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更新。从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出发,要接受现代教学思想。而教学思想变化的核心是对“教”与“学”以及对教与学关系的看法。我们要努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培养;创新人才;更新观念
为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更新。从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出发,要接受现代教学思想。而教学思想变化的核心是对“教”与“学”以及对教与学关系的看法。通俗地说,就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教”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学”,进而达到“不需要教”。所以教师的任务不单独是教学,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下面就结合平时的教学谈一谈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1.动手操作,丰富感知
人们是用感觉进行思维的。学生在接受前人科学地总结的知识时,也要充分地利用感觉器官通过直观形象的方法,感知学习材料。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一般能记住25%,而通过听觉获得的知识一般只能记住15%,假如把视听结合起来,记住的不是40%,而是6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每学一点新知识,我都十分注意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使学生的感知材料丰富。让他们眼、耳、口、手、脑多种器官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教材中教的方法是“用加法想减法”,即“互递法”。但学生如果对加法计算不熟,就会影响减法的计算速度,对于学习差的孩子困难就更大了。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及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我认为“破十法”口算更有利于学生透彻得理解算理。所以我第一节课集中讲“破十法”。我利用废“喜乐瓶”为每个学生做了一套数位筒,一个筒上标明“个位”,另一个筒上标明“十位”,为人人动手操作创造了条件。
2.借助表象,加深理解
表象是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桥梁。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低年级儿童不易掌握,所以应在他们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发挥表象的桥梁作用。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利用表象有利于更好地使学生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顺利过渡到掌握数量和空间的抽象特征。学生学习破十法时,通过摆小棍,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的表象,然后利用表象,引导他们逐步掌握计算方法。我在13-9这道题的下面用连线把学生用小棍操作的过程表示出来,边画连线边让学生观察。13-9=4
3.创设条件,促进迁移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改变或重新组织。学生把获得的经验用到新的情境中去时,将新的刺激物、新的情境纳入到他已有的经验系统中,这就是“同化作用”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面来的。合理组边教材,才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创造思维条件。
“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教材是和“20以内进位加法”结合起来编排的,分为9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和8、7、6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四个阶段完成。我想既然這四部分内容是同类的情景,根据知识的同化作用,就不需要分这么细,也不需要分这么细,也不必要重复多次。利用知识的迁移就可以掌握,所以我用一节课就解决了计算方法问题。
4.类比分化,形成系统
比较诗人在大脑中把各种对象和现象的个别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征加以对比,区分和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及其关系。通过比较,不仅可以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所学的知识不断深化,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系统。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证明,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只要善于引导,他们是能做到的。比如算16-9,学生就会根据发现的规律说,只要看到被建树个位上的书减9不够减时,不用算10-9=1,只算1+6=7就行了。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概括为:见9想1,个位加1。接着讨论10-8学生自然会总结出算得快的方法是:见8想2,个位加2。用这个窍门算,减缩了思维过程,提高了计算速度。
5.多种练习,灵活提高
对于练习的安排,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的内容要紧扣教学要求,安排要有坡度、有层次,训练方式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多样又注重实效。因此,在设计练习课时,我做到了有序、有变、有趣。
5.1 序:即内容有序,由易到难。
每节练习课,我都用十几项练习形式,每乡里稀有各自不同的目的。如板演是为了巩固计算方法;接着进行口算练习,安排的内容注意由易到难,在进行基本的口算练习后,在进行速算、抢答等,得数必须脱口而出,要求有提高了一步。还可以进一步的提高难度,这种有层次的、有坡度地练习密度大,学生感兴趣,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5.2 变:即形式多变。
适当地使练习方式多样化,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练习兴趣,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技能。我采取地练习方式有读算、悄悄算、打手势算、视算、听算、抢答等,使学生的脑、口、眼、耳、手等多种器官参加到活动中来,提高了练习效率和口算能力。
5.3 趣:即情节有趣。
6.七岁的儿童上可以与疲劳,精神容易分散,注意力最多只能保持二十分钟。为了使学生保持比较持久的注意力,设计情节有趣地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新颖的、有趣的、活动的、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的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从而使儿童更好地建立暂时联系。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中,我注意上好三种类型的课:方法课、规律课、和练习课。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表现在:
6.1 学生由愿学、乐学、学会到会学,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6.2 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很快。
6.3 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6.4 学生课上学地轻松,课下作业很少,减轻了学习负担。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重视学法,可以更清楚地揭示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有效的发展了学生的智力,使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收稿日期:2011-04-06
【关键词】培养;创新人才;更新观念
为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更新。从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出发,要接受现代教学思想。而教学思想变化的核心是对“教”与“学”以及对教与学关系的看法。通俗地说,就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教”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学”,进而达到“不需要教”。所以教师的任务不单独是教学,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下面就结合平时的教学谈一谈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1.动手操作,丰富感知
人们是用感觉进行思维的。学生在接受前人科学地总结的知识时,也要充分地利用感觉器官通过直观形象的方法,感知学习材料。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一般能记住25%,而通过听觉获得的知识一般只能记住15%,假如把视听结合起来,记住的不是40%,而是6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每学一点新知识,我都十分注意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使学生的感知材料丰富。让他们眼、耳、口、手、脑多种器官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教材中教的方法是“用加法想减法”,即“互递法”。但学生如果对加法计算不熟,就会影响减法的计算速度,对于学习差的孩子困难就更大了。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及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我认为“破十法”口算更有利于学生透彻得理解算理。所以我第一节课集中讲“破十法”。我利用废“喜乐瓶”为每个学生做了一套数位筒,一个筒上标明“个位”,另一个筒上标明“十位”,为人人动手操作创造了条件。
2.借助表象,加深理解
表象是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桥梁。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低年级儿童不易掌握,所以应在他们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发挥表象的桥梁作用。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利用表象有利于更好地使学生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顺利过渡到掌握数量和空间的抽象特征。学生学习破十法时,通过摆小棍,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的表象,然后利用表象,引导他们逐步掌握计算方法。我在13-9这道题的下面用连线把学生用小棍操作的过程表示出来,边画连线边让学生观察。13-9=4
3.创设条件,促进迁移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改变或重新组织。学生把获得的经验用到新的情境中去时,将新的刺激物、新的情境纳入到他已有的经验系统中,这就是“同化作用”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面来的。合理组边教材,才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创造思维条件。
“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教材是和“20以内进位加法”结合起来编排的,分为9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和8、7、6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四个阶段完成。我想既然這四部分内容是同类的情景,根据知识的同化作用,就不需要分这么细,也不需要分这么细,也不必要重复多次。利用知识的迁移就可以掌握,所以我用一节课就解决了计算方法问题。
4.类比分化,形成系统
比较诗人在大脑中把各种对象和现象的个别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征加以对比,区分和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及其关系。通过比较,不仅可以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所学的知识不断深化,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系统。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证明,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只要善于引导,他们是能做到的。比如算16-9,学生就会根据发现的规律说,只要看到被建树个位上的书减9不够减时,不用算10-9=1,只算1+6=7就行了。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概括为:见9想1,个位加1。接着讨论10-8学生自然会总结出算得快的方法是:见8想2,个位加2。用这个窍门算,减缩了思维过程,提高了计算速度。
5.多种练习,灵活提高
对于练习的安排,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的内容要紧扣教学要求,安排要有坡度、有层次,训练方式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多样又注重实效。因此,在设计练习课时,我做到了有序、有变、有趣。
5.1 序:即内容有序,由易到难。
每节练习课,我都用十几项练习形式,每乡里稀有各自不同的目的。如板演是为了巩固计算方法;接着进行口算练习,安排的内容注意由易到难,在进行基本的口算练习后,在进行速算、抢答等,得数必须脱口而出,要求有提高了一步。还可以进一步的提高难度,这种有层次的、有坡度地练习密度大,学生感兴趣,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5.2 变:即形式多变。
适当地使练习方式多样化,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练习兴趣,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技能。我采取地练习方式有读算、悄悄算、打手势算、视算、听算、抢答等,使学生的脑、口、眼、耳、手等多种器官参加到活动中来,提高了练习效率和口算能力。
5.3 趣:即情节有趣。
6.七岁的儿童上可以与疲劳,精神容易分散,注意力最多只能保持二十分钟。为了使学生保持比较持久的注意力,设计情节有趣地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新颖的、有趣的、活动的、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的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从而使儿童更好地建立暂时联系。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中,我注意上好三种类型的课:方法课、规律课、和练习课。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表现在:
6.1 学生由愿学、乐学、学会到会学,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6.2 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很快。
6.3 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6.4 学生课上学地轻松,课下作业很少,减轻了学习负担。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重视学法,可以更清楚地揭示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有效的发展了学生的智力,使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收稿日期:201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