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零食的新花样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exiao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到95后同事在啃一个类似狗咬胶的东西,我震惊了。他说这种叫“小钢筋”的全麦零食棒是工作解压神器并热情分享。我爪牙并用也没啃下第一口,脑海闪过这句话:“当鸡吃完了米,狗舔完了面,火烧断了铁链,你啃完了这个狗咬胶,稿子就能写完了。”
  我趁机到其他同事工位上搜刮了别的零食:印尼蛋黄芝士条、微热山丘凤梨酥、草莓冻干、即食烤凤尾虾……看看自己桌上只有半包小浣熊干脆面——是我土鳖了。现代人的零食居然如此新潮!
  花里胡哨的新潮零食背后,是吃货的力量。一款麻花零食不到一周卖出15吨,一款手撕面包14万人买,三只松鼠被吃到上市;良品铺子和百草味被吃进2020年双十一食品Top10。#国人一年吃掉2万亿零食#直接飙上热搜。

  为零食大产业贡献胃口的,大多是吃嘛嘛香的90后和95后。据《中国线上零食消费趋势报告》,近年线上零食消费人数增速在20%,95后在购买金额和消费增速上都是主力,23~28岁人群最爱从线上买零食。不过他们吃零食的原因,可远远不止饿或馋。

为了健康:“吃想吃的零食、过不胖的人生”


  “吃零食为了健康”听起来很鬼扯,但研究一下搜刮来的各种零食,会发现它们分为两大极端。一类是饼干膨化、糕点点心、肉味卤干等高热量零食,另一类是果蔬干、魔芋冻、低糖紫薯饼这样的小清新。我脑海里缓缓浮现出一句话:“那一年我快30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吃,不想胖,想吃好吃的零食又想瘦。”
  据《2020全球零食趋势报告》,“垃圾食品”始终在零食中的销量和占比最高,而“低糖低脂0卡”的健康类零食销量也在静悄悄向上升。
  当一个轻轻拿起蔬菜干,优雅啜饮燕麦片的仙女当然很美,但我还是向“吃想吃的零食,过发胖的人生”妥协,撕开一袋烧烤味薯片。
  向“好吃又没负罪感”靠拢的健康零食,是個颠覆饮食的新物种。比如,在近年“抗糖风”的潮流下,被嫌弃的只是纯糖果、纯巧克力、纯高糖饮料。但大家并没有拒绝甜味。据2017年英特敏调查,中国消费者反而吃了更多新鲜果蔬和乳制品做成的甜品零食。
  在这个逻辑下,零食界的最受欢迎的组合变成了“营养 好吃”。
  潮人桌上放满了低卡果味蛋白棒、0蔗糖脆皮巧克力棉花糖、高蛋白鳕鱼脆球、益生菌巧克力、0卡果冻、低脂鸡肉薯片、奇亚籽威化饼干、高铁锌华夫脆这样的新型健康零食。
  难怪同样是吃货,别人都那么瘦,而我永远是胖子,原来世界上只剩我一个人把威化巧克力和沙嗲牛肉干当零食吃了……小丑,哦不,胖子竟是我自己。

情绪价值:“姐吃掉的不是零食,是压力”


  心态崩掉的我立刻撕开一包奶枣——此刻一定还有其他心态崩掉的年轻人在大吃特吃。抒发情绪,是年轻人吃零食的另一个目的,也是零食消费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得到慰藉,打发无聊,驱散孤独。分手的夜晚是抱着海盐胡椒薯片过的,减肥的辛苦在咬得到颗粒感的凤梨酥上消散了。
  在零食解压的层面上,大文豪巴尔扎克和上班时狂嚼锅巴的你也没什么不同。他写不出稿也要大喊一句“给我吃的”,然后在劲爆、过瘾的食物中找灵感。
  更何况2020年零食界正流行咸鲜味,吃得人根本停不下来。辣条吃不了几根就被喉咙紧急喊停,俄罗斯紫皮糖吃多了腻到翻白眼,但咸香的煎鳕鱼块、蟹香锅巴、海苔芝士卷、蛋黄酥和咸蛋青团打开味蕾,舌头被腌入味了还想继续吃。

社交硬通货:“姐妹,来包零食不”


  这印证了亿滋国际全球创新总监Gil Horskyo“社交零食有两层含义”的第一层观点:零食自身跟消费者产品互动的社交。
  因此小钢筋磨牙棒、M
其他文献
期刊
很久以前,在知书达礼,又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吃饭是全家团聚、增强家族认同感和维系感情的生活内容,是大人议事的当口,也是对孩子实施训诫的良机。  客堂中央放一張结结实实的八仙桌,长辈坐北朝南,儿子媳妇两边坐定,老祖宗最疼爱的小孙子享有特权,坐在他们身边。  餐具也有所区分,比如在我家,祖父有专用的象牙筷,祖母则用系着细细链子的银筷子,其他成员就用乌木筷或红木筷,我则有一双专享漆木筷,筷头尖尖,筷杆上
期刊
平生第一次租房子住,是在圆明园福海边,一间朝北的小房子,比我的身体稍大些,能将就着放一张床,月租八十元。  那时,圆明园里多数房东还是农业户口,房东之间也是有竞争的,我们房东李大姐的宣传口号是:住进来就成了一家人。李大姐在公园里管船,可以免费划,所以我们那个院子总是住得满满的。  全院子,算上我一共有两个卖唱的,两个画画的,一个写作的。大姐看我双目失明生活困难,主动邀请我和他们家一起吃饭,每天多交
家乡有一种面条,晶莹透亮,擀得特别薄,全手工。名唤小刀面。  做早点的人家,将小刀面一团一团团起来,放在门口大锅前面,用一块白纱布盖好。有客人来了,点了要吃,便拿其中一团来,在沸水里滚了一滚,也不过十来秒钟,便熟了。捞起来,盛在白瓷碗中,用筷子顺好,平铺下来,顺汤顺水,根根分明,再撒上葱花。  汤是清汤,面是爽面,实在诱人口涎三尺,无法脱身。只是,现如今,这样的摊点已经绝迹了。想吃面,都是制面机统
期刊
春天,老杜从他所生活的城市打来电话:“这几天气温适宜,早晨起来,望见窗外的花都开了,远近高低处有一层淡淡的雾。”我恍若看到,老杜悠闲地坐在早茶店喝茶,杯中的热气袅袅。  老杜生活在一座古城里,是个胖子。胖子夏天怕热,他大概会买只西瓜,躲在空调房里啃瓜。或者,坐在树荫下,哗啦哗啦扇着蒲扇。下雨天,他提着篮子去买菜,如果这时外面雨落得不是很大,老杜会打一把伞,走在他家附近的老巷子里,边走边想着他的诗。
期刊
每隔半年,我都会完成一次大穿越:坐上特1路公交车,从紧邻东四环的大望路,直奔西四环边上的靛厂新村,不为别的,只为喝到一碗家乡味的羊汤。  人一坐上特1路,就变得异常兴奋,脑海中常常浮现出那一碗热腾腾的羊汤,口水不自觉地涌出来,在嘴巴里来回打转。  喝8元的羊汤,要坐公交车,这是我一种小小的仪式感,去喝羊汤的时候,坐在公交车里最能体验那种期待的快感。  最喜欢和老乡一起去,七八个人不嫌多,两三个人不
期刊
辽东半岛南端的海面上有一座著名的岛屿,名曰蛇岛。附近的打鱼人称蛇为小龙,故又名小龙山。小龙山上有成千上万条毒蛇,绝对是蛇的王国。每年秋天,候鸟成群结队地振翅南飞,当飞到辽东半岛最南端的上空,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便纷纷落下来歇息休整,养精蓄锐,准备飞越渤海海峡。这些候鸟往往降落在蛇岛上,于是饿了大半年的蛇们就兴奋得像过大年。这真正是天上掉馅饼,鲜嫩的鸟肉让它们大饱口福。  但有一种老鹰不怕蛇,只要见
期刊
当代海鸥,可能不知道活鱼长什么样,但一定知道麦当劳的营业时间。  全世界的海鸥无赖起来都一个样。江苏苏州的一个游客低估了海鸥对薯条的瘾,在车里拿薯条逗海鸥,海鸥直接就啄裂了挡风玻璃,薯条立刻涨价2000元。  为了防止海鸥抢薯条,澳大利亚一些餐厅会在桌上配备水枪,让食客用来滋走夺食的海鸥,因为澳大利亚禁止用硬物殴打海鸥,有时只能挥舞面包片驱赶它们,一套操作下来,对海鸥来说可能更像是在调情。  澳大
期刊
01.活在中世纪的伦敦地铁乘客  不同于日本地铁全员冷漠的压抑克制,伦敦地铁的安静,时常透出一股文艺复兴时期的浪漫气质。围着绿色天鹅绒头巾专注阅读的老太太,戴着耳机闭眼享受音乐的栗色长发少女,抱着牛皮公文包闭眼小憩的上班族……  在人潮拥挤的通勤高峰期,这些沉浸在自我世界之中、宛如被按下静音键的乘客,让伦敦地铁蒙上了一层古典主义的柔光。  乘坐地铁时的伦敦人民有多渴望安静、嫌弃交谈呢?  曾经有一
期刊
鲁迅,一个熟悉又遥远的词。每个中国学生,读书时都有过“默读并背诵鲁迅全文”经历。  但离开学校后,鲁迅就逐渐成为一个遥远的代名词。在这个几分钟就能快速看完一部电影的时代,阅读都已经成了稀罕物,更何况佶屈聱牙的鲁迅,真的有年轻人愿意看吗?  这个问题,B站UP主智能路障也许能给你答案。  他在B站更新的鲁迅系列,时长往往几十分钟,内容硬核,却播放量过百万。  万万没想到,年轻人居然喜欢在B站读鲁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