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一期,给大家介绍了记叙文六要素中的“时间”,这一期给大家介绍六要素中的“地点”。
小朋友们,记叙文中的地点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故事发生的地方;二是指故事发展的环境。
先说故事发生的地方
任何故事的发生都是有地方的。有的发生在地面上,有的发生在空中,有的发生在水下,还有的是发生在人的心里或者是想象中……总之,没有“地点”的故事是不存在的。小学语文课本上的《狼牙山五壮上》,一开始就详细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1941年秋,日寇(k6u)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这段文字中的“晋察冀根据地”“狼牙山一带”“龙王庙”,都是故事发生的地点,作者由远及近、南大到小地进行了详细的交代。
如果没有这些交代地点的文字,同学们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就不明白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同时也不大相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了这些地点之后,这两个问题都不存在了。
交代地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可见。
再说故事发展的环境
记叙文当中,常常会出现人物活动的环境,这个环境,也就是故事发生地点。
那么,环境和地点有什么不同呢?
地点往往是一个单一的地名,一个地方。比如“南昌市”“红谷滩”“人民公同”等等,这都是指某一个具体的地点,而环境就不同了。
那么,什么是环境呢?
环境就比较复杂了,不是一个单一的地名,也不是某一个地方,而是指那些对故事的发生和发展会产生一定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
这样人们一般都把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自然环境一般指的是物,社会环境主要指的是人。具体来说,狭义的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虽然写环境也要写到地点,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地点”。所以在写记叙文时,对环境的描写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什么是环境描写?
所谓环境描写,就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因为人物的活动、故事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常常需要对环境进行描写。茅盾先生在《关于艺术的技巧》中指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
自然环境的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主要是写风景和风物为主;对社会环境描写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要努力画好“风俗画”,写出时代特色。所以有的书上,就把文章中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的环境称作“典型环境”。在写记叙文时,对环境的描写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对环境描写可以产生哪些作用呢?
先说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例一:“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白杨礼赞》)文章的首段便交代了地点,使人初步感受到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为下文的思考做了铺挚。
例二:“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社戏》)这句话同样起到交代地点、点明时代背景的作用。
2.渲染环境气氛
例如:“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故乡》)
文章一开头对故乡景象的描写,就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表现了时代特色和作者当时的感受。
鲁迅先生的另一篇文章《药》,在结尾时也有一段这样的描写:
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叠叠”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这里同样是借助环境描写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
3.烘托人物心情
例: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芦花荡》)
4.烘托人物形象
例:
“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向一匹猹刺去。”(《故乡》)
5.表现人物性格
例: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驿路梨花》)
这里对小茅屋的描写,则写出了人们的热心与善良。
6.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例:“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有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智取生辰纲》)
再说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
例: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云南的歌会》)
2.渲染气氛
例:“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
3.衬托人物心情
例:“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最后一课》)
4.表现人物性格
例:“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智取生辰纲》)
5.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例: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最后一课》)
6.深化主题
“在炮火焦灼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位苏联年轻士兵的坟头。”(《蜡烛》)
从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环境描写的作用不光是交代了地点,还有那么多那么大的作用。
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以下三点:
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
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在写记叙文时,地点的交代,可以明说,也可以用富有地方特征的自然环境,如大海、草原、沙漠、雪山和富有特色的动植物进行暗示。
鲁迅先生在《社戏》一文中写道: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迎面扑来,我们便沉浸在这水气中。
小朋友们,你们能从这段文字中看出文章中的“我们”所处的地点是哪里吗?
(花果山讲坛)
小朋友们,记叙文中的地点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故事发生的地方;二是指故事发展的环境。
先说故事发生的地方
任何故事的发生都是有地方的。有的发生在地面上,有的发生在空中,有的发生在水下,还有的是发生在人的心里或者是想象中……总之,没有“地点”的故事是不存在的。小学语文课本上的《狼牙山五壮上》,一开始就详细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1941年秋,日寇(k6u)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这段文字中的“晋察冀根据地”“狼牙山一带”“龙王庙”,都是故事发生的地点,作者由远及近、南大到小地进行了详细的交代。
如果没有这些交代地点的文字,同学们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就不明白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同时也不大相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了这些地点之后,这两个问题都不存在了。
交代地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可见。
再说故事发展的环境
记叙文当中,常常会出现人物活动的环境,这个环境,也就是故事发生地点。
那么,环境和地点有什么不同呢?
地点往往是一个单一的地名,一个地方。比如“南昌市”“红谷滩”“人民公同”等等,这都是指某一个具体的地点,而环境就不同了。
那么,什么是环境呢?
环境就比较复杂了,不是一个单一的地名,也不是某一个地方,而是指那些对故事的发生和发展会产生一定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
这样人们一般都把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自然环境一般指的是物,社会环境主要指的是人。具体来说,狭义的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虽然写环境也要写到地点,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地点”。所以在写记叙文时,对环境的描写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什么是环境描写?
所谓环境描写,就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因为人物的活动、故事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常常需要对环境进行描写。茅盾先生在《关于艺术的技巧》中指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
自然环境的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主要是写风景和风物为主;对社会环境描写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要努力画好“风俗画”,写出时代特色。所以有的书上,就把文章中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的环境称作“典型环境”。在写记叙文时,对环境的描写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对环境描写可以产生哪些作用呢?
先说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例一:“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白杨礼赞》)文章的首段便交代了地点,使人初步感受到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为下文的思考做了铺挚。
例二:“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社戏》)这句话同样起到交代地点、点明时代背景的作用。
2.渲染环境气氛
例如:“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故乡》)
文章一开头对故乡景象的描写,就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表现了时代特色和作者当时的感受。
鲁迅先生的另一篇文章《药》,在结尾时也有一段这样的描写:
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叠叠”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这里同样是借助环境描写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
3.烘托人物心情
例: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芦花荡》)
4.烘托人物形象
例:
“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向一匹猹刺去。”(《故乡》)
5.表现人物性格
例: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驿路梨花》)
这里对小茅屋的描写,则写出了人们的热心与善良。
6.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例:“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有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智取生辰纲》)
再说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
例: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云南的歌会》)
2.渲染气氛
例:“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
3.衬托人物心情
例:“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最后一课》)
4.表现人物性格
例:“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智取生辰纲》)
5.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例: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最后一课》)
6.深化主题
“在炮火焦灼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位苏联年轻士兵的坟头。”(《蜡烛》)
从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环境描写的作用不光是交代了地点,还有那么多那么大的作用。
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以下三点:
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
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在写记叙文时,地点的交代,可以明说,也可以用富有地方特征的自然环境,如大海、草原、沙漠、雪山和富有特色的动植物进行暗示。
鲁迅先生在《社戏》一文中写道: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迎面扑来,我们便沉浸在这水气中。
小朋友们,你们能从这段文字中看出文章中的“我们”所处的地点是哪里吗?
(花果山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