学中校园文化建设中,却出现了一种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而轻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倾向。应该来说,所有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它是一所学校所有文化中的核心文化,是灵魂。这种精神文化让广大师生产生凝聚力。可是,当前,在农村中学,有許多学校没有立足于本校的校园文化的特点,盲目地照搬其他学校,尤其先进地区的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移植于自己的学校,不能生根发芽,显得不伦不类,从外在包装上看起来,好像是高大上,内容上却空洞无物,表面上热闹,骨子里却是凝滞的,做得越多,反而丢失了自己最本位的东西,真正失去了本校的精神文化的内涵,真是捡拾了芝麻却放弃了西瓜,得不偿失。打个比方来说吧,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像是一棵千年的大树,正是因为生存得久因而根深叶茂,与众不同,它折射出来的是学校的一种精神境界和文化品位。所以要发展校园文化还是应该先立足本校本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
  二、忽视“软件”环境建设,重视“硬件”环境建设
  说到校园文化的建设,无外乎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硬件”环境的建设,第二是“软件”环境的建设。相对于一所学校来说,这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合成一个整体的,缺少一个方面都是不可以的。硬件环境的建设比较容易理解,它是指学校的各种硬件设施,包括学校的建筑、其他文化设施、校园里的园林景观等。同时硬件环境也是一所学校所有校园文化的承载体,其中渗透着校园文化的内涵。不过,它只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比较直观。而软件环境恰恰表现的是一所学校校园文化中内在的东西,它比较隐含。
  在当前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视硬件环境的建设而忽视了软件环境的建设。大多学校一窝蜂地搞形象工程,而没有把本校的精神内含体现出来,忽视了学校“品格”的建设。我们知道如果一所学校即使修建得多么漂亮大气,如果缺乏好的人文环境,那也是舍本逐末的,因为,一所学校的内含和精神才是最具活力的。好的校园风尚,好的校园样风气才能真正提升一所学校的文化品位,才能推动一所学校向前发展。
  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校园文化中的软件环境的建设才是重中之重,因为学校培养人的发展才是最主要的,好的软环境更能激发师生们上进精神,促进人的素质的提升,能够完善人的品格建设。一所学校里,凝聚起来的教育理想,价值取向,才真正体现着一所学校的最本质的东西,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内涵和核心价值的体现。因此,农村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首要的是搞好软件环境的建设,这是最实际的出发点,只有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才能使一所学校的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轻视和谐氛围的创建,过度依赖制度的构建
  学校和军队一样,这里是人受到管理的地方,一定的制度和纪律是少不了的,规范和约束才有利于人的发展,但是现在在农村中学,有些学校在制度创建方面过分强调约束性,而忽视了人作为的人本质,以为只要有制度,完全可以把师生管理住,忽视了校园这个环境的特征性。校园毕竟有别于军队,所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文化,一定要立足于促升人的发展方面上来,让师生在一种舒适自由的环境来发展。这就要求,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时,要从和谐发展方面来考虑,给师生提供一种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注意制度的弹性建设,不要让制度仅仅成为制度。制度文化的建设不能仅仅看到人性的弱点,比如,因为人有惰性而制订了惩罚措施,要想到怎么样调动人的积极性上来。让制度温情化,让制度人性化,让制度合理化。这样,制度作为制度才有其存在的价值,让制度和人性并存,刚柔相济,发挥其最大的效力。
  因此,在农村中学,由于其地域的特殊性,发展校园文化中制度文化建设时,一定要立足实际,立足现实,争取人的全面发展,制度和人性并存。这样的文化建设才具有活力。
  四、轻视农村地域特征,随性套用先进理念
  应该来说,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着一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了一所学校的追求目标,指导着一所学校的审美定位。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渗透进学校文化当中来,这些文化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所以,我们必须有一双慧眼来识别。曾经的农村中学,是闭塞和落后的,没有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的条件,因而,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是比较的落后的,现在窗子打开了,呼吸到了外面各种的空气,这就要辨别,鲁迅先生所说的,我们要实行拿来主义。
  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些办学理念不等同于办学的实践。尤其,当前农村中学在办学理念,受到外来的冲击很大,这就要求讲自己的办学理念必须定位在本土,定位在农村这片领域中,通过反复的实践,反复的验证,反复中才能创新,发展、确立自己的办学理念,否则,就有东施效颦的后果。
  总的来说,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创新,没有把农村的学校内涵和当前时代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对学校面临的发展机遇与存在的挑战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擦亮眼睛,认识形势,抓住农村中学发展的机遇,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使得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个案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GSZ65)阶段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一节优质的主题班会,能直达孩子内心深处,帮助他们端正他们扭曲的灵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在他们饥渴的时候送去甘露,使他们茁壮成长。  【关键词】  沉思 设计 触动 信守 教育  “××老师,你们班这次半期考试考得可真不错!”听着办公室内老师们热烈的祝贺,我可真是苦笑不得。的确,这次我们班可真考得不错,特别是数学,居然考了个年级第一。可我心情却异常地沉重,该怎样告诉学生们这个
《南京在哪里》不仅仅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小说文本,它融入了先锋叙事的经验,在总体上构成了一种寓言式或者说是隐喻式的结构。小说以一种绵密、精细、轻巧的笔触,从现实切入历史,在
孔子将原初囿于家庭伦理的“亲亲”扩展为人我关系“亲人”的社会伦理,以家庭伦理类比社会伦理,但孝、悌为本的仁爱原则,由于家庭关系与非血缘的人我关系有异质差异,因此并不能对
在短短三年的幼儿园生活中,中班的孩子变化最大。他们好像突然间就长大了不少,不再像刚入园的小班孩子们那样哭哭啼啼,但却会变得状况不断,让老师应接不暇。本文着重谈谈如何引导班里几个特别爱聊天的孩子。  一、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  中班的孩子大多4-5周岁,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有意识的行为能力逐步增强,他们能够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一件事情,也有了初步的责任意识。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会慢慢的去遵守游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