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声乐课教学作为专业核心与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四川民族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究、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更加的合理、科学和完善。
【关键词】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教学模式
声乐教学作为四川民族学院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核心与基础课程,与每一位學生将来能否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有着重大关系。在学院应用型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声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我们每一位学前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本文结合自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定的改革措施。
一、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
目前,四川民族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学前教育专业核心与基础课程、学前教育专业拓展课程、职业生涯平台课程、综合实践平台课程。音乐课程属于学前教育专业核心与基础课程,包括:乐理与视唱练耳、声乐、琴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具体课程设置如表1①:
从上表可以看出,音乐基础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开设了一学期,每学期36个学时,总学时开设严重不足。由于学时有限,学生在音乐基础方面的学习得不到很系统化、正规化训练,从而影响了后续声乐课的学习。声乐课开设了三学期,每学期36学时,共108课时,总体来说课时偏少。有关幼儿歌曲学唱、幼儿歌曲的演唱与表演、合唱与指挥、声乐欣赏等针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综合能力的课程无法得到很系统、正规的学习和训练。
(二)学生的实际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校前仅以文化课的成绩录取,不进行声乐、器乐、理论等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测试。因此,在进入大学以前,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正规、系统地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和声乐基础。所以很多学生对声乐的认识处于“零”状态,认为声乐课就是简单的唱唱歌而已。即使入校后,学习了《乐理与视唱练耳》但由于学习时间有限,学生在音准、节奏等音乐基础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由于没有打下很好的基础,学生学习声乐后,得不到很好的提高,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专业培养目标
四川民族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掌握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具备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与专业能力,以及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在学前教育领域从事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1]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大多数是幼儿教育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定向的专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设置上应当与音乐专业声乐课有所区别,要富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在四川民族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到:“系统地掌握美术、音乐、舞蹈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绘画和幼儿歌舞编导的能力。”[2]所以在声乐培养目标上,学前教育专业不像音乐专业那样精深和系统,而是要全方面的发展。
(四)声乐教材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的教材种类繁多,没有得到统一的规范,很多教师还按照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的模式来进行教学,而没有明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目前四川民族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采用的声乐教材为: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该教材内容系统而丰富,包括中外歌曲、重唱歌曲、合唱歌曲、幼儿歌曲、儿童歌曲。但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这本教材与四川民族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水平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由于学生基础较为薄弱,重唱、合唱歌曲都无法得到演唱,而幼儿歌曲演唱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所要掌握的内容,所占的比例偏少。
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
(一)明确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四川民族学院正面临着转型发展,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明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大实践、实训课程的比重。在声乐教学上,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从而真正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
(二)灵活选择教学模式
目前声乐课主要有三种教学模式:“声乐集体课、声乐小组课、声乐个别课。”[3]这三种教学模式上,各有利弊,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而不是单一、不变的一种模式。
目前四川民族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一年级40人,二年级41人,三年级35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声乐水平采用三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刚学习声乐时,其授课形式大部分采用集体授课模式。集体授课“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教学资源,又能增加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并且教师在声乐集体课上还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系统性的教学。”4[4]同时,对于刚接触声乐的学生来说,集体演唱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当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基础和方法后,如果单一的采用集体授课模式,将降低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在这个阶段要采用集体授课、小组授课和个别授课相结合的模式。如,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进行呼吸、发声练习,然后进行分组练习,加强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竞争,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最后个别授课,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这样既节约了教学资源,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四周为一个教学模块,每周为两个课时,共90分钟,其具体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分配如表二。
总之,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做到“点、线、面”的真正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节约教学资源。
(三)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声乐是抽象的艺术,像气息、共鸣的运用等等,这些都没法具体直观看到,只能靠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方法,老师讲,学生去领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可以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声乐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如,在讲具体的共鸣腔体时,可下载具体的生物解剖图,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自己的胸腔、头腔、口腔。
同时,在声乐教学中把学生演唱的录音或录像复制给学生,这样他对自己的声乐有个更好的把握和了解。播放一些歌唱家的演唱视频以及教学视频这样使学生更快了解歌曲的风格和艺术处理,提高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注重学生声乐实践能力的培养
1、举办声乐汇报演出。每学期举办两到三次的声乐汇报演出,以声乐节目为主,同时穿插儿童歌曲或儿童歌舞表演,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改进教学方法,补充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内外的晚会、音乐会、各类声乐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己、认识自己,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
3、到实训基地、幼儿园观摩学习。在声乐教学方面,应当加大学生声乐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声乐课教师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到实训基地和幼儿园观摩歌唱教学活动与主题特色课程,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以及认识声乐课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提高学生在声乐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增强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总之,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位学前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思考、总结和创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检验、优化和完善,最终研究出一套符合本校学前教育特点的新的声乐教学体系,以促进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研究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四川民族学院教育科学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部资料).
[2]同上.
[3]罗晓辉.谈声乐集体课、小组课与个别课的利与弊[J].北方音乐,2014(15).
[4]同上.
注释:
①节选自四川民族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进度表(内部资料).
【关键词】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教学模式
声乐教学作为四川民族学院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核心与基础课程,与每一位學生将来能否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有着重大关系。在学院应用型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声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我们每一位学前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本文结合自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定的改革措施。
一、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
目前,四川民族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学前教育专业核心与基础课程、学前教育专业拓展课程、职业生涯平台课程、综合实践平台课程。音乐课程属于学前教育专业核心与基础课程,包括:乐理与视唱练耳、声乐、琴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具体课程设置如表1①:
从上表可以看出,音乐基础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开设了一学期,每学期36个学时,总学时开设严重不足。由于学时有限,学生在音乐基础方面的学习得不到很系统化、正规化训练,从而影响了后续声乐课的学习。声乐课开设了三学期,每学期36学时,共108课时,总体来说课时偏少。有关幼儿歌曲学唱、幼儿歌曲的演唱与表演、合唱与指挥、声乐欣赏等针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综合能力的课程无法得到很系统、正规的学习和训练。
(二)学生的实际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校前仅以文化课的成绩录取,不进行声乐、器乐、理论等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测试。因此,在进入大学以前,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正规、系统地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和声乐基础。所以很多学生对声乐的认识处于“零”状态,认为声乐课就是简单的唱唱歌而已。即使入校后,学习了《乐理与视唱练耳》但由于学习时间有限,学生在音准、节奏等音乐基础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由于没有打下很好的基础,学生学习声乐后,得不到很好的提高,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专业培养目标
四川民族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掌握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具备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与专业能力,以及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在学前教育领域从事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1]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大多数是幼儿教育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定向的专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设置上应当与音乐专业声乐课有所区别,要富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在四川民族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到:“系统地掌握美术、音乐、舞蹈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绘画和幼儿歌舞编导的能力。”[2]所以在声乐培养目标上,学前教育专业不像音乐专业那样精深和系统,而是要全方面的发展。
(四)声乐教材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的教材种类繁多,没有得到统一的规范,很多教师还按照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的模式来进行教学,而没有明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目前四川民族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采用的声乐教材为: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该教材内容系统而丰富,包括中外歌曲、重唱歌曲、合唱歌曲、幼儿歌曲、儿童歌曲。但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这本教材与四川民族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水平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由于学生基础较为薄弱,重唱、合唱歌曲都无法得到演唱,而幼儿歌曲演唱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所要掌握的内容,所占的比例偏少。
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
(一)明确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四川民族学院正面临着转型发展,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明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大实践、实训课程的比重。在声乐教学上,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从而真正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
(二)灵活选择教学模式
目前声乐课主要有三种教学模式:“声乐集体课、声乐小组课、声乐个别课。”[3]这三种教学模式上,各有利弊,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而不是单一、不变的一种模式。
目前四川民族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一年级40人,二年级41人,三年级35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声乐水平采用三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刚学习声乐时,其授课形式大部分采用集体授课模式。集体授课“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教学资源,又能增加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并且教师在声乐集体课上还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系统性的教学。”4[4]同时,对于刚接触声乐的学生来说,集体演唱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当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基础和方法后,如果单一的采用集体授课模式,将降低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在这个阶段要采用集体授课、小组授课和个别授课相结合的模式。如,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进行呼吸、发声练习,然后进行分组练习,加强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竞争,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最后个别授课,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这样既节约了教学资源,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四周为一个教学模块,每周为两个课时,共90分钟,其具体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分配如表二。
总之,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做到“点、线、面”的真正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节约教学资源。
(三)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声乐是抽象的艺术,像气息、共鸣的运用等等,这些都没法具体直观看到,只能靠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方法,老师讲,学生去领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可以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声乐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如,在讲具体的共鸣腔体时,可下载具体的生物解剖图,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自己的胸腔、头腔、口腔。
同时,在声乐教学中把学生演唱的录音或录像复制给学生,这样他对自己的声乐有个更好的把握和了解。播放一些歌唱家的演唱视频以及教学视频这样使学生更快了解歌曲的风格和艺术处理,提高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注重学生声乐实践能力的培养
1、举办声乐汇报演出。每学期举办两到三次的声乐汇报演出,以声乐节目为主,同时穿插儿童歌曲或儿童歌舞表演,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改进教学方法,补充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内外的晚会、音乐会、各类声乐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己、认识自己,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
3、到实训基地、幼儿园观摩学习。在声乐教学方面,应当加大学生声乐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声乐课教师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到实训基地和幼儿园观摩歌唱教学活动与主题特色课程,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以及认识声乐课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提高学生在声乐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增强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总之,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位学前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思考、总结和创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检验、优化和完善,最终研究出一套符合本校学前教育特点的新的声乐教学体系,以促进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研究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四川民族学院教育科学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部资料).
[2]同上.
[3]罗晓辉.谈声乐集体课、小组课与个别课的利与弊[J].北方音乐,2014(15).
[4]同上.
注释:
①节选自四川民族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进度表(内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