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作为教师,不仅要在宏观上对全套教材乃至全册教材有所了解,更要从微观上对课时教材内容做深入研究. 如果说教材是有关知识体系的精华,编者已经把它变“薄”了. 教师在进行教材分析时就要从细节入手,刨根问底、咬文嚼字、深入挖掘,把它读“厚”、读“透”、读“深”.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读“厚”;读“透”;读“深”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工具. 教材分析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一个教师能否正确分析教材将关系到课程设计、课程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落实、教育目的的达成. 新课程改革后的小学数学教材以全新面貌亮相,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编者的独具匠心. 教师只有正确、深入地做好教材分析,才能焕发教材魅力、大放课堂异彩!
一、读“厚”:刨根问底,探寻前后联系
唯物辩证法指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教材的设计也是如此. 因此,我们要善于分析教材的前后联系,既要“瞻前”也要“顾后”,把教材读“厚”. 所谓“瞻前”就是要回顾之前所学,为新知的学习找到攀登的脚手架或迁移的落脚点. 所谓“顾后”就是要放眼于之后所学,做到教学到位又不越位,为后继内容的学习扫清障碍、埋下伏笔.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它是质量单位认识的起始课. 面对这样一节全新型的课,我们可以这样思考:“这些知识与生活有没有联系?有怎样的联系?学生已经了解了多少?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的?为后续哪部分内容做铺垫?”与教材对话后我们发现: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质量问题,对物体的轻重已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需要通过数学的加工整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懂得用数学语言描述身边物体的质量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 此外,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 因此,我们要在课前开展调查活动,在课中加强操作交流,积累活动经验,为三年级学习吨、千克和吨的关系以及质量单位的互化打下基础.
再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这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面对这样一节后继型的课,我们可以这样来思考:“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或经验?它新在什么地方?知识的生长点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与教材对话后我们发现:这节课新就新在如何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中每一位上的数?乘得的积该如何对位?因此,我们要沟通小棒图和竖式、口算和竖式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为后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打下基础.
二、读“透”:咬文嚼字,领会编写意图
由于教材版面的限制,编者不可能将所有的意图直白呈现. 因此,小学数学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有时只是一个情境图或几个小精灵的对话,其他的什么也没有. 教师要学会从教材的只言片语中进行分析,领会编者的编写意图,把教材读“透”.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一课,内容繁杂且知识点多. 在集体备课时出现了两种不一样的观点:有人认为应该将“按角分”和“按边分”同时进行,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能开放学生的思维;有人认为可以先引导学生“按角分”,认识三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后再“按边分”. 当两方意见僵持不下的时候,我们不妨细品一下教材中小精灵的话“可以先按角来分”. 一个“先”字强调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来经历“按角分”的过程,这也是本课的重点.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将三角形“按边分”,掌握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及其各部分的名称.
再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一课,例题的最后一行提示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用毫米做单位?”如果单看这一句话,我们或许只能领会到“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宽度或厚度可用毫米做单位. ”但当我们把这句话跟主题图中小女孩的提示语“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怎么办?”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又可以领会到“当测量长度不是整厘米或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用毫米做单位”这样的编写意图.
三、读“深”:深入挖掘,把握知识本质
小学数学教材中对概念的表述大部分都是采用描述性的方法,以至于很多老师粗浅地认为小学数学中的知识内涵是非常浅薄的. 实践证明,小学数学中虽说没有很深奥的知识,但要准确把握知识本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因此,教师必须要深入挖掘教材,把握知识本质进行教学,把教材读“深”.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一课,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内容相对比较简单. 教师经常会围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这一句话反复教学,显得既单薄又浅显. 可以说,方程承载着学生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重任. 对学生而言是一次飞跃,更是一次挑战. 方程本身无须经过任何运算,只是阐述了一个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事实. 其本质就是用等号将相互等价的两件事情联系起来,表达了题目中最基本的含有未知数的等量关系. 要深入理解方程的本质,就要借助天平这一直观载体,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天平状态(平衡)→找出等量关系→用未知数和等号建立方程”这样的学习过程. 利用看得见的天平的确很容易得到等量关系并列出相应的方程. 但是,天平在生活中并不是随处可见. 如果没有了看得见的天平,那又该怎么办?此时,教师应该联系生活,在学生心中架起一座隐形的天平,同样也能找到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总之,教材分析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每位教师在宏观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多进行微观分析,从而提升教材价值,使得教材分析与学生学习激情共舞,成就精彩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仲顺年.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的几点“注意”[J].云南教育,2000(11):16-18.
[2]张平.解读教材,我们应把握什么[J].科研纵横,2010(12):16-17.
[3]沈怡怡.新课程理念下关于小学数学教材的解读[J].课改在线, 2010(11): 7-8.
[4]倪敏.例谈小学数学文本的解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9):89.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读“厚”;读“透”;读“深”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工具. 教材分析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一个教师能否正确分析教材将关系到课程设计、课程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落实、教育目的的达成. 新课程改革后的小学数学教材以全新面貌亮相,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编者的独具匠心. 教师只有正确、深入地做好教材分析,才能焕发教材魅力、大放课堂异彩!
一、读“厚”:刨根问底,探寻前后联系
唯物辩证法指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教材的设计也是如此. 因此,我们要善于分析教材的前后联系,既要“瞻前”也要“顾后”,把教材读“厚”. 所谓“瞻前”就是要回顾之前所学,为新知的学习找到攀登的脚手架或迁移的落脚点. 所谓“顾后”就是要放眼于之后所学,做到教学到位又不越位,为后继内容的学习扫清障碍、埋下伏笔.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它是质量单位认识的起始课. 面对这样一节全新型的课,我们可以这样思考:“这些知识与生活有没有联系?有怎样的联系?学生已经了解了多少?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的?为后续哪部分内容做铺垫?”与教材对话后我们发现: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质量问题,对物体的轻重已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需要通过数学的加工整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懂得用数学语言描述身边物体的质量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 此外,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 因此,我们要在课前开展调查活动,在课中加强操作交流,积累活动经验,为三年级学习吨、千克和吨的关系以及质量单位的互化打下基础.
再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这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面对这样一节后继型的课,我们可以这样来思考:“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或经验?它新在什么地方?知识的生长点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与教材对话后我们发现:这节课新就新在如何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中每一位上的数?乘得的积该如何对位?因此,我们要沟通小棒图和竖式、口算和竖式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为后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打下基础.
二、读“透”:咬文嚼字,领会编写意图
由于教材版面的限制,编者不可能将所有的意图直白呈现. 因此,小学数学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有时只是一个情境图或几个小精灵的对话,其他的什么也没有. 教师要学会从教材的只言片语中进行分析,领会编者的编写意图,把教材读“透”.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一课,内容繁杂且知识点多. 在集体备课时出现了两种不一样的观点:有人认为应该将“按角分”和“按边分”同时进行,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能开放学生的思维;有人认为可以先引导学生“按角分”,认识三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后再“按边分”. 当两方意见僵持不下的时候,我们不妨细品一下教材中小精灵的话“可以先按角来分”. 一个“先”字强调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来经历“按角分”的过程,这也是本课的重点.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将三角形“按边分”,掌握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及其各部分的名称.
再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一课,例题的最后一行提示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用毫米做单位?”如果单看这一句话,我们或许只能领会到“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宽度或厚度可用毫米做单位. ”但当我们把这句话跟主题图中小女孩的提示语“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怎么办?”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又可以领会到“当测量长度不是整厘米或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用毫米做单位”这样的编写意图.
三、读“深”:深入挖掘,把握知识本质
小学数学教材中对概念的表述大部分都是采用描述性的方法,以至于很多老师粗浅地认为小学数学中的知识内涵是非常浅薄的. 实践证明,小学数学中虽说没有很深奥的知识,但要准确把握知识本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因此,教师必须要深入挖掘教材,把握知识本质进行教学,把教材读“深”.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一课,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内容相对比较简单. 教师经常会围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这一句话反复教学,显得既单薄又浅显. 可以说,方程承载着学生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重任. 对学生而言是一次飞跃,更是一次挑战. 方程本身无须经过任何运算,只是阐述了一个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事实. 其本质就是用等号将相互等价的两件事情联系起来,表达了题目中最基本的含有未知数的等量关系. 要深入理解方程的本质,就要借助天平这一直观载体,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天平状态(平衡)→找出等量关系→用未知数和等号建立方程”这样的学习过程. 利用看得见的天平的确很容易得到等量关系并列出相应的方程. 但是,天平在生活中并不是随处可见. 如果没有了看得见的天平,那又该怎么办?此时,教师应该联系生活,在学生心中架起一座隐形的天平,同样也能找到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总之,教材分析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每位教师在宏观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多进行微观分析,从而提升教材价值,使得教材分析与学生学习激情共舞,成就精彩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仲顺年.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的几点“注意”[J].云南教育,2000(11):16-18.
[2]张平.解读教材,我们应把握什么[J].科研纵横,2010(12):16-17.
[3]沈怡怡.新课程理念下关于小学数学教材的解读[J].课改在线, 2010(11): 7-8.
[4]倪敏.例谈小学数学文本的解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