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空白是中国绘画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既是一种绘画方法,也是一种绘画形态,表现出一种绘画意境。它不仅标示着一种艺术特征和风格,更蕴蓄着无限的、悠远的、空灵的审美“意境”。中国画以空白作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象征性符号,表现出中国人对生活和艺术理解的独特思维方式,对绘画意境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绘画 空白 意境
空白,作为一种审美符号,是中国绘画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传统绘画语境中,空白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形态,一种画境。对于“空白”,古人称其“无画处”,今人谓之“灵的空间”。它既是艺术家进行创作时“联想”与“畅神”的空间媒介,也对鉴赏者的绘画欣赏具有独特价值。因此,历代中国画家无不重视“空白”,利用“空白”来表现心中的意象。空白作为中国画中一个有机构成因子,不仅标示着一种艺术特征和风格,更蕴蓄着无限的、悠远的、空灵的审美“意境”,使其在世界画坛中独领风骚。
意境,是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融合品,它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是中国艺术的审美核心,其特点是具有使欣赏者动情神游象外的艺术魅力。而中国画意境,就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感情受到感染。绘画是否具有意境,这是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清代笪重光在《画毕》中也曾论及:“绘法多门,诸不具论,其人怀意境之合,笔墨气韵之微,几兹篇可会通焉。”李可染先生说:“意境是客观事物精萃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也是诗的境界。”因此,情景交融,情景混合,而有意境。也就是说中国画的意境是画家将思想感情、想象力和对对象的认识高度结合,“一笔一画既是客观形象的表现,又是自己感情的抒发”,唐代司空图“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说,从审美角度看,更是只可神会而不可目睹,反映在中国画里,即是含而不露、引而不发、意在言外、余韵袅袅,这也是中国各门艺术普遍追求的一种境界,借用“空白”这个符号,以“虚”寓“象”,寓“象”于画外,使人产生无穷无尽的审美联想。而关于中国画意境的构成,大致有以下三点:第一,具有具体而真实的空间境象。这种空间境象是观者受感染并引起自身生活感受的共鸣(身临其境之感)的前提条件。第二,这种真实而具体的空间境象,又是“意造”的,它熔铸在理想化和感情化的艺术表现之中。所谓“意造”并不是凭空臆造,而是对自然形象,经过“意”(意念和意兴,即理与情)的熔冶,而构成具有理想和感情的(可以是含蓄的,也可以是表露的)生活空间景象。第三,这个具体、真空,而又蕴涵着理想与感情的空间境象,又是经过高度意境加工的,必须能够给观者以充分的联想和再创造的余地。一幅中国画有没有意境或意境的高低深浅,必须通过观者的鉴赏才能得知。作品的意境,也只有通过观者的欣赏过程才可能达到意境的实现和深化。中國画必须使人看了能感到景外景、景外意、景外情、景外味才算是有意境。意境是画家创造的终点,又是观者再创造的起点,是画家与观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而在中国画的构成当中,空白具有重要的功用。中国绘画讲求虚、实之章法。这里的“虚”,不仅指虚化了的笔墨结构,更多的是指“空白”。作为一种境界层,“虚”不仅映衬着“实”,同时又是表达“意境”的载体。换言之,如果没有“虚”,没有“空白”,“实”则无神,意境也就不复存在了。我们欣赏一幅中国画时,无论山水、花鸟还是人物,所得意境,皆为虚实对应而致,无虚即无所谓实,无实亦无所谓虚,有虚无实不称其为画,有实无虚则画境无。笪重光就此说得好:“空木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通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个妙境,就在于它给观众留下的不是一种强制性的自然形象,而是一个提示性的欣赏者经过自我再创造后的审美意象,欣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艺术修养、生活经验,从中获得不同层面上的审美享受。
宗白华先生指出:“在宋、元人的山水花鸟画里,我们具体地欣赏到这‘追光蹑影之笔,写通人尽人之怀’。画家所写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无边的虚白上,空中荡漾着‘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道’,老子名之为‘夷’、‘希’、‘微’。在这一片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树一石、一山一水,都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
清代蒋和在谈论表现技巧时也提出:“大抵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疏密相间,虚实相生,乃得画理。”这说明,“虚”、“空”是艺术境界的重要构成因素,绘画无论描绘何种物象,布局都不能满纸填塞,让人产生一种压抑感,只有见“虚”,空白和实象互衬,才是“画理”,“无画处”方达“妙境”。
中国画以空白作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象征性符号,表现出中国人对生活和艺术理解的独特思维方式,与西方传统的审美观不同,中国人重意多于象,意到了,象不存,同样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中国画利用空白阐发意境,不仅体现于各种题材,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多样的形式基于笔墨与空白、实与虚的构成把握。中国画里的空白不同于西方绘画中未完成的画纸或画布。它是一种形象,一种“妙在无处”的含蓄之象。这个象征性符号,在绘画中即是一种“藏境”手法,目的是要隐去芜杂的、不美的或非典型的东西,以免画中主体淹没在层次紊乱的景物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景愈藏,境愈大,意愈深”。当然,这个“符号”的意蕴还要基于笔墨;换句话说,就是笔墨造出了“妙在无处”的虚、淡、无、寂、静等千变万化的审美意境,这是因为,笔墨(实象)和空白(意象)是构成中国画意境最基本的要素,缺一不可。
那么,中国画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又是如何运用空白的呢?潘天寿在阐述中国画用色时说:“一幅画中无黑或白,即不成画矣。”画面黑与白的大小、形状、多少,以及分布的适当与否,都与画面形式感的完美和谐有着微妙的关系。
在实际创作中,中国绘画对黑、白的艺术处理总结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主黑辅白、黑中显白。即画面以黑色为主,用少量的白点缀其中,作为黑的衬托。现代山水画大师李可染的许多作品即是主黑辅白,其特征:多积墨,厚重坚实。画面虽然以笔墨为整体基调,但画家“守其黑”,仍“知其白”,对“白”的作用给予充分重视:“空白是为了‘多’,为了‘够’,为了满足。”他又说:“中国画讲究空白,‘计白当黑’。这不是表现力的削弱,是画出最精华之处,使画面主要部分更为突出。”如是,从他的山水作品里,时常可见在大块积墨布局中偶尔留出一片空白,令人豁然开朗,在这里,空白驱除了沉闷,带来了生气。第二,主白辅黑、白中显黑。这种画面基本上或大部分为空白,只写少量的黑色,以突显主体的强明。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整幅画面主要为白色,只点渔翁独钓的实景。朱耷的花鸟画在这方面做得更为突出,他的《双雀图》即是以白为主的范例。第三,有白有黑、相互衬托、各呈异彩。这样的结构孰主孰辅、难分轩轾。清代画家石涛的《黄山图》,奇峰、苍松、烟石,黑白相间、虚实相生。画面青气氯,烟雾迷。在石涛笔下山巅、山腰、山脚,有黑有白,节奏错落,充分显示了黄山秀丽、神奇、惊险、空灵之美。由此,具体到创作中,无论主黑辅白,还是主白辅黑或二者兼施,黑与白总是相互依存的,只黑不白,雍滞阻塞;只白不黑,空洞无物。
清代画家布颜图曾针对艺术意境的生成辩证地做了解释,他认为艺术意境的创造首先是画家对具体物象的描绘。所谓“绘之者须取森森之气,穆穆之容”,“绘之者须取落落清姿,遥遥淡影”,“绘之者须取漠漠烟光,溶溶水色”。意思是说,画家只有把握这些可视物象的具体的形,才可能绘出形外的世界,但是,他又要求“绘之者”不能停留在此,还必须进一步从“实”到“虚”,从“有”到“无”,突破和超越具体物象的有限形态,开拓出宇宙本体的无限境界。所谓“盖因情景之妙,笔墨兼夺,有感而通也……天机若到,笔墨空灵,笔外有笔,墨外有墨”。在具体到创作一幅作品时,画面的容量的确是有限的,但境域却可无限延伸。画家只要经过巧妙构思和认真经营,总能使画中之势张出画外,产生“笔外有笔、墨外有墨”之感。
中国画空白的特殊性,就在于“空處妙在通幅皆灵”,或宁静,或悠远,或空寂,或萧疏。这也是中国绘画利用“空白”表现“意境”最擅长和最具魅力的一面。中国画利用空白引发意境的传达和展开,在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种题材中都有反映。从山水画艺术处理上看,青绿也好,浅绛也罢,无论画中形象多少,,空白总是伴随其间。有这样的凭借,一种境界就灿然呈现于我们面前了:山若实写,水则虚化;树若具体,石则提空;深处敷之以淡,实处间之以虚。
画家笔下的一切自然形象,在这些虚白的映衬下所有幻现的一山一水,一树一石,无不承载着盎然的诗意无穷的境界。被称作“剩水残山”的南宋马(远)、夏(珪)山水画,朝暮如何,阴晴如何,春夏秋冬如何,并非审美指向,而是在“空白处”着力,赋予它更大的想象空间;他们的画面多取一角半岩,空出大片的虚白,远水平野虽“视之不见”,却尽在其中,令人看来如似虚灵的、梦幻的世界,谁能不在这虚空的意境中荡漾出各种轻柔优美的愉悦感呢?
北宋范宽的《雪景寒林图》、郭熙的《早春图》,南宋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卷》,明代王履的《华山图》以及戴进的《春山积翠图》、董其昌的《秋兴八景图》等,可说是古代山水画中利用空白诠释意境的典范。有远近实写,中景虚拟者;有云山掩映,通篇虚实交错者。布置虽不同,均得“画理”,各显妙境。
中国画讲究空间境象的空白,尤其是山水画,更符合表现画家寄情思于造化,化景物为心象的情感需求。古人的“妙在无处”和“计白当黑”说,不再“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的实象为满足,而在于虚象的意趣,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因此,古代山水画家在通过“卧游”山水、“搜尽奇峰”诉诸丹青时,总是在“情与景”、“虚与实”、“似与不似”之间,探寻山水的画外“真趣”,取其形而摄其神,实现精神上的愉悦、明彻、开阔和自然,抒发超然物外、萧散简远、高风绝尘的襟怀。
如果说我们在山水画中看出画家对空白的灵敏感悟,在人物画里,空白也是那么灵动鲜活,而且随处可见。人物画除了一般的“写真”(肖像)无背景不说,像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孙位的《高逸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南宋梁楷的《太白行吟图》等描绘具体情节的作品,除了必要的道具以外,还用了大片空白的背景。虽场面不同,空白也足以使你联想到符合各自场面的画外之景。用潘天寿的话说:“视而不见之空白,非空洞无物一也。”可使观者之意识结合所画之题材,由意想而得不相同背景也。
参考文献:
1.崔建林:《中国绘画艺术鉴赏》,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
2.李耳:《老子》,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年版。
3.孔子:《四书》,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4.谢赫:《六法论》,岭南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编校:董方晓
关键词:绘画 空白 意境
空白,作为一种审美符号,是中国绘画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传统绘画语境中,空白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形态,一种画境。对于“空白”,古人称其“无画处”,今人谓之“灵的空间”。它既是艺术家进行创作时“联想”与“畅神”的空间媒介,也对鉴赏者的绘画欣赏具有独特价值。因此,历代中国画家无不重视“空白”,利用“空白”来表现心中的意象。空白作为中国画中一个有机构成因子,不仅标示着一种艺术特征和风格,更蕴蓄着无限的、悠远的、空灵的审美“意境”,使其在世界画坛中独领风骚。
意境,是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融合品,它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是中国艺术的审美核心,其特点是具有使欣赏者动情神游象外的艺术魅力。而中国画意境,就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感情受到感染。绘画是否具有意境,这是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清代笪重光在《画毕》中也曾论及:“绘法多门,诸不具论,其人怀意境之合,笔墨气韵之微,几兹篇可会通焉。”李可染先生说:“意境是客观事物精萃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也是诗的境界。”因此,情景交融,情景混合,而有意境。也就是说中国画的意境是画家将思想感情、想象力和对对象的认识高度结合,“一笔一画既是客观形象的表现,又是自己感情的抒发”,唐代司空图“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说,从审美角度看,更是只可神会而不可目睹,反映在中国画里,即是含而不露、引而不发、意在言外、余韵袅袅,这也是中国各门艺术普遍追求的一种境界,借用“空白”这个符号,以“虚”寓“象”,寓“象”于画外,使人产生无穷无尽的审美联想。而关于中国画意境的构成,大致有以下三点:第一,具有具体而真实的空间境象。这种空间境象是观者受感染并引起自身生活感受的共鸣(身临其境之感)的前提条件。第二,这种真实而具体的空间境象,又是“意造”的,它熔铸在理想化和感情化的艺术表现之中。所谓“意造”并不是凭空臆造,而是对自然形象,经过“意”(意念和意兴,即理与情)的熔冶,而构成具有理想和感情的(可以是含蓄的,也可以是表露的)生活空间景象。第三,这个具体、真空,而又蕴涵着理想与感情的空间境象,又是经过高度意境加工的,必须能够给观者以充分的联想和再创造的余地。一幅中国画有没有意境或意境的高低深浅,必须通过观者的鉴赏才能得知。作品的意境,也只有通过观者的欣赏过程才可能达到意境的实现和深化。中國画必须使人看了能感到景外景、景外意、景外情、景外味才算是有意境。意境是画家创造的终点,又是观者再创造的起点,是画家与观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而在中国画的构成当中,空白具有重要的功用。中国绘画讲求虚、实之章法。这里的“虚”,不仅指虚化了的笔墨结构,更多的是指“空白”。作为一种境界层,“虚”不仅映衬着“实”,同时又是表达“意境”的载体。换言之,如果没有“虚”,没有“空白”,“实”则无神,意境也就不复存在了。我们欣赏一幅中国画时,无论山水、花鸟还是人物,所得意境,皆为虚实对应而致,无虚即无所谓实,无实亦无所谓虚,有虚无实不称其为画,有实无虚则画境无。笪重光就此说得好:“空木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通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个妙境,就在于它给观众留下的不是一种强制性的自然形象,而是一个提示性的欣赏者经过自我再创造后的审美意象,欣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艺术修养、生活经验,从中获得不同层面上的审美享受。
宗白华先生指出:“在宋、元人的山水花鸟画里,我们具体地欣赏到这‘追光蹑影之笔,写通人尽人之怀’。画家所写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无边的虚白上,空中荡漾着‘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道’,老子名之为‘夷’、‘希’、‘微’。在这一片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树一石、一山一水,都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
清代蒋和在谈论表现技巧时也提出:“大抵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疏密相间,虚实相生,乃得画理。”这说明,“虚”、“空”是艺术境界的重要构成因素,绘画无论描绘何种物象,布局都不能满纸填塞,让人产生一种压抑感,只有见“虚”,空白和实象互衬,才是“画理”,“无画处”方达“妙境”。
中国画以空白作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象征性符号,表现出中国人对生活和艺术理解的独特思维方式,与西方传统的审美观不同,中国人重意多于象,意到了,象不存,同样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中国画利用空白阐发意境,不仅体现于各种题材,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多样的形式基于笔墨与空白、实与虚的构成把握。中国画里的空白不同于西方绘画中未完成的画纸或画布。它是一种形象,一种“妙在无处”的含蓄之象。这个象征性符号,在绘画中即是一种“藏境”手法,目的是要隐去芜杂的、不美的或非典型的东西,以免画中主体淹没在层次紊乱的景物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景愈藏,境愈大,意愈深”。当然,这个“符号”的意蕴还要基于笔墨;换句话说,就是笔墨造出了“妙在无处”的虚、淡、无、寂、静等千变万化的审美意境,这是因为,笔墨(实象)和空白(意象)是构成中国画意境最基本的要素,缺一不可。
那么,中国画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又是如何运用空白的呢?潘天寿在阐述中国画用色时说:“一幅画中无黑或白,即不成画矣。”画面黑与白的大小、形状、多少,以及分布的适当与否,都与画面形式感的完美和谐有着微妙的关系。
在实际创作中,中国绘画对黑、白的艺术处理总结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主黑辅白、黑中显白。即画面以黑色为主,用少量的白点缀其中,作为黑的衬托。现代山水画大师李可染的许多作品即是主黑辅白,其特征:多积墨,厚重坚实。画面虽然以笔墨为整体基调,但画家“守其黑”,仍“知其白”,对“白”的作用给予充分重视:“空白是为了‘多’,为了‘够’,为了满足。”他又说:“中国画讲究空白,‘计白当黑’。这不是表现力的削弱,是画出最精华之处,使画面主要部分更为突出。”如是,从他的山水作品里,时常可见在大块积墨布局中偶尔留出一片空白,令人豁然开朗,在这里,空白驱除了沉闷,带来了生气。第二,主白辅黑、白中显黑。这种画面基本上或大部分为空白,只写少量的黑色,以突显主体的强明。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整幅画面主要为白色,只点渔翁独钓的实景。朱耷的花鸟画在这方面做得更为突出,他的《双雀图》即是以白为主的范例。第三,有白有黑、相互衬托、各呈异彩。这样的结构孰主孰辅、难分轩轾。清代画家石涛的《黄山图》,奇峰、苍松、烟石,黑白相间、虚实相生。画面青气氯,烟雾迷。在石涛笔下山巅、山腰、山脚,有黑有白,节奏错落,充分显示了黄山秀丽、神奇、惊险、空灵之美。由此,具体到创作中,无论主黑辅白,还是主白辅黑或二者兼施,黑与白总是相互依存的,只黑不白,雍滞阻塞;只白不黑,空洞无物。
清代画家布颜图曾针对艺术意境的生成辩证地做了解释,他认为艺术意境的创造首先是画家对具体物象的描绘。所谓“绘之者须取森森之气,穆穆之容”,“绘之者须取落落清姿,遥遥淡影”,“绘之者须取漠漠烟光,溶溶水色”。意思是说,画家只有把握这些可视物象的具体的形,才可能绘出形外的世界,但是,他又要求“绘之者”不能停留在此,还必须进一步从“实”到“虚”,从“有”到“无”,突破和超越具体物象的有限形态,开拓出宇宙本体的无限境界。所谓“盖因情景之妙,笔墨兼夺,有感而通也……天机若到,笔墨空灵,笔外有笔,墨外有墨”。在具体到创作一幅作品时,画面的容量的确是有限的,但境域却可无限延伸。画家只要经过巧妙构思和认真经营,总能使画中之势张出画外,产生“笔外有笔、墨外有墨”之感。
中国画空白的特殊性,就在于“空處妙在通幅皆灵”,或宁静,或悠远,或空寂,或萧疏。这也是中国绘画利用“空白”表现“意境”最擅长和最具魅力的一面。中国画利用空白引发意境的传达和展开,在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种题材中都有反映。从山水画艺术处理上看,青绿也好,浅绛也罢,无论画中形象多少,,空白总是伴随其间。有这样的凭借,一种境界就灿然呈现于我们面前了:山若实写,水则虚化;树若具体,石则提空;深处敷之以淡,实处间之以虚。
画家笔下的一切自然形象,在这些虚白的映衬下所有幻现的一山一水,一树一石,无不承载着盎然的诗意无穷的境界。被称作“剩水残山”的南宋马(远)、夏(珪)山水画,朝暮如何,阴晴如何,春夏秋冬如何,并非审美指向,而是在“空白处”着力,赋予它更大的想象空间;他们的画面多取一角半岩,空出大片的虚白,远水平野虽“视之不见”,却尽在其中,令人看来如似虚灵的、梦幻的世界,谁能不在这虚空的意境中荡漾出各种轻柔优美的愉悦感呢?
北宋范宽的《雪景寒林图》、郭熙的《早春图》,南宋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卷》,明代王履的《华山图》以及戴进的《春山积翠图》、董其昌的《秋兴八景图》等,可说是古代山水画中利用空白诠释意境的典范。有远近实写,中景虚拟者;有云山掩映,通篇虚实交错者。布置虽不同,均得“画理”,各显妙境。
中国画讲究空间境象的空白,尤其是山水画,更符合表现画家寄情思于造化,化景物为心象的情感需求。古人的“妙在无处”和“计白当黑”说,不再“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的实象为满足,而在于虚象的意趣,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因此,古代山水画家在通过“卧游”山水、“搜尽奇峰”诉诸丹青时,总是在“情与景”、“虚与实”、“似与不似”之间,探寻山水的画外“真趣”,取其形而摄其神,实现精神上的愉悦、明彻、开阔和自然,抒发超然物外、萧散简远、高风绝尘的襟怀。
如果说我们在山水画中看出画家对空白的灵敏感悟,在人物画里,空白也是那么灵动鲜活,而且随处可见。人物画除了一般的“写真”(肖像)无背景不说,像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孙位的《高逸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南宋梁楷的《太白行吟图》等描绘具体情节的作品,除了必要的道具以外,还用了大片空白的背景。虽场面不同,空白也足以使你联想到符合各自场面的画外之景。用潘天寿的话说:“视而不见之空白,非空洞无物一也。”可使观者之意识结合所画之题材,由意想而得不相同背景也。
参考文献:
1.崔建林:《中国绘画艺术鉴赏》,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
2.李耳:《老子》,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年版。
3.孔子:《四书》,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4.谢赫:《六法论》,岭南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