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真正理解马克思的价值转形和市场价格理论,不能直接从劳动价值论出发,因为劳动价值论功能是为了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而不是分析生产价格和市场价格。只有从马克思作为资本产品的商品理论出发,才能认识价值转形和和价格理论的真谛。
关键词:马克思;作为资本产品的商品;价值转形;市场价格
中图分类号:F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7)01-0087-04
一、劳动价值论的功能和马克思作为资本产品的商品学说
正确认识劳动价值论的功能是理解马克思转形和市场价格理论的前提条件。恩格斯指出:“要知道什么是剩余价值就必须理解什么是价值。”① 劳动价值论的真正功能是揭示剩余价值、剥削、解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西方一些学者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多余论”、“没有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这两种观点没有看到,马克思正是运用劳动价值论分析了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揭示货币起源、货币转化为资本及雇佣劳动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科学说明了剩余价值的起源、资本主义剥削和阶级结构。作为活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原理体现,只有可变资本才产生剩余价值,不变资本不生产剩余价值和价值。因此,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成正比,与不变资本成反比;因为不变资本不生产剩余价值,总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越高,利润率越低。资本家为了提高利润率,尽一切努力节省物化劳动;不同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等量资本,在剥削率相同情况下必然有不同的利润率。“如果一个百分比构成90C+10V的资本和一个10C+90V的资本,在劳动剥削程度相等时,会生出同样多的剩余价值或利润,那就非常清楚,剩余价值,从而价值本身的源泉必定不是劳动,而是别的什么东西了,而这样一来,政治经济学就会失去任何合理的基础了。”②
劳动价值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起源和本质的功能决定了它必然有其界限和适用范围。流行观点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功能是解释价格规律,价格是价值的货币的表现,价值规律是通过市场价格波动实现的,对复杂商品关系及要素价格分析应直接依据劳动价值论。这是对价值规律功能极其错误的认识。劳动价值论主要功能是为了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起源和本质,而不是为了提供一种现实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理论。西方学者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关于相对价格和资源配置的理论较准确地看到了劳动价值论的功能,如果我们企图从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原理出发分析资源配置和价格运动,必然会陷入一系列“矛盾”或“冲突”。这表明了劳动价值论有其界限和范围,同时也说明了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转形和结构改变。在当前劳动价值论研究中,相当一部分人在方法论上犯了如下错误,即将一些不能直接用劳动价值论解释的问题用劳动价值论去解释,还有一些人将当代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中产生一些具体问题提出来并简单将劳动价值论同当代复杂的、具体经济现象对比,“发现”了劳动价值论无数的“矛盾”或“冲突”。这种质疑劳动价值论的方式是十分幼稚可笑的。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当前人们提出的劳动价值论面临的各种“挑战”或无法回答的问题:它们实际上是些本不应该要劳动价值论解释的问题,因为对资本主义复杂现象分析根本就不是劳动价值论的功能所及。
西方有些学者,如英国学者鲍莫尔在同萨缪尔森的论战中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价值论和转形论的原意不是要说明价格决定。他指出:“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向充分理解价格决定的一大逼近,但马克思的转形下论却没有这个意图……马克思提出转化理论的本意并不是要说明价格如何从价值中引出来,……他的第一卷旨在说明剩余价值如何生产出来,而在竞争条件下剩余价值如何按照投资数量分配给各个部门,即社会的剩余价值的分配就成为第三卷的主题。”③然而,承认价值规律的功能不是为了解释生产价格和价格变动,并不是否定马克思有自己价格理论。问题实质在于,马克思并不是直接从价值规律引申出自己的生产价格和市场价格理论的。
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是从商品出发的,商品是资本主义财富的细胞或元素形式,但人们误解了“商品细胞”的含义。列宁就认为,马克思在商品交换“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胚芽)。”④ 这种观点将资本主义复杂社会关系的一切矛盾还原为商品交换这单一现象包含的矛盾,它决定了可以用劳动价值论直接分析资本主义一切复杂/具体对象。这是犯了李嘉图研究方法上同样的错误,即将辩证法归结为“还原主义”或“本质主义”,忽视了经济生活中各种中介环节的存在。其实,研究资本主义的历史必须把资本的现代史和资本的形成史区别开来⑤。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细胞的意义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资本论》中商品只是分析资本的历史起源的出发点,而不是认识资本主义现代既定结构的起点。“商品,作为资产阶级财富的元素形式,曾经是我们的出发点,是资本产生的前提。”⑥我们不能将商品这一资本历史形成的细胞等同于资本在当代既定关系及发展的出发点,更不能说商品中就潜伏着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萌芽。
那么,不同于资本主义历史前提商品的生产方式的“现实出发点”是什么?是作为商品和货币长期发展产物的“资本”。马克思指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支配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他色彩都隐没其中,它使它们的特点变了样。”⑦在中世纪,农业和土地所有制是支配、统治一切社会形式的规定,“甚至资本,……作为传统手工工具,……也带着这种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情况则相反。农业越来越变成仅仅是一个工业部门,完全由资本支配。地租也是如此。……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它必须成为起点又成为终点。……”⑧马克思正是以资本作为资本主义的核心概念,正是从资本概念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一切复杂的/具体经济社会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一切因素成为从属于资本的形式或因素,无论是前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地租、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还是竞争、积聚、集中等资本特殊形式的内容,都要从资本一般概念出发加以规定。马克思还指出,从剩余价值范畴出发,可以揭示剩余价值的各种转化形式的利润/利息/地租,并以此为前提,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各种要素及要素价格;借助于利息率,地租概念,马克思科学分析了土地价格及作为虚拟资本的股票,债券的价格;通过超额利润和级差地租的学说,准确地解释了垄断,稀缺物品的价格决定;解释了人们经常困惑的为什么自动化程度越高/企业活劳动越少的企业,企业利润反而越大的问题。
资本作为资产阶级社会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形式,同样支配曾经是资本历史起点的商品本身,支配商品使用价值/价值/价格/货币。历史上,商品这个简单范畴是支配资本的形式,但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它成为从属于资本并反过来由资本支配/规定的因素。资本主义的商品本质上不同于简单商品条件下商品,它不仅从属于资本,而且成了资本的产品。“商品不仅只是当作商品来交换,而是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这些资本要求从剩余价值的总量中分配到和它们各自的量成比例的一定资本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总价格,只是这个资本所生产各个商品的价格总和。”⑨随着商品成为资本生产过程的产品,商品的价值必然相应具有完全异质于简单商品的价值的性质和内容。简单商品的价只是单纯活劳动耗费的凝结,资本主义商品价值只能是产品价值,即W=C+V+M,产品价值正是作为资本产品的商品价值的存在形式,它不是直接由价值实体构成,而是由资本构成,是由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转化而来的成本价格和资本利润构成,直接决定产品价值或价格变动的是剩余价值规律,而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和价值规律。从表面上看,马克思的产品价值论与马歇尔的成本价值论一样都强调了生产成本在价值决定中的意义,但两种生产费用论有本质区别。
二、资本产品的商品理论是认识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关键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下,不能把单个商品或某一时期内生产的商品产品作为单纯的商品孤立地就它本身来进行考察,把它作为预付资本的产物,就这个商品和生产它的总资本的关系进行考察。”这对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多么重要!”⑩把商品看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积累的产物,对揭示商品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转变为直接由成本和利润调节的产品价值、价值转为生产价格,供求规律、稀缺及市场价格规律提供了全新思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学者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价值转形”有关问题论述提出了尖锐批评:马克思对转形中投入和产出商品使用了不同计量单位,转形中产出商品是用生产价格计算,但没有将投入商品也用生产价格而只是按价值计算。一旦投入和产出商品都用生产价格计量,计算上将无法保证两种总量相等,即总利润等于总剩余价值,总价值等于总生产价格的条件。所以,马克思对转形问题的处理存在严重的缺陷。转形问题被称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歌德巴赫猜想”。但人们从一开始就错了,所谓以价值计量的投入量与生产价格计算的产出之间的逻辑矛盾,实际上是根本不存在的“问题”。它是人们对《资本论》第3卷中有关转形的历史和逻辑思路、对价值转形的前提、实质和关键环节有关马克思的论述缺乏正确认识的结果。
首先,利润通过竞争转变为平均利润过程,是价值转变为生产价格的唯一前提。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变以一般或平均利润率存在为前提,这个一般或平均利润率以各特殊部门的特殊利润率转为平均利润率为前提。依据价值规律,不同生产部门等量资本如果有机构成不同,在剩余价值率相等条件下,必然有不同的利润,而且各部门利润率应与劳动投入成正比例。但这原理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规律相冲突。有机构成差异形成的高低不同利润率,引起资本为追逐高额利润而进行部门之间的竞争,它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进行。资本转移使各部门利润率日趋平均化,这种趋势使各部门按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原则分配利润。所以,利润率平均化的价值转形实际上是社会总剩余价值依各部门有机构成高低进行分配的过程。对上述过程,马克思强调了以下几点:(1)生产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的、价值规律转换形式。按照劳动价值论原理,作为劳动力价值表现形式的工资变动不会影响商品价值,但作为价值产品分割的工资变动会影响生产价格。英国学者斯拉发就指出,工资对生产价格的影响完全取决于不同生产部门中所使用的劳动和生产资料的比例变化,在标准商品用来计量各种商品价格尺度时,工资变动不会影响生产价格变动。这同马克思的转形思想是一致的。因为工资变动对生产价格的影响力取决于资本有相构成的高低。在高构成部门中,工资变动与生产价格成反比,在低构成部门中,工资变动与生产价格成正比;在平构成部门中,工资变并不影响生产价格变动。因为平均构成部门的生产价格与价值是等量的。(2)一个商品的生产价格,会同价值偏离,这是由于它的实际利润和商品中的剩余价值偏离;还因为作为商品生产要素的商品生产价格会因同样的原因同价值偏离。不仅在商品中,而且在成本中都存在用价值或用生产价格计量的问题。但马克思认为,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无论发生在哪一个环节都不会改变两个总量相等原理正确性。“费用价格对价值的这种有重要意义的偏离……丝毫没有改变费用价格照旧是由价值决定这个事实。”{11}因为从社会全部商品总和来看,加入某种商品的剩余价值多多少,加入另一种商品的剩余价值就少多少,商品生产价格中包含的偏离价值情况会抵消。何况,成本价格本身只能是利润平均化的结果。本期商品中剩余价值与平均利润的偏离,决定了下一生产周期的成本价格;而本期商品的成本价格是上一生产周期商品包含的利润与剩余价值偏离的产物。“我们原先假定,一个商品的生产价格,等于该商品所消费的各种商品的价值。但作为一个商品的生产价格,对它的买者来说,就是成本价格,并且可以作为成本价格加入另一个商品的价格形成。”{12}资本条件下,生产要素通常是从市场上购买的,而这些要素,又形成商品的成本价格,因此,成本价格中已经包含着一个已经实现的利润。如果从每个个别商品看,每个商品成本中都包含有别人的已经实现的利润;但若从全部商品总和看,把全部商品的成本价格总和放在一方,而把全部商品的利润总和放在另一方,会得出正确计算。每个资本家的商品成本价格中都含有别人的利润,但谁也不会把自己的利润算到自己的成本价格中去。所以,从总的计算来看,只要一个生产部门的利润,加入到另一个生产部门的成本价格中去,这个利润就算在成本价格一方,而不再算在利润一方;如果这个利润算在利润一方,是由于这个商品是最终产品,它不再加入其它商品成本价格中去。在社会总资本的产品价值中,价值与生产价格差别是不存在的。
其次,成本价格无论用什么单位计量,无论数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它们同由利润率平均化决定的价值转为生产价格过程没有关系。“因为,无论商品的成本价格能够怎样偏离商品所消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这个过去的误差对资本家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商品的成本价格是既定的,它是一个不以资本家的生产为转移的前提,而资本家生产的结果则是一个包含价值的商品……。”{13}无疑,生产资料市场上的生产资料价值或价格会不断变化,一旦它们通过G—Pm进入生产过程,即作为资本投入或生产要素,直到产出的全过程,都是一个既定的、不变的量。它们不可能随着当年剩余价值生产起伏或资本有机构成变化而变化。资本家必须为购买它们支付一定的价格,这种价格不可能在事后随着一年间在剩余价值最终再分配领域发生的事情而发生变化。这样尽管人们从成本价格本身包含的价值与生产价格偏离得出了各种否定两个总量相等原理计算,但这一定是建立在错误认识上的,因为,从质的规定看,正如马克思所讲的:成本价格的商品无论发生什么样价值与价格偏离,对资本家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成本价格作为投入额,并不同于它从市场上购买的商品,如果商品资本存在一个用什么计量单位计量的问题的话,成本价格本身并不存在这个问题。成本价格本身作为投入,是一定资本或货币支出额,只有量的差异,没有质的差异;从量的规定看,转形必然涉及社会总产品生产的所有部门之间的关系,它只能涉及同一生产周期的全部投入和全部产出的关系,它不涉及本周期与上一周期的关系,也不涉及本生产周期与下一生产周期的投入产出关系。计算总利润和总剩余价值的范围只能是同一生产周期各部门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总和,因而各部门平均利润的总和与剩余价值总和必定是恒等的;成本价格,作为投入由于是一个既定的、固定的货币支出,自然也属于同一生产周期。我们计量的只是同一生产周期的全部既定不变的投入和同一生产周期全部产出,虽然在同一生产周期内,同一产品既可能是投入也可能是产出,但从社会总产品生产看,社会总投入是全部中间产品的总和,社会总产出则是全总最终产品的总和。由此可见,20世纪以来,人们“发现”的转形理论存在着由于投入和产出用不同计量单位计算出现两个总量不等的“矛盾”是根本不存在的。
第三,对马克思转形理论认识的关键环节是资本主义生产结果的商品理论。这一理论提供了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价值还原问题科学解释。产品价值中的不可变资本部分显然是通过活劳动生产的价值产品一部分补偿,它当然可以还原为价值产品一部分。问题在于,不变资本部分,即构成商品价值的生产资料价值或价格能否还原为活劳动。斯拉法为了将劳动价值论贯彻到底,曾设法建立一种生产资料还原方程解决生产资料的劳动还原问题,但没有成功。马克思在批评“斯密教条”时,尖锐地批评了将不变资本最终还原为直接劳动的观念。他认为,斯密将工资、利润、地租构成谷物全部价格后,也许还有第4个部分,即用来弥补生产资料的商品。斯密承认,单个商品,如谷物不仅由V+M组成,还要增加生产谷物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但一切生产资料价值本身也由V+M构成。马克思指出:“商品的全部价格直接地或最终地分解为V+M这论断,不过是一个空洞的遁辞……。”{14} 从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的流通过程看,全部第II部类即消费资料的产品价值可以分解为收入;同样,生产资料中一部分商品也可以用价值产品补偿。但最终要剩下一部分绝对不能分解为任何收入的生产资料。产品价值各个部分还原问题,从根本上看如何通过流通,交换过程实现价值补偿问题。全部问题根本是:由于相交换的商品只能作为积累和剩余价值生产的结果的商品资本,因此所谓价值还原从质上看不能将生产资料的价值还原看成普通商品还原。生产资料归根到底不是用收入补偿,而是用资本补偿的。生产资料只能直接还原为一定的资本,而不能直接还原价值实体或直接劳动,也不分解为收入,而任何购买生产资料的预付资本,则是过去的剩余劳动长期积累生产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变资本是由过去的剩余活劳动形成的资本构成的。只有这样,才能准确解释困惑了经济学理论几百年的生产资料的劳动还原问题。
三、从资本产品商品理论出发认识马克思的市场价格和稀缺理论
作为资本产品的商品学说,为人们提供了解释现代市场经济的全新思路。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直接提供一套对价格原理的解释,但绝不意味着马克思没有为人们提供一套完整的价格理论。问题在于:马克思不是在简单商品交换范围内,不是直接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分析市场价格的形成及运动问题。他明确地指出,要对供求、市场价格本身进行研究,就要以资本为前提{15}。“作为资本产物的商品,跟独立考察的单个商品是多么有不同;我们进一步探索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这种差别愈是显露出来,也愈是影响商品的现实的价格决定。”“供求以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为前提;当供求是在资本主义基础上发生的时候,当商品是资本产品的时候,供求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为前提,因而是和单纯的商品买卖完全不同的复杂化了的关系。……如果作进一步的分析,供求还以不同的阶级的阶层的存在为前提,这些阶级和阶层在自己中间分配社会的总收入,把它当作收入来消费,因此形成那种由收入形成的需求;另一方面。为了理解那由生产者自身互相形成的供求,就需要弄清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全貌。”{16}作为资本积累规律的社会总产品再生产,固定资本的更新和再生产,由社会资本有机构成增长决定的生产与消费矛盾、商品过剩、资本过剩,以资本主义对抗性分配关系为基础的并受资本家的积累欲支配的个人有支会能力的消费能力的发展,都构成并决定了资本主义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规律。这种供求关系调节商品市场价格变动,体现了商品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是表现为商品价值与成本价格之间,商吕实际包含的剩余价值与售卖时所实现的利润量之间量的差别……。这种表现为市场价格变动曲线的剩余价值实现规律是资本竞争过程。这种竞争又表现为商品供求关系变动,资本的转移及价格变动,它是由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利润率平均化及一般利润率递减等规律支配的。
西方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失误不在于分析了价格中的供给与需求变动,也不在于以资源稀缺性为依据分析价格变动,而在于这种理论完全没有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供求关系完全不同于简单商品交换国供求。没有看到供求关系是历史的、具体的、复杂的,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积累运动决定的派生的经济关系。均衡价格论只是将需求看成某个商品的需求,而没有认识到:任何一个单个商品的需求只是社会总需求组成总分。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它们显然属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范畴,受社会总资本积累规律支配。当然,也可以将商品价格和供求规律视为资源稀缺法则的体现。但稀缺规则显然是更具体、更复杂的关系。马克思只是在分析级地差地租、经营垄断形成,对个别商品生产价格形成无疑有影响,但对商品的价值形成、决定没有任何关联。而且,资源的有限性或稀缺规则面临着资本主义现实的挑战:(1)它无法解释许多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力、商品的过剩的存在,稀缺并不适用于一切生产要素;(2)诚然土地是有限的,但有限的并逐步减少的土地数量并没有使农产品价格愈来愈昂贵;相反,在农业发达国家,农业技术进步使得有限土地资源生产的农产品出现过剩,农业价格持续下跌;(3)真正稀缺的资源只能是一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这属于自然垄断问题。诚然自然资源潜在总量的有限与我们在具体、相对生产过程中使用是完全不同量的两个量。虽然,自然资源绝对、潜在总量是有限的,但它对价格形成没有任何影响;商品生产价格只是决定于相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资源量。因此,尽管石油、煤、金属矿资源绝对储量是有限的,并越来越少,但这并不妨碍这些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在市场上的巨大过剩,不能阻止随着技术进步在相对、具体生产国使用资源效率能力的迅速增加,最后无法阻止所有使用资源的价格的下降。
注释:
①{14}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2、414-415页,
②⑨⑩{12}{13}{16}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67、196、254、184、185、217-218页。
③ 转引自晏智杰《劳动价值学说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8页。
④《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09页。
⑤⑦⑧{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上),第456、44、45、389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II),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82页。
(责任编辑陈孝兵)
关键词:马克思;作为资本产品的商品;价值转形;市场价格
中图分类号:F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7)01-0087-04
一、劳动价值论的功能和马克思作为资本产品的商品学说
正确认识劳动价值论的功能是理解马克思转形和市场价格理论的前提条件。恩格斯指出:“要知道什么是剩余价值就必须理解什么是价值。”① 劳动价值论的真正功能是揭示剩余价值、剥削、解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西方一些学者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多余论”、“没有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这两种观点没有看到,马克思正是运用劳动价值论分析了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揭示货币起源、货币转化为资本及雇佣劳动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科学说明了剩余价值的起源、资本主义剥削和阶级结构。作为活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原理体现,只有可变资本才产生剩余价值,不变资本不生产剩余价值和价值。因此,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成正比,与不变资本成反比;因为不变资本不生产剩余价值,总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越高,利润率越低。资本家为了提高利润率,尽一切努力节省物化劳动;不同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等量资本,在剥削率相同情况下必然有不同的利润率。“如果一个百分比构成90C+10V的资本和一个10C+90V的资本,在劳动剥削程度相等时,会生出同样多的剩余价值或利润,那就非常清楚,剩余价值,从而价值本身的源泉必定不是劳动,而是别的什么东西了,而这样一来,政治经济学就会失去任何合理的基础了。”②
劳动价值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起源和本质的功能决定了它必然有其界限和适用范围。流行观点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功能是解释价格规律,价格是价值的货币的表现,价值规律是通过市场价格波动实现的,对复杂商品关系及要素价格分析应直接依据劳动价值论。这是对价值规律功能极其错误的认识。劳动价值论主要功能是为了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起源和本质,而不是为了提供一种现实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理论。西方学者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关于相对价格和资源配置的理论较准确地看到了劳动价值论的功能,如果我们企图从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原理出发分析资源配置和价格运动,必然会陷入一系列“矛盾”或“冲突”。这表明了劳动价值论有其界限和范围,同时也说明了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转形和结构改变。在当前劳动价值论研究中,相当一部分人在方法论上犯了如下错误,即将一些不能直接用劳动价值论解释的问题用劳动价值论去解释,还有一些人将当代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中产生一些具体问题提出来并简单将劳动价值论同当代复杂的、具体经济现象对比,“发现”了劳动价值论无数的“矛盾”或“冲突”。这种质疑劳动价值论的方式是十分幼稚可笑的。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当前人们提出的劳动价值论面临的各种“挑战”或无法回答的问题:它们实际上是些本不应该要劳动价值论解释的问题,因为对资本主义复杂现象分析根本就不是劳动价值论的功能所及。
西方有些学者,如英国学者鲍莫尔在同萨缪尔森的论战中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价值论和转形论的原意不是要说明价格决定。他指出:“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向充分理解价格决定的一大逼近,但马克思的转形下论却没有这个意图……马克思提出转化理论的本意并不是要说明价格如何从价值中引出来,……他的第一卷旨在说明剩余价值如何生产出来,而在竞争条件下剩余价值如何按照投资数量分配给各个部门,即社会的剩余价值的分配就成为第三卷的主题。”③然而,承认价值规律的功能不是为了解释生产价格和价格变动,并不是否定马克思有自己价格理论。问题实质在于,马克思并不是直接从价值规律引申出自己的生产价格和市场价格理论的。
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是从商品出发的,商品是资本主义财富的细胞或元素形式,但人们误解了“商品细胞”的含义。列宁就认为,马克思在商品交换“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胚芽)。”④ 这种观点将资本主义复杂社会关系的一切矛盾还原为商品交换这单一现象包含的矛盾,它决定了可以用劳动价值论直接分析资本主义一切复杂/具体对象。这是犯了李嘉图研究方法上同样的错误,即将辩证法归结为“还原主义”或“本质主义”,忽视了经济生活中各种中介环节的存在。其实,研究资本主义的历史必须把资本的现代史和资本的形成史区别开来⑤。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细胞的意义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资本论》中商品只是分析资本的历史起源的出发点,而不是认识资本主义现代既定结构的起点。“商品,作为资产阶级财富的元素形式,曾经是我们的出发点,是资本产生的前提。”⑥我们不能将商品这一资本历史形成的细胞等同于资本在当代既定关系及发展的出发点,更不能说商品中就潜伏着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萌芽。
那么,不同于资本主义历史前提商品的生产方式的“现实出发点”是什么?是作为商品和货币长期发展产物的“资本”。马克思指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支配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他色彩都隐没其中,它使它们的特点变了样。”⑦在中世纪,农业和土地所有制是支配、统治一切社会形式的规定,“甚至资本,……作为传统手工工具,……也带着这种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情况则相反。农业越来越变成仅仅是一个工业部门,完全由资本支配。地租也是如此。……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它必须成为起点又成为终点。……”⑧马克思正是以资本作为资本主义的核心概念,正是从资本概念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一切复杂的/具体经济社会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一切因素成为从属于资本的形式或因素,无论是前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地租、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还是竞争、积聚、集中等资本特殊形式的内容,都要从资本一般概念出发加以规定。马克思还指出,从剩余价值范畴出发,可以揭示剩余价值的各种转化形式的利润/利息/地租,并以此为前提,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各种要素及要素价格;借助于利息率,地租概念,马克思科学分析了土地价格及作为虚拟资本的股票,债券的价格;通过超额利润和级差地租的学说,准确地解释了垄断,稀缺物品的价格决定;解释了人们经常困惑的为什么自动化程度越高/企业活劳动越少的企业,企业利润反而越大的问题。
资本作为资产阶级社会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形式,同样支配曾经是资本历史起点的商品本身,支配商品使用价值/价值/价格/货币。历史上,商品这个简单范畴是支配资本的形式,但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它成为从属于资本并反过来由资本支配/规定的因素。资本主义的商品本质上不同于简单商品条件下商品,它不仅从属于资本,而且成了资本的产品。“商品不仅只是当作商品来交换,而是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这些资本要求从剩余价值的总量中分配到和它们各自的量成比例的一定资本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总价格,只是这个资本所生产各个商品的价格总和。”⑨随着商品成为资本生产过程的产品,商品的价值必然相应具有完全异质于简单商品的价值的性质和内容。简单商品的价只是单纯活劳动耗费的凝结,资本主义商品价值只能是产品价值,即W=C+V+M,产品价值正是作为资本产品的商品价值的存在形式,它不是直接由价值实体构成,而是由资本构成,是由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转化而来的成本价格和资本利润构成,直接决定产品价值或价格变动的是剩余价值规律,而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和价值规律。从表面上看,马克思的产品价值论与马歇尔的成本价值论一样都强调了生产成本在价值决定中的意义,但两种生产费用论有本质区别。
二、资本产品的商品理论是认识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关键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下,不能把单个商品或某一时期内生产的商品产品作为单纯的商品孤立地就它本身来进行考察,把它作为预付资本的产物,就这个商品和生产它的总资本的关系进行考察。”这对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多么重要!”⑩把商品看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积累的产物,对揭示商品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转变为直接由成本和利润调节的产品价值、价值转为生产价格,供求规律、稀缺及市场价格规律提供了全新思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学者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价值转形”有关问题论述提出了尖锐批评:马克思对转形中投入和产出商品使用了不同计量单位,转形中产出商品是用生产价格计算,但没有将投入商品也用生产价格而只是按价值计算。一旦投入和产出商品都用生产价格计量,计算上将无法保证两种总量相等,即总利润等于总剩余价值,总价值等于总生产价格的条件。所以,马克思对转形问题的处理存在严重的缺陷。转形问题被称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歌德巴赫猜想”。但人们从一开始就错了,所谓以价值计量的投入量与生产价格计算的产出之间的逻辑矛盾,实际上是根本不存在的“问题”。它是人们对《资本论》第3卷中有关转形的历史和逻辑思路、对价值转形的前提、实质和关键环节有关马克思的论述缺乏正确认识的结果。
首先,利润通过竞争转变为平均利润过程,是价值转变为生产价格的唯一前提。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变以一般或平均利润率存在为前提,这个一般或平均利润率以各特殊部门的特殊利润率转为平均利润率为前提。依据价值规律,不同生产部门等量资本如果有机构成不同,在剩余价值率相等条件下,必然有不同的利润,而且各部门利润率应与劳动投入成正比例。但这原理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规律相冲突。有机构成差异形成的高低不同利润率,引起资本为追逐高额利润而进行部门之间的竞争,它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进行。资本转移使各部门利润率日趋平均化,这种趋势使各部门按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原则分配利润。所以,利润率平均化的价值转形实际上是社会总剩余价值依各部门有机构成高低进行分配的过程。对上述过程,马克思强调了以下几点:(1)生产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的、价值规律转换形式。按照劳动价值论原理,作为劳动力价值表现形式的工资变动不会影响商品价值,但作为价值产品分割的工资变动会影响生产价格。英国学者斯拉发就指出,工资对生产价格的影响完全取决于不同生产部门中所使用的劳动和生产资料的比例变化,在标准商品用来计量各种商品价格尺度时,工资变动不会影响生产价格变动。这同马克思的转形思想是一致的。因为工资变动对生产价格的影响力取决于资本有相构成的高低。在高构成部门中,工资变动与生产价格成反比,在低构成部门中,工资变动与生产价格成正比;在平构成部门中,工资变并不影响生产价格变动。因为平均构成部门的生产价格与价值是等量的。(2)一个商品的生产价格,会同价值偏离,这是由于它的实际利润和商品中的剩余价值偏离;还因为作为商品生产要素的商品生产价格会因同样的原因同价值偏离。不仅在商品中,而且在成本中都存在用价值或用生产价格计量的问题。但马克思认为,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无论发生在哪一个环节都不会改变两个总量相等原理正确性。“费用价格对价值的这种有重要意义的偏离……丝毫没有改变费用价格照旧是由价值决定这个事实。”{11}因为从社会全部商品总和来看,加入某种商品的剩余价值多多少,加入另一种商品的剩余价值就少多少,商品生产价格中包含的偏离价值情况会抵消。何况,成本价格本身只能是利润平均化的结果。本期商品中剩余价值与平均利润的偏离,决定了下一生产周期的成本价格;而本期商品的成本价格是上一生产周期商品包含的利润与剩余价值偏离的产物。“我们原先假定,一个商品的生产价格,等于该商品所消费的各种商品的价值。但作为一个商品的生产价格,对它的买者来说,就是成本价格,并且可以作为成本价格加入另一个商品的价格形成。”{12}资本条件下,生产要素通常是从市场上购买的,而这些要素,又形成商品的成本价格,因此,成本价格中已经包含着一个已经实现的利润。如果从每个个别商品看,每个商品成本中都包含有别人的已经实现的利润;但若从全部商品总和看,把全部商品的成本价格总和放在一方,而把全部商品的利润总和放在另一方,会得出正确计算。每个资本家的商品成本价格中都含有别人的利润,但谁也不会把自己的利润算到自己的成本价格中去。所以,从总的计算来看,只要一个生产部门的利润,加入到另一个生产部门的成本价格中去,这个利润就算在成本价格一方,而不再算在利润一方;如果这个利润算在利润一方,是由于这个商品是最终产品,它不再加入其它商品成本价格中去。在社会总资本的产品价值中,价值与生产价格差别是不存在的。
其次,成本价格无论用什么单位计量,无论数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它们同由利润率平均化决定的价值转为生产价格过程没有关系。“因为,无论商品的成本价格能够怎样偏离商品所消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这个过去的误差对资本家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商品的成本价格是既定的,它是一个不以资本家的生产为转移的前提,而资本家生产的结果则是一个包含价值的商品……。”{13}无疑,生产资料市场上的生产资料价值或价格会不断变化,一旦它们通过G—Pm进入生产过程,即作为资本投入或生产要素,直到产出的全过程,都是一个既定的、不变的量。它们不可能随着当年剩余价值生产起伏或资本有机构成变化而变化。资本家必须为购买它们支付一定的价格,这种价格不可能在事后随着一年间在剩余价值最终再分配领域发生的事情而发生变化。这样尽管人们从成本价格本身包含的价值与生产价格偏离得出了各种否定两个总量相等原理计算,但这一定是建立在错误认识上的,因为,从质的规定看,正如马克思所讲的:成本价格的商品无论发生什么样价值与价格偏离,对资本家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成本价格作为投入额,并不同于它从市场上购买的商品,如果商品资本存在一个用什么计量单位计量的问题的话,成本价格本身并不存在这个问题。成本价格本身作为投入,是一定资本或货币支出额,只有量的差异,没有质的差异;从量的规定看,转形必然涉及社会总产品生产的所有部门之间的关系,它只能涉及同一生产周期的全部投入和全部产出的关系,它不涉及本周期与上一周期的关系,也不涉及本生产周期与下一生产周期的投入产出关系。计算总利润和总剩余价值的范围只能是同一生产周期各部门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总和,因而各部门平均利润的总和与剩余价值总和必定是恒等的;成本价格,作为投入由于是一个既定的、固定的货币支出,自然也属于同一生产周期。我们计量的只是同一生产周期的全部既定不变的投入和同一生产周期全部产出,虽然在同一生产周期内,同一产品既可能是投入也可能是产出,但从社会总产品生产看,社会总投入是全部中间产品的总和,社会总产出则是全总最终产品的总和。由此可见,20世纪以来,人们“发现”的转形理论存在着由于投入和产出用不同计量单位计算出现两个总量不等的“矛盾”是根本不存在的。
第三,对马克思转形理论认识的关键环节是资本主义生产结果的商品理论。这一理论提供了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价值还原问题科学解释。产品价值中的不可变资本部分显然是通过活劳动生产的价值产品一部分补偿,它当然可以还原为价值产品一部分。问题在于,不变资本部分,即构成商品价值的生产资料价值或价格能否还原为活劳动。斯拉法为了将劳动价值论贯彻到底,曾设法建立一种生产资料还原方程解决生产资料的劳动还原问题,但没有成功。马克思在批评“斯密教条”时,尖锐地批评了将不变资本最终还原为直接劳动的观念。他认为,斯密将工资、利润、地租构成谷物全部价格后,也许还有第4个部分,即用来弥补生产资料的商品。斯密承认,单个商品,如谷物不仅由V+M组成,还要增加生产谷物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但一切生产资料价值本身也由V+M构成。马克思指出:“商品的全部价格直接地或最终地分解为V+M这论断,不过是一个空洞的遁辞……。”{14} 从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的流通过程看,全部第II部类即消费资料的产品价值可以分解为收入;同样,生产资料中一部分商品也可以用价值产品补偿。但最终要剩下一部分绝对不能分解为任何收入的生产资料。产品价值各个部分还原问题,从根本上看如何通过流通,交换过程实现价值补偿问题。全部问题根本是:由于相交换的商品只能作为积累和剩余价值生产的结果的商品资本,因此所谓价值还原从质上看不能将生产资料的价值还原看成普通商品还原。生产资料归根到底不是用收入补偿,而是用资本补偿的。生产资料只能直接还原为一定的资本,而不能直接还原价值实体或直接劳动,也不分解为收入,而任何购买生产资料的预付资本,则是过去的剩余劳动长期积累生产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变资本是由过去的剩余活劳动形成的资本构成的。只有这样,才能准确解释困惑了经济学理论几百年的生产资料的劳动还原问题。
三、从资本产品商品理论出发认识马克思的市场价格和稀缺理论
作为资本产品的商品学说,为人们提供了解释现代市场经济的全新思路。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直接提供一套对价格原理的解释,但绝不意味着马克思没有为人们提供一套完整的价格理论。问题在于:马克思不是在简单商品交换范围内,不是直接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分析市场价格的形成及运动问题。他明确地指出,要对供求、市场价格本身进行研究,就要以资本为前提{15}。“作为资本产物的商品,跟独立考察的单个商品是多么有不同;我们进一步探索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这种差别愈是显露出来,也愈是影响商品的现实的价格决定。”“供求以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为前提;当供求是在资本主义基础上发生的时候,当商品是资本产品的时候,供求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为前提,因而是和单纯的商品买卖完全不同的复杂化了的关系。……如果作进一步的分析,供求还以不同的阶级的阶层的存在为前提,这些阶级和阶层在自己中间分配社会的总收入,把它当作收入来消费,因此形成那种由收入形成的需求;另一方面。为了理解那由生产者自身互相形成的供求,就需要弄清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全貌。”{16}作为资本积累规律的社会总产品再生产,固定资本的更新和再生产,由社会资本有机构成增长决定的生产与消费矛盾、商品过剩、资本过剩,以资本主义对抗性分配关系为基础的并受资本家的积累欲支配的个人有支会能力的消费能力的发展,都构成并决定了资本主义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规律。这种供求关系调节商品市场价格变动,体现了商品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是表现为商品价值与成本价格之间,商吕实际包含的剩余价值与售卖时所实现的利润量之间量的差别……。这种表现为市场价格变动曲线的剩余价值实现规律是资本竞争过程。这种竞争又表现为商品供求关系变动,资本的转移及价格变动,它是由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利润率平均化及一般利润率递减等规律支配的。
西方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失误不在于分析了价格中的供给与需求变动,也不在于以资源稀缺性为依据分析价格变动,而在于这种理论完全没有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供求关系完全不同于简单商品交换国供求。没有看到供求关系是历史的、具体的、复杂的,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积累运动决定的派生的经济关系。均衡价格论只是将需求看成某个商品的需求,而没有认识到:任何一个单个商品的需求只是社会总需求组成总分。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它们显然属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范畴,受社会总资本积累规律支配。当然,也可以将商品价格和供求规律视为资源稀缺法则的体现。但稀缺规则显然是更具体、更复杂的关系。马克思只是在分析级地差地租、经营垄断形成,对个别商品生产价格形成无疑有影响,但对商品的价值形成、决定没有任何关联。而且,资源的有限性或稀缺规则面临着资本主义现实的挑战:(1)它无法解释许多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力、商品的过剩的存在,稀缺并不适用于一切生产要素;(2)诚然土地是有限的,但有限的并逐步减少的土地数量并没有使农产品价格愈来愈昂贵;相反,在农业发达国家,农业技术进步使得有限土地资源生产的农产品出现过剩,农业价格持续下跌;(3)真正稀缺的资源只能是一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这属于自然垄断问题。诚然自然资源潜在总量的有限与我们在具体、相对生产过程中使用是完全不同量的两个量。虽然,自然资源绝对、潜在总量是有限的,但它对价格形成没有任何影响;商品生产价格只是决定于相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资源量。因此,尽管石油、煤、金属矿资源绝对储量是有限的,并越来越少,但这并不妨碍这些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在市场上的巨大过剩,不能阻止随着技术进步在相对、具体生产国使用资源效率能力的迅速增加,最后无法阻止所有使用资源的价格的下降。
注释:
①{14}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2、414-415页,
②⑨⑩{12}{13}{16}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67、196、254、184、185、217-218页。
③ 转引自晏智杰《劳动价值学说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8页。
④《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09页。
⑤⑦⑧{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上),第456、44、45、389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II),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82页。
(责任编辑陈孝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