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校园网络在不断建设、发展和完善,大学生成为最大规模的网络群体,成为网络时代的弄潮儿,校园网络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念。
关键词:校园网络文化;大学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继电视、报纸和电台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大媒体”。校园网络文化以校园网络为传播途径,通过微博、微信、贴吧、博客等平台将大量多元化的信息传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高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利用校园网络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一、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分析
(一)校園网络文化导致部分大学生道德的缺失和法制意识淡薄
在虚拟的网络中,部分大学生利用网络的匿名性恶意攻击他人,将大量低俗隐晦的消息及照片传播到网络平台上,对他人造成精神上的伤害。还有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上随意评论热搜事件,甚至还发表不道德的言论。部分大学生在追求个性发展的道路上,个人利益急剧膨胀,忽视集体和国家利益,触犯国家法律,最终走向监狱的铁笼里面。校园网络文化给大学生提供了可以展现自我个性的平台,但也使个别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校园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
多样化的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造成了深刻的影响。随着全球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大力宣扬西方文化的享乐思想、拜金主义思想和垃圾思想,大学生在先进和低俗文化、在传统文化和开放的世界文化面前无从选择;在道德和利益、付出和回报中徘徊,导致其价值取向趋向功利化。
(三)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社会责任感减弱
大学生可利用网络学习知识、交友聊天、看视频、打游戏、购物等,部分学生就过度依赖网络,他们上网时间过长,沉迷于网络。长期沉迷于网络会荒废学业,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的懒惰和颓废。在这些网络沉迷者中,很多是沉迷于网络游戏,比如最受欢迎的王者荣耀。一些大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甚至是课上私底下打王者,网络的沉迷,使他们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感减弱。
二、校园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校园网络道德规范
1.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律
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立德树人。首先要加强网络伦理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性。高校可开设关于伦理道德教育的多门课程,通过加强伦理道德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其次,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道德选择的引导。在道德选择面前要学会冷静下来,深思熟虑后再做出选择。最后,学校要积极宣传法律知识,让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牢固树立起来,让大学生不要误入违法犯罪的歧途。
2.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行为。
首先,从源头入手,各部门要各司其责,严格审查网络信息,抑制色情、暴力、虚假等不良网络信息和影响进入校园网络。其次,学校各管理部门要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行为,维护网络秩序,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大学生的不良网络行为现象依然存在,学校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规则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严格按照规则做事情,自觉做网络的主人,维护网络的秩序。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弘扬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普遍认同的价值一元化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驱使着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传递与弘扬。首先,高校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要认真研读教育的方针、政策,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目的、有意识地做成知识竞赛链接放在校园网络平台上组织学生参与,还可通过学校广播向广大师生传递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其次,全校师生可以在公开的校园网络进行主题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取向”的征文写作,通过各种活动的组织,利用校园网络提高师生的参与度,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取向。
2.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
首先,要加强大学生民主、平等参与意识教育。通过创建各类主题网站,让更多大学生参与民主政治的建设,不断增强自身的义务和责任。其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更好的做到文化自信。最后,大力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氛围。高校利用网络宣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入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去,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要坚定理想信念,真正做到把观念落到实践中去。
(三)加强大学生主体教育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高校可开展具有网络特色的文化活动,活跃校园网络文化,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其次,学校可以开设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高校应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展开之前做好活动计划,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做好指导和管理工作,在活动完成之后做好监督评价,及时对工作作出总结。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不断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能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大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兴趣爱好和自主能力,陶冶情操。
2.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教育
首先,高校要将传统的封闭教育转变为开放教育,要广泛吸取西方先进的教育观念,结合中国学生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实践教育。其次,高校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最后将主体教育与社会理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主体教育主要是帮助大学生确立主体意识,培养独立人格,实现个性素质发展。科学的社会理想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将社会理想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起来,实现共性和个性的结合并使其向和谐与完美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对大学生形成主体意识、独立思维和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段建国,孟根龙.构建大学和谐校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87.
[2]旷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5(5):159.
[3]习近平.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N].光明日报,2014-02-28.
[4]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作者简介:
陈丽(1997.8-),女,汉,重庆师范大学201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校园网络文化;大学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继电视、报纸和电台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大媒体”。校园网络文化以校园网络为传播途径,通过微博、微信、贴吧、博客等平台将大量多元化的信息传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高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利用校园网络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一、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分析
(一)校園网络文化导致部分大学生道德的缺失和法制意识淡薄
在虚拟的网络中,部分大学生利用网络的匿名性恶意攻击他人,将大量低俗隐晦的消息及照片传播到网络平台上,对他人造成精神上的伤害。还有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上随意评论热搜事件,甚至还发表不道德的言论。部分大学生在追求个性发展的道路上,个人利益急剧膨胀,忽视集体和国家利益,触犯国家法律,最终走向监狱的铁笼里面。校园网络文化给大学生提供了可以展现自我个性的平台,但也使个别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校园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
多样化的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造成了深刻的影响。随着全球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大力宣扬西方文化的享乐思想、拜金主义思想和垃圾思想,大学生在先进和低俗文化、在传统文化和开放的世界文化面前无从选择;在道德和利益、付出和回报中徘徊,导致其价值取向趋向功利化。
(三)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社会责任感减弱
大学生可利用网络学习知识、交友聊天、看视频、打游戏、购物等,部分学生就过度依赖网络,他们上网时间过长,沉迷于网络。长期沉迷于网络会荒废学业,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的懒惰和颓废。在这些网络沉迷者中,很多是沉迷于网络游戏,比如最受欢迎的王者荣耀。一些大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甚至是课上私底下打王者,网络的沉迷,使他们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感减弱。
二、校园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校园网络道德规范
1.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律
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立德树人。首先要加强网络伦理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性。高校可开设关于伦理道德教育的多门课程,通过加强伦理道德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其次,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道德选择的引导。在道德选择面前要学会冷静下来,深思熟虑后再做出选择。最后,学校要积极宣传法律知识,让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牢固树立起来,让大学生不要误入违法犯罪的歧途。
2.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行为。
首先,从源头入手,各部门要各司其责,严格审查网络信息,抑制色情、暴力、虚假等不良网络信息和影响进入校园网络。其次,学校各管理部门要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行为,维护网络秩序,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大学生的不良网络行为现象依然存在,学校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规则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严格按照规则做事情,自觉做网络的主人,维护网络的秩序。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弘扬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普遍认同的价值一元化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驱使着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传递与弘扬。首先,高校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要认真研读教育的方针、政策,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目的、有意识地做成知识竞赛链接放在校园网络平台上组织学生参与,还可通过学校广播向广大师生传递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其次,全校师生可以在公开的校园网络进行主题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取向”的征文写作,通过各种活动的组织,利用校园网络提高师生的参与度,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取向。
2.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
首先,要加强大学生民主、平等参与意识教育。通过创建各类主题网站,让更多大学生参与民主政治的建设,不断增强自身的义务和责任。其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更好的做到文化自信。最后,大力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氛围。高校利用网络宣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入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去,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要坚定理想信念,真正做到把观念落到实践中去。
(三)加强大学生主体教育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高校可开展具有网络特色的文化活动,活跃校园网络文化,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其次,学校可以开设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高校应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展开之前做好活动计划,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做好指导和管理工作,在活动完成之后做好监督评价,及时对工作作出总结。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不断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能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大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兴趣爱好和自主能力,陶冶情操。
2.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教育
首先,高校要将传统的封闭教育转变为开放教育,要广泛吸取西方先进的教育观念,结合中国学生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实践教育。其次,高校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最后将主体教育与社会理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主体教育主要是帮助大学生确立主体意识,培养独立人格,实现个性素质发展。科学的社会理想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将社会理想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起来,实现共性和个性的结合并使其向和谐与完美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对大学生形成主体意识、独立思维和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段建国,孟根龙.构建大学和谐校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87.
[2]旷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5(5):159.
[3]习近平.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N].光明日报,2014-02-28.
[4]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作者简介:
陈丽(1997.8-),女,汉,重庆师范大学201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