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争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人类冲突的最高形式,印证了人类的贪婪和欲望。在历代战争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规模空前,共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及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其中,其结果也是最为惨烈的,共造成9000多万人伤亡。中国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二战战胜国之一,在战争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不久,国家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让今年的“抗战纪念”具有了更高层面的意义。
在对这场战争的纪念中,博物馆无疑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二战类博物馆既具有纪念馆性质,广义上更属于纪念性遗产的一部分。
二战纪念性遗产大概可分为三类:其一是战争遗迹和历史事件发生地遗址,其中重要者多已辟为纪念地(博物馆);其二是二战期间遗存的可移动文物;其三是战争期间及战后所建造的纪念性建筑(如纪念碑等)。第二类“二战期间遗存的可移动文物”保存在以二战类博物馆为主的各个博物馆中。
为了和平,收藏战争
二战共有四个战场,分别是亚洲大陆战场、亚洲太平洋战场、欧洲战场和北非战场。战场所在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博物馆来纪念二战。如2014年12月9日至10日在我国召开的第二届人权文博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乌克兰、比利时、以色列、巴西、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等战争类博物馆参加,会议还倡导成立世界二战题材类博物馆联盟,以加强彼此间的联动。展览是博物馆发挥其教育作用的主要依托,近年来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与国外二战类博物馆加强了展览交流,在合作过程中可以发现中外二战类博物馆虽同为纪念二战而建,但其展览却有着诸多不同。二战博物馆虽然各有不同,但其建立都是“为了和平,收藏战争”,希望对战争残酷的揭示可以提醒人们爱好和珍视和平。
中国在二战期间主要是抗击日本侵略军,中国抗日战争持续时间长,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下,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拥有数量众多的二战类博物馆,其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我国最高层级的二战类纪念馆,该馆1987年建成。至今已举办70余个专题展览,先后举办了三个基本陈列,同时与国内外二战类博物馆合作,引进和送出数个专题展览。目前该馆的基本陈列以“伟大胜利”为主题,展现中国人民14年的抗战历史,共分八部分。展览较之以往有所进步,有中、英、日三个语种,陈列更加人性化,整体环境格调和氛围高雅,并且用“冷”到“暖”的色调来区分展览各个部分。该展除展示常规的照片和文物外,还辅以雕塑、油画、国画等艺术品,并综合运用声、光、电技术,还配合幻影成像、立体景观和触摸屏,全面表现抗战历史。此外较著名的二战博物馆还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芷江受降纪念馆等。
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通过油画和战争中用过的物品、资料来展现各大卫国战争。纪念馆由光荣厅、纪念厅、近卫军厅以及画廊等组成。光荣厅是纪念馆的中央大厅,这里没有像通常纪念馆那样包含大量图片和文字的综合介绍,也没有实体文物,而是由几幅巨型浮雕和墙壁雕刻组成。较为独特的设计还有缅怀哀悼厅,该厅使用了2700万颗玻璃珠做成灯绳从顶棚垂下,以悼念卫国战争中的2700万死难者。最震撼的是纪念馆内还设了6个油画展厅,内有巨幅全景画,这些画和普通画廊的油画不同,在油画前方还有模拟的景物,地面的人物雕塑和油画浑然体,很难分清虚实之景。纪念馆后的公园中,陈列着卫国战争中使用过的坦克、飞机、舰艇等武器装备。
乌克兰卫国战争纪念馆矗立于古老的第聂伯河右岸,是一组雄伟的雕刻和建筑艺术群。其入口原是彼得1716年为抵御瑞典人入侵而修筑的洞穴要塞。纪念馆周围是高浮雕群像。馆中陈列8000多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展品及许多油画和雕塑。“祖国母亲”雕像是纪念馆的主体组成部分,也是基辅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高62米,是为纪念卫国战争中牺牲的英雄而建。“母亲”的左右手分别高举盾和剑,象征着乌克兰人民保卫祖国的信心和决心。
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和乌克兰卫国战争纪念馆主要是思考战争发生的原因,二者的展示基于当今世界地区紧张局势,侧重于向公众揭示世界面临的威胁,博物馆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导致二战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从而引以为戒,避免战争悲剧的重演。
美国作为二战同盟国之一,曾参与欧洲和太平洋战场抗击德国和日本的作战,为二战胜利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贡献。因为美国也有着数量不少的纪念二战的博物馆,有的在战争发生地建立,如亚利桑那号纪念馆、密苏里号战列舰纪念馆。亚利桑那号纪念馆是为了纪念1941年12月7日亚利桑那号被日本袭击这一历史性事件,该馆的展示颇具人性化,美国政府为了不惊动舰艇上遇难官兵,没有打捞战舰和战士遗体,而是在亚利桑那号残骸上建了一个白色的“大枕头”,让他们可以长眠。1945年9月,日军在密苏里号战列舰甲板上签署了投降书,二次世界大战在密苏里号结束。有的是为了某个主题或纪念整个二战而建,如华盛顿大屠杀纪念馆、美国太平洋战争国家博物馆新奥尔良国家二战博物馆等。华盛顿大屠杀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二战中纳粹德国针对犹太民族的种族灭绝行动,门票和展陈设计新颖,门票据说是一个当年大屠杀幸存者的犹太人身份证,观众带着身份证走完整个博物馆,体验被抓和送进集中营等过程。
英国则有著名的帝国战争博物馆,该馆分布于英格兰的五个地点,其中三处在伦敦,一处在大曼彻斯特地区的特拉福德,一处位于剑桥郡。包括战时内阁博物馆、丘吉尔博物馆、“贝尔法斯特”号巡洋舰、剑桥郡航空馆、曼彻斯特的北方馆等。战时内阁博物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政府的秘密办公地,1984年按战时状态复原向公众开放,其中的丘吉尔博物馆展示了丘吉尔的一生。帝国战争博物馆馆藏丰富,用丰富的油画、素描等艺术品,武器、个人装备、奖章等物件以及文件、书籍等全面地诠释和记录包括二战在内的现代战争,包括战争冲突的起因、过程和结果都有揭示。
法国培育了独特的二战纪念文化,其中纪念馆和军人墓地是纪念文化的核心内容。如诺曼底就有大小不一的各类纪念馆30多处,其中首屈一指的是位于卡昂的二战纪念馆,该馆在1986年奠基。美、英、加、德等国军人的公墓,德国公墓与其他公墓形成鲜明对照,颜色是暗色。这是由于战败条款规定,战败国不允许使用鲜明的材料来修饰墓地,所以德国人用了黑色火山岩,这与美国公墓的白色大理石十字架形成明显差别。 德国有柏林大屠杀纪念馆、战车博物馆、西部防线纪念馆、西部森林战役纪念馆、雷马根大桥博物馆等二战类博物馆。影响较大的是德国LEMO线上博物馆,LEMO是1998年由德国历史博物馆、德国国家档案馆共同启动的线上博物馆。线上博物馆以一种几乎没有感情的语调阐述历史,代表着国家的态度。德国的二战博物馆与其他国家有着较大的不同,他们不宣扬个人崇拜,二战结束后德国政府和媒体做的最大努力就是消除个人崇拜。德国博物馆不评价二战,只讲述二战,用残酷的事实图片、影片,不断提示战争的残酷。
此外,意大利、波兰、比利时、捷克、日本等各参战国都建有二战类博物馆。如意大利的军事航空历史博物馆、米兰大屠杀纪念馆,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比利时的阿登战役博物馆,荷兰的战争与反抗博物馆,捷克“1944.09.11”空战纪念馆,日本大阪战争博物馆等。
让历史真实再现
从上文可知,二战类博物馆具有几个普遍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为博物馆的纪实性、场景性和纪念碑性。
纪实性。用战争中的物品、图片和资料来展示历史,这是二战类博物馆所共同具有的特点。二战类博物馆的展品包括武器、服饰、徽章、文件、战场或人物图片以及与士兵有关的其他物品等。这些物品由于与人、与战争密切相关,配合其他展示手段,对观众的震撼和体验是难忘的。
场景性。战争类博物馆不可避免地需要展示战争,一场战争对双方而言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意义的凸显以战争本身的展现为前提,而且战争的残酷、进程等要素都要求博物馆要采用多种手段表现战争。对战争类博物馆而言,声、光、电、幻影成像、全景画、半景画等展示手段都普遍地应用于展陈中。这些手段的采用,使得观众对战争有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的体验。这一系列手段营造出了真实而丰富的战场氛围,使观众得以置身当时的环境,从而加深了观众对战争的认识和体验。如美国国家二战博物馆中播放了一部4D影片《超越国界》,这部40多分钟的纪录片逼真的4D效果还原了二战中坦克战和空战的震撼现场,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战争氛围。
纪念碑性。这个词来自于艺术史家巫鸿,他有同名著作《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纪念碑性”这个特点也是战争类博物馆的“标配”,不管是博物馆门前的广场雕塑或纪念碑,还是室内展厅中的雕塑或石刻,都让人们体会到博物馆的“纪念碑”特性。战争是为了纪念,而纪念需要永恒。石质、玻璃等材料具有相对长久的保存时间,所以许多二战类博物馆都将阵亡将领和士兵名字、部队番号或者战争死难者名字刻铸在纪念碑或其他装置上。英雄人物的雕塑也经常出现在此类博物馆中。
如何纪念战争?
在内容和形式上,二战类博物馆有何提升的空间?宏大的叙事,历时性的局是常态,但还不足以发挥此类博物馆于社会和人类的独特意义。虽然不少国外二战类博物馆对战争爆发的原因有所揭示,并提醒当代人警惕战争的危险。但这种客观的揭示,很难得到人们深层次的认同并对其既往认识有所改变。那么应该如何突破?我想此类博物馆可以思考如何拉近当代观众与过往战争的距离。展览中增加历时性的类比,解说中以更为通俗易懂的语言。
同样,形式上也要选择适当的手段为上述目的服务。当前时代是信息和技术时代,各项技术层出不穷,而且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博物馆需要与时俱进地拥抱技术,但不可能滥用和盲目用。简单而言,技术归根结底是为内容的呈现服务,是为了达到展览或博物馆的目的。
二战类纪念馆之间的展览交流是提升展览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大纲撰写、展品处理和具体设计等方面都可以互相学习,吸取对方长处。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近年来就加大了与国外二战类博物馆合作的力度,推出了“回顾胜利——俄罗斯专题展”、“日本人民的反思——二战时期日军对妇女的犯罪图片展”、“在中国的韩人抗日武装斗争”等。
正如建川博物馆聚落的目标所言,“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当代博物馆的展示需要从细处着眼,将战时的材料和文物精心安排,以展陈效果,体现此类博物馆的意义。
在对这场战争的纪念中,博物馆无疑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二战类博物馆既具有纪念馆性质,广义上更属于纪念性遗产的一部分。
二战纪念性遗产大概可分为三类:其一是战争遗迹和历史事件发生地遗址,其中重要者多已辟为纪念地(博物馆);其二是二战期间遗存的可移动文物;其三是战争期间及战后所建造的纪念性建筑(如纪念碑等)。第二类“二战期间遗存的可移动文物”保存在以二战类博物馆为主的各个博物馆中。
为了和平,收藏战争
二战共有四个战场,分别是亚洲大陆战场、亚洲太平洋战场、欧洲战场和北非战场。战场所在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博物馆来纪念二战。如2014年12月9日至10日在我国召开的第二届人权文博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乌克兰、比利时、以色列、巴西、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等战争类博物馆参加,会议还倡导成立世界二战题材类博物馆联盟,以加强彼此间的联动。展览是博物馆发挥其教育作用的主要依托,近年来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与国外二战类博物馆加强了展览交流,在合作过程中可以发现中外二战类博物馆虽同为纪念二战而建,但其展览却有着诸多不同。二战博物馆虽然各有不同,但其建立都是“为了和平,收藏战争”,希望对战争残酷的揭示可以提醒人们爱好和珍视和平。
中国在二战期间主要是抗击日本侵略军,中国抗日战争持续时间长,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下,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拥有数量众多的二战类博物馆,其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我国最高层级的二战类纪念馆,该馆1987年建成。至今已举办70余个专题展览,先后举办了三个基本陈列,同时与国内外二战类博物馆合作,引进和送出数个专题展览。目前该馆的基本陈列以“伟大胜利”为主题,展现中国人民14年的抗战历史,共分八部分。展览较之以往有所进步,有中、英、日三个语种,陈列更加人性化,整体环境格调和氛围高雅,并且用“冷”到“暖”的色调来区分展览各个部分。该展除展示常规的照片和文物外,还辅以雕塑、油画、国画等艺术品,并综合运用声、光、电技术,还配合幻影成像、立体景观和触摸屏,全面表现抗战历史。此外较著名的二战博物馆还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芷江受降纪念馆等。
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通过油画和战争中用过的物品、资料来展现各大卫国战争。纪念馆由光荣厅、纪念厅、近卫军厅以及画廊等组成。光荣厅是纪念馆的中央大厅,这里没有像通常纪念馆那样包含大量图片和文字的综合介绍,也没有实体文物,而是由几幅巨型浮雕和墙壁雕刻组成。较为独特的设计还有缅怀哀悼厅,该厅使用了2700万颗玻璃珠做成灯绳从顶棚垂下,以悼念卫国战争中的2700万死难者。最震撼的是纪念馆内还设了6个油画展厅,内有巨幅全景画,这些画和普通画廊的油画不同,在油画前方还有模拟的景物,地面的人物雕塑和油画浑然体,很难分清虚实之景。纪念馆后的公园中,陈列着卫国战争中使用过的坦克、飞机、舰艇等武器装备。
乌克兰卫国战争纪念馆矗立于古老的第聂伯河右岸,是一组雄伟的雕刻和建筑艺术群。其入口原是彼得1716年为抵御瑞典人入侵而修筑的洞穴要塞。纪念馆周围是高浮雕群像。馆中陈列8000多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展品及许多油画和雕塑。“祖国母亲”雕像是纪念馆的主体组成部分,也是基辅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高62米,是为纪念卫国战争中牺牲的英雄而建。“母亲”的左右手分别高举盾和剑,象征着乌克兰人民保卫祖国的信心和决心。
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和乌克兰卫国战争纪念馆主要是思考战争发生的原因,二者的展示基于当今世界地区紧张局势,侧重于向公众揭示世界面临的威胁,博物馆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导致二战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从而引以为戒,避免战争悲剧的重演。
美国作为二战同盟国之一,曾参与欧洲和太平洋战场抗击德国和日本的作战,为二战胜利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贡献。因为美国也有着数量不少的纪念二战的博物馆,有的在战争发生地建立,如亚利桑那号纪念馆、密苏里号战列舰纪念馆。亚利桑那号纪念馆是为了纪念1941年12月7日亚利桑那号被日本袭击这一历史性事件,该馆的展示颇具人性化,美国政府为了不惊动舰艇上遇难官兵,没有打捞战舰和战士遗体,而是在亚利桑那号残骸上建了一个白色的“大枕头”,让他们可以长眠。1945年9月,日军在密苏里号战列舰甲板上签署了投降书,二次世界大战在密苏里号结束。有的是为了某个主题或纪念整个二战而建,如华盛顿大屠杀纪念馆、美国太平洋战争国家博物馆新奥尔良国家二战博物馆等。华盛顿大屠杀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二战中纳粹德国针对犹太民族的种族灭绝行动,门票和展陈设计新颖,门票据说是一个当年大屠杀幸存者的犹太人身份证,观众带着身份证走完整个博物馆,体验被抓和送进集中营等过程。
英国则有著名的帝国战争博物馆,该馆分布于英格兰的五个地点,其中三处在伦敦,一处在大曼彻斯特地区的特拉福德,一处位于剑桥郡。包括战时内阁博物馆、丘吉尔博物馆、“贝尔法斯特”号巡洋舰、剑桥郡航空馆、曼彻斯特的北方馆等。战时内阁博物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政府的秘密办公地,1984年按战时状态复原向公众开放,其中的丘吉尔博物馆展示了丘吉尔的一生。帝国战争博物馆馆藏丰富,用丰富的油画、素描等艺术品,武器、个人装备、奖章等物件以及文件、书籍等全面地诠释和记录包括二战在内的现代战争,包括战争冲突的起因、过程和结果都有揭示。
法国培育了独特的二战纪念文化,其中纪念馆和军人墓地是纪念文化的核心内容。如诺曼底就有大小不一的各类纪念馆30多处,其中首屈一指的是位于卡昂的二战纪念馆,该馆在1986年奠基。美、英、加、德等国军人的公墓,德国公墓与其他公墓形成鲜明对照,颜色是暗色。这是由于战败条款规定,战败国不允许使用鲜明的材料来修饰墓地,所以德国人用了黑色火山岩,这与美国公墓的白色大理石十字架形成明显差别。 德国有柏林大屠杀纪念馆、战车博物馆、西部防线纪念馆、西部森林战役纪念馆、雷马根大桥博物馆等二战类博物馆。影响较大的是德国LEMO线上博物馆,LEMO是1998年由德国历史博物馆、德国国家档案馆共同启动的线上博物馆。线上博物馆以一种几乎没有感情的语调阐述历史,代表着国家的态度。德国的二战博物馆与其他国家有着较大的不同,他们不宣扬个人崇拜,二战结束后德国政府和媒体做的最大努力就是消除个人崇拜。德国博物馆不评价二战,只讲述二战,用残酷的事实图片、影片,不断提示战争的残酷。
此外,意大利、波兰、比利时、捷克、日本等各参战国都建有二战类博物馆。如意大利的军事航空历史博物馆、米兰大屠杀纪念馆,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比利时的阿登战役博物馆,荷兰的战争与反抗博物馆,捷克“1944.09.11”空战纪念馆,日本大阪战争博物馆等。
让历史真实再现
从上文可知,二战类博物馆具有几个普遍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为博物馆的纪实性、场景性和纪念碑性。
纪实性。用战争中的物品、图片和资料来展示历史,这是二战类博物馆所共同具有的特点。二战类博物馆的展品包括武器、服饰、徽章、文件、战场或人物图片以及与士兵有关的其他物品等。这些物品由于与人、与战争密切相关,配合其他展示手段,对观众的震撼和体验是难忘的。
场景性。战争类博物馆不可避免地需要展示战争,一场战争对双方而言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意义的凸显以战争本身的展现为前提,而且战争的残酷、进程等要素都要求博物馆要采用多种手段表现战争。对战争类博物馆而言,声、光、电、幻影成像、全景画、半景画等展示手段都普遍地应用于展陈中。这些手段的采用,使得观众对战争有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的体验。这一系列手段营造出了真实而丰富的战场氛围,使观众得以置身当时的环境,从而加深了观众对战争的认识和体验。如美国国家二战博物馆中播放了一部4D影片《超越国界》,这部40多分钟的纪录片逼真的4D效果还原了二战中坦克战和空战的震撼现场,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战争氛围。
纪念碑性。这个词来自于艺术史家巫鸿,他有同名著作《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纪念碑性”这个特点也是战争类博物馆的“标配”,不管是博物馆门前的广场雕塑或纪念碑,还是室内展厅中的雕塑或石刻,都让人们体会到博物馆的“纪念碑”特性。战争是为了纪念,而纪念需要永恒。石质、玻璃等材料具有相对长久的保存时间,所以许多二战类博物馆都将阵亡将领和士兵名字、部队番号或者战争死难者名字刻铸在纪念碑或其他装置上。英雄人物的雕塑也经常出现在此类博物馆中。
如何纪念战争?
在内容和形式上,二战类博物馆有何提升的空间?宏大的叙事,历时性的局是常态,但还不足以发挥此类博物馆于社会和人类的独特意义。虽然不少国外二战类博物馆对战争爆发的原因有所揭示,并提醒当代人警惕战争的危险。但这种客观的揭示,很难得到人们深层次的认同并对其既往认识有所改变。那么应该如何突破?我想此类博物馆可以思考如何拉近当代观众与过往战争的距离。展览中增加历时性的类比,解说中以更为通俗易懂的语言。
同样,形式上也要选择适当的手段为上述目的服务。当前时代是信息和技术时代,各项技术层出不穷,而且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博物馆需要与时俱进地拥抱技术,但不可能滥用和盲目用。简单而言,技术归根结底是为内容的呈现服务,是为了达到展览或博物馆的目的。
二战类纪念馆之间的展览交流是提升展览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大纲撰写、展品处理和具体设计等方面都可以互相学习,吸取对方长处。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近年来就加大了与国外二战类博物馆合作的力度,推出了“回顾胜利——俄罗斯专题展”、“日本人民的反思——二战时期日军对妇女的犯罪图片展”、“在中国的韩人抗日武装斗争”等。
正如建川博物馆聚落的目标所言,“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当代博物馆的展示需要从细处着眼,将战时的材料和文物精心安排,以展陈效果,体现此类博物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