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作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审题应该是第一步,也应该是很重要的一步,学生只有看到作文题目并经过审题后,才能明白该写什么,不能写什么。不少教师对学生审题教学不重视,认为审题不重要,考试时间紧,不可能花那么多时间考虑审题,所以,多数语文教师作文审题教学不完整。在单元的作文教学过程中,作文题通常都是本单元的问题,如本单元是写人,教师就布置一道写人的作文题给学生做,如《我最难忘的数学老师》。因为刚刚学过,虽掌握得不太好,但一般不会离题,老师误以为学生审题的水平不低,所以,就不怎么教学生审题了。遇到学生在考试时审题出现错误时,教师才会进行一点审题教学,导致学生在作文训练或考试时,面对新作文题,不知道该怎么写,就只能凭经验,结果就可能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离题万丈,不知所云。而且,作文不单是重要的学习、考试内容,在未来就业中居于重要位置,试想一个写不好作文的人,怎会拟定一份很完整的工作计划。作文审题教学的要点就是让学生明白作文题包含的字面意思和字面背后的信息。如何挖掘、查找作文题的字面意思和背后信息?语文老师做到以下三要点就能有助于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审准深入作文题目。
一、找准中心词,明确作文的中心
一篇文章,有一个中心的内容,这里说的中心内容,不是我们通常所说中心思想,而是文章主要写什么。对于记叙文类型的作文题,找中心词相对较容易。如作文题《我的班长》,教师教学生审题的时候,就要让学生明白作文的中心是“班长”,意味着作文是写人的作文,不是写事或物。要按写人的要求,把人物的人物性格特点写出来,至于你如何通过事例或其他人的语言来衬托班长的性格,那是你的表达手法,无论你采用什么表达手法,只要不改变文章中心是“班长”的性质就行。对于其他作文,找中心词的办法稍复杂。如作文“在成长的过程,我们内心深处常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与自己言行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请以‘有时,我也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对于这道作文题中心词是什么?材料是关于自己言行的矛盾,而话题是“有时,我也想”,究竟是关于矛盾还是想的问题?当然是按照话题中“我也想”为题。为什么是“我也想”?“我也想”意味着我曾经想过,再对照材料,自己的言行有矛盾,作出了一种决定,后来回忆起来,我原想过正确的想法。所以,题目就是“我也想”。
二、认真研究中心词的修饰部分,从不同角度对自己设问
认准中心词后,还要明白中心词的修饰词,修饰词的作用是使中心词更具体、准确。如题目《我的班长》,写的班长必须是我的,不是你的,也不是他的。又如题目《暑假的趣事》,写的事必须是暑假发生的事情,还必须是有趣的事情,这种趣味不是低级趣味,不要写发生在寒假的事,也不能写发生在课上的事。
有时作文题目较长,修饰词多,可采用化简法,一层一层地解释和追问。如作文题《难忘的初中生活二三事》,第一层是“难忘”,“难忘”可以是快乐的事,也可以是有教育意义的事;第二层是“初中生活”,必须发生在初中,不是小学或高中的,也不能写家庭的;第三层是“二三事”,记两到三件事,不能只写一件事,也不能写五六件事。合起来就是写“初中生活难忘的二三件事”。要求学生用“是什么”“不是什么”“是这样,不是那样”的办法,反复比较、追问,准确揭示题目的意思。
作文题目的修饰词有时候还蕴含着很深的意义。要求学生认真推敲,积极思考,才能发现题目背后的含义,即所谓的潜台词。如话题作文“同学们在平时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事情(如接受长辈教育、选择学习方法、学会待人接物,以及父母料理家务),你对这类事情的对与错、好与坏、美与丑等的认识有一个提高的过程……请以‘这样做确有道理’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这个题目里有一个“确”词,在这个题目里使用这个词,意味着这样做咋一看好像不对,但细心想一想,却是正确的,才叫“确有道理”。学生只有审到这一点,才能把这篇文章写出符合命题者的意思的文章来。
三、深入理解题目的材料内容和提示语的意思,为作文划定一个合适的范围
命题者设计一道作文题,既要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发挥,同时也要给文章内容以必要限制,防止学生作文出现各种内容,五花八门。特别是考场作文,还需要一个基本的评分标准,以便组织者可以对参试者定一个分数,这个分数的选拔性功能应该得到大多数人的公认。近年来,在各种考试中,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填词式命题或话题作文,命题者大多都会在作文题或话题前设计一段材料,这段材料或提示语并非可有可无的题外话,它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意图。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审题时发现、提取材料或提示语中字面信息和字面背后的信息。不少学生在考试时赶时间,就直接看“以什么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往往忽略材料的意思特别是字面背后所包含的信息,因此审题不准而导致作文离题,或者是文章不能准确反映命题者的意图。请看下述话题作文:
一个穷青年,十分羡慕一位双目失明、四肢瘫痪的亿万富翁。富翁听说后对他说:“如果你答应我一个条件,我可以分给你一半财富。”穷青年又惊又喜,就答应了。富翁说:“把你明亮的双眼、健壮的四肢换给我。”穷青年愣住了,心想:“如果我失去了双眼和四肢,财富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他断然拒绝了富翁的要求。富翁说:“现在,你应该明白了,你并不是一个穷人,而我也并不是一个富翁啊!”——亲爱的同学,你有什么财富呢?你是怎样看待自己财富的呢?你对财富有什么感悟和见解?请以“财富”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如果学生不注意到材料的内容而只是看到“请以‘财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的话,就会发现财富这个词在汉语里有很多含义。通常说财富,指的是物质财富,如金钱、房屋、股票,也可能指精神财富,如才能、经验、品格,还可以指健康等。但是题目提供材料的财富,显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物质财富,也不是知识才能等精神财富,而是健康的身体。这样审题的结果就不会写出是“我”对物质财富的态度、感悟、见解了。否则,即使学生写的文章对物质财富的态度如何正确,对财富的见解多么独到,如何引经据典,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都不可能得到高分,甚至是很低的分数。由此可见,认真审题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研究一下作文题目中的材料或提示语,就会发现它大概有两类:一类是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的,如文章的字数要达标,字迹要工整等,如果是填空式的,要求填上具体的内容;另一类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如有些作文要求体裁不能写成诗歌,在文章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和学校的名称等。这些要求都要学生在考试时认真全面考虑,如果字数不够,无论文章多好都会扣分;至于出现了真实地名、学校名称,那可能认为你是故意泄露试卷,有可能被当作是作弊处理,结果不可想象。
总之,作文审题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审题中找出中心词,找全修饰词,挖掘题目字面信息和字面背后信息,可以将作文题在抽象与具体间互换,把题目化长为短。正确理解作文题目的字面意思和内涵后,意味着写作的方向正确,为作文的谋篇布局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找准中心词,明确作文的中心
一篇文章,有一个中心的内容,这里说的中心内容,不是我们通常所说中心思想,而是文章主要写什么。对于记叙文类型的作文题,找中心词相对较容易。如作文题《我的班长》,教师教学生审题的时候,就要让学生明白作文的中心是“班长”,意味着作文是写人的作文,不是写事或物。要按写人的要求,把人物的人物性格特点写出来,至于你如何通过事例或其他人的语言来衬托班长的性格,那是你的表达手法,无论你采用什么表达手法,只要不改变文章中心是“班长”的性质就行。对于其他作文,找中心词的办法稍复杂。如作文“在成长的过程,我们内心深处常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与自己言行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请以‘有时,我也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对于这道作文题中心词是什么?材料是关于自己言行的矛盾,而话题是“有时,我也想”,究竟是关于矛盾还是想的问题?当然是按照话题中“我也想”为题。为什么是“我也想”?“我也想”意味着我曾经想过,再对照材料,自己的言行有矛盾,作出了一种决定,后来回忆起来,我原想过正确的想法。所以,题目就是“我也想”。
二、认真研究中心词的修饰部分,从不同角度对自己设问
认准中心词后,还要明白中心词的修饰词,修饰词的作用是使中心词更具体、准确。如题目《我的班长》,写的班长必须是我的,不是你的,也不是他的。又如题目《暑假的趣事》,写的事必须是暑假发生的事情,还必须是有趣的事情,这种趣味不是低级趣味,不要写发生在寒假的事,也不能写发生在课上的事。
有时作文题目较长,修饰词多,可采用化简法,一层一层地解释和追问。如作文题《难忘的初中生活二三事》,第一层是“难忘”,“难忘”可以是快乐的事,也可以是有教育意义的事;第二层是“初中生活”,必须发生在初中,不是小学或高中的,也不能写家庭的;第三层是“二三事”,记两到三件事,不能只写一件事,也不能写五六件事。合起来就是写“初中生活难忘的二三件事”。要求学生用“是什么”“不是什么”“是这样,不是那样”的办法,反复比较、追问,准确揭示题目的意思。
作文题目的修饰词有时候还蕴含着很深的意义。要求学生认真推敲,积极思考,才能发现题目背后的含义,即所谓的潜台词。如话题作文“同学们在平时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事情(如接受长辈教育、选择学习方法、学会待人接物,以及父母料理家务),你对这类事情的对与错、好与坏、美与丑等的认识有一个提高的过程……请以‘这样做确有道理’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这个题目里有一个“确”词,在这个题目里使用这个词,意味着这样做咋一看好像不对,但细心想一想,却是正确的,才叫“确有道理”。学生只有审到这一点,才能把这篇文章写出符合命题者的意思的文章来。
三、深入理解题目的材料内容和提示语的意思,为作文划定一个合适的范围
命题者设计一道作文题,既要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发挥,同时也要给文章内容以必要限制,防止学生作文出现各种内容,五花八门。特别是考场作文,还需要一个基本的评分标准,以便组织者可以对参试者定一个分数,这个分数的选拔性功能应该得到大多数人的公认。近年来,在各种考试中,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填词式命题或话题作文,命题者大多都会在作文题或话题前设计一段材料,这段材料或提示语并非可有可无的题外话,它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意图。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审题时发现、提取材料或提示语中字面信息和字面背后的信息。不少学生在考试时赶时间,就直接看“以什么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往往忽略材料的意思特别是字面背后所包含的信息,因此审题不准而导致作文离题,或者是文章不能准确反映命题者的意图。请看下述话题作文:
一个穷青年,十分羡慕一位双目失明、四肢瘫痪的亿万富翁。富翁听说后对他说:“如果你答应我一个条件,我可以分给你一半财富。”穷青年又惊又喜,就答应了。富翁说:“把你明亮的双眼、健壮的四肢换给我。”穷青年愣住了,心想:“如果我失去了双眼和四肢,财富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他断然拒绝了富翁的要求。富翁说:“现在,你应该明白了,你并不是一个穷人,而我也并不是一个富翁啊!”——亲爱的同学,你有什么财富呢?你是怎样看待自己财富的呢?你对财富有什么感悟和见解?请以“财富”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如果学生不注意到材料的内容而只是看到“请以‘财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的话,就会发现财富这个词在汉语里有很多含义。通常说财富,指的是物质财富,如金钱、房屋、股票,也可能指精神财富,如才能、经验、品格,还可以指健康等。但是题目提供材料的财富,显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物质财富,也不是知识才能等精神财富,而是健康的身体。这样审题的结果就不会写出是“我”对物质财富的态度、感悟、见解了。否则,即使学生写的文章对物质财富的态度如何正确,对财富的见解多么独到,如何引经据典,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都不可能得到高分,甚至是很低的分数。由此可见,认真审题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研究一下作文题目中的材料或提示语,就会发现它大概有两类:一类是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的,如文章的字数要达标,字迹要工整等,如果是填空式的,要求填上具体的内容;另一类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如有些作文要求体裁不能写成诗歌,在文章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和学校的名称等。这些要求都要学生在考试时认真全面考虑,如果字数不够,无论文章多好都会扣分;至于出现了真实地名、学校名称,那可能认为你是故意泄露试卷,有可能被当作是作弊处理,结果不可想象。
总之,作文审题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审题中找出中心词,找全修饰词,挖掘题目字面信息和字面背后信息,可以将作文题在抽象与具体间互换,把题目化长为短。正确理解作文题目的字面意思和内涵后,意味着写作的方向正确,为作文的谋篇布局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