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静,1976年4月出生,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实验小学校长,姑苏教育领军人才,苏州市名教师。
古典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仅停留在对古诗词大意的讲解上,要让学生了解诗词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欣赏与鉴别能力。教师应在古诗词教学中创设极具“现场感”的教学情境,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其体会诗歌的情思情调,并调动自身的主观意识,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本文提出知晓诗境——用“现场感”促学生理解;创设诗境——用“现场感”激學生思考;体悟诗境——用“现场感”替诗人发声三个教学策略。
所谓“现场感”,原本是新闻报道专业中衡量报道内容的重要标准,是指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给观众带来的强烈的主观体验。语文课堂教学同样需要营造“现场感”,教师要善于通过自身的教学,缩短学生与文本、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创设的情境中,形成感同身受的效果。
一、知晓诗境——用“现场感”促学生理解
教师要想营造“现场感”,就要深入讲解诗歌内容。古典诗词虽然文字寥寥无几,但脍炙人口,流传千古。对于学生而言,机械地背诵不成问题,大致理解诗词的意思也没有什么难度,但是要想真正理解诗词所表达的内涵,体会诗人蕴藏在诗词中的情感,就需要教师深入讲解诗词大意,巧妙还原文字所描绘的场景,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古典诗词内在的意蕴,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发展。
以《春晓》为例,这首诗是孟浩然隐居时所写,结合诗人的生平资料,我们知道,孟浩然存有大志,但由于长期受到迫害,最后不得不放弃仕途,回归田园生活。从理解的角度来看,这首诗的学习难度不大,主要描写了诗人一早醒来,回想一夜中不停的鸟啼声,看到伴随着夜风、夜雨而飘零的花朵,感慨颇多。正所谓“诗无达诂”,对于这首诗内涵的理解有众多版本,既有对花开花落自然现象的感叹,又有对花朵飘零、春天已逝的叹息,也有从中解读出的诗人的包容和豁达……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首诗蕴藏着复杂且丰富的情感。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教师不宜对这首诗进行过多解读,而应将理解的重点设置在对春天早晨绚烂景象的描写上,进而使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
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还可以初步了解诗人内心的真实世界。要想让学生通过“知晓诗境”的方式,在“现场感”中进行深思,教师就要为学生精选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环节,精心锤炼教学语言,尽可能地运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表达。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充分考虑课堂设计的基本原则,预设精妙的问题,以连续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生积极探寻诗人的情感,解读文字背后蕴藏的情感价值,增强生活化体验。
二、创设诗境——用“现场感”激学生思考
古典诗词语言简练,寥寥数语就营造出了丰富感人的意境,因此诗词意境是客观存在的,“知晓诗境”的过程是深入诗词内核,体验和理解的过程。仅停留在这样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在学生进入具体情境后,教师要引导其展开联想、激活思维,使学生与诗词产生情感共鸣,凸显诗词意境的真实感,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以统编版六年级下册中于谦的《石灰吟》为例,这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诗人以石灰自喻,借助石灰从深山开凿到烈火焚烧直至最后制作成石灰的历程,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凸显了咏物诗“人即是物,物即是人”的特质。如何才能更好地营造浓厚的“现场感”呢?教师可以紧扣咏物诗的特点,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演变成以下三个具体的场景。首先,为官清廉。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于谦在年轻时就对自己严格要求,有人向他行贿,他就运用这首诗来拒绝行贿之人,以展现自己的清正廉洁。其次,临刑陈词。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当于谦被敌人迫害受刑之际,其戴着脚镣一步步走向刑场,看到自己的敌人时用这首诗来回击。最后,后人评价。教师可以在教室创设于谦被迫害致死后,茶馆中诸多文人谈论于谦的场景,并让学生将这首诗诵读出来,从而更好地展现于谦的内在精神。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这首诗的独特理解,创设了多样化的真实情景,让学生在极富真实感的现场,与诗人于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对话。这样,学生不仅充分理解了这首诗的大意,还探寻了诗人蕴藏在这首诗中的丰富情感。
三、体悟诗境——用“现场感”替诗人发声
如果说“知晓诗境”是体验与理解,“造境”是呈现,那么“悟境”就是要在充分体悟的基础上进行输出与表达,这就更需要教师营造鲜明的“现场感”,将学生带入诗词意境中,深化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营造鲜明的“现场感”,可以引导学生投入具体情境中形成思考,提升体验。在探寻诗词内核后,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唤醒学生的言语抒发系统,以更好地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发展。以教学统编版六年级上册中杜牧的《江南春》为例,表面上看,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江南的春天美景,教师可以先从诗词的语言文字入手,紧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展示江南独有的秀美春景。结合创作背景及诗人的创作风格来看,这首诗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景,而是着重借助当下的情境,借古讽今,表达诗人对现实的感慨与无力。尤其是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乍一看描写的是烟雨中的楼台景象,但仔细研读就会发现,这句诗并不是描写当下的景色,而是描写的南朝。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杜牧创作这首诗的真实用意不在于写景,或者说不仅仅在于写景,其主旨在于借古讽今,讽谏统治者大兴土木、滥修佛寺造成国力衰弱、民生凋敝,加剧了社会危机。很多人认为杜牧作为晚唐诗人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其在审美中不乏讽刺,使诗的内涵也更显丰富。
阅读这样的素材,很多学生受认知局限似懂非懂,如果教师生硬地向学生灌输诗歌内涵,学生只能被动接受。鉴于此,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画面、视频等形式,再加上生动的语言叙述,营造并渲染鲜明的“现场感”,引导学生思考:当杜牧看到这样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时,他的内心究竟是怎样的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诗展现了时空的转变,蕴藏着诗人怎样的思考呢?有的学生这样替诗人杜牧发声:“面对当朝政府过度倾向佛教,我的内心不免有所担忧,如此大兴土木、滥造寺庙,怎么会不导致国力逐渐衰退呢?”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营造“现场感”,其实就是教师根据对文本意境的感知与理解,引导学生走入诗词意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体验与感知。教师应借助多维化的技术手段,积极创设极具“现场感”的情境,还原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之美,从而将学生的意识和身心全部聚集于此,让学生在穿越时空的对话中展开丰富想象,形成更加深刻的体悟。
总而言之,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营造鲜明的“现场感”,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诗词的深入理解,还可以实现古代与现代的相互融合,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赏析素养的不断发展。
◎ 作者/夏静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实验小学
古典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仅停留在对古诗词大意的讲解上,要让学生了解诗词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欣赏与鉴别能力。教师应在古诗词教学中创设极具“现场感”的教学情境,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其体会诗歌的情思情调,并调动自身的主观意识,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本文提出知晓诗境——用“现场感”促学生理解;创设诗境——用“现场感”激學生思考;体悟诗境——用“现场感”替诗人发声三个教学策略。
所谓“现场感”,原本是新闻报道专业中衡量报道内容的重要标准,是指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给观众带来的强烈的主观体验。语文课堂教学同样需要营造“现场感”,教师要善于通过自身的教学,缩短学生与文本、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创设的情境中,形成感同身受的效果。
一、知晓诗境——用“现场感”促学生理解
教师要想营造“现场感”,就要深入讲解诗歌内容。古典诗词虽然文字寥寥无几,但脍炙人口,流传千古。对于学生而言,机械地背诵不成问题,大致理解诗词的意思也没有什么难度,但是要想真正理解诗词所表达的内涵,体会诗人蕴藏在诗词中的情感,就需要教师深入讲解诗词大意,巧妙还原文字所描绘的场景,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古典诗词内在的意蕴,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发展。
以《春晓》为例,这首诗是孟浩然隐居时所写,结合诗人的生平资料,我们知道,孟浩然存有大志,但由于长期受到迫害,最后不得不放弃仕途,回归田园生活。从理解的角度来看,这首诗的学习难度不大,主要描写了诗人一早醒来,回想一夜中不停的鸟啼声,看到伴随着夜风、夜雨而飘零的花朵,感慨颇多。正所谓“诗无达诂”,对于这首诗内涵的理解有众多版本,既有对花开花落自然现象的感叹,又有对花朵飘零、春天已逝的叹息,也有从中解读出的诗人的包容和豁达……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首诗蕴藏着复杂且丰富的情感。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教师不宜对这首诗进行过多解读,而应将理解的重点设置在对春天早晨绚烂景象的描写上,进而使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
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还可以初步了解诗人内心的真实世界。要想让学生通过“知晓诗境”的方式,在“现场感”中进行深思,教师就要为学生精选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环节,精心锤炼教学语言,尽可能地运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表达。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充分考虑课堂设计的基本原则,预设精妙的问题,以连续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生积极探寻诗人的情感,解读文字背后蕴藏的情感价值,增强生活化体验。
二、创设诗境——用“现场感”激学生思考
古典诗词语言简练,寥寥数语就营造出了丰富感人的意境,因此诗词意境是客观存在的,“知晓诗境”的过程是深入诗词内核,体验和理解的过程。仅停留在这样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在学生进入具体情境后,教师要引导其展开联想、激活思维,使学生与诗词产生情感共鸣,凸显诗词意境的真实感,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以统编版六年级下册中于谦的《石灰吟》为例,这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诗人以石灰自喻,借助石灰从深山开凿到烈火焚烧直至最后制作成石灰的历程,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凸显了咏物诗“人即是物,物即是人”的特质。如何才能更好地营造浓厚的“现场感”呢?教师可以紧扣咏物诗的特点,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演变成以下三个具体的场景。首先,为官清廉。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于谦在年轻时就对自己严格要求,有人向他行贿,他就运用这首诗来拒绝行贿之人,以展现自己的清正廉洁。其次,临刑陈词。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当于谦被敌人迫害受刑之际,其戴着脚镣一步步走向刑场,看到自己的敌人时用这首诗来回击。最后,后人评价。教师可以在教室创设于谦被迫害致死后,茶馆中诸多文人谈论于谦的场景,并让学生将这首诗诵读出来,从而更好地展现于谦的内在精神。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这首诗的独特理解,创设了多样化的真实情景,让学生在极富真实感的现场,与诗人于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对话。这样,学生不仅充分理解了这首诗的大意,还探寻了诗人蕴藏在这首诗中的丰富情感。
三、体悟诗境——用“现场感”替诗人发声
如果说“知晓诗境”是体验与理解,“造境”是呈现,那么“悟境”就是要在充分体悟的基础上进行输出与表达,这就更需要教师营造鲜明的“现场感”,将学生带入诗词意境中,深化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营造鲜明的“现场感”,可以引导学生投入具体情境中形成思考,提升体验。在探寻诗词内核后,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唤醒学生的言语抒发系统,以更好地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发展。以教学统编版六年级上册中杜牧的《江南春》为例,表面上看,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江南的春天美景,教师可以先从诗词的语言文字入手,紧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展示江南独有的秀美春景。结合创作背景及诗人的创作风格来看,这首诗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景,而是着重借助当下的情境,借古讽今,表达诗人对现实的感慨与无力。尤其是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乍一看描写的是烟雨中的楼台景象,但仔细研读就会发现,这句诗并不是描写当下的景色,而是描写的南朝。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杜牧创作这首诗的真实用意不在于写景,或者说不仅仅在于写景,其主旨在于借古讽今,讽谏统治者大兴土木、滥修佛寺造成国力衰弱、民生凋敝,加剧了社会危机。很多人认为杜牧作为晚唐诗人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其在审美中不乏讽刺,使诗的内涵也更显丰富。
阅读这样的素材,很多学生受认知局限似懂非懂,如果教师生硬地向学生灌输诗歌内涵,学生只能被动接受。鉴于此,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画面、视频等形式,再加上生动的语言叙述,营造并渲染鲜明的“现场感”,引导学生思考:当杜牧看到这样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时,他的内心究竟是怎样的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诗展现了时空的转变,蕴藏着诗人怎样的思考呢?有的学生这样替诗人杜牧发声:“面对当朝政府过度倾向佛教,我的内心不免有所担忧,如此大兴土木、滥造寺庙,怎么会不导致国力逐渐衰退呢?”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营造“现场感”,其实就是教师根据对文本意境的感知与理解,引导学生走入诗词意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体验与感知。教师应借助多维化的技术手段,积极创设极具“现场感”的情境,还原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之美,从而将学生的意识和身心全部聚集于此,让学生在穿越时空的对话中展开丰富想象,形成更加深刻的体悟。
总而言之,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营造鲜明的“现场感”,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诗词的深入理解,还可以实现古代与现代的相互融合,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赏析素养的不断发展。
◎ 作者/夏静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