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人要成才不仅要具备能力,而且要把能力表现出来,也就是要有外显的智慧行为,智力因素只是一种潜在的智慧能力,必须在实践中将其转化为智慧行为,在这一转化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非智力水平,充分发挥它的积极性,既能激发学习的能动性,又能排除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干扰,这样将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学业上的成功。
关键词: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 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自信心 意志力 情感 成功体验 成就归因
中学生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成绩,不仅需要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如果用A表示学习的成功,x代表智力因素,y代表非智力因素,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A=P(x、y),即学习的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函数,由此可见,智力因素在学习中固然重要,但非智力因素也是不可低估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愉快的情感、坚定的的意志和顽强的性格,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且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始终起着定向、参与、调节、强化等一系列相互的作用。
近年来,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愈来愈严重,成绩分化的时间段由八年级提前到七年级的下学期。这不仅阻碍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同时困扰着教育的发展。据教育部门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学困生行列的学生已达5000万人,即每六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学困生,学困生的转化可以说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中主要从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自信心、意志力、情感、成功体验等方面进行研究。
1、缺乏学习主动性
我们在一项针对学困生和优等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如果别人不督促,85.5%的学困生极少主动地学习,而优等生中仅有7.8%,两者之间差异非常显著。此外,除了老师指定的作业外,96.1%的学困生不想再多看书,这与优等生中14.1%的比例也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在回答“你是不是玩起来就不想学习的事”时,1/3以上的学困生都选择“经常”,而优等生中仅有6.3%的人选择该项;有78.1%的优等生在双休及节假日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补习功课,而学困生中仅有10.5%的比例。这些都说明学困生在学习上非常懒惰,与优等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懒于动手,懒于动脑,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这就影响了学习,致使学习成绩下降。
2、缺乏学习兴趣
调查数据显示,84.2%的学困生对学习兴趣不大,而82.8%的优等生表示感兴趣,两者之间差异显著。在判断“上课是一件令人非常难受的事情”时,86.8%的学困生选择“是”,而90.6%的优等生选择“不是”。这说明学困生把学习看成是一门令人讨厌的事情,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对学习没有感情,不太愿意上课,不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严重影响了学习的成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使个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经激发,他们就会对学习的内容给予优先的注意并伴有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如果学生本身对学习没有兴趣,而是在外力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地学习,智力活动也会变得死板、不畅通,学习效果就不会好。相反有兴趣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自觉性强、学习效率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差距。
3、自信心差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有71.1%的学困生“在学习方面常常有一种失败感”,而优等生有85.9%不常有失败感,反差很大。这说明学困生缺乏成功的体验,长期处于困惑、苦闷或失望自卑中,情绪沮丧,最终导致这些学生严重缺乏自信。在判断“虽然目前你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但你有信心在老师的帮助下,并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提高”时,优等生有92.2%的人有信心,但学困生中竟然有3/4的人没有信心,差异显著。这也说明,学困生有较强的自卑心理,他们缺乏自信。两类学生截然不同的行为表现并不是能力差异所致,而是与对失败和挫折的认识、情感等主观意识相关。学困生在学习活动中常表现为,在认识上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觉得自己难以应付课堂学习任务;情感上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害怕学习不好并由此产生高度焦虑或其他消极情绪;行为上逃避学习。
4、存在情感障碍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所做出的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一种心理反映,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学生的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思维活动,不同的情绪对智力活动开展的效果不一样,这表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一个学生如果精神饱满,情绪乐观,那么他学习劲头就十足,智力活动常常表现得活跃,效率高。相反,如果一个学生精神萎缩,情绪郁闷,那么他学习必然精力不足,活动滞涩,效率低。可见,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与情感的强烈密切相关。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积极态度,使人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反之就会引起人的消极态度,产生一种否定的情感,而在教学中恰有许多与学困生需要相抵触的情况,从而造成了学困生的情感障碍。
5、缺少成功体验
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对自我的挑战,而学困生往往怕吃苦、怕动脑筋,一旦失败的体验多于成功的体验,考试成绩一直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学习就变成了一副沉重的负担,长期处于困惑、苦恼或失望之中。沮丧、自卑、抑郁、退缩、被动的情绪体验最终导致这些学生严重的自我否定观,丧失学习的信心。调查表明,有71.1%的学困生由于学习方面常常有一种失败感,而不喜欢学习,并由此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觉得自己难以应付学习任务,情感上产生消极情绪,害怕学业失败。这样,学困生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和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便产生了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这种失败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长期缺少成功体验导致的。
6、不当的成就归因
归因理论告诉我们:当学生对学习做努力归因时,能获得胜利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愉悦感,即使失败,学生会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他会加倍努力的去争取成功,有利于保持学生的自尊,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学困生的自我观念、自我评价往往比较消极,对于考试,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一些外部因素上,如试题、教师、运气、怯场等,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比如自己是否努力了,或努力的程度如何。面对不良成绩,或怨天尤人,或不当回事,有病而不觉病,或知病而不知因,从不自身找原因,导致他们缺乏迎头赶上的勇气,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根据上述的调查分析,初中学困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自信心、意志力、情感和成就归因等方面与优等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通过对这些分析,可以从中找出影响初中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原因。
关键词: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 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自信心 意志力 情感 成功体验 成就归因
中学生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成绩,不仅需要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如果用A表示学习的成功,x代表智力因素,y代表非智力因素,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A=P(x、y),即学习的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函数,由此可见,智力因素在学习中固然重要,但非智力因素也是不可低估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愉快的情感、坚定的的意志和顽强的性格,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且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始终起着定向、参与、调节、强化等一系列相互的作用。
近年来,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愈来愈严重,成绩分化的时间段由八年级提前到七年级的下学期。这不仅阻碍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同时困扰着教育的发展。据教育部门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学困生行列的学生已达5000万人,即每六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学困生,学困生的转化可以说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中主要从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自信心、意志力、情感、成功体验等方面进行研究。
1、缺乏学习主动性
我们在一项针对学困生和优等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如果别人不督促,85.5%的学困生极少主动地学习,而优等生中仅有7.8%,两者之间差异非常显著。此外,除了老师指定的作业外,96.1%的学困生不想再多看书,这与优等生中14.1%的比例也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在回答“你是不是玩起来就不想学习的事”时,1/3以上的学困生都选择“经常”,而优等生中仅有6.3%的人选择该项;有78.1%的优等生在双休及节假日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补习功课,而学困生中仅有10.5%的比例。这些都说明学困生在学习上非常懒惰,与优等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懒于动手,懒于动脑,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这就影响了学习,致使学习成绩下降。
2、缺乏学习兴趣
调查数据显示,84.2%的学困生对学习兴趣不大,而82.8%的优等生表示感兴趣,两者之间差异显著。在判断“上课是一件令人非常难受的事情”时,86.8%的学困生选择“是”,而90.6%的优等生选择“不是”。这说明学困生把学习看成是一门令人讨厌的事情,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对学习没有感情,不太愿意上课,不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严重影响了学习的成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使个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经激发,他们就会对学习的内容给予优先的注意并伴有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如果学生本身对学习没有兴趣,而是在外力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地学习,智力活动也会变得死板、不畅通,学习效果就不会好。相反有兴趣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自觉性强、学习效率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差距。
3、自信心差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有71.1%的学困生“在学习方面常常有一种失败感”,而优等生有85.9%不常有失败感,反差很大。这说明学困生缺乏成功的体验,长期处于困惑、苦闷或失望自卑中,情绪沮丧,最终导致这些学生严重缺乏自信。在判断“虽然目前你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但你有信心在老师的帮助下,并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提高”时,优等生有92.2%的人有信心,但学困生中竟然有3/4的人没有信心,差异显著。这也说明,学困生有较强的自卑心理,他们缺乏自信。两类学生截然不同的行为表现并不是能力差异所致,而是与对失败和挫折的认识、情感等主观意识相关。学困生在学习活动中常表现为,在认识上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觉得自己难以应付课堂学习任务;情感上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害怕学习不好并由此产生高度焦虑或其他消极情绪;行为上逃避学习。
4、存在情感障碍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所做出的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一种心理反映,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学生的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思维活动,不同的情绪对智力活动开展的效果不一样,这表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一个学生如果精神饱满,情绪乐观,那么他学习劲头就十足,智力活动常常表现得活跃,效率高。相反,如果一个学生精神萎缩,情绪郁闷,那么他学习必然精力不足,活动滞涩,效率低。可见,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与情感的强烈密切相关。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积极态度,使人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反之就会引起人的消极态度,产生一种否定的情感,而在教学中恰有许多与学困生需要相抵触的情况,从而造成了学困生的情感障碍。
5、缺少成功体验
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对自我的挑战,而学困生往往怕吃苦、怕动脑筋,一旦失败的体验多于成功的体验,考试成绩一直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学习就变成了一副沉重的负担,长期处于困惑、苦恼或失望之中。沮丧、自卑、抑郁、退缩、被动的情绪体验最终导致这些学生严重的自我否定观,丧失学习的信心。调查表明,有71.1%的学困生由于学习方面常常有一种失败感,而不喜欢学习,并由此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觉得自己难以应付学习任务,情感上产生消极情绪,害怕学业失败。这样,学困生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和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便产生了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这种失败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长期缺少成功体验导致的。
6、不当的成就归因
归因理论告诉我们:当学生对学习做努力归因时,能获得胜利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愉悦感,即使失败,学生会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他会加倍努力的去争取成功,有利于保持学生的自尊,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学困生的自我观念、自我评价往往比较消极,对于考试,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一些外部因素上,如试题、教师、运气、怯场等,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比如自己是否努力了,或努力的程度如何。面对不良成绩,或怨天尤人,或不当回事,有病而不觉病,或知病而不知因,从不自身找原因,导致他们缺乏迎头赶上的勇气,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根据上述的调查分析,初中学困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自信心、意志力、情感和成就归因等方面与优等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通过对这些分析,可以从中找出影响初中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原因。