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深入发展,企业的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还存在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在某些企业问题还比较严重。比如劳动关系不规范,就业歧视现象严重,法制意识不强,集体协商推行难,社会保障不健全,维权成本高、维权难等,这些问题都在不通程度上损害着劳动者的利益,影响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的开展。如何解决当前企业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把和谐劳动关系变成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笔者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的管理人员,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建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根本的是要建立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和谐利益关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支撑企业快速发展的因素很多,但企业与职工和谐的劳动关系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里,最根本的是要建立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和谐利益关系。
一是必须树立以职工为本的理念,使广大职工在共建和谐企业建设中共享和谐企业成果,不断地从和谐企业建设中得到实惠。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职工真正感受到和谐企业建设与自己的事业、与自身利益和全面发展息息相关,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职工参与热情,调动广大职工创建和谐企业的积极性。
二是建立完善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名员工,大力营造“企业关爱员工、员工心系企业”的氛围,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
三是充分关注员工的精神利益。劳动关系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经济利益关系和法律合同关系,而是包含着精神利益的复杂关系。企业既是员工实现其经济利益的场所,也是情感交流和自我实现的载体和平台,构建和 谐劳动关系首先要求管理者充分尊重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员工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企业工会和团组织,要适时组织各种文体活动,通过活动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企业要关注员工的精神利益,重视员工的人格尊严,保护员工的自尊心,培养员工对企业的亲和力和归属感,以对员工的人格尊重,唤起员工对企业的热爱。要重视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为实现员工的自我发展提供空间和机会。要高度重视人文关怀,注重对员工的正确引导和必要的心理疏导,及时解开员工的“心结”,得到平衡心理、理顺情绪、解释疑惑、相互信任的目 的。
二、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关键的是要构筑协商平台实现多层调节
由于 工会现状及企业管理者素质制约,企业集体协商效果会受到一定影响,而由行政、工会与企业代表签订集体合同,更有利于维护职工的劳动权利。同时应建立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与企业集体协商制度并存的协商谈判结构。在继续完善企业集体合同制度的过程中,上级工会在政策法规上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的立法层次。提高企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明确企业行政在集体谈判中的责任,主动与工会平等协商,提供有关信息和法律条款,依法签订集体合同。提高工会工作者的理论水平、法律知识、协商能力。做好集体合 同履约检查,明确违约责任和处罚标准与办法,使合同内容真正落到实处。
基层工会要充分发挥引导职工的作用,要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积极引导广大职工成为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者。坚持把竭诚服务职工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心里要装着职工,凡事要想着职工,一切为了职工的权益而努力,这样才能赢得职工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基层工会工作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真正把工会组织建设成为广大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使广大职工享受到“家”的温暖。要主动维权,深入基层了解职工群众的思想,认真倾听职工的呼声,积极反应职工的诉求,坚决同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做斗争,自觉承担起维护职工权益的职责。要坚持依法维权,建立健全维权机制,围绕劳动关系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抓住平等协商和劳动合同签订、集体合同实施、职代会等关键环节,从源头参与维权工作,推动基层工会维权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要坚持科学维权,用科学方法提高维权工作质量,解决好职工群众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健康等方面的问题,为建立和发展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作出积极努力。
通过工会小组的组织形式与广大职工群众进行经常性沟通交流,职工群众通过基层工会与企业进行对话,工会代表把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各种诉求及困难疾病及时向企业反馈,让企业经营者了解职工的诉求,从而达到帮助职工的目的。而基层工会代表员工与企业进行对话、协商,不仅达到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目的,又使企业得到得到生存和发展,从而实现企业与职工共赢的目标。
三、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主要的是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
完善劳动保障的制度和机制需要企业、工会、劳动者共同努力。要有一系列精细、科学、合理的制度机制,在执行中铁面无私,没有特殊和弹性,体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
一是抓机构建机制,抓落实严考核。要成立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单位实施方案》。企业党委、行政、工会三方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协调配合,将创建活动与各自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并推进。企业行政严格遵守和执行《劳动法》、《工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工伤保险条例》等国家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和制度,重点抓好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和劳动监察工作的落实。工会着重建立健全以职代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和多种形式的厂务公开制度,同行政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二是建立并推行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每月要由领导轮流抽出一天时间,专门接待来访职工,进行一对一、手拉手的沟通交流。并将接待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接待领导姓名,都提前通过各种形式向职工公布。在接访过程中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给予解释,说明原因。为切实解决职工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由企业党委、基层组织指定专人,对在岗特困职工实施分层次的一对一帮扶,定期进行走访。对患大病,家中生活非常困难的人员,要在经济上通过工会对其给予救济,并积极联系医院治疗,办理大病保险。让其病愈后,能聚精会神地投入到生产管理中,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
三是加快人才培养,建立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激励机制。职工的最大需求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企业要注重为职工提供岗位成才的机会,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打开各类人才进步、发展的空间,让每位职工自觉把个人成才溶入企业长远发展之中,形成你追我赶、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良好工作局面。第一,构建交流平台,创造活动载体。通过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及合理化建议征集和劳动竞赛等活动,充分发挥每位员工聪明才智,集结群众智慧,以此推进科技进步和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提升职工素质,拓展新空间。通过加强职工培训,开展技术比武提高职工爱岗敬业的精神。通过举办计算机、维修工、驾驶员等各类培训班,提高热爱本职工作的信心,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第三,打破身份界限,不拘一格提拔选用人才。制订人才成长管理通道、管理办法,公开任用程序,使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员逐步走上管理岗位。第四,进一步完善劳务派遣制。要针对同工不同酬、职工二元身份,劳务公司与用人单位对职工合理诉求互相推诿等问题,从政策层面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第五,充分发挥企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主体作用。各类企业都应该依法经营管理,严格遵守国家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完善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依法参与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
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建立一整套的严格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依,依法办事,既不能无原则放宽政策、丧失原则,又不能死搬条条框框伤害职工群众的感情;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扑下身子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它需要各个单位、各个部门的协做配合,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
一、建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根本的是要建立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和谐利益关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支撑企业快速发展的因素很多,但企业与职工和谐的劳动关系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里,最根本的是要建立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和谐利益关系。
一是必须树立以职工为本的理念,使广大职工在共建和谐企业建设中共享和谐企业成果,不断地从和谐企业建设中得到实惠。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职工真正感受到和谐企业建设与自己的事业、与自身利益和全面发展息息相关,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职工参与热情,调动广大职工创建和谐企业的积极性。
二是建立完善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名员工,大力营造“企业关爱员工、员工心系企业”的氛围,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
三是充分关注员工的精神利益。劳动关系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经济利益关系和法律合同关系,而是包含着精神利益的复杂关系。企业既是员工实现其经济利益的场所,也是情感交流和自我实现的载体和平台,构建和 谐劳动关系首先要求管理者充分尊重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员工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企业工会和团组织,要适时组织各种文体活动,通过活动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企业要关注员工的精神利益,重视员工的人格尊严,保护员工的自尊心,培养员工对企业的亲和力和归属感,以对员工的人格尊重,唤起员工对企业的热爱。要重视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为实现员工的自我发展提供空间和机会。要高度重视人文关怀,注重对员工的正确引导和必要的心理疏导,及时解开员工的“心结”,得到平衡心理、理顺情绪、解释疑惑、相互信任的目 的。
二、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关键的是要构筑协商平台实现多层调节
由于 工会现状及企业管理者素质制约,企业集体协商效果会受到一定影响,而由行政、工会与企业代表签订集体合同,更有利于维护职工的劳动权利。同时应建立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与企业集体协商制度并存的协商谈判结构。在继续完善企业集体合同制度的过程中,上级工会在政策法规上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的立法层次。提高企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明确企业行政在集体谈判中的责任,主动与工会平等协商,提供有关信息和法律条款,依法签订集体合同。提高工会工作者的理论水平、法律知识、协商能力。做好集体合 同履约检查,明确违约责任和处罚标准与办法,使合同内容真正落到实处。
基层工会要充分发挥引导职工的作用,要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积极引导广大职工成为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者。坚持把竭诚服务职工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心里要装着职工,凡事要想着职工,一切为了职工的权益而努力,这样才能赢得职工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基层工会工作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真正把工会组织建设成为广大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使广大职工享受到“家”的温暖。要主动维权,深入基层了解职工群众的思想,认真倾听职工的呼声,积极反应职工的诉求,坚决同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做斗争,自觉承担起维护职工权益的职责。要坚持依法维权,建立健全维权机制,围绕劳动关系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抓住平等协商和劳动合同签订、集体合同实施、职代会等关键环节,从源头参与维权工作,推动基层工会维权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要坚持科学维权,用科学方法提高维权工作质量,解决好职工群众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健康等方面的问题,为建立和发展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作出积极努力。
通过工会小组的组织形式与广大职工群众进行经常性沟通交流,职工群众通过基层工会与企业进行对话,工会代表把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各种诉求及困难疾病及时向企业反馈,让企业经营者了解职工的诉求,从而达到帮助职工的目的。而基层工会代表员工与企业进行对话、协商,不仅达到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目的,又使企业得到得到生存和发展,从而实现企业与职工共赢的目标。
三、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主要的是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
完善劳动保障的制度和机制需要企业、工会、劳动者共同努力。要有一系列精细、科学、合理的制度机制,在执行中铁面无私,没有特殊和弹性,体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
一是抓机构建机制,抓落实严考核。要成立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单位实施方案》。企业党委、行政、工会三方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协调配合,将创建活动与各自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并推进。企业行政严格遵守和执行《劳动法》、《工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工伤保险条例》等国家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和制度,重点抓好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和劳动监察工作的落实。工会着重建立健全以职代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和多种形式的厂务公开制度,同行政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二是建立并推行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每月要由领导轮流抽出一天时间,专门接待来访职工,进行一对一、手拉手的沟通交流。并将接待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接待领导姓名,都提前通过各种形式向职工公布。在接访过程中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给予解释,说明原因。为切实解决职工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由企业党委、基层组织指定专人,对在岗特困职工实施分层次的一对一帮扶,定期进行走访。对患大病,家中生活非常困难的人员,要在经济上通过工会对其给予救济,并积极联系医院治疗,办理大病保险。让其病愈后,能聚精会神地投入到生产管理中,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
三是加快人才培养,建立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激励机制。职工的最大需求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企业要注重为职工提供岗位成才的机会,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打开各类人才进步、发展的空间,让每位职工自觉把个人成才溶入企业长远发展之中,形成你追我赶、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良好工作局面。第一,构建交流平台,创造活动载体。通过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及合理化建议征集和劳动竞赛等活动,充分发挥每位员工聪明才智,集结群众智慧,以此推进科技进步和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提升职工素质,拓展新空间。通过加强职工培训,开展技术比武提高职工爱岗敬业的精神。通过举办计算机、维修工、驾驶员等各类培训班,提高热爱本职工作的信心,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第三,打破身份界限,不拘一格提拔选用人才。制订人才成长管理通道、管理办法,公开任用程序,使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员逐步走上管理岗位。第四,进一步完善劳务派遣制。要针对同工不同酬、职工二元身份,劳务公司与用人单位对职工合理诉求互相推诿等问题,从政策层面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第五,充分发挥企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主体作用。各类企业都应该依法经营管理,严格遵守国家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完善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依法参与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
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建立一整套的严格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依,依法办事,既不能无原则放宽政策、丧失原则,又不能死搬条条框框伤害职工群众的感情;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扑下身子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它需要各个单位、各个部门的协做配合,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