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装备维修项目绩效审计的相关概念
(一)装备维修项目绩效管理
装备维修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和完善适应军事斗争和装备发展需要的维修管理体系与保障力量,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对装备实施有效的监控、维护、修理和技术管理,保持装备良好的技术状态,保障军队作战、训练和其他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装备修理应当按照规定的装备修理级别,采取军队修理与地方修理、部队修理与军队工厂修理、划区修理与建制修理相结合的方法,由相应的装备修理机构组织实施。装备修理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标准,遵守操作规程,加强质量监控,保证修理的质量和安全。
装备维修项目绩效管理是指为抓好装备维修计划落实,提高装备维修经费投入产出比,确保装备维修项目质量和效果,维持装备良好技战术水平,有关装备分管部门和人员对装备维修项目管理进行计划、监督、控制、考核和评价的过程。装备维修项目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其核心是通过提高人员装备维修项目绩效管理能力,实现提高装备维修项目绩效管理水平的目标。装备维修项目绩效管理包括设立维修项目绩效管理目标、制定维修项目绩效管理计划、明确人员绩效管理职责、绩效管理计划实施、维修项目绩效考评、考评结果反馈及合理运用等内容。
(二)军队绩效审计
军队绩效审计是指军队审计部门或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制度,在真实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对军事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和监督,以规范军事经济管理行为和提高军事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一种审计活动。开展绩效审计是军队审计发展的方向,是贯彻勤俭建军的需要,是强化军事经济管理的方向,是寻求最佳效益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军事经济遵循科学规律,有利于促进提高军事经济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相协调,有利于促进部队战斗力提高。新时期军队绩效审计应围绕优化军事资源配置和提高军事经济效益总目标,按照军队发展战略方针明确的军队审计发展任务、目标和要求,牢固树立绩效审计理念,创新绩效审计机制,提升绩效审计质量,建立符合我军军情和军事经济活动发展规律的绩效审计制度和方法体系,实现军队绩效审计的规范化、科学化。
(三)装备维修项目绩效审计
装备维修项目绩效审计是指军队审计部门和人员依据国家和军队有关法规制度,在真实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对装备维修项目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情况进行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当前,开展装备维修项目绩效审计对增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和效益,保持装备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军队战备训练任务顺利完成,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有着重要意义。开展装备维修项目绩效审计有利于从宏观方面查找装备维修管理活动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完善制度机制、规范管理行为、改进管理方式提供决策建议;有利于从效率性和效果性方面分析装备维修计划落实情况,促进被审计单位强化计划管理,抓好装备维修任务完成;有利于从军事资源有效利用和投入产出比角度分析装备维修项目管理经济性水平,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成本价格管理,提高装备维修费使用效益。
二、装备维修项目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一)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1985年,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在发表的《关于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指导方针》中认为,受托经济责任是指受托经营公共财产的机构或人员有责任汇报对这些财产的经营管理情况,并负有项目计划和财政管理两方面的责任。受托经济责任所反映的以委托人为代表的社会需求层次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使受托经济责任的内容范围及要求随之延伸拓展。在装备维修项目管理活动中,也存在着装备维修任务越来越繁重与有限军事经济资源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受托责任关系并形成对装备维修项目绩效审计开展的需求。从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分析,军队有关装备主管部门受托依法履行装备维修管理职责,对军事资源优化配置负责,这确定了装备维修项目绩效审计最终目标是促进公共受托责任的落实。
(二)绩效管理理论
美国国家绩效评估衡量机构认为,绩效管理是对公众鼓励和计划目标进行设定与实现,并对实现结果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美国1993年颁布的《政府绩效与结果法》(简称GPRA),是西方国家绩效改革历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立法。在我国,随着政府目标责任制的推行,部分地区已对政府绩效管理进行了有益探索,政府绩效评估已成为理论界的热点研究课题。运用价值目标管理理论,有助于我们在装备维修项目绩效审计中分析被审计项目投入产出和效费比情况,研究提出改进管理措施的意见建议。
(三)价值工程理论
价值工程(VE),是指以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为目的,力求以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使用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价值工程理论最早是美国为满足军事工业的需要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军事装备的作战性能,节省采购费用,降低军费开支。分析功能和成本关系为方法,以提高价值为目标方向,以多方协作为表现特征。运用价值工程理论,有助于我们在装备维修项目绩效审计中分析研究被审计项目投入产出和效费比情况,提出改进管理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四)目标管理理论
目标管理又称为成果管理,目标管理理论是彼得.德鲁克根据目标设置理论提出来的,强调组织群体共同参与指定具体的可行的能够客观衡量的目标,认为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以及目标管理就是体现效益。德鲁克认为目标管理和组织管理必须同时进行,相互为用。效能改善、问题解决、目标达成等管理目标,需要通过以下组织管理过程来完成,主要包括工作小组的建立、工作设计、目标的制定、明确责任、个别差异和冲突的管理等。学习目标管理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我们研究制定装备维修项目绩效审计目标和建立审计评价体系。
(一)装备维修项目绩效管理
装备维修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和完善适应军事斗争和装备发展需要的维修管理体系与保障力量,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对装备实施有效的监控、维护、修理和技术管理,保持装备良好的技术状态,保障军队作战、训练和其他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装备修理应当按照规定的装备修理级别,采取军队修理与地方修理、部队修理与军队工厂修理、划区修理与建制修理相结合的方法,由相应的装备修理机构组织实施。装备修理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标准,遵守操作规程,加强质量监控,保证修理的质量和安全。
装备维修项目绩效管理是指为抓好装备维修计划落实,提高装备维修经费投入产出比,确保装备维修项目质量和效果,维持装备良好技战术水平,有关装备分管部门和人员对装备维修项目管理进行计划、监督、控制、考核和评价的过程。装备维修项目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其核心是通过提高人员装备维修项目绩效管理能力,实现提高装备维修项目绩效管理水平的目标。装备维修项目绩效管理包括设立维修项目绩效管理目标、制定维修项目绩效管理计划、明确人员绩效管理职责、绩效管理计划实施、维修项目绩效考评、考评结果反馈及合理运用等内容。
(二)军队绩效审计
军队绩效审计是指军队审计部门或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制度,在真实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对军事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和监督,以规范军事经济管理行为和提高军事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一种审计活动。开展绩效审计是军队审计发展的方向,是贯彻勤俭建军的需要,是强化军事经济管理的方向,是寻求最佳效益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军事经济遵循科学规律,有利于促进提高军事经济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相协调,有利于促进部队战斗力提高。新时期军队绩效审计应围绕优化军事资源配置和提高军事经济效益总目标,按照军队发展战略方针明确的军队审计发展任务、目标和要求,牢固树立绩效审计理念,创新绩效审计机制,提升绩效审计质量,建立符合我军军情和军事经济活动发展规律的绩效审计制度和方法体系,实现军队绩效审计的规范化、科学化。
(三)装备维修项目绩效审计
装备维修项目绩效审计是指军队审计部门和人员依据国家和军队有关法规制度,在真实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对装备维修项目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情况进行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当前,开展装备维修项目绩效审计对增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和效益,保持装备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军队战备训练任务顺利完成,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有着重要意义。开展装备维修项目绩效审计有利于从宏观方面查找装备维修管理活动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完善制度机制、规范管理行为、改进管理方式提供决策建议;有利于从效率性和效果性方面分析装备维修计划落实情况,促进被审计单位强化计划管理,抓好装备维修任务完成;有利于从军事资源有效利用和投入产出比角度分析装备维修项目管理经济性水平,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成本价格管理,提高装备维修费使用效益。
二、装备维修项目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一)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1985年,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在发表的《关于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指导方针》中认为,受托经济责任是指受托经营公共财产的机构或人员有责任汇报对这些财产的经营管理情况,并负有项目计划和财政管理两方面的责任。受托经济责任所反映的以委托人为代表的社会需求层次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使受托经济责任的内容范围及要求随之延伸拓展。在装备维修项目管理活动中,也存在着装备维修任务越来越繁重与有限军事经济资源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受托责任关系并形成对装备维修项目绩效审计开展的需求。从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分析,军队有关装备主管部门受托依法履行装备维修管理职责,对军事资源优化配置负责,这确定了装备维修项目绩效审计最终目标是促进公共受托责任的落实。
(二)绩效管理理论
美国国家绩效评估衡量机构认为,绩效管理是对公众鼓励和计划目标进行设定与实现,并对实现结果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美国1993年颁布的《政府绩效与结果法》(简称GPRA),是西方国家绩效改革历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立法。在我国,随着政府目标责任制的推行,部分地区已对政府绩效管理进行了有益探索,政府绩效评估已成为理论界的热点研究课题。运用价值目标管理理论,有助于我们在装备维修项目绩效审计中分析被审计项目投入产出和效费比情况,研究提出改进管理措施的意见建议。
(三)价值工程理论
价值工程(VE),是指以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为目的,力求以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使用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价值工程理论最早是美国为满足军事工业的需要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军事装备的作战性能,节省采购费用,降低军费开支。分析功能和成本关系为方法,以提高价值为目标方向,以多方协作为表现特征。运用价值工程理论,有助于我们在装备维修项目绩效审计中分析研究被审计项目投入产出和效费比情况,提出改进管理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四)目标管理理论
目标管理又称为成果管理,目标管理理论是彼得.德鲁克根据目标设置理论提出来的,强调组织群体共同参与指定具体的可行的能够客观衡量的目标,认为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以及目标管理就是体现效益。德鲁克认为目标管理和组织管理必须同时进行,相互为用。效能改善、问题解决、目标达成等管理目标,需要通过以下组织管理过程来完成,主要包括工作小组的建立、工作设计、目标的制定、明确责任、个别差异和冲突的管理等。学习目标管理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我们研究制定装备维修项目绩效审计目标和建立审计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