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声乐教学中,声乐演唱是本科学年中必修的课程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注重发声技巧和演唱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审美意识的提高。以至于对声乐作品的情感处理及对声乐作品风格的把握不到位。针对这一环节笔者展开论述,总结以下几点作为提高审美意识的切入点。
关键词:声乐教学 审美意识 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0-0089-02
声乐这一门艺术是将音乐和语言艺术充分融合在一起的形式,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声音美的体验与感受,同时也能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另外还能借助于演唱来抒发自己的情绪,从而真正有效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内在统一。高校中的艺术类院校是培养声乐人才的摇篮,审美意识的培养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声乐教学方法外,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审美意识的培养,这样才能够促进两者之间有效融合与统一,从而能够使学生在声乐学习课堂上得到全面提升和发展。然而如何有效的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也对其进行了如下研究:
一、审美意识的培养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审美意识是审美活动中人对审美对象的能动反应。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感受、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标准等各个方面,是审美心理活动进入思维阶段后的意识活动。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是声乐教师的职责。所以本文对审美意识培养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如下概述:
(一)有助于强化声乐作品的感染力
艺术感染力指的是声乐作品中所涵盖的意境、节奏、韵律和品位。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不仅要旋律美而且词也要美才能体现它的完美性。例如:石顺义词,王咏梅曲的《美丽家园》这首歌采取了二部曲式结构,两个部分通过旋律速度的变化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梦想中美丽家园的画卷。歌词“唱给你一支歌,唱给你一缕炊烟,一条小河,还有那静静地小村旁几只蹒跚的白鹅……”描绘了潺潺的小溪,静静的村庄,金色的田野以及慈母的牵挂,父亲的笑脸……了解了作品的意境,演唱者对旋律有了画面感,演唱时便会有了情绪,这种情绪便是审美意识的体现。这也是学习声乐过程中必须达到的境界,是歌者必须领会的画面感。又如张太旗词,王佑贵曲的声乐作品《沂蒙山我的娘亲亲》这首歌,它是二部曲式结构的作品,前后两部分开头旋律一致,主要通过B部分的调式变化及节奏的变化与A部分形式对比。作品通过对家乡沂蒙山的今昔对比,表现了主人公对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充满了自豪和欣慰,同时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首作品无论演唱技巧方面还是在音乐表现方面,对演唱者提出了较高的综合性要求。所以针对演唱技巧难度较高的艺术作品首先要熟悉、了解作曲家的创作的个性特点——歌曲家本人的规律性。理解、分析歌词的内容,才能把作品表现得恰到好处。体现了演唱者对作品的诠释过程是对作曲家的二度创作。
(二)有助于提高声乐作品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个人所具有的与进行审美活动相关的主观条件和心理能力。审美感受以视、听两种感官为主。体现的是一个歌者的深层次修养。它是由歌唱者通过声音和技巧,将作曲者的风格及意义表达给听众的一种能力。
在21世纪的今天,高校教学活动中增设了艺术类学科。就以音乐教育学科而言,课程设置中有《声乐演唱》《合唱与重唱》《中外歌剧赏析》《多声部声乐演唱》等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如歌剧(意大利语:opera)它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如:歌剧《悲惨世界》,它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描绘了1793年至1832年间法国社会的浑噩年代。这个时代法国人民遭受了极大的磨难和痛苦。这部歌剧将悲惨世界描摹尽致。这部歌剧音乐整体大气,恢弘,富有史诗般的色彩,人物性格鲜明,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用不同的音乐主题来呈示。又如:中国歌剧《木兰诗篇》是一部本土原创、展示英雄主义精神、集中国妇女美德于一身的优秀作品。该剧以交响乐和情景歌剧的崭新形式弘扬伟大的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展现中华儿女乃至全人类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呼唤和平与正义的崇高精神境界。此剧以音乐结构统领全剧,把故事与情景巧妙地包容在序曲与四个乐章的音乐结构之中。以音乐结构统领全剧,把故事与情景巧妙地包容在序曲与四个乐章的音乐结构之中。所以歌剧的魅力就在于通过音乐让剧情与观众心里产生共鸣,这一过程就是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培养。所以审美能力是审美意识的范畴,是培养演唱者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有助于诠释声乐作品内涵
音乐艺术是情感内涵的艺术表现力它是情感启迪的过程。艺术作品中蕴含着情感色彩的表达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仔细品读音乐作品的艺术本质。了解音乐作品中的时代背景、地域文化,真正意识到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节奏都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只有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本质,才能有效地进行作品的二度创作。从而实现情感思维的升华,达到音乐作品内涵的真情传递。
二、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路径
高校声乐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注重和强调发声技巧和歌唱状态下的声音位置,而忽视审美意識的培养。如何找到正确的培养审美意识的方法和途径,笔者将阐述以下几点: (一)以情带声的练声方法是审美意识的再现
练声方法实质是启发式的感觉教学法。是通过我们在生活中能做到和体会的一些感觉,让学生找到正确的歌唱方法,建立起合理的科学的发声状态。练声是为歌唱做铺垫,其目的是掌握发声技巧,拓展音域。有了正确的练声方法才能驾驭音乐作品。练声方法分为旋律哼唱练声法、母音(音阶)练声法等等。练声法的把握不仅能找到正确的音高位置,而且还能体会声音美感受,从而产生审美意识概念。
(二)深情并茂的歌唱是审美意识的升华
“深情并茂”是歌者在演唱过程中把对声乐作品的理解用演唱技巧准确合理的寓情于声的过程。是对作品的情感完美展现。从而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声乐艺术是演唱过程中将情感融入旋律中的一门艺术,是将情感依托在作品中,声与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声与情的交融是审美意识的提升。
(三)旋律视唱中渗透审美意识
旋律亦称曲调。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它是经过艺术构思而成的若干乐音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它建立在一定的调式和节拍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音高、时值和音量构成的具有邏辑因素的单声部。声乐作品是作曲者艺术构思的体现。众所周知,声乐作品是由旋律构成的,是作曲者的艺术构思,是作曲者对艺术作品的一度创作。在这个过程中融入了作曲者的情感内涵,所以演唱者对作品的认知首先是从旋律开始,全身心对旋律的视唱,对作品的调式、节拍、音高、时值和音量会有更深的印象和理解,从中能够体会作曲者的创作动机和思想。笔者认为视唱旋律能够培养审美意识,是培养审美意识的方法之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审美意识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有效培养,不仅是教学的关键,也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重要途径,学生若能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就能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更好地体会声乐作品的内涵以及艺术魅力,从而有效促进高校声乐教学质量。所以审美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对高校声乐教学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莫大尼.高校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审美意识的途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0).
[2]王晓艳,尹晖.浅谈高校声乐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研究[J].才智,2013,(34).
[3]付晗.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重要性及培养方式研究[J].音乐时空,2014,(01).
[4]谭闻达.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审美意识[J].大众文艺,2016,(18).
[5]荆晶.对高校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研究探讨[J].牡丹,2015,(20).
[6]段小丽.论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8,(09).
[7]李欣娜.关于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J].艺术评鉴,2018,(06).
[8]李雪玲.论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8,(02).
[9]马驰.论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10]叶琤.论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内涵的渗透[J].黄河之声,2017,(22).
[11]董雷.高校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几点思考[J].大舞台,2015,(11).
关键词:声乐教学 审美意识 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0-0089-02
声乐这一门艺术是将音乐和语言艺术充分融合在一起的形式,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声音美的体验与感受,同时也能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另外还能借助于演唱来抒发自己的情绪,从而真正有效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内在统一。高校中的艺术类院校是培养声乐人才的摇篮,审美意识的培养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声乐教学方法外,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审美意识的培养,这样才能够促进两者之间有效融合与统一,从而能够使学生在声乐学习课堂上得到全面提升和发展。然而如何有效的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也对其进行了如下研究:
一、审美意识的培养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审美意识是审美活动中人对审美对象的能动反应。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感受、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标准等各个方面,是审美心理活动进入思维阶段后的意识活动。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是声乐教师的职责。所以本文对审美意识培养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如下概述:
(一)有助于强化声乐作品的感染力
艺术感染力指的是声乐作品中所涵盖的意境、节奏、韵律和品位。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不仅要旋律美而且词也要美才能体现它的完美性。例如:石顺义词,王咏梅曲的《美丽家园》这首歌采取了二部曲式结构,两个部分通过旋律速度的变化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梦想中美丽家园的画卷。歌词“唱给你一支歌,唱给你一缕炊烟,一条小河,还有那静静地小村旁几只蹒跚的白鹅……”描绘了潺潺的小溪,静静的村庄,金色的田野以及慈母的牵挂,父亲的笑脸……了解了作品的意境,演唱者对旋律有了画面感,演唱时便会有了情绪,这种情绪便是审美意识的体现。这也是学习声乐过程中必须达到的境界,是歌者必须领会的画面感。又如张太旗词,王佑贵曲的声乐作品《沂蒙山我的娘亲亲》这首歌,它是二部曲式结构的作品,前后两部分开头旋律一致,主要通过B部分的调式变化及节奏的变化与A部分形式对比。作品通过对家乡沂蒙山的今昔对比,表现了主人公对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充满了自豪和欣慰,同时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首作品无论演唱技巧方面还是在音乐表现方面,对演唱者提出了较高的综合性要求。所以针对演唱技巧难度较高的艺术作品首先要熟悉、了解作曲家的创作的个性特点——歌曲家本人的规律性。理解、分析歌词的内容,才能把作品表现得恰到好处。体现了演唱者对作品的诠释过程是对作曲家的二度创作。
(二)有助于提高声乐作品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个人所具有的与进行审美活动相关的主观条件和心理能力。审美感受以视、听两种感官为主。体现的是一个歌者的深层次修养。它是由歌唱者通过声音和技巧,将作曲者的风格及意义表达给听众的一种能力。
在21世纪的今天,高校教学活动中增设了艺术类学科。就以音乐教育学科而言,课程设置中有《声乐演唱》《合唱与重唱》《中外歌剧赏析》《多声部声乐演唱》等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如歌剧(意大利语:opera)它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如:歌剧《悲惨世界》,它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描绘了1793年至1832年间法国社会的浑噩年代。这个时代法国人民遭受了极大的磨难和痛苦。这部歌剧将悲惨世界描摹尽致。这部歌剧音乐整体大气,恢弘,富有史诗般的色彩,人物性格鲜明,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用不同的音乐主题来呈示。又如:中国歌剧《木兰诗篇》是一部本土原创、展示英雄主义精神、集中国妇女美德于一身的优秀作品。该剧以交响乐和情景歌剧的崭新形式弘扬伟大的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展现中华儿女乃至全人类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呼唤和平与正义的崇高精神境界。此剧以音乐结构统领全剧,把故事与情景巧妙地包容在序曲与四个乐章的音乐结构之中。以音乐结构统领全剧,把故事与情景巧妙地包容在序曲与四个乐章的音乐结构之中。所以歌剧的魅力就在于通过音乐让剧情与观众心里产生共鸣,这一过程就是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培养。所以审美能力是审美意识的范畴,是培养演唱者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有助于诠释声乐作品内涵
音乐艺术是情感内涵的艺术表现力它是情感启迪的过程。艺术作品中蕴含着情感色彩的表达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仔细品读音乐作品的艺术本质。了解音乐作品中的时代背景、地域文化,真正意识到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节奏都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只有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本质,才能有效地进行作品的二度创作。从而实现情感思维的升华,达到音乐作品内涵的真情传递。
二、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路径
高校声乐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注重和强调发声技巧和歌唱状态下的声音位置,而忽视审美意識的培养。如何找到正确的培养审美意识的方法和途径,笔者将阐述以下几点: (一)以情带声的练声方法是审美意识的再现
练声方法实质是启发式的感觉教学法。是通过我们在生活中能做到和体会的一些感觉,让学生找到正确的歌唱方法,建立起合理的科学的发声状态。练声是为歌唱做铺垫,其目的是掌握发声技巧,拓展音域。有了正确的练声方法才能驾驭音乐作品。练声方法分为旋律哼唱练声法、母音(音阶)练声法等等。练声法的把握不仅能找到正确的音高位置,而且还能体会声音美感受,从而产生审美意识概念。
(二)深情并茂的歌唱是审美意识的升华
“深情并茂”是歌者在演唱过程中把对声乐作品的理解用演唱技巧准确合理的寓情于声的过程。是对作品的情感完美展现。从而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声乐艺术是演唱过程中将情感融入旋律中的一门艺术,是将情感依托在作品中,声与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声与情的交融是审美意识的提升。
(三)旋律视唱中渗透审美意识
旋律亦称曲调。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它是经过艺术构思而成的若干乐音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它建立在一定的调式和节拍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音高、时值和音量构成的具有邏辑因素的单声部。声乐作品是作曲者艺术构思的体现。众所周知,声乐作品是由旋律构成的,是作曲者的艺术构思,是作曲者对艺术作品的一度创作。在这个过程中融入了作曲者的情感内涵,所以演唱者对作品的认知首先是从旋律开始,全身心对旋律的视唱,对作品的调式、节拍、音高、时值和音量会有更深的印象和理解,从中能够体会作曲者的创作动机和思想。笔者认为视唱旋律能够培养审美意识,是培养审美意识的方法之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审美意识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有效培养,不仅是教学的关键,也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重要途径,学生若能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就能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更好地体会声乐作品的内涵以及艺术魅力,从而有效促进高校声乐教学质量。所以审美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对高校声乐教学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莫大尼.高校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审美意识的途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0).
[2]王晓艳,尹晖.浅谈高校声乐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研究[J].才智,2013,(34).
[3]付晗.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重要性及培养方式研究[J].音乐时空,2014,(01).
[4]谭闻达.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审美意识[J].大众文艺,2016,(18).
[5]荆晶.对高校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研究探讨[J].牡丹,2015,(20).
[6]段小丽.论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8,(09).
[7]李欣娜.关于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J].艺术评鉴,2018,(06).
[8]李雪玲.论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8,(02).
[9]马驰.论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10]叶琤.论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内涵的渗透[J].黄河之声,2017,(22).
[11]董雷.高校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几点思考[J].大舞台,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