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六要素之地点

来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j677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一期,给大家介绍了记叙文六要素中的“时间”,这一期给大家介绍六要素中的“地点”。
  小朋友们,记叙文中的地点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故事发生的地方;二是指故事发展的环境。
  先说故事发生的地方
  任何故事的发生都是有地方的。有的发生在地面上,有的发生在空中,有的发生在水下,还有的是发生在人的心里或者是想象中……总之,没有“地点”的故事是不存在的。小学语文课本上的《狼牙山五壮上》,一开始就详细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1941年秋,日寇(k6u)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这段文字中的“晋察冀根据地”“狼牙山一带”“龙王庙”,都是故事发生的地点,作者由远及近、南大到小地进行了详细的交代。
  如果没有这些交代地点的文字,同学们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就不明白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同时也不大相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了这些地点之后,这两个问题都不存在了。
  交代地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可见。
  再说故事发展的环境
  记叙文当中,常常会出现人物活动的环境,这个环境,也就是故事发生地点。
  那么,环境和地点有什么不同呢?
  地点往往是一个单一的地名,一个地方。比如“南昌市”“红谷滩”“人民公同”等等,这都是指某一个具体的地点,而环境就不同了。
  那么,什么是环境呢?
  环境就比较复杂了,不是一个单一的地名,也不是某一个地方,而是指那些对故事的发生和发展会产生一定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
  这样人们一般都把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自然环境一般指的是物,社会环境主要指的是人。具体来说,狭义的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虽然写环境也要写到地点,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地点”。所以在写记叙文时,对环境的描写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什么是环境描写?
  所谓环境描写,就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因为人物的活动、故事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常常需要对环境进行描写。茅盾先生在《关于艺术的技巧》中指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
  自然环境的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主要是写风景和风物为主;对社会环境描写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要努力画好“风俗画”,写出时代特色。所以有的书上,就把文章中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的环境称作“典型环境”。在写记叙文时,对环境的描写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对环境描写可以产生哪些作用呢?
  先说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例一:“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白杨礼赞》)文章的首段便交代了地点,使人初步感受到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为下文的思考做了铺挚。
  例二:“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社戏》)这句话同样起到交代地点、点明时代背景的作用。
  2.渲染环境气氛
  例如:“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故乡》)
  文章一开头对故乡景象的描写,就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表现了时代特色和作者当时的感受。
  鲁迅先生的另一篇文章《药》,在结尾时也有一段这样的描写:
  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叠叠”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这里同样是借助环境描写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
  3.烘托人物心情
  例: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芦花荡》)
  4.烘托人物形象
  例:
  “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向一匹猹刺去。”(《故乡》)
  5.表现人物性格
  例: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驿路梨花》)
  这里对小茅屋的描写,则写出了人们的热心与善良。
  6.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例:“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有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智取生辰纲》)
  再说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
  例: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云南的歌会》)
  2.渲染气氛
  例:“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
  3.衬托人物心情
  例:“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最后一课》)
  4.表现人物性格
  例:“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智取生辰纲》)
  5.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例: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最后一课》)
  6.深化主题
  “在炮火焦灼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位苏联年轻士兵的坟头。”(《蜡烛》)
  从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环境描写的作用不光是交代了地点,还有那么多那么大的作用。
  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以下三点:
  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
  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在写记叙文时,地点的交代,可以明说,也可以用富有地方特征的自然环境,如大海、草原、沙漠、雪山和富有特色的动植物进行暗示。
  鲁迅先生在《社戏》一文中写道: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迎面扑来,我们便沉浸在这水气中。
  小朋友们,你们能从这段文字中看出文章中的“我们”所处的地点是哪里吗?
  (花果山讲坛)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已深入小学课堂,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出现教师用得多、学生用得少,预设成分多、生成成分少的情况,继而造成教学依赖教案、课件生成性不够的尴尬局面。创设现代教学技术支持下的语文课堂“即时交流”新样态,可化解这一尴尬局面,使学生的所学能够在课堂现场生成,从而打开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言语实践能力。  【关键词】现代教学技术;即时交流;优化教学;小学语文  随着信息
期末考试就要来临,豆豆望着日历发愁。  妈妈一边准备撕昨天的日历,一边问豆豆:“为什么昨天的日历没有撕?”  豆豆喊道:“媽妈别撕,一撕就期末考试了。”
“走,散步减肥去!”妈妈喊着我和爸爸。  安静清凉的夏夜,我们一家人外出散步。路上,我们嬉笑着,讨论着一天的收获。忽然,我觉得肚子有点不太安宁。大概是晚饭吃多了。不过,我没有在意。  走着走着,肚子又闹腾起来,我捂了捂,随着已经小跑起来的爸爸妈妈跑了起来。跑了三四分钟,我感觉没问题了。可是,突然,肚子像被几十根针扎进去一般,剧烈的疼痛促使我彎下了腰,脚步也停了下来。  “哎哟,疼死了!妈妈,别跑了
自我介绍  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孩。我哇哇哭着光荣诞生的那天夜里下起了小雨,第二天早上,雨停了,天晴了,太阳露出了灿烂的笑脸。爷爷是退休教师,他乐呵呵地说夜里花儿、草儿、禾苗喝够了春天的甘露,清晨又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我这宝贝孙女就叫雨晴吧,雨后天晴禾苗壮。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地说这名字好,从此,我就有了这个好听好记又好写的名字。  我爱好阅读和写作。现在我已经在《小猕猴学习画刊》《小学生报》等报刊发
考试没发挥好,我十分沮丧。妈妈为了让我尽快摆脱消极情绪,将我送到了开花店的爷爷家。  爷爷的花店开在市中心外,我一到就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芳香。爷爷在院子里浇花,我便自己在店里闲逛。  店内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装饰,几盏白炽灯,一尘不染的潔白墙面加上耐用的大理石地砖,显得朴素、淡雅。  平常店里的客人极少,爷爷基本上是倒贴钱在开店,要不是家中还算得上富裕,店早就关门大吉了。所以,这里的“贵宾”就是那些摆
童年,一去不复返。童年的光阴,被捂在心窝,每每打开心房,我就看到它咕嘟咕嘟冒着热热的青烟。童年就是一棵冬天的大树,尽管不再枝繁叶茂,但依然根深蒂固地活在我心底。  我的家乡,山东省利津县,一个从地图上看像极了凤凰的四季鲜明的小城,绵延在山东北部黄河岸边。春天,河冰融化,柳条柔软,叶似眉弯,折取一小段枝条,两手用力反向拧松树皮,抽掉木条,就是一根树皮管。把完好无损的皮管剪成指头那么长的一段,刮掉端部
小时候,奶奶是我最爱的人。幼儿园放学时,奶奶来接我,会买些小零食给我,看着我开开心心地跑回家的样子,她总是笑盈盈的,眼角的皱纹是笑的涟漪。  那时候,奶奶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圣诞老人,我想要什么,她都会慈祥地笑着把东西给我。我贪吃,她常常给我做汤圆,特别是豆沙馅的。  奶奶做汤圆会先和一大盆面,趁她不注意我会悄悄揪一小团面拿去玩。做豆沙馅的汤圆,当然还得有豆沙。豆沙往往是一大碗,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奶奶
历代文人留下了不少书斋名联。他们或把对人生的理解寓于平淡字句之中,或把自己的性情寄托于对联的言外之音,读来富于生活气息又充满哲理。  诗人陆游的书斋联语是: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晚年罢官家居,七八十岁了,还研读《资治通鉴》,日课蝇头小字二万言。“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为鬼雄”,真是一位读书到老不疲、爱国至死不渝的英雄豪杰。  南宋进士楼大防书斋的对联是:  门
【考场真题】  题目:真情。  要求:1.把情节写具体,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2.字数在450字左右。  【考题解读】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的中心词是“情”。我们的日常生活涉及哪些情?亲情、师生情、邻里情、朋友情、人与动物之间的情谊……可写的内容可多啦!题目中还有一个修饰词“真”,这就要求我们从熟悉的人、事、景、物中,从自己有切身体验的生活中,寻觅曾经打动过自己的“真”东西来写。  题
2018年11月26日 星期一 晴  “妈妈,有‘敌人’!”“来啦!我看看是哪个‘敌人’!”房间传出我和妈妈的对话。  “这‘白’的反义词不是‘黑’吗?‘苍白’的反义词我写‘乌黑’,怎么错了呢?”我气冲冲地指着试卷上的一道错题说。妈妈笑着说:“‘苍白’一般用来形容人有气无力、很疲惫,或者生病后脸上没有血色的样子。你想一想,如果一个人精神抖擞、很开心,脸上会是什么样子?”“红润!”我一下答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