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无疑义,在一个不断全球化和国际化的信息时代,电影艺术日益成为一种广泛传播、影响力超强的大众文化,这就使得电影欣赏不断跨越国家、民族、身份、文化等限制,成为不同语种的观众所共享的跨文化现象。鉴于英语在世界的普及,英文成为电影在国际上传播的主要语言,同时,电影片名既是电影文本的浓缩和灵魂所在,也是其主题、情节、风格、叙事的标志和概括,这就给不同语种电影片名的翻译提出了一种挑战。该如何把握语言翻译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转换,确保电影片名的翻译不偏离主旨,准确表达内在的含义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承认,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以及观众文化教育背景的不同、欣赏层次的多样性会给不同的种族、地域、语言、历史、文化背景的观众带来难题,他们应该如何准确地把握和领会电影所传达出来的文化和审美内涵呢?
从技术上来看,电影片名的翻译要注意的四大基本原则即“忠实于原文、对等的文化转换、较高的美学原则和商业价值原则”①,在这里我们着重探讨翻译中的文化转换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对非本土文化背景的英文电影片名进行跨文化转译,除了传统意义上翻译的基本标准“信、达、雅”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呢?通常意义上的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需要符合语言的特定规范,体现原片名的语言特色,达到与电影主题、风格的完美统一,同时也不能不考虑到电影观众欣赏层次的多样性,不能忽略电影片名吸引观众的宣传效应。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必须追求雅俗共赏、精练生动、形神兼备,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商业和艺术的双赢,不仅能给发行商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它自身也形成一种艺术,使人难以忘怀,耐人寻味,产生良好的艺术审美效果。
在实际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过程中,为了成功实现电影片名的转译,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作为一种广为传播的文化形式,电影不可能脱离其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它特定的表达习惯和对应于观众的审美心理均与此有着深刻联系。就东西方文化传统而言,亦有着鲜明的取向和趣味差异,如“东方文化更为注重人文趋向,从整个文化习俗来看,塑造国民性格时更注意礼仪,注重谦和内敛,强调伦理道德观念,从艺术的表达与接受的角度来看,东方文化更为注重想象和领悟,注重艺术语言的暗示、引申和发散,注重所谓的艺术的‘意象’和‘意境’,则体现为追求高远、宁静、空灵、太虚之境;但西方文化则更直截了当,表达习惯上要求科学严谨,强调准确性和逻辑感,表述语言风格上也更为注重言简意赅”②。这些文化差异在电影名称上有着鲜明的体现。我国电影名称注重典雅优美,富于象征或诗意,给人留下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而西方电影片名务求准确无误,传情达意,这就给不同文化背景的电影片名的转译提出了文化风格上的要求。
文化背景应该是影响观影者对于电影片名之于电影文本内涵的理解和把握的直接作用因素。因此,译者首先需要深入理解和领会电影创作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文化范式之间进行转换的微妙关系,同时应该在本土文化的范畴之内,寻求出符合本土文化表达习惯的,能够准确表达其中独特意蕴的特定语言符号,只有高度关注电影生产者的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在转译的过程中才不至于出现误译、错译。另外,译者也必须照顾观影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传统,将电影的独特内涵和神韵进行准确表达,完美结合,使观影者心领神会。这里面也有东西方表达习惯和审美心理的差异。如大卫·莱德里恩导演的美国电影“Lolita”,有人译为《洛丽塔》,这倒也符合原电影片名以及原著小说名,可是如此简单生硬的直译,无法对电影内涵和意蕴进行有力的概括,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另一种引用中国宋诗《一树梨花压海棠》的翻译倒是文采斐然,颇见神韵,既形象地传达了老迈的男主角与自己养女爱欲纠葛的故事内核,又巧妙地借用我国传统古诗进行传神概括和表达,这显然是不同文化背景灵活运用的经典范例。又如影片“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译作《廊桥遗梦》,电影片名翻译体现出一种浪漫而缺憾的意境,给人留下“此情只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无穷艺术联想。类似的经典翻译还有《蝴蝶梦》(Rebecca)、《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红菱艳》(The Red Shoes)、《碧血黄沙》(Blood and Sand)、《壮志凌云》(Top Gun)、《燃情岁月》(Legends of the Fall)、《弦动我心》(Music of the Heart)等。
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涉及语言规律、文化、心理审美等各种复杂因素,体现出独特的美学特征。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先生曾经提出“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的观点,因此,英文影片名翻译所应秉承的基本态度和原则,应该以是否符合观众的审美心理为基准。好的电影片名的翻译能够给人以审美愉悦,煽动起观众的观影欲望,使其期待一睹为快。如王家卫导演的《东邪西毒》的英文译名“Ashes of Time”,则避免了直译的窠臼,其中文意思为“时间的灰烬”,既对电影里的超越时空的颓废和孤独有所生发和表达,又与时下兴起的小资情调暗通款曲,其艺术效果不言而喻。电影《十面埋伏》取名自中国传统琵琶名曲,该曲源自历史上著名楚汉战争中的垓下之战,但电影主题却与之无关,情感上的纠葛与埋伏成为推动故事跌宕起伏的主线。因此,在对电影片名进行英文的翻译时,译者就抛开了战争典故,直接将之译为“House of Flying Daggers”,即“飞刀门”,简洁而且明了。陈凯歌导演的商业大片《无极》的英文译名“The Promise”,也是针对东西方观众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上的差异而做出的合理的“转译”。应当说,在这样的“转译”中,中国古代文化色彩的韵致和内蕴被抽离和淡薄,但要用简明扼要的英语翻译去向西方人解释博大精深的中国道家思想,仔细想来也是很难完成的工作。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英文译名为“In the Heat of the Sun”,准确而直观地表现出了导演在电影作品中所渲染的“文革”时期青少年蓬勃旺盛的生命激情以及充满男性味道的狂野青春和精神状态。
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也出现了一种哗众取宠、盲目追求轰动效应的“胡译”、“乱译”现象,许多电影片名的翻译呈现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状态,这些会直接影响电影片名的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实现,成为电影片名翻译实践中需要格外注意的雷区。如电影“Things Are Tough All Over”译为《糊涂宝贝上错床》,其译名肤浅粗俗,译者显然想要用男女之事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毫无典雅蕴藉之文气,可谓是等而下之。还有如将“A Night To Remember”译为《勾魂摄魄》,译者想要在翻译里传达暧昧的性暗示,唯恐非此不能抓住观众的好奇心。也有将电影“You’re A Big Boy Now”译为《艳侣迷魂》,也是出自同一思路。好莱坞电影“The Sound of Music”被译为《仙乐声飘处处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迪斯尼的动漫或卡通。甚至还有把根据海明威的名作“The Sun Also Rises”改编的同名电影片名译为《妾似朝阳又照君》,生怕不在女性身上大做文章就不能讓人心动。还有的译者将一些劲爆刺激的字眼诸如魔鬼、黑色、战士等频繁使用在电影译名中,至于这些字眼和原片内容有多大程度的关联,则一概不予考虑。这样,一系列的流行电影片名也就大肆炮制、鱼贯而出,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总动员”、“战警”和“追缉令”。如阿诺·施瓦辛格因主演《魔鬼总动员》“Total Recall”走红后,他所主演的电影的中文译名就全被冠以“魔鬼”一词,如:“The 6th Day”译为《魔鬼复制人》、“The Terminator”译为《魔鬼终结者》、“End of Days”译为《魔鬼末日》,这些翻译一味胡编乱译,宣扬低级趣味,逢迎市场,简直难言翻译水平和艺术效果。
鉴于此,对电影片名的翻译绝对不是一项简单、轻松的语言转换工作,而需要译者对电影本身的文化背景、两种语言之间的历史文化差异都要有具体而深入的体悟和领会。东西方观众的审美习惯、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力图避免简单直接,而要采取一定的翻译技巧,适度考虑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异同及翻译的可接受性,根据其思想内容和风格类型来进行灵活处理。
注 释:
①李红霞:《英语教学中电影片名的翻译原则》,《甘肃科技纵横》,2006(3),第42页。
②张小舸:《东西方文化差异下的电影片名翻译》,《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5年,第6卷,第3期,第179页。
(作者单位: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财贸系)
编校:赵 亮
从技术上来看,电影片名的翻译要注意的四大基本原则即“忠实于原文、对等的文化转换、较高的美学原则和商业价值原则”①,在这里我们着重探讨翻译中的文化转换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对非本土文化背景的英文电影片名进行跨文化转译,除了传统意义上翻译的基本标准“信、达、雅”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呢?通常意义上的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需要符合语言的特定规范,体现原片名的语言特色,达到与电影主题、风格的完美统一,同时也不能不考虑到电影观众欣赏层次的多样性,不能忽略电影片名吸引观众的宣传效应。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必须追求雅俗共赏、精练生动、形神兼备,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商业和艺术的双赢,不仅能给发行商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它自身也形成一种艺术,使人难以忘怀,耐人寻味,产生良好的艺术审美效果。
在实际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过程中,为了成功实现电影片名的转译,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作为一种广为传播的文化形式,电影不可能脱离其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它特定的表达习惯和对应于观众的审美心理均与此有着深刻联系。就东西方文化传统而言,亦有着鲜明的取向和趣味差异,如“东方文化更为注重人文趋向,从整个文化习俗来看,塑造国民性格时更注意礼仪,注重谦和内敛,强调伦理道德观念,从艺术的表达与接受的角度来看,东方文化更为注重想象和领悟,注重艺术语言的暗示、引申和发散,注重所谓的艺术的‘意象’和‘意境’,则体现为追求高远、宁静、空灵、太虚之境;但西方文化则更直截了当,表达习惯上要求科学严谨,强调准确性和逻辑感,表述语言风格上也更为注重言简意赅”②。这些文化差异在电影名称上有着鲜明的体现。我国电影名称注重典雅优美,富于象征或诗意,给人留下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而西方电影片名务求准确无误,传情达意,这就给不同文化背景的电影片名的转译提出了文化风格上的要求。
文化背景应该是影响观影者对于电影片名之于电影文本内涵的理解和把握的直接作用因素。因此,译者首先需要深入理解和领会电影创作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文化范式之间进行转换的微妙关系,同时应该在本土文化的范畴之内,寻求出符合本土文化表达习惯的,能够准确表达其中独特意蕴的特定语言符号,只有高度关注电影生产者的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在转译的过程中才不至于出现误译、错译。另外,译者也必须照顾观影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传统,将电影的独特内涵和神韵进行准确表达,完美结合,使观影者心领神会。这里面也有东西方表达习惯和审美心理的差异。如大卫·莱德里恩导演的美国电影“Lolita”,有人译为《洛丽塔》,这倒也符合原电影片名以及原著小说名,可是如此简单生硬的直译,无法对电影内涵和意蕴进行有力的概括,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另一种引用中国宋诗《一树梨花压海棠》的翻译倒是文采斐然,颇见神韵,既形象地传达了老迈的男主角与自己养女爱欲纠葛的故事内核,又巧妙地借用我国传统古诗进行传神概括和表达,这显然是不同文化背景灵活运用的经典范例。又如影片“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译作《廊桥遗梦》,电影片名翻译体现出一种浪漫而缺憾的意境,给人留下“此情只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无穷艺术联想。类似的经典翻译还有《蝴蝶梦》(Rebecca)、《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红菱艳》(The Red Shoes)、《碧血黄沙》(Blood and Sand)、《壮志凌云》(Top Gun)、《燃情岁月》(Legends of the Fall)、《弦动我心》(Music of the Heart)等。
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涉及语言规律、文化、心理审美等各种复杂因素,体现出独特的美学特征。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先生曾经提出“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的观点,因此,英文影片名翻译所应秉承的基本态度和原则,应该以是否符合观众的审美心理为基准。好的电影片名的翻译能够给人以审美愉悦,煽动起观众的观影欲望,使其期待一睹为快。如王家卫导演的《东邪西毒》的英文译名“Ashes of Time”,则避免了直译的窠臼,其中文意思为“时间的灰烬”,既对电影里的超越时空的颓废和孤独有所生发和表达,又与时下兴起的小资情调暗通款曲,其艺术效果不言而喻。电影《十面埋伏》取名自中国传统琵琶名曲,该曲源自历史上著名楚汉战争中的垓下之战,但电影主题却与之无关,情感上的纠葛与埋伏成为推动故事跌宕起伏的主线。因此,在对电影片名进行英文的翻译时,译者就抛开了战争典故,直接将之译为“House of Flying Daggers”,即“飞刀门”,简洁而且明了。陈凯歌导演的商业大片《无极》的英文译名“The Promise”,也是针对东西方观众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上的差异而做出的合理的“转译”。应当说,在这样的“转译”中,中国古代文化色彩的韵致和内蕴被抽离和淡薄,但要用简明扼要的英语翻译去向西方人解释博大精深的中国道家思想,仔细想来也是很难完成的工作。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英文译名为“In the Heat of the Sun”,准确而直观地表现出了导演在电影作品中所渲染的“文革”时期青少年蓬勃旺盛的生命激情以及充满男性味道的狂野青春和精神状态。
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也出现了一种哗众取宠、盲目追求轰动效应的“胡译”、“乱译”现象,许多电影片名的翻译呈现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状态,这些会直接影响电影片名的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实现,成为电影片名翻译实践中需要格外注意的雷区。如电影“Things Are Tough All Over”译为《糊涂宝贝上错床》,其译名肤浅粗俗,译者显然想要用男女之事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毫无典雅蕴藉之文气,可谓是等而下之。还有如将“A Night To Remember”译为《勾魂摄魄》,译者想要在翻译里传达暧昧的性暗示,唯恐非此不能抓住观众的好奇心。也有将电影“You’re A Big Boy Now”译为《艳侣迷魂》,也是出自同一思路。好莱坞电影“The Sound of Music”被译为《仙乐声飘处处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迪斯尼的动漫或卡通。甚至还有把根据海明威的名作“The Sun Also Rises”改编的同名电影片名译为《妾似朝阳又照君》,生怕不在女性身上大做文章就不能讓人心动。还有的译者将一些劲爆刺激的字眼诸如魔鬼、黑色、战士等频繁使用在电影译名中,至于这些字眼和原片内容有多大程度的关联,则一概不予考虑。这样,一系列的流行电影片名也就大肆炮制、鱼贯而出,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总动员”、“战警”和“追缉令”。如阿诺·施瓦辛格因主演《魔鬼总动员》“Total Recall”走红后,他所主演的电影的中文译名就全被冠以“魔鬼”一词,如:“The 6th Day”译为《魔鬼复制人》、“The Terminator”译为《魔鬼终结者》、“End of Days”译为《魔鬼末日》,这些翻译一味胡编乱译,宣扬低级趣味,逢迎市场,简直难言翻译水平和艺术效果。
鉴于此,对电影片名的翻译绝对不是一项简单、轻松的语言转换工作,而需要译者对电影本身的文化背景、两种语言之间的历史文化差异都要有具体而深入的体悟和领会。东西方观众的审美习惯、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力图避免简单直接,而要采取一定的翻译技巧,适度考虑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异同及翻译的可接受性,根据其思想内容和风格类型来进行灵活处理。
注 释:
①李红霞:《英语教学中电影片名的翻译原则》,《甘肃科技纵横》,2006(3),第42页。
②张小舸:《东西方文化差异下的电影片名翻译》,《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5年,第6卷,第3期,第179页。
(作者单位: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财贸系)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