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建构 自然生成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rm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形的平移”是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图形的变换”中的内容,图形的变换主要包括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等。用变换的眼光看待图形,可以使图形动起来,有助于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发现图形不变的几何性质。因此,图形的变换是研究几何问题、发现几何结论的一种有效工具。
  在“图形的平移”教学中,教师应站在系统的高度注重教学的整体性,通过观察和分析平移现象,学习理解平移的基本概念,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会进行简单的平移作图,对全章知识有一个全局了解。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会进行简单的平移画图。
  2.学生经历有关平移的观察、操作、分析及抽象、概括等过程,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提出疑问,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图片:游乐园里旋转的木马,传送带上的物体,振动的蝴蝶翅膀。
  师: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特点?这些运动现象中蕴含着怎样的变化形式?
  生:有旋转、平移、轴对称。
  师:以上都是图形变换的内容,本章将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探索平移、旋转的性质,认识并欣赏它们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教师借助动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一方面让学生回顾过往知识,从图形运动中抽象出图形变换;另一方面为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概念做好铺垫,作为章节起始课总览全章,突出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小初衔接,辞旧迎新
  师:同学们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已经对平移有所了解,平移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你能列举一些含有平移现象的实例吗?
  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我们曾学过在方格纸中将图形进行平移,如图1,你能把方格纸中的“小船”向左平移7格吗?
  师:这些平移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
  师:平移前后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生:沿着直线移动。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发生改变。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中有趣的平移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将要学习的平移现象就在自己的身边。学生思考后教师引出研究内容:图形的平移。教师利用课本上的两个实例,进一步感受平移的实质,渗透平移的三要素:图形、方向、距离。
  三、分析问题,生成概念
  师:根据上述分析,你能说出什么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吗?
  生: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教师在学生发现和归纳的基础上给出平移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师:平移三要素是什么?
  生:图形、方向、距离。
  通过对前面图片的观察、讨论,学生自己总结并派代表发言,教师给予点拨指导。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归纳理解平移的概念,教师鼓励学生从句子的语法结构入手,让概念自然生成。平移概念的顺利得出,取决于前期对图片(动画)素材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探索和获得过程,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四、探索性质,类比归纳
  如图2,用多媒体演示图形(抽象后的几何多边形)的平移过程,让学生通过对图形平移现象的观察,探索其中的性质。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总结出一个结论:图形的位置改变了,但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索图形平移前后对应点、对应线段以及对应角之间的变化关系。
  师:1.图中任意选一组对应线段,这两条线段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在图中任意选一组对应角,这两个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AE、BF、CG、DH分别是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通过动画演示,师生共同探讨平移的性质。
  生:变换前后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平移变换是图形的每一个点的变换,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那么每一个点也沿着这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所以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
  生:变换前后对应角相等。
  生:变换前后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
  师:倘若改变平移方向,以上结论还正确吗?
  师生共同探索,结合图形完善结论,得出平移的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设计意图】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总结—质疑—修正—语言抽象的过程,充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个教学环节大量投入几何画板动态演示,直观展示操作过程,灵活处理特例情况,科学度量数据分析,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
  五、平移作图,迁移新知
  例题:如图3,经过平移后,△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D。
   [A][B][C][E][F][D]
  图3
  1.画出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2.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解:1.如图3,连接AD,平移的方向是点A到点D的方向,平移的距离是线段AD的长度。
  2.分别过点B、C按射线AD的方向作线段BE、CF,使得它们与线段AD平行且相等,连接DE、DF、EF,△DEF就是△ABC平移后的图形。
  师:在上面的例题中,你还有其他画△DEF的方法吗?
  生:上述方法是将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进行了平移,是不是可以考虑将对边进行平移?
  学生动手实践,按新的解题思路大胆尝试,师生交流,优化操作过程。
  【设计意图】充分把握平移性质,教师通过多种作图方法让学生来体会平移的核心要素,感受图形平移的主要因素是移动的方向、移动的距离和找准关键点,并归纳两种画法的区别,一是找关键点进行平移,二是找关键线段进行平移。
  六、思维拓展,巩固新知
  如图4是一块长方形的草地,长为21 m,宽为15 m,在草地上有两条宽为1 m的小道,长方形的草地上除小道外长满青草。求长草部分的面积为多少?
  解:(21-1) ×(15-1)=280(平方米)。
  预设的图形变换方式有以下两种:
  生:如图5,将4个黑色小矩形平移成一个大矩形。
  生:如图6,将两个白色的小矩形平移到矩形ABCD的长、宽两侧。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中,教师设计的习题主要考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计算面积没有现成的方法可用,我们可以通过平移来解决问题。关键是找到平移后草地的长和宽,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反思】
  本节课扮演着课堂教学的多种角色,如起始章节课、概念课、合作探索课、实验操作课。教学中,教师要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进行角色切换,选择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起始章节课需要重视知识架构的整体性,把握其蕴含的整体性数学思想,对理解数学知识内涵、认识数学结构和提高思维水平有很大帮助,是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学习概念课主要关注从具体特例中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让学生经历归纳总结知识的过程。而实验操作课要给学生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鼓励学生借助几何工具进行实验操作和科学验证,通过设计活泼、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充分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总之,教师要充分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从知识发生、发展的整體视角出发,让学生充分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
其他文献
江民杰,江西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西省电化教育教材审查委员会学科专家。曾获第十三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聘为高中数学“送教下乡教育支援行动”专家指导团成员。在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了1项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重点课题,均已结题。  江民杰老师认为,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做个有心人,搜集数学教学素材,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以优化数学教学为切入点,让教学尽量贴近学生认知,培
期刊
蔡元培先生曾提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高频热词,但在实践中却往往被忽视。新时代呼唤劳动教育,是对劳动教育本质认识的回归。  不会使用卫生工具、房间“脏乱差”、不尊重环卫工人,这是现阶段初中生的真实写照。问题种种,笔者就不再一一列举。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强调劳动教育对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作教学提出了建议,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条建议阐明了作文教学的核心,那就是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条建议是符合学习的基本规律的,就像所有的能力都应该建立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之上,写作能力的获得也必须建立在大量写作训练的基础上。  综观我们的语文课堂,习作指导课最大的难题其实并不是“没有什么讲的”,而是“讲了半
期刊
摘 要:教材研读问题,首先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眼光决定境界,左右着价值观念,影响着课堂的建构。本文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水资源”一课为例,从成人眼光、课程眼光、学生眼光、教师眼光四种不同的眼光来探讨教材的研读。  关键词:研读教材;成人眼光;课程眼光;学生眼光;教师眼光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眼光。眼光,即视角或立场。研读教材需要四种眼光。  一、成人眼光,瞄准价值原点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基本问
期刊
最近,我拜读了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用10年时间完成的《教师的20项修炼》这本书,细细咀嚼,闻着书香,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该书把教师的成长比作“修炼”,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要经历20项修炼,每一项都让我对照自己的现状有所感悟,有所反思。在这20项修炼中,让我感触颇深的三项是教师的规划、教师的研究和教师的习惯,以下就这三项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修炼人生——规划教育生涯  第一个感受比较深的是书中第九
期刊
小学教育任务之一是,让儿童学习认识这个世界是如何运作的。劳动教育是儿童与世界相遇、与自我相识、与未来相知的最恰当的方式。劳动教育如何能和儿童生长关联、共振?我们要从内生的角度启发儿童期待劳动、热爱劳动,我们要寻找劳动教育的儿童逻辑。  一、劳动之意:在“与自然为友”中启发价值的意蕴  引子:那天正在上体育课,升旗台旁一只小喜鹊摔了下来。同学们抬头一看,在高高的电塔上有一个鸟窝,鸟窝很小,所以小喜鹊
期刊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以典型、丰富的实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展开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归纳得出数学概念。概念教学不能只是走过场,要给予学生充分概括数学概念的机会。数列概念的内涵很小,而其概念的外延很大,学生对数列概念掌握的难点在概念的外延上。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数列及其有关概念,感受数列是刻画自然规律的数学模型及其广泛应用;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  难点:会根据前几项写出它
期刊
2020年11月落下帷幕的江苏省小学数学赛课活动精彩纷呈,让人久久回味。江苏省无锡市张泾实验小学杜丽娜老师的“有余数的除法”一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杜老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学生从旧知的回顾、探索中获得新知,知识被赋予生长的力量。无论是有余数的除法的引入,还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读写,乃至“余数要比除数小”法则的揭示,学生的课堂生成给我们很多启发。这节课也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
期刊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南昌市育新学校教育集团青桥校区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觅到一个重要载体——棋,由此确立了“启悟”(谐音棋悟,以棋启迪智慧,感悟生长之意)教育哲学和“走好人生每一步”的办学思想,通过将办学特色与育人载体相统一,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能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最
期刊
童心即孩童般纯真之心。明代李贽认为,童心实质上就是真心,童心其实就是“真、善、美”之心。陶行知先生强调,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告诉我们“真”比一切都重要。儿童教育就要呵护童心,激发童趣,守护童真,宽容童言。  目前小学生作文“假大空套”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闭门造车、言不由衷,套用范文,拼凑名句,胡编乱造,文章没有真情实感,没有童真、童趣。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成人化、功利化,违背了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