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渐进转型,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和全球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我国不容置疑地进入社会利益结构主体深刻变动、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计划体制积累下来的历史问题与市场经济新秩序建立过程中发生碰撞所交织于一起的“高风险时代”。在这特殊时期,社会结构的转变,新事物的出现引发新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的影响会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不小的冲击。研究这一特殊时期青少年的社会适应问题,分析他们社会适应障碍的原因,探寻解决的办法,其直接的目的是为青少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出建议,同时,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社会适应性
社会转型概念出自西方社会学,是西方现代化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西方学者把社会的转型和过渡认为是现代化进程(英格尔斯,1985)。我国学者则认为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从原有的发展轨道进入到新的发展轨道。平稳地实现转型,将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带来全新的变化(蔡拓,2000)。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成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时期,也是从心理不定型时期迈向定型期的关键阶段。社会转型作为一个宏大的社会背景给很多人的生命历程带来了异乎寻常的变化。对于青少年来说,这种变动的适应过程,对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更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本文旨在结合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重点阐述社会转型期我国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研究的现状。
一、社会适应的概念
美国研究学者Paris和White-Williams(2005)认为,社会适应指胜任工作任务、出色扮演社会角色、履行好社会义务、发挥社会成员应有职责的能力。社会适应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同时处理好作为夫妻、家庭、社区角色的融合关系,和谐的社会交往能力等。Berry(2006)等认为社会适应力是个体达到良好适应而具备的胜任能力,是一种自我调整和提高“社会-心理”结构,其核心结构是职业适应力。Savickas(2012)认为社会适应力是自我调整策略,是自我与环境的探索、计划性态度和适应性决策。在我国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里,针对不同对象群体的社会适应性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使得社会适应性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延伸。聂衍刚(2005)认为社会适应是个体将社会化与个性化融合的过程,是个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熟练掌握社会生活技能的过程,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李冬梅,雷雳和邹泓(2007)认为社会适应是青少年主动适应社会的重要前提,也是考核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参照标准。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有着高度一致性,也表明社会适应是心理健康的核心。郝宗英(2012)研究表明,大学生情绪智力对社会适应性有显著的预测功能,自我情绪调控和情绪感知对生活自理适应性、身心症状表现有很好的预测功能。谌红漾(2014)研究得出,非走婚家庭的摩梭族青少年的自信心显著高于走婚家庭的摩梭族青少年,走婚家庭的青少年的自主性显著高于非走婚家庭的青少年,但不管是走婚家庭还是非走婚家庭,摩梭族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都对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和人际适应性有显著的正向预测功能。柴江(2015)发现特殊家庭(如单亲、留守儿童家庭等)中成长的大学生,在人际适应力存在更高的社交焦虑和社交障碍问题,如抑郁、自卑、非合作性等;在心理能量储备方面,如情绪控制、心理支援、生活信心等方面差于一般家庭的大学生。
从以往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比较综合的定义:青少年社会适应是指对不断变化着的学习形式、社会规范、人际交往等做出反应,不断进行心理和行为调整,得以顺利圆满完成学业,各方面全面发展。
二、社会适应的结构
社会适应的结构简单来说,就是指构成个人社会适应心理的各种组成部分。国外学者对社会适应结构的阐述有以下观点:首先是“二因索说”。Greenspan和Granfield(1992)把社会适应理解为交往技能与社会理解两大类。其次是“群因素说”,E.Doll(1953)的理解更加多元化,他认为社会适应是多维的,它包含多种行为,如社会化、沟通、就业、行走、一般自理和自我定向等。国内学者将社会适应划分为多维结构的观点比较普遍。陈建文(2001)将社会适应分为四个环节:起始比较环节、内容操作环节、心理发动环节和适应评价环节。韦小满和王培梅(2004)则认为,社会适应应划分为自我管理(对己)、掌握社会规范(对事)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对人)等三个主要方面,而每一个方面又包含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成分。
由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国内外研究者都普遍认为社会适应是一个多维度构成的结构;国外学者更多地把社会适应与一项复杂技能结合在一起,而国内学者则把社会适应更多看成个人能力的体现。他们一致赞同的适应结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他们都认为社会适应性应与个体年龄相对应,不同年龄段对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其次,处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社会大众对个体适应性的要求和期望也不尽相同。环境不同,同样的社会适应能力可能被某些人判定为社会适应性很强,却被其他人认为适应性不足。
因此我们可做如下推论,社会适应力的结构是由学习适应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工作适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应激反应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多层次多维度结构。
三、社会适应行为的测量
国外的社会适应测量工具种类繁多。早期研究中,研究者指出社会适应行为是一个多维的结构,它包括多种行为。比如“文兰社会成熟量表”(Mhe Vinland Social Maturity Scale),他的量表中涉及八个方面。美国智力落后协会编制的,针对智力不高人群的“AAMR适应行为量表”(AAMR Adaptive Behavior Scale,ABS),将题目分为适应良好行为与适应不良行为两部分。针对青少年儿童的量表有诊断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它具有很好的再测效度,适用性强,测试简单。“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调查表”(SAICA)一般用来对患病儿童的医学测量(胡韬,2007)。我国对于社会适应的测量起步较晚,早期研究者主要是针对不同对象,借鉴国外量表进行修改。后来,随着国内研究学者对社会适应这一命题的普遍关注,涌现了很多信效度相对较好的自编量表。陈建文、黄希庭编写的有关中学生社会适应的量表,姚树桥等编写的儿童的适应量表以及胡韬(2007)编写的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从目前社会适应行为的测量工具来看,所测量的内容主要是从个人适应、社会适应和职业适应三个方面进行的,内容基本具有一致性。随着研究行为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可能对社会适应关注的角度也有所侧重,测量工具也在不断健全完善。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渐进转型,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和全球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我国不容置疑地进入社会利益结构主体深刻变动、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计划体制积累下来的历史问题与市场经济新秩序建立过程中发生碰撞所交织于一起的“高风险时代”。在这特殊时期,社会结构的转变,新事物的出现引发新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的影响会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不小的冲击。研究这一特殊时期青少年的社会适应问题,分析他们社会适应障碍的原因,探寻解决的办法,其直接的目的是为青少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出建议,同时,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 青少年热点问题研究[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 张锦高. 青年社会学[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关 键 词】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社会适应性
社会转型概念出自西方社会学,是西方现代化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西方学者把社会的转型和过渡认为是现代化进程(英格尔斯,1985)。我国学者则认为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从原有的发展轨道进入到新的发展轨道。平稳地实现转型,将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带来全新的变化(蔡拓,2000)。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成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时期,也是从心理不定型时期迈向定型期的关键阶段。社会转型作为一个宏大的社会背景给很多人的生命历程带来了异乎寻常的变化。对于青少年来说,这种变动的适应过程,对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更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本文旨在结合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重点阐述社会转型期我国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研究的现状。
一、社会适应的概念
美国研究学者Paris和White-Williams(2005)认为,社会适应指胜任工作任务、出色扮演社会角色、履行好社会义务、发挥社会成员应有职责的能力。社会适应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同时处理好作为夫妻、家庭、社区角色的融合关系,和谐的社会交往能力等。Berry(2006)等认为社会适应力是个体达到良好适应而具备的胜任能力,是一种自我调整和提高“社会-心理”结构,其核心结构是职业适应力。Savickas(2012)认为社会适应力是自我调整策略,是自我与环境的探索、计划性态度和适应性决策。在我国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里,针对不同对象群体的社会适应性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使得社会适应性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延伸。聂衍刚(2005)认为社会适应是个体将社会化与个性化融合的过程,是个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熟练掌握社会生活技能的过程,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李冬梅,雷雳和邹泓(2007)认为社会适应是青少年主动适应社会的重要前提,也是考核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参照标准。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有着高度一致性,也表明社会适应是心理健康的核心。郝宗英(2012)研究表明,大学生情绪智力对社会适应性有显著的预测功能,自我情绪调控和情绪感知对生活自理适应性、身心症状表现有很好的预测功能。谌红漾(2014)研究得出,非走婚家庭的摩梭族青少年的自信心显著高于走婚家庭的摩梭族青少年,走婚家庭的青少年的自主性显著高于非走婚家庭的青少年,但不管是走婚家庭还是非走婚家庭,摩梭族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都对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和人际适应性有显著的正向预测功能。柴江(2015)发现特殊家庭(如单亲、留守儿童家庭等)中成长的大学生,在人际适应力存在更高的社交焦虑和社交障碍问题,如抑郁、自卑、非合作性等;在心理能量储备方面,如情绪控制、心理支援、生活信心等方面差于一般家庭的大学生。
从以往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比较综合的定义:青少年社会适应是指对不断变化着的学习形式、社会规范、人际交往等做出反应,不断进行心理和行为调整,得以顺利圆满完成学业,各方面全面发展。
二、社会适应的结构
社会适应的结构简单来说,就是指构成个人社会适应心理的各种组成部分。国外学者对社会适应结构的阐述有以下观点:首先是“二因索说”。Greenspan和Granfield(1992)把社会适应理解为交往技能与社会理解两大类。其次是“群因素说”,E.Doll(1953)的理解更加多元化,他认为社会适应是多维的,它包含多种行为,如社会化、沟通、就业、行走、一般自理和自我定向等。国内学者将社会适应划分为多维结构的观点比较普遍。陈建文(2001)将社会适应分为四个环节:起始比较环节、内容操作环节、心理发动环节和适应评价环节。韦小满和王培梅(2004)则认为,社会适应应划分为自我管理(对己)、掌握社会规范(对事)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对人)等三个主要方面,而每一个方面又包含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成分。
由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国内外研究者都普遍认为社会适应是一个多维度构成的结构;国外学者更多地把社会适应与一项复杂技能结合在一起,而国内学者则把社会适应更多看成个人能力的体现。他们一致赞同的适应结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他们都认为社会适应性应与个体年龄相对应,不同年龄段对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其次,处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社会大众对个体适应性的要求和期望也不尽相同。环境不同,同样的社会适应能力可能被某些人判定为社会适应性很强,却被其他人认为适应性不足。
因此我们可做如下推论,社会适应力的结构是由学习适应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工作适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应激反应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多层次多维度结构。
三、社会适应行为的测量
国外的社会适应测量工具种类繁多。早期研究中,研究者指出社会适应行为是一个多维的结构,它包括多种行为。比如“文兰社会成熟量表”(Mhe Vinland Social Maturity Scale),他的量表中涉及八个方面。美国智力落后协会编制的,针对智力不高人群的“AAMR适应行为量表”(AAMR Adaptive Behavior Scale,ABS),将题目分为适应良好行为与适应不良行为两部分。针对青少年儿童的量表有诊断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它具有很好的再测效度,适用性强,测试简单。“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调查表”(SAICA)一般用来对患病儿童的医学测量(胡韬,2007)。我国对于社会适应的测量起步较晚,早期研究者主要是针对不同对象,借鉴国外量表进行修改。后来,随着国内研究学者对社会适应这一命题的普遍关注,涌现了很多信效度相对较好的自编量表。陈建文、黄希庭编写的有关中学生社会适应的量表,姚树桥等编写的儿童的适应量表以及胡韬(2007)编写的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从目前社会适应行为的测量工具来看,所测量的内容主要是从个人适应、社会适应和职业适应三个方面进行的,内容基本具有一致性。随着研究行为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可能对社会适应关注的角度也有所侧重,测量工具也在不断健全完善。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渐进转型,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和全球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我国不容置疑地进入社会利益结构主体深刻变动、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计划体制积累下来的历史问题与市场经济新秩序建立过程中发生碰撞所交织于一起的“高风险时代”。在这特殊时期,社会结构的转变,新事物的出现引发新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的影响会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不小的冲击。研究这一特殊时期青少年的社会适应问题,分析他们社会适应障碍的原因,探寻解决的办法,其直接的目的是为青少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出建议,同时,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 青少年热点问题研究[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 张锦高. 青年社会学[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