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当前的音乐教育现状,教师更多地把参与音乐学习的机会给了有优秀音乐潜能的孩子,忽视了其他的学生。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音乐教育的目的也是一样。音乐教育旨在通过各项审美活动,继而引导学生热爱艺术、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关键词:音乐教育; 人的教育; 全体学生; 音乐潜能; 评价机制; 主动参与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074-001
一、学习理论精神,深刻理解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性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渠道,学校和教师要为全体学生提供足够的音乐教学时间、空间和条件。学生音乐能力的客观差异,要求教师对所有学生给予普遍的关怀和鼓励,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对音乐特长学生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并引导和鼓励他们关心集体的音乐学习。
音乐课的根本任务是引导每一位学生喜欢音乐,通过音乐这一渠道,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不是从教育过程中选拔出有优秀音乐潜能的孩子。将音乐的乐趣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让音乐的快乐住进每一个人的心里,这是音乐课的首要任务。
二、深入课堂实践,挖掘每位学生的音乐潜能
素质教育的第一重要意义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而课堂正是实践这一理论的唯一途径。通过深入课堂实践,尽可能地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潜能。通过不断地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改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课的内容不仅包含唱歌,也有很多其它的方面,比如舞蹈律动、歌词创编、识谱演唱等。而学生的音乐素养又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加以引导,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潜能。在课堂上,我通过设置不同的环节,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比如有的学生擅长演唱歌曲,就让他们当一回“小小歌唱家”;有的同学擅于表现肢体语言,就让他们当一回“小小舞蹈家”;有的同学识谱能力相对较强,在视唱歌谱的时候,如果全体同学遇到了困难,我就让他来教教大家;也有的同学擅于朗诵,那就让他有感情地来读读歌词;有些同学语言组织能力好,回答问题十分出色;还有的同学创造能力很强,能创作出水平较好的歌词。这些都是音乐的素养,但是往往表现在不同学生的身上。
这样看来,每位同学都有每位同学的能力。甚至有的同学在这些能力上表现都不如人意,但是他擅于倾听,那么也是值得鼓励与肯定的。音乐课上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有趣地参与音乐学习,让音乐真正属于每一个学生。
三、改善评价机制,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功感
音乐课堂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得“优”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这也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在教学的实施之前有所准备,为每一个学生准备不同的得“优”机会。比如在聆听钢琴曲“青蛙合唱”时,我会这样处理。对于音乐潜能较好的学生,我让他们回答“表现大青蛙和小青蛙的音色各有什么特点?”,对于平时就不太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我让他们举手示意,听到表现大青蛙的旋律时,手伸向高处,相反,听到表现小青蛙的旋律的时候,把手举得很低。一旦发现学生能正确表达乐曲的意思,我就给他们一个鼓励性的动作或语言,让他们都能体会到成功的感觉。还有一次在学习《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时,整节课学生都学得非常认真,课堂氛围也很安静,与曲子很吻合。但是快要下课的时候,一个同学突然哭了,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他边哭边说,课上我差点睡着了。我明白,这句话里含有歉意,因为他每节课都是那么认真。于是,我对他说,没关系的,这证明你深刻理解了这首曲子的意思,它真像一首催眠曲,让人想进入甜甜的梦乡。同学们,你们觉得呢?说完,同学们也都点头同意,因为这首歌曲在表现的时候确实很安静。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这位同学在下课的时候,仍然很开心,没有一种挫败感。虽然他觉得课上并没有自始至终地认真。但在以后的课上,他仍然一如既往,更开朗、更努力地表现课上的每一个环节。
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可能会违背传统的评价模式,明明表现不佳,却对他说了鼓励的话。这样的结果,是让学生更有乐趣去学习音乐,更能明白音乐是一个快乐的朋友,而不是一种压力。
四、尊重学生人格,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始终树立一种观念,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给学生应有的自主学习音乐的权利。教师通过爱心、适当的鼓励,启发学生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
尊重每一位学生,即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上,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各项活动,比如律动、回答问题、创编表演等,学生特长有所差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掘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喜欢这样的学习。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如何让学生喜爱音乐,让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是需要教师不断思考与实践的课题。
参考文献:
音乐课程标准
关键词:音乐教育; 人的教育; 全体学生; 音乐潜能; 评价机制; 主动参与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074-001
一、学习理论精神,深刻理解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性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渠道,学校和教师要为全体学生提供足够的音乐教学时间、空间和条件。学生音乐能力的客观差异,要求教师对所有学生给予普遍的关怀和鼓励,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对音乐特长学生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并引导和鼓励他们关心集体的音乐学习。
音乐课的根本任务是引导每一位学生喜欢音乐,通过音乐这一渠道,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不是从教育过程中选拔出有优秀音乐潜能的孩子。将音乐的乐趣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让音乐的快乐住进每一个人的心里,这是音乐课的首要任务。
二、深入课堂实践,挖掘每位学生的音乐潜能
素质教育的第一重要意义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而课堂正是实践这一理论的唯一途径。通过深入课堂实践,尽可能地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潜能。通过不断地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改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课的内容不仅包含唱歌,也有很多其它的方面,比如舞蹈律动、歌词创编、识谱演唱等。而学生的音乐素养又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加以引导,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潜能。在课堂上,我通过设置不同的环节,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比如有的学生擅长演唱歌曲,就让他们当一回“小小歌唱家”;有的同学擅于表现肢体语言,就让他们当一回“小小舞蹈家”;有的同学识谱能力相对较强,在视唱歌谱的时候,如果全体同学遇到了困难,我就让他来教教大家;也有的同学擅于朗诵,那就让他有感情地来读读歌词;有些同学语言组织能力好,回答问题十分出色;还有的同学创造能力很强,能创作出水平较好的歌词。这些都是音乐的素养,但是往往表现在不同学生的身上。
这样看来,每位同学都有每位同学的能力。甚至有的同学在这些能力上表现都不如人意,但是他擅于倾听,那么也是值得鼓励与肯定的。音乐课上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有趣地参与音乐学习,让音乐真正属于每一个学生。
三、改善评价机制,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功感
音乐课堂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得“优”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这也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在教学的实施之前有所准备,为每一个学生准备不同的得“优”机会。比如在聆听钢琴曲“青蛙合唱”时,我会这样处理。对于音乐潜能较好的学生,我让他们回答“表现大青蛙和小青蛙的音色各有什么特点?”,对于平时就不太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我让他们举手示意,听到表现大青蛙的旋律时,手伸向高处,相反,听到表现小青蛙的旋律的时候,把手举得很低。一旦发现学生能正确表达乐曲的意思,我就给他们一个鼓励性的动作或语言,让他们都能体会到成功的感觉。还有一次在学习《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时,整节课学生都学得非常认真,课堂氛围也很安静,与曲子很吻合。但是快要下课的时候,一个同学突然哭了,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他边哭边说,课上我差点睡着了。我明白,这句话里含有歉意,因为他每节课都是那么认真。于是,我对他说,没关系的,这证明你深刻理解了这首曲子的意思,它真像一首催眠曲,让人想进入甜甜的梦乡。同学们,你们觉得呢?说完,同学们也都点头同意,因为这首歌曲在表现的时候确实很安静。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这位同学在下课的时候,仍然很开心,没有一种挫败感。虽然他觉得课上并没有自始至终地认真。但在以后的课上,他仍然一如既往,更开朗、更努力地表现课上的每一个环节。
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可能会违背传统的评价模式,明明表现不佳,却对他说了鼓励的话。这样的结果,是让学生更有乐趣去学习音乐,更能明白音乐是一个快乐的朋友,而不是一种压力。
四、尊重学生人格,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始终树立一种观念,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给学生应有的自主学习音乐的权利。教师通过爱心、适当的鼓励,启发学生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
尊重每一位学生,即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上,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各项活动,比如律动、回答问题、创编表演等,学生特长有所差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掘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喜欢这样的学习。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如何让学生喜爱音乐,让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是需要教师不断思考与实践的课题。
参考文献:
音乐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